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课程思考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善用“此时此地”技术让心理教师言谈举止有理论支撑

                                           善用“此时此地”技术让心理教师言谈举止有理论支撑

 

                                                                           苏巧妙

                                                         (厦门市金林湾实验学校 福建厦门 361000)

 

〔摘要〕 在心理健康课上一个言谈举止有理论支撑的心理教师,善用“此时此地”技术,让理论支撑化为教师课堂敏感性,助推师生关系即时化,成为教师的此时此地,检验课堂教学有效性,让心理健康课从“过脑”走向“过心”,才能呈现出能见效度的心理健康课,实现育人育心,助力成长。

〔关键词〕此时此地;理论支撑;心理健康课;心理教师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真正的心理咨询是有理论支撑的言谈举止”,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心理健康课。心理健康课发展至今,随着各大流派,各大疗法的推陈出新,课程设计的理论支撑越来越多元。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世界上流行的心理治疗学派大概有两百五十种。全国各地也自发形成了不少心理教师朋辈成长团体,着手梳理心理健康课各个活动主题可以参考的理论依据。这是心理健康课发展与革新的产物,也是心理教师探索2.0版心理健康课的刚需。那些被梳理好各专题心理健康课理论依据的“宝典”应运而生之后,引来了不少非议。其中最大的声音来自于,这些看似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支撑”,其实并不具备心理健康课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指导性。殊不知,有理论支撑的言谈举止,其实体现的不仅仅是教学设计的“心理味”,而更多的是对“心理教师之所以可以是心理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

       在心理健康课上做一个言谈举止有理论支撑的心理教师,是一个看起来像是“合格线”,实则是较难达到的“优秀线”的要求。不是课上设置涂涂画画的环节就是运用了“表达性艺术治疗”,不是布置学生写写生命主题小作文就是基于“叙事疗法理论”,不是让学生上台摆摆几个姿势就叫巧用“萨提亚家庭雕塑”......不是亮出了某个流派的“外形”,就认为自己掌握了某个流派或疗法的精髓,甚至自诩为“我是一个在心理健康课上‘言谈举止有理论支撑’的心理教师”。技术要长进心理教师的“言谈举止”,需要心理教师善用“此时此地”技术去“化知为行”,才能做到以理论支撑里的辅导技术架起“桥梁”,走入学生内心世界,达成能见效度的心理健康课,实现育人育心,助力成长。

       一、“此时此地”技术让心理健康课从“过脑”走向“过心”

       团体治疗理论认为“此时此地”技术(here-and-now)即关注当下的感受,把自己的感受当作重要的信息去解读,同时也让自己通过关注自己此时此地的感受,进一步觉察,从而把感受转化为促进个体改变的有益因素[1]。关注“此时此地”,心理教师的眼中就不再只是“我用了什么理论”“如何让别人看到我用了这个理论”。关注“此时此地”,心理教师才能实现由“怎么上好有理论支撑的‘过脑’的心理健康课”向“怎么更好地和学生在一起的‘过心’的心理健康课”转变。

     关注“此时此地”,从“过脑”走向“过心”,心理教师才能更好地“看见”课堂,“看见”自己,看见“学生”,静心“反刍”——是否能在课堂上把自己置于一个能够抱持课堂任何一种可能性的参与者,无论运用哪个流派哪个疗法,重点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更好地和学生同在,用学生语言,走进学生?是否能感受学生的感受,理解学生的理解,与学生只此天地,同悲共喜,及时回应学生的情绪,看见学生的变化,真正做到聚焦此时此地?是否能够在课堂上巧妙地创设反差感,让心理健康课不会乏味到从导入第一秒就能猜到最后一秒结课的样子,唯有让学生对课堂的推进充满好奇,才能驱动其去参与,去体验,去感受,有意愿,去行动,去改变?是否愿意留点时间先达成与自己人生议题的和解,抛开作为师者的人设,放下“世俗眼光”,放下“道德判断”,陪着学生去看见生命中那一半的幻想,和另一半的现实?是否能在看见学生呈现了教学预设之外的问题,以“问题即资源”的积极视角,勇敢地迎向对问题的了解与转化?是否能做到努力过后,允许一切预设的和非预设的结果的到来,接受所谓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效果说到底仅是“有时在治愈,常常在帮助,总是在安慰”这句话的注脚?

        二、“此时此地”技术让理论支撑化为教师课堂敏感性

       “此时此地”技术要求教师要有理论支撑下的敏锐观察力,要调动全部感官捕捉学生在心理健康课上有关语言、行为、态度、肢体等方面的一切信息,为领着学生从游离在课堂之外走进心理健康课的“此时此地”做好充分的准备。

       例如,无条件积极关注是人本主义的重要理念,也是心理教师都懂的心理辅导技术,但如果无法聚焦“此时此地”,心理教师在课堂上就仅仅只是“知道”无条件积极关注,而无法真正“做到”。在一次心理健康课的公开教学展示活动中,面对填充在小小教室各个角落里密密麻麻的观课者,执教的心理教师敏锐地捕捉到了学生紧张的神态和拘谨的举止。她在课堂伊始向学生坦言:“虽然现场有这么多观课老师,虽然我也有点紧张,但我的眼里只有你们。”并诚恳地询问学生:“那你们的眼睛只看什么?”学生将目光聚焦在老师身上,一样诚恳地回应到:“老师。”执教者微笑赞赏了学生的真诚相待,赞赏中又有一份同理地说:“听说我们班的同学特别聪明,接下来,我要问的这个问题有点难。”然后,气定神闲地提问:“你们猜,我最关心你们什么事情?”在老师的肯定与同理后,不少同学举起了手,期待着自己能猜中问题的答案。在学生各种发散性思维答案里,执教者以其一次次惯性的目光追随践行着她在一开始就真诚告诉学生的那句“我的眼里只有你们”。也就是在执教者这样恰如其分“此时此地”的无条件积极关注下,一开始关注情境、正襟危坐的学生们才有了关注自我并站起来回答问题的意愿与勇气。

        三、“此时此地”技术让理论支撑助推师生关系即时化

        “此时此地”技术要求教师要善于运用心理辅导技术,抓住时机把话题引入到此时此地。当学生讲到生命中的某个与课堂教学主题相关的故事时,教师要立即从此时此地与学生“同频共振”,以便将这个主题带入到师生关系的此时此地中。

       例如,心理教师都知道心理健康课的团体动力催化,离不开教师适时适切地运用心理辅导技术,其中共情就是常用的一种技术。共情指的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与其将共情理解为一种心理辅导技术,不如将之做成师生之间关系的纽带。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的心理健康课上,共情实则需要教师抓住时机,与学生同悲共喜,好奇他的好奇,喜欢他的喜欢,才能营造好“此时此地”的师生关系,以好的关系催化课堂中的团体动力,达成育人目标。笔者曾在任教一年级心理健康课时,遇到过一个患有多动症的特需儿童小C。上课时,他常常会在各个座位之间来回走动玩耍,导致其他同学无法专注于课堂。在一节题为《我的兴趣多》的心理健康课上,笔者陈述到:“和小C一样,老师也喜欢哥斯拉。还知道他们最喜欢放射热线……”“对啊,哥斯拉……”一提到哥斯拉,小C不再走动,迫不及待想和大家分享哥斯拉的一切。待他分享后,笔者满意地点点头,并降低音量说到:“哥斯拉是我们俩之间的秘密哦。这堂课,我们要去建一个哥斯拉兴趣小屋,可是我不知道该邀请哪些哥斯拉来我们的兴趣小屋。你最了解哥斯拉,请你帮我邀请它们,用画一画的方式请它们来。现在,我们回到‘兴趣小屋’秘密基地。因为这是我们的秘密,在画的过程中不能走出来,让其他小朋友看到哦。”他听到这样的“邀约”,立马回到自己的座位,用身后的两个垃圾桶和自己的桌椅围成了一个小屋,撑开自己的雨伞做了一个屋顶,躲在“兴趣小屋”里画起了哥斯拉。这节心理健康课接近尾声时,笔者邀请他向全班同学介绍了“我的兴趣小屋——哥斯拉”。同学们专注的眼神,欣赏的掌声强化了他在这节课认真绘制“兴趣小屋”的正向行为。自此,他对笔者充满信任,每堂心理健康课总能看到他认真参与活动、积极分享交流的身影。在这个教学实践中,需要看到“此时此地”是即时化而非自动化,是教师在课堂上有意使用一种技术,刻意将谈话内容的焦点聚焦于此时此地。有意识的选择“此时此地”的时机,并用描述性的语言呈现,在实施干预的同时,同时注意保持积极关注和价值中立。

       四、“此时此地”技术让理论支撑成为教师的此时此地

      “此时此地”技术要求教师善用自己的此时此地。教师最重要的教学工具其实就是教师自己。教师要准确捕捉自己此时此地的感受,并准确地以温和的方式向学生进行反馈,让学生客观地评估自己和自己的视角,消除对他人的盲目揣测,真正在自己与他人之间建立起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为了凸显此时此地,教师在措辞时需要使用现在时态,如,“我现在觉得很感动”,而不是“我刚才觉得很感动。”而对于学生而言,看见教师坦然表达自己各种各样的情绪感受是一种有益的示范,尤其是对那些对于产生负面情绪有负疚感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例如,心理教师设计情绪专题心理健康课时常引用萨提亚的冰山理论。但抽象的理论要化为学生的认知与行动,需要教师在课堂通过捕捉和反馈自己此时此地的感受,引导学生真切地看见藏在自己“冰山”中的感受,并准确地表达出来。在《听见“情绪信使”的声音》一课中,执教者准备了一颗9.9满的气球,营造紧张的气氛,让学生体验睁着眼睛和闭着眼睛两次传气球的感受。在第二轮,闭着传完气球后,执教者运用“此时此地”技术,聚焦自己两轮传气球的感受,呈现出自己的“冰山”,并以现在时态陈述当下的感受以及他对感受的感受(萨提亚在感受之下加上了另一层感受,称之为“感受的感受”),“第二轮闭着眼睛传气球时,我感觉我的情绪是平静的。这个平静延续到了现在。我听到平静的情绪对我说,我已经没有第一轮时那么害怕了。我的想法是,把它当成一个礼物。我采取的行动是抱住它一会儿,像和朋友在一起。”有个学生听完老师的分享后,说到:“当我们睁着眼睛的时候,我们不敢表露自己真实的想法,怕说错被笑话;不敢流露出真实的感受(比如害怕、恐惧),怕胆怯被人说,心门仿佛被关上了。而只有当我们闭上双眼的时候,我们看不见别人对我们所表露出的各种负面情绪的反应,我们的害怕和恐惧能得以真实地流露,那一刻才是心门真正被打开的时候。”执教者继续聚焦“此时此地”,回应到:“此刻我被你敏锐的感受和精准的表达打动,感觉你也是我的老师。你的分享让我联想到了小王子遇到狐狸时,狐狸告诉他‘看东西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句听起来很正确的话却常常会被误解为睁着的眼睛才是心灵敞开着的那扇窗,殊不知,闭着的眼睛才是打开心门的钥匙。”当执教者对这名学生真诚地表达被他的感受和表达所打动,并赞许他是老师的老师时,那名学生的脸上充满了自豪感。“此时此地”技术让理论支撑成为教师的此时此地,让每一个学生在心理健康课上体验到了德国心理治疗师海灵格所说的“全然地允许,全然地经历,全然地体验,全然地享受”的感觉。

       五、“此时此地”技术让理论支撑检验课堂教学有效性

       “此时此地”技术要求教师要注意审视一堂课所依托的理论支撑(或所运用的心理辅导技术)是否在“此时此地”的课堂生成中有效落地。一般来说,活动后进入交流分享环节,要及时审视“此时此地”,问一问学生当下的感觉怎么样?看一看师生之间是否建立了信任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师生之间建立信任关系不是教学效果而是带来教学效果的手段,只有师生之间建立了真正的信任关系,学生才会产生主动坦露的意愿,并在教师的关注与支持下发生改变,进而把这种改变由课堂向实际生活中延伸。

       例如,心理教师设计与沟通主题心理健康课时常引用“非暴力沟通”的观点或使用与之相关的技术。而有深度的非暴力沟通的学习过程,应能在课堂上窥见教师对“爱的语言”的践行,学生得以置身于非暴力沟通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中,觉察自己当下的沟通方式,以“此时此刻”的感受激发改变,尝试在团体中运用“非暴力沟通”。有时关注此时此地恰恰是为了与过去某些的经验和感受相联结,而心理理论或者技术的运用则是打开学生关注此时此地感受体验的一个切口。在《沟通四叶草》一课中,当执教者阐述完如何用观察加感受替代评断式的表达,并以克里希那穆提那句“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形式”[2]作为小结时,有一位男同学举手了。他陈述到:“老师,通过方才的情境演练,我们确实能够深刻地体会到‘不带评论的观察+表达感受’能让沟通对象和我们站在同一面,而‘枉下评断的表达’则容易将对方推到我们的对立面。可是,现实是,单单只有我们知道和做到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当我们以观察加感受的方式去沟通的时候,往往听到的是父母、老师等其他人,对我们一昧的负面评断。倘若仅是我们改变了,对方并没有改变,这样的沟通依然很无力。”他的陈述得到了其他同学如雷般同频共振的掌声。执教者抓住了学生“此时此地”的坦露自我,以观察加感受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理解:“感谢你说出了我也一直有的一份担心。我们不害怕去改变,我们害怕我们变了,别人不变,让我们很挫败。”接着,另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这个学生说到:“首先,我认为家庭是一个系统,当你转动起来,你的父母不可能固步不前,会不会有一种可能是,你迈了很大一步,但他们只探了一下身子,你很难去觉察到他们那些微小的改变。不是不变,是你没看到。其次,我们只能改变我们自己,他人变不变自有他的过程。我们不能要求别人与我们同时学会观察加感受的表达,也许我们需要等一等。”课堂上执教者对学生“此时此地”的抱持态度,以及自身对“非暴力沟通”无痕的示范,让学生在相互信任、理解的师生关系中,在能彼此“亮见”的安全、流动的团体动力场中[3],从“知道”走向“做到”,改变成为可能,让教学效果可视化。

       关注“此时此地”让每一堂心理健康课设计所依据的理论支撑不再陷入“被虚用其表,却不见其要”的困局。善用“此时此地”技术让“言谈举止有理论支撑”的心理教师有机会通过自己的视角而不是学生的视角来发现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困扰的形成过程,发现学生在其社会关系中扮演的角色位置。因为,在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和互动模式往往是他在课堂之外与他人的交往和互动模式的投射。运用“此时此地”技术可以将“高大上”的理论转化为“接地气”的感受,让师生的注意力聚焦此时此地课堂正在发生什么,自己体验到什么,有什么想法闪过。认识理解这个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是在完成心理健康课相关主题学习之后发生改变的重要环节,也是其在心理健康课中需要得到发展的一项重要能力。

 

参考文献:[1]丁雅芬.浅析亚隆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模式[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4(11):9-11.[2]马歇尔·卢森堡.非暴力沟通[M].北京: 华夏出版社,2021:27-30[3]蔡中元.如何上好心理课:从课堂分享到团体动力[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30):36-38.

 

[作者简介]

苏巧妙,厦门市金林湾实验学校心理教师,高级教师,厦门市小学心理专家型教师,厦门市湖里区苏巧妙名师工作室领衔人

联系方式:13720885707    

身份证号:350205198411072025

通讯地址:厦门市湖里区金山街道高林西里20号厦门市金林湾实验学校

邮编:361000

邮箱:46149765@qq.com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