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课程思考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千万不要再问“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心理课提问技巧探析

心理课堂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分享,而在大多数活动后的分享环节中,最常见的提问就是“活动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这是最司空见惯的提问句子,但也是最容易冷场的句子。

前阵子我在观摩一场心理课堂比赛时,赛课老师在活动后问出了经典的那句“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当时有一位学生直接回答“没感受”。

这个场景在心理课上并不少见,只是在赛课情境下使得现场气氛变得更为尴尬。好在这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灵机一动,解释道没有感受也是一种感受,说明他现在的心情非常平静。

对于这种现象,以往我们常常喜欢外归因,将这尴尬的回答归因于学生不配合,或者是中国的学生不善于表达情绪,所以经常回答不上这样的问题。对此,甚至有前辈建议教授学生更多的情绪词汇,帮助他们更好地察觉和表达自身情绪。还有更巧妙的一种方法就是利用潜意识投射类卡片,让学生从卡片中寻找一张与他现在感受相近的卡牌,促进他们情绪的连接和表达。

但是,这种冷场情境真的只“怪”学生吗?当我们真的当了一回学生,或许我们就不会这么觉得了。

这让我回想起若干年前一次讲座过后,不同学校的几位心理老师一起吃饭。其中有一个我从未见过的男老师在饭桌上突然问了一句:

“听完这个讲座,大家有什么感受呢?”

饭桌上呈现一阵尴尬的沉默。

那位男老师继续追问道:“大家轮流说一下吧。”

我们几个老师面面相觑,发出了银铃般尴尬的笑声,然后就把这事忽略过去了。

就在那一瞬间,我突然间明白了当我课堂上问这句话时,学生们的感受是多么尴尬。

这个尴尬的来源并不是那个讲座不好我说不出感受。那个讲座很棒,我确实也很有收获。但是这个问句在那个情境下显得非常突兀。而且如果我真的回答,我大概也只能回答“挺好的”这一类粗略的评价。现实中我也遇到过让学生回答感受,而他们也是简单地用“很棒”之类的字眼回答。以前我会觉得是他们不善表达,没有表达出我想要的深度,或者觉得学生并没有用心感受到活动的深度。但是现在我觉得这样一味地外归因并不能帮助我们改善提问技巧,提升课堂效果。也许我们应该思考一下是不是可以优化一下我们提问的技巧,让提问变得自然又能促进学生的表达。

那么在心理课堂应该怎么提问才更好呢?

目前最常用的提问法则是4F法则。4F又称动态回顾循环,由英国体验教育专家罗贵荣(Roger Greenaway)1提出,他归纳出四个提问重点,分别是facts事实、feeling感受、finding发现、future未来。将其化为心理课堂的活动后提问就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你感受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以及你以后打算怎么做。

“你的感受是什么”也是4F中feeling的经典问法。

但是为什么这个经典提问法则在现实中运用时却容易引发尴尬的情境呢?

我认为这是没有把西方知识中国化运用的一个典型表现。”How do you feel”是外国人交流很常用的问句。但是中国人日常交流中,似乎很少直接问“你的感受是什么?”

其实这句话没有问题,这个法则也非常专业,但现实中使用时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境灵活变化,并且换成学生更容易接受的语句,才能正确发挥提问的作用,更好地引导学生分享内心想法,从而更好地深入挖掘,同时避免冷场的尴尬。

4F法则是非常精辟的提问法,它的重点在于我们在提问时要引导学生挖掘活动的精彩事件(facts)、发生那件事的感受(feeling)、发生那件事情后有什么体会(find)以及对未来有什么启发(future)。但是我们不能在活动后僵化地使用这四个问句,特别是在复杂的活动过后直接问很难回答。这四个问句并不是每个活动都一定要问完,我们可以根据现场活动情境灵活变通使用,结合实际情景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问句。

一、捕捉关键镜头

要想设计出更有针对性的问句,教师需要提前仔细观察学生的活动,最好是教师能够亲自体验,然后从中挖掘出活动中的精彩瞬间(facts)。这是精准提问的关键。这一部分虽然可以通过简单的一句“活动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瞬间是什么”来进行。但是学生在体验活动时很多时候都是玩兴起来,只顾着玩,玩完开心了,就没有继续往下深思了。也许可能有个别擅长内省的同学愿意主动表达,让我们得到以外的惊喜,但是大部分同学可能玩完就忘了。这就需要老师提前挖掘好活动的“关键镜头”,帮助他们回顾到相应场景,提炼感受。

比如在经典的“一杯水能放多少回形针”活动中,我会让学生轮流上来放回形针。其中有一个学生放的时候手非常抖,动作也非常缓慢,但是最后还是成功把很多回形针放进水里。成功完成后他长舒了一口气,同学们也很捧场地自发鼓掌起来,你能暗暗感觉到他当下的成就感。这就是非常好的“镜头”,也就是我现场挖掘到很好的fact。所以在活动后我是这么提问的——

“刚才放回形针的时候感觉怎么样?”(fact)

“很紧张。”(feeling)

“那最后成功放进去后感觉怎么样?” (fact)

“感觉很开心。” (feeling)

“刚才我也看到你的手抖得很厉害。但最后还是一滴水都没有漏出来,你是怎么做到的呢?”(fact)

“就是专心完成任务,什么都不想,虽然很紧张,但是最后成功放进去之后就感觉很开心,很放松。” (find)

……

以上是我课堂的真实回答。可以看到这个学生并不是很擅长表达的类型,但是面对这些提问他都能迅速作答,并且在逐步引导后能够说出更多的感受和体会。借助现场挖掘的“镜头”(fact)能够让学生更具体地回答出相应感受和体会。他们在活动中情绪是流动和变化的,如果只是简单地问“活动后有什么感受?”他们可能不清楚要回答哪个“情境”下的感受和体会。具体化、情景化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更加聚焦,回答也更有针对性。

这个情境问到前3个F已经很好了,至于第4个F(future)需要学生用更长的时间来思考,现场临时的提问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所以后面我会借助这个学生的表现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大考中保持专注,保障自己在有点紧张的情况下也能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

二、现场分类调查

有时候我们并不能现场马上捕捉到学生活动中的精彩镜头,特别是第一次上新课时,我们并不能完全猜测到学生的体验效果如何。这个时候现场分类调查能够迅速帮助我们了解学生总体的体验效果,同时“捕捉”到一些有特殊经历的学生,方便我们进一步进行具体化提问。

比如在“交换幸福卡”活动中,学生交换卡牌的过程非常兴奋和积极,玩的很开心。但是由于学生是自由走动的,现场略微凌乱,老师也很难观测到特别的“镜头”。这样复杂的活动结束后如果你直接问他们有什么感受,很容易诱发冷场。不是他们没有感受,而是这个活动很复杂,这样笼统的提问只会得到笼统的回答。所以后期我们集体备课时就将学生换卡时可能遇到的情境都设想出来,然后转化成现场的调查提问。换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常见情境就是 “对新得到的卡片满意度更高”和“对新得到的卡片满意度降低”等,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境是“喜欢的卡片被换走了”和“主动追回了自己想要的卡片”等。

因此在活动后,我们将提问改成先是分别调查换卡后满意度上升和下降的同学,通过学生的举手情况,我们能够很快了解学生活动体验的效果,把看不见的效果转变成为看得见的调查结果。然后根据相应情境进一步挖掘他们的感受、发现和启发,从而引导学生珍惜眼前的幸福,并且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

心理课上,具体化、情境化的提问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体验活动后并不是不能问“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但是如果能够结合具体情境,挖掘精彩“镜头”,给出更具体的提问,学生的回答也能更加真实且细腻,从而让心理课的氛围更加的自然和温暖。

参考文献

[1] Greenaway R ,  Hilditch D . Playback: A Guide to Reviewing Activities.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