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课程思考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画桥”投射技术在高中心理课中的应用

       高中生处于青春期中后期,是一个面临着诸多外在变化的发展阶段,如新高考选科、学习难度加大、考试增多、升学压力等。他们也处在自我同一性整合和个性发展的关键阶段,如需要动态地探索并整合现实我和理想我、交友需要和独处需要,依赖和独立等。“画桥”投射技术可以为高中生沟通内在自我、调节情绪、觉察应对困难的资源,为教育者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提供契合的途径。

一.“画桥”投射技术概述

       “画桥”(The Bridge Drawing),是由美国学者Hays 和 Lyons在1981年设计的一种艺术治疗的投射技术,要求个体画一座从某个地方到某个地方的桥。桥跨越着自然或人造的障碍以便沟通,也代表着人与人、社会与个体之间的联结,以及人对其内外环境的掌控与能力。同时桥也被视为一个问题解决方案,一种克服障碍的方法。桥作为一种象征,可以作为投射技术或艺术治疗的辅助手段。

       Hays和Lyons以14-18岁正常青少年画桥作品为研究对象发现,有12个变量对画桥作品有解释作用,包括行进方向、自我在画中的位置、桥两边的地方、桥附件的接地性、画桥者的精心重点描绘、桥的结构、桥的类型、桥下物、画桥者的视角、纸的放置方向、画面的整体性、画桥者对画的解释。

       艺术治疗师吴明富在实践中把画桥分为此岸与彼岸、桥上和桥下、桥本身三元素,其中此岸与彼岸象征着绘画者的过去或现在,彼岸象征着绘画者的未来或愿景,桥上和桥下作为情境则反映着绘画者外在的障碍与资源,桥本身的造型、材质等则象征着绘画者内在的障碍与资源。以画桥为载体,治疗师通过观察来访者的创作历程,引导绘画者与其作品的对话,以及“过桥”的引导想象,可以帮助绘画者促进其意识和无意识的交流与整合。

       “画桥”投射技术同其他投射技术一样,主要依据的是心理动力学理论,同时可以参考表达性治疗连续系统理论、叙事治疗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等。

二.“画桥”投射技术在课程中的操作实施

       “画桥”投射技术在心理课程中的应用目标在于学生能够认识自我当下的状态,以及探索对未来的期待,通过桥的载体把两者联结沟通起来,觉察在联结的过程中自我的内外资源及可能的阻碍,形成做好当下且心向未来的新认知,促进其成长和正向的改变。

      “画桥”绘画的媒材为蜡笔或彩笔,A4白纸、心形便利贴纸每人各一张。

1.导入阶段。

       呈现现实生活中桥的相关图片及相应的故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活跃气氛,初步形成凝聚力,引出主题。

2.转化阶段。

       由呈现桥的图片引出桥的三元素:此岸与彼岸、桥上与桥下、桥本身。

       此岸是目前所在的地方,彼岸是想要到达的地方,有可能是目标、希望的未来。

       桥上和桥下有不同的风景,桥上有阴晴雨风的天空,桥下有江河湖海、峡谷等,以及波平如镜或惊涛骇浪等不同的状态。

       桥本身,包括桥不同的结构、形状、材质和颜色等。

3.工作阶段。

      了解了现实中桥的特点后,接下来邀请学生画属于自己的心之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静心并体验活动,教师在绘画前可以引导学生做深呼吸或正念冥想放松。在其放松后给出指导语:“现在请你在脑海中浮现一座桥的形象。这是一座怎样的桥?它是什么材质的,形状和颜色是怎样的?这座桥联结两个地方,此岸和彼岸,它们分别是怎样的?这座桥上的天空是怎样的?桥下是什么?当你准备好,请你把桥的意象,包括此岸和彼岸、桥上和桥下、桥本身画出来。”

       绘画时间10分钟左右。同时提醒学生,绘画不考察绘画技能,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用心画就好。

       在绘画活动结束后,学生可以在画纸背面回答如下问题:①简要描述绘画内容,包括桥的三元素分别是什么。②用一个点代表你在画中的位置并标出朝向。③绘画时的心情如何?④画中的元素,会让你自由联想到当下现实生活中的什么?

       接下来是针对作品的对话和分享阶段。分享有两两对话、小组分享和班级分享等形式。

       两两对话,即学生A和B自由组合,围绕以上四个问题相互问答。该形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真倾听,了解彼此的画作,并深入探讨反思画作与自我现实状态的联结。小组和班级分享的形式则是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探讨以上四个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探讨的内容,可以对学生作品中桥的三元素与现实生活的联结进行归纳、反馈和总结。通过对作品的探讨,学生能够觉察自我当下的状态、对未来的期待、可能的阻碍和内外资源,同时也可以看到同伴和自我有着不同的感知及支持源,拓展认知和视野。

4.结束阶段。

       结束阶段引导学生想象“过桥”,即想象走过这座桥。桥是一种联结沟通、过渡的象征,也是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的象征。该环节是希望学生由过去、现在预先走向希望的未来,促进其意识和无意识领域的交流和整合。

     该阶段是一个总结和升华的阶段。最后引导学生写一句话送给自己,把画桥活动的收获写在心形便利贴纸上。书写内容可以是通过“画桥”活动,对自我新的觉察和认识,也可以是自我激励的话语,鼓励他们把体会、经验、感悟、决心应用于生活实际。

四.“画桥”投射技术在应用中的事项说明

 1.使用的时间节点

       “画桥”投射技术可以放在高一新生入学的适应阶段,作为学生初、高中心理状态的衔接和沟通;可以用在新高考选科时的生涯探索中,学生觉察自我当下的感知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并整合自我内在和外在的资源;可以用在承接高一与高三过渡的高二阶段,帮助学生梳理自我内在的状态;可以用在迎接高考的高三阶段以及在疫情发生的时期,利用绘画联结沟通学生的当下与未来,觉察内心的需要,探索应对挫折和问题解决的内外资源。

2.作品对话部分应注重现实导向和正向导向

      “画桥”绘画创作部分是学生外化无意识的过程,而作品的对话交流阶段则是学生调动认知和情感,理解和探索内在自我的历程。如作品对话中第四个问题,即引导学生把作品和自身当下的现实情境相联结,发现自身应对困境的可能资源,包括内在的品质及外在的社会支持。此处教师可结合学生的画作举例示范并引导。比如阴雨天可能让你想到现实中人际或学业的哪些事件吗?有学生分享说自己画的桥被大地稳稳地承接,或者桥下的河流里有小舟与渔夫,那这些可能让你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哪些人或者支持资源吗?桥的材质会让你联想到自身的哪些品质?通过对话可以促进学生进一步觉察,正向导向往往可以提升学生应对能力。

3.营造安全、尊重和抱持的氛围,以学生为中心

       安全、尊重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更安心、自由地创作、分享和探索,尊重他人的同时,也拓展着自我探索的思路和视野。

       尊重学生的绘画创作和分享作品的程度。有的学生只画出桥本身,并没有画其他元素,或者画中自我的位置不在此岸彼岸和桥上桥上,而是空中,可以倾听并理解学生这样画的原因。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自主决定分享画作和作品对话的程度。如果不愿意分享也可以不分享。

       每一幅画都是学生心灵的独特创作,也是其内在世界的投射,但所呈现的只是他们的部分自我,不可能经由一幅画作理解其人格的全面貌,所以不能以偏概全地解读,或者野蛮地对作品进行分析。

      “画桥”投射技术可以为高中生扩大自我的觉察范围、整合内在自我、调试情绪、觉察自身解决问题的资源,并为教育者了解认知学生心灵提供很好的途径。每个学生的内心都有着自我发展的潜能,以“画桥”投射技术为媒介,可以助力学生更好地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更好地成长。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