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课程思考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四“趣”共进,为心理课堂添彩--增强心理课堂趣味性的策略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检出率为17.2%,重度抑郁为7.4%,青少年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利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科学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引导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最大程度地预防学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课程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阵地,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心理健康技能、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如何发挥课程实效性,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至关重要。

        趣味性原则源于对外汉语教育教学研究,是教材编写的重要原则,同时,它也是教学实践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结合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两个方面,学者将其定义为:保持教材内容和形式生动有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形象的讲解、有趣的练习形式、生动的多媒体设计以及充满激情的教学语调来最大限度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1]。它具有三个主要特点,即依附性,趣味性原则与其他原则,如针对性、实用性紧密相连;统一性,趣味性原则要与教学内容和形式相统一;创新性,运用新的思维、方法、技术手段等增强教学趣味性。趣味性原则注重教材内容的诠释,教学形式的运用,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教师的教学体态等多个方面,强调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让他们在一种愉悦快乐的氛围中进行积极自主的学习,这些与心理健康(简称心理)课堂的基本特征具有高度相似性。鉴于趣味性原则的启发,笔者认为,从以下四方面着手,能有效提升心理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一、精心准备教学设计,夯实课堂智趣

        教学内容的生动有趣与教师的教学设计密切相关,同样的内容,用在不同的地方,进行不同的解读,会有不同的效果。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是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一环,把握“目标设置、内容选取、环节设计”三个重点是提升课堂趣味性的有效途径。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需要在解读教材主题和内容的基础上,综合考量多方面的因素:第一,《纲要》目标,即对照相应学段《纲要》描述的目标进行细化,找到切入点。第二,学情调查,即结合心理研究成果,了解当前学段学生所处的身心发展阶段;结合生情,了解当前学校学生在这一领域的实际发展需求。基于学生实际需求,符合学生实际发展阶段的教学,必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的取舍和增添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当前是大数据时代,如何在海量信息中选取合适的资源?“服务教学目标、符合学生认知、贴合当下潮流”是三个基本要素。依附性和统一性是趣味性原则的特点,在追求新颖潮流,提升趣味性的基础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相统一,符合学生当下的接受水平同样重要。

        确定教学内容后,科学实施教学环节是将内容效用最大化的有效保障。心理课程的四大环节对于提升课堂趣味性有着不同的作用。暖心导入——激趣,其目的在于营造出心理课堂所必须的安全、开放的氛围,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注意力和积极性。探索体验——延趣,其目的在于围绕教学主题和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存在于自身的“心理真象”,在体验中不断获得自我发现,为心理健康的积极改善做好个性化的铺垫。总结提升——深趣,其目的在于将课堂收获进行梳理提炼和点拨升华,明确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延伸拓展——升趣,其目的在于运用课堂成果,解决实际问题情境,促成行为改善。

二、着力丰富教学形式,点亮课堂乐趣

        心理健康课程的本质是使学生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获得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积极体验增量的课程[2]。其中,积极是课程的核心价值观,体验是实现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增量是实现核心价值观的程度。传统的教学形式,如讲授法,一方面枯燥无味,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另一方面,也无法满足心理课程重视“课堂体验和增量生成”的基本要求。因此,丰富心理课堂教学形式对于提升课堂趣味性和体现课程本质要求都有重要意义。

        开展多样化的体验活动。心理课堂讲求学生的体验性,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来感悟和提升,而活动的设计和运用能够创设体验情境,有效达成这一目的。常用的活动形式包括:游戏,故事,音乐,画图,竞赛,情境体验,小组探究,角色扮演,动作演练等。

        运用多彩的多媒体手段。在现代课堂中,由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加入,课堂变得更有色彩和活力,也更具趣味性。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字、声、图、色等多方面内容。教师能够结合时代特性,熟练掌握并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呈现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实现师生互动等,能够有效提升课堂趣味性。

        辅以讲授法而非注入式教学。心理课堂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体验性,并非意味着教师或知识不重要。教师的引导与点拨,知识的了解与掌握也是课程的要点之一。因此,必要的讲解传授也会出现在课堂中。但是,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具有鲜活的思维,为了提升课堂趣味性和有效性,教师可以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进行有效指导,切忌注入式——填鸭式教学,即试图用生硬的语言将知识强行灌输到学生的大脑中。

三、极力深化互动模式,激发课堂意趣

        从字面理解,互动指相互作用、互为影响,即两个及以上个体间的交互性关系。互动教学是以“互动”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方式,课堂中的有效互动能够为教学目标服务,同时,充分调动师生双方积极性,促进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互动强调师-生和生-生间的影响,即人的相互作用。然而,教学活动中涉及的元素除了人,还有物,“人”指教学活动的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物”指教学活动的客体,包括多媒体、教学资源、教学情境等内容。由此衍生出一种新型互动模式:多元互动,即“人”、“物”多个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3],它包括两种形式:主体间互动和主客间互动。

        在教学活动中,主体间互动是首要的,也是显性的互动,这种方式使师生间发生知识、情感、观念的碰撞和影响,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师生间通过这种方式互为补充,从而激发新的火花,达到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

        相较于主体间互动,主客间互动是一种隐性的互动,它是教学客体与教学主体间的相互作用。教学客体是教学主体间互动的桥梁,同时也因为自身特性影响着教学主体,如教学内容、多媒体的使用等都带有主观性,在一定程度上受主体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情感体验的影响,而主体在使用这些客体的过程中,自身的知识、情感、价值观等也必然受到客体的影响。因此,主客间隐性的互动也是教学活动中的关键点,善于发挥多元互动的效能能够提升课堂趣味性,同时提升教学效果。

四、有效利用人格魅力,增添课堂风趣

        学生喜欢有魅力的教师,这种个人特质的吸引力也会延伸到课堂之中:因为喜欢一位老师,从而对一门课产生兴趣。因此,提升教师个人魅力是增强课堂趣味性的有效途径。

        教师人格魅力指教师在具备了健康人格的基础上,同时满足教师这一职业的要求,凭借着自身的人格特征激发和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能力,其中包括教师的学识水平、文化底蕴、言行举止、教学态度等[4]。心理课堂讲求一种安全、开放的氛围,让学生能够舒适地处于当下,积极地参与其中,自主真诚地表达所思、所想、所感和所获。这些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需要过硬的专业素养,还需要灵活的课堂驾驭能力以营造相应的氛围。其中,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的有效运用尤为重要。

        有魅力的口头语言一方面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形成融洽的课堂氛围,另一方面,能够将教学要点简练清晰地进行解读,让学生有最直观的感知。前者是语言的感染力,以诙谐幽默为主,后者是语言的表现力,以科学严谨为主。肢体语言又称“体态语”,属于一种非口头语言表达性的沟通交流方式,通常需要通过运用人体的各个部位来进行表达,具有直观性、广泛性和差异性的特点[5]。教师恰当地使用肢体语言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如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赞赏的大拇指、一个友好地微笑、一个赞同性的点头、一个关切的拍肩等,都会产生积极的课堂效应。

        心理健康课程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对于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丰富有趣的教学形式,多维高效的互动模式和亲和睿智的教师魅力是提升心理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课堂兴趣的有效策略,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石言华.论趣味性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9.

[2] 张汉强.义务教育阶段心理健康课程标准的理论与实践——以《武汉市义务教育阶段心理健康课程标准》为例[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05):7-11.

[3] 谭聪.初中英语课堂多元互动模式的实践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0.

[4] 廖园蜜.教师人格魅力影响高中生数学学习态度的案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0.

[5]李忠娟.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肢体语言的应用[J].文学教育(下),2020(11):90-91.10.16692/j.cnki.wxjyx.2020.11.043.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