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随着身心理的发育和发展,以及社会竞争的愈演愈烈,学生的心理困扰和挑战也日益突出。因此,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学校教育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对此,学校一般通过心理健康活动课对学生进行普及教育。
但是,相对于语数英,学生对心理健康课还是存在一定的不理解,曾经一次课上我问学生你认为心理健康课是什么?很多学生回答是可以知道心理现象,并问我知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会不会读心术,显然他们对心理课干什么存在一定的误区。因此,为了学生更好的了解心理喜欢心理,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一系列的主题,并且上完几次课之后,学生反响不错,也比较喜欢上心理课,课上纪律也比较好。再一次进入教室的时候,几个学生很积极得走上讲台桌,问:老师,今天我们上什么?又玩什么游戏呢?我听了心理咯噔一下,我希望学生喜欢我的课,不是为了单纯玩得开心,而是为了他们能够从中有所收获,能够在未来遇到问题的时候,联想到课程中的知识,从而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明明已经很用心去站在学生角度思考并选择上课的主题,认真备课,为什么学生只是觉得心理健康活动课很好玩呢?
后来仔细思考了下,我觉得原因主要是因为我担心学生对枯燥对理论知识不感兴趣,另外小学生认知水平较低,为了让学生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当中,并且增加体验性,引导学生从体验性中有所感悟有所得,因此我在教学中加入了许多的游戏或趣味化内容,这样的操作确实能将学生对注意力吸引到游戏当中,但是游戏之后的深入思考不强,从而使心理健康课看起来很热闹,课堂气氛热烈,但是没有充实的内容填充,使得心理健康课程流于形式,甚至过于轻松的氛围,还使学生容易对课堂上的问题采用唱反调的方式来引起他人的注意。另外主题的不够紧凑,导致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不能形成系统的联结,所以对知识也没有深刻的印象。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提高心理素质,重在帮助学生调整认知方式、获得积极的情意体验,整个学习过程以学生的体验学习为主,但实际上学生却很难真正投入进来,从而达不到课程目标和效果。那么我该如何上好心理课呢?怎么样可以让学生真正投入心理课程当中,学有所思所悟所得?为此我搜集来一些专家的论证,反思了过去一些比较成功的教学,寻找一些灵感,并改变了上课的模式。以下就借《人生价值大拍卖》这节课,来阐述我发现的一些方法。
一、建立合理有效的课堂公约
在《人生价值大拍卖》这堂课正式开始前,我与学生要求:尊重他人,认真倾听,勇敢表达,真诚分享,动静有序的课堂约定,并大家一起鼓掌表示通过。
心理健康课是开放的、值得尊重的、不批判的,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过于包容但环境会使学生随意暴露负性的甚至攻击性的一面,比如随意指责他人,或者故意引出一些不好的言论,比如在上时间管理时学生说要一整天玩游戏,在时间安排时学生说要最后关火引发爆炸,在自我认识时别人介绍自己时就有学生在底下起哄,心理课每时每刻都需要教师的“教育机智”来处理问题。我不反对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的一面,心理课也不是政治道德课,但不批判并不意味着心理健康课没有课堂纪律,可以“随心所欲”地发言。
因此,课堂上当有学生分享与体验活动无关的内容时教师要提醒学生遵守课前制定的课堂公约,认真分享。此外,如果有学生对他人的课堂分享造成干扰或哄笑分享者时,教师也要提醒学生课堂公约的存在,向学生说明,心理健康课上要尊重他人,每个同学的分享都值得被尊重。同时,有效的课堂公约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创造心理课的氛围,使学生更愿意思考和分享。
二、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
我认为第二点特别重要。活动过后往往接着就是问题的思考,从而引出今天的重点。学生为什么只知活动不知内容,可能问题就出在这里。比如问题没设计好,教师语言太多,学生不知道你问的到底是想引出什么;或者问题比较泛泛,无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或者问题比较寡淡老套,无法使学生产生共鸣。
所以,教师的提问一定要有效。教师需要基于预设的“果”来设计问题或创设合适的情境,从而让学生找到相应的“因。但是,由于“一因多果”和“一果多因”的现象普遍存在,一方面,需要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进行适当的调整,帮助学生锁定目标;另一方面,还要留出适当的空间,引导学生进行相对全面的思考。
比如,在《人生价值大拍卖》这节课中,游戏结束时当时有的小组没有买到任何物品,我顺势提问:“为什么你们没有买到拍卖品呢?”学生可能会有各种回答,比如说没有自己想要的、他人不配合、没抓住机会等等,即存在“一果多因 ”的现象,这体现教师在提问时关注了全面性。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利用这个问题对学生进行启发。为此,可以进一步提问:“如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们会怎么选择?为什么?”如此,更容易引导学生往我们预期的方向去思考。
总的来说,在提问目的明确的前提下,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兼顾全面性、启发性与有效性。这样一方面教师更有应对能力,另一方面也更能够引导学生相对深人地了解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帮助他们打开思路,发现问题,寻找对策。好的提问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的思考,从而明白更加深层的意思,挖掘内心世界更深的感悟,从而形成合理的社会认知。
三、合理回应学生的答案
有提问有回答,那么回答之后就需要教师的积极回应。教师积极的回应,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分享被倾听、被关注、被认可,课堂上的获得感油然而生。教师积极的回应,伴随着学生成长,能够培养学生自信、尊重他人、接纳他人、宽容等积极的心理品质。
在《人生价值大拍卖》中,有学生表示自己当时让小组加价或者买另外一件物品,但是小组的其他成员不同意,结果导致了小组没有购买到自己心仪的物品,心情颇不忿。这时,我回应说:“老师能看得出来,没有让你买到你想要的物件让你感觉非常失落,说明你对这个东西的在意,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吗?这次失利又给你什么启发呢?”最后我们引导出:“有时候我们需要坚持己见,即使面对大众不同意的目标,我们也要坚定走下,这样才可能不留遗憾。”既处理了学生的情绪,又在课堂上生成了不一样的东西。
所以这种带有共感同情心的启发式的回应,有时候不但化解了冷场的尴尬,还催生出更多的课堂资源,也能更加促进学生投入这堂课,思考这堂课。
四、布置心理作业,拓展课后延伸
心理课在初中是一门相对“特别”的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心理课不需要考试,没有繁重的课后作业,是一节“放松课”,大部分心理教师是不会布置心理作业的,但是这种做法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巩固,它让学生失去了将课堂上的所感所悟延伸到生活中的机会。因此心理课堂作业的设置要注重趣味性和实践性,心理教师应注重作业的反馈功能。
《人生价值大拍卖》这堂课结束后,我请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你要如何实现你所渴望的这些价值,并请他们实际行动出来,体验行动后的内心感受。有想法才会有行动,有行动又会产生新的想法,如一个轮轴,一环扣一环,层层前进。
但是一节课上完了,我并没有停止对心理课堂有效性得思考。
一、选好主题,及主题的排序
心理课程缺少国家指定的教材和教参,一般都是老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参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纲要》选择合适的主题,对学生进行上课。这样好处是比较灵活,教师选择性较多,也比较接地气,学生会有兴趣。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内心总感觉轻飘飘没有实感,有时甚至觉得这样上对吗?后来仔细思考,觉得这样的安排如果没有经过慎重排列,今天上自我认识明天讲学习方法,教学目标分散缺乏系统性,则非常容易使心理健康课堂形式化,从而导致学生对此阶段的核心发展任务体验不足,心理教育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自然对于上课的老师内心也会有空虚无法掌控的感觉。
一节心理健康课,选题一定要下实功夫,首先要能够贴近学生生活,这样容易激发学生共鸣;如果再高一点要求,主题之间相互衔接,层层递进,那么我相信学生则会更加清晰自己在上什么课,而不仅仅是玩;同时对于老师来说也会更有思路,课程逻辑性强,也有助于老师把握课程内容。所以第一步我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先梳理本学期全部的主题,各个主题之间具有相关性,由浅入深形成衔接。
二、选取合适的典型案例
选好主题还需要好的案例来辅佐,空洞的案例难以引起学生共鸣,但负面消极的案例又容易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心理阴影。
所以教师日常的收集及整理就非常重要。作为心理教师,我们可以通过日常与学生的交流、观察学生的活动、留意一些时事、关注学生的热点等方式来获取案例信息,这种深入了解学生,掌
握好学生的心理动向,从而获得的案例比较接地气,也更能使学生产生共鸣。但是获取原始案例还不够,我们需要对这些案例进行转换,摈弃一些不合适的信息,形成对学生有效的生本案例。同时案例的呈现方式也很重要,有时候单独对文字比较枯燥,不容易引起小学生对共鸣。我们也可以以图片、图文并茂、视频、情景剧表演等为主要呈现方式,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用默读、自主观察、参与角色扮演等方式获取案例信息,并对案例解析,从而获取有助于自己的知识。
三、加强问题的深度
心理活动课虽然带有活动两个字,但不能只有活动没有思考。教师要多营造心理氛围,促使学生多思考多说,以学生为主体,多让学生的观点得到表达,这样会更加有效。
因此在心理课堂中的每个问题都要尽量设计得有层次、有深度、有话说,从而促使学生生成有效的知识。因此对于小学生,问题的点要细小具体,比如如“看完这个故事有什么样的感受?哪个地方给你的印象比较深?”比直接问“你有什么感觉?”要好的多。同时开放式的比封闭式提问更容易引起学生思考,“对于这种情况,你怎么看?”比“对于这种情况,你有没有什么想说的?”要好。
总之,为使一堂心理课更有效,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能够以平等、真诚、 接纳的态度对待学生,用教育的智慧和教学的艺术去善待那些课堂上的“突发状况”,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课堂将演绎出别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