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课程思考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心育课堂的纪律管理:他律与自律的双向建构

心育课堂的纪律管理:他律与自律的双向建构

摘要:良好的课堂纪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在心育课堂中,课堂纪律时常成为心理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基于授课经验,心育课堂纪律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学生重视程度低、教师纪律管理难和学科特点加大管理难度三方面。根据纪律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遵循道德认知发展先他律后自律的原则,心理教师在管理课堂纪律时可从他律和自律进行双向建构,使学生将外在的纪律约束逐步转变为自觉行为。具体纪律管理策略包括:与学生达成心育课堂的约定、应用已有班纪班规增强约束、利用同伴影响增强群体压力、增进学生对心理课的了解以激发兴趣、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以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关键词:心育课堂;纪律管理;道德发展理论;他律视角;自律视角

 

    在以班级为主的课堂教学中,良好的课堂秩序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1]然而,在心育课堂中,心理教师时常受到课堂纪律的困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而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打造有安全感的心育课堂的前提[2],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成效,达到育人目的,心理教师必须重视课堂纪律管理。

    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人类的道德认知发展遵循先他律而后自律的原则。同样的,良好课堂纪律的形成有赖于学生遵从外在的行为规范和内在的自我监督,并逐渐由他律转化为自律。[3]因此,心理教师在管理课堂纪律时也可遵循这一原则,针对纪律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策略,从他律和自律进行双向建构,使学生将外在的纪律要求逐步变为自觉行为,从而使课堂纪律得到根本改善。

一、心育课堂纪律问题产生原因

(一)学生重视程度低

    在素质教育新课改环境下,学科之间并没有主科和副科之分,但不同学科的考试评价分数权重有大有小,课时分布差异较大,学生心中依旧存在主、副科之分。而心理课通常没有作业,也不参加期中、期末考试,没有作业和考试的压力,学生往往将心理课视作休息和玩乐之课,自我约束差,导致课堂纪律难以管理。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国家对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但是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不同中小学心理课的开课情况存在差异,教育效果参差不齐。[4]在一些开设情况不理想的学校中,学生可能对心理课并不了解或者存在误解,从而将心理课置于末位,而不顾课堂纪律。

(二)教师纪律管理难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标准(试行)》指出,学校对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根据学生人数需要配备兼职心理教师。[4]这意味着在大多数中小学中,一名心理教师会同时教授多个班级,甚至多个年级,同时,每个班级每周的课时数很少。两次心理课间隔时间长,教师难以及时验证采取的课堂纪律管理措施是否有效,也会造成有效的措施难以在心育课堂及时强化。

    同时,由于课时的限制,心理教师与大多数学生的交流仅限于课堂。课堂时间尤为宝贵,但是当学生出现干扰课堂纪律的行为时,问题大都只能在课堂上或利用授课的间隙进行处理,心理教师缺少塑造学生行为并收集反馈的机会。

(三)学科特点加大管理难度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各年龄段学生不同的成长需要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积极心理品质为目的一种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活动、体验和分享是心育课堂的基本模式。心理教师会通过多种活动(如热身游戏、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激发学生的体验并鼓励分享。在有趣的活动中,学生间互动频繁,增加了违反课堂纪律的可能性。

    同时,为了促进学生的体验与分享,心理教师需要营造安全的课堂氛围,这要求老师尊重、理解、接纳学生,要有足够的亲和力。为了维持该形象,教师面对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时常常不敢放手管理,没有及时纠正,导致更多学生肆无忌惮,教师威信受到威胁。

二、心育课堂纪律管理策略

    基于课堂纪律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良好课堂纪律的形成机制,心育课堂纪律管理可从他律和自律进行双向建构。其中,他律视角下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强调外部力量的制约和控制,自律视角下课堂纪律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自我约束、对秩序的自我意识、自觉履行课堂行为规范的程度。[5]

(一)他律视角下心育课堂的纪律管理策略

1. 与学生达成心育课堂的约定

    课堂约定是师生在课堂行为表现方面达成的约定,通过对学生课堂行为进行规范与约定,教师能调控课堂秩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心育课堂以活动为主,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后分享,在分享中成长,活动、体验和分享是心育课堂的基本模式。为了增强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并产生分享的意愿,心理教师有必要在第一次课时就和学生做好课堂约定,明晰彼此的期待。具体而言,心理教师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课前准备。为了提升学生在心育课堂上的专注程度,教师可与学生约定将不相关的物品放在抽屉中。为了促进师生的交流,教师可与学生约定准备笔记本,并在课堂中预留时间让学生写下课堂的收获,在下课时上交笔记本,教师对学生的收获进行反馈。

    活动中的体验。要想在活动当中生成较多体验,除了教师较好地设计教学活动外,学生的投入度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可与学生约定:保持专注,积极参与,认真思考。

    活动后的分享。在一个班的同学面前分享自身感受时,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压力,所以,为了促进学生分享,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约定,如对分享的同学保持尊重,倾听而不随意评论,更不要嘲笑同学,对分享的内容进行保密,不在课下进行传播。

    心理教师在与学生达成课堂约定时要注意:约定的内容要具体,必要时对约定的内容进行解释,确保与学生的理解相一致;要少而精,并且听取学生的意见;要通过学生记录、提示等方式及时强化,帮助学生更快地记住和履行约定的事项。

2. 应用已有班纪班规增强约束

    课堂纪律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心理教师也不能孤军奋战,要借助班主任和其他科任教师的力量。[6]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会同学生在日常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制定班级规章制度。这些规定形成的时间相对较早,常配以对应的奖惩措施,在班级学生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同时,科任老师也会针对自己的课堂制定相应的纪律规则。因此,在引导学生讨论制定本学科课堂纪律具体标准时,心理教师可以恰到好处地引用班主任或其他科任老师已有的条文。这样做使学生学习课堂规则的成本变低,规则也能在不同学科的课堂上得到强化,学生更容易在认知层面达到记忆效果,在行为层面达到遵从效果,有利于班级班规的进一步内化。

3. 利用同伴影响增强群体压力

    从小学高年级起,同伴关系逐渐成为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同伴的认可和喜爱,害怕受到孤立、排斥。因此,心理教师可利用同伴影响,组织小组学习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自我约束力,从而达到纪律管理的目的。

    心理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划分活动小组,使小组间的整体水平接近,而小组内的学生保持异质,每组最好不要超过6人。如果班主任已将学生分配到小组,心理教师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采用该分组方式或在现有分组上进行调整。课堂活动中,分配给各学习小组的任务一般需小组成员紧密合作才能完成,而活动中实行的奖励机制会使小组之间产生一定的竞争氛围。[6] 因此,每个小组成员都对小组的成败负有责任,必须融入课堂活动中,才能帮助小组获得胜利。如果有个别学生仍然难以遵守课堂纪律,组内成员也会对其产生约束作用,及时提醒或者制止违纪行为。必要时,心理教师也可直接将遵守纪律情况作为小组重要的评价指标。值得注意的是,学习小组成员应保持相对稳定,这样小组的凝聚力和荣誉感会有所提升,同伴的影响作用更能有效发挥。

(二)自律视角下心育课堂的纪律管理策略

1. 增进学生对心理课的了解,激发兴趣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群体,对于感兴趣的事物,他们会更加地专注和投入。所以,心理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培养学生对心育课程的兴趣,提高自律水平,自觉维持课堂纪律。对事物的了解是产生兴趣的前提和基础,心理教师在上课之初就需尽快帮助学生了解心育课堂。具体而言,心理教师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促进学生的认知:

    心育课堂的内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采用合适的方法讲解心育课堂的内容。以七年级学生为例,教师可以呈现学生本阶段普遍面临的发展性问题,然后再说明对应的教学安排,介绍每节课的学习主题。同时,大部分学生对课堂活动和游戏非常感兴趣,心理教师可以游戏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展示课堂活动掠影,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关注。

    心育课程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发展性和预防性的功能,旨在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及提升解决常见心理问题的能力。为了更直观地向学生传达心育课程的重要性,心理教师可以从学生在心育课堂的收获入手,如呈现高年级学生对心育课的评价,邀请高年级学生录制视频讲述自己与心育课的故事以及谈论在心育课的收获等。以同龄人的视角通过故事讲述心育课程的重要性会更有说服力。 

2.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课堂纪律状况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当师生关系不良时,有些学生可能故意违反课堂纪律,班干部等其他积极分子也难以在纪律管理中发挥作用。为了与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心理教师可以主动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从而形成情感联结。

    通过群体沟通建立良好关系。第一印象十分重要,心理教师要重视与学生的首次会面,提前准备自我介绍,并且可以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展示,如采用有趣的盲盒形式呈现教师个人关键词,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活动加强对学生的认识,如第一节课上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名牌并放在课桌上,方便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记录学生的特点,为有效沟通打下良好基础。此外,心理教师在课堂中给予学生反馈时,需发自内心地尊重、关爱学生,这样学生才敢于与教师沟通,也为教师提供展示个人魅力的机会。

    通过个体沟通提升师生关系。老师们交流时会发现,经常扰乱课堂纪律的学生是相对固定的,而且是极少数的。所以,课前可以向班主任了解班级学生特点,特别关注经常扰乱课堂秩序的学生,以便加强对该部分学生的观察与监督。注意,这并不是在给学生贴上不好的标签,而是为了维持课堂秩序的有效措施,也是帮助该部分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如果这部分学生确实容易在心育课堂出现违纪现象,心理教师可先通过眼神或停留在学生身旁等暗示方式督促其在课堂上遵守纪律。课下心理教师要专门与该部分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平等沟通,了解其在心育课堂上违纪的原因,与学生共同分析违纪的不良影响以及改进方法。必要时可以请学生将课堂上的违纪现象以及反思到的不足进行书面总结,并承诺改进后的具体行为表现。此外,部分学生在活动中可能产生较大的情绪反应,心理教师也要及时在课下进行沟通,关注学生的心灵。

    沟通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桥梁,通过沟通加强彼此间的了解,增强彼此间的尊重与关爱,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主动遵守课堂纪律。

    心育课程是一门既年轻又重要的课程,如何在心育课堂管理好纪律还需心理教师们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在实践中摸索出适合本校学生的管理策略。心理教师不要害怕管纪律,要清楚地意识到自己首先是一名教师,其次才是心理教师。如何有效维持课堂纪律是一名教师的必修课,只有先管理好课堂纪律,才能保证心育效果。但是在管理纪律时,心理教师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使课堂变得死气沉沉。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增强学生外部力量的制约和自我管理能力,从他律和自律两个方面应用纪律管理策略,从而营造动静有度、活而不乱的课堂气氛,确保活动高效开展,取得良好的心育效果,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琪, 张锐. 课堂纪律的应有价值及其实现[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7(3): 4-9.

[2]赖舒旋. 让心自在: 打造有安全感的初中心理课堂[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6): 36-37.

[3]胡晓洋. 课堂管理从"他律"到"自律"的机制转变[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 39(2): 25-27.

[4]王宋芳, 刘致静, 乔志宏.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 中国教师, 2018(5):18-23.

[5]张毓洁, 宁波. 课堂纪律氛围改进的路径选择[J]. 教学与管理, 2022(3): 60-63.

[6]周升亮. 浅谈"副科"教师的课堂纪律管理[J]. 教学与管理: 中学版, 2012(3): 2-4.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