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课程思考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关于高中生涯唤醒课程设计的一些思考

一、问题提出

在传统的高考模式下,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考试,以考上好大学为唯一目标。对于将来要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专业院校,很少考虑。当前,面对新高考的变化,从笔者所接触的学生来看,很多孩子对于他们未来的规划还是比较模糊,知道要生涯规划,但不知道如何规划,学习缺乏自主发展的意识,或者会把生涯规划简单粗暴的理解为选科选大学。从生涯发展教育的角度,我们通常会把课程划分为生涯唤醒、自我内部探索、对于外部世界的探索、生涯决策、生涯管理等几个板块,其中生涯唤醒作为生涯发展系列的第一课,如果学生对于自身生涯发展没有自主意识,我们作为教育者“强按牛头喝水”,那么接下去的课程或者教育活动只能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现在,很多学校都开展了生涯规划教育,但在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受课时、场地、人员等因素影响,往往无法完整开展完一系列课程,或者只能用有限的课时去设计课程,因为课程系列庞大,在教学设计上,很难每课都精雕细琢。尤其对于生涯唤醒,万事开头难,从教育结果的评价标准看,如何在有限的一节或几节课上,能激发学生的生涯发展意识,进而让学生能产生兴趣,有动力去探索,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二、关于生涯唤醒课的教学目标思考

在生涯唤醒目标是否达成的评价上,很多时候学生往往并不是不知道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而是他并不知道应该从哪下手,有哪些方向和途径,以至于不知道该怎么去自主的规划,自我效能感低,没有动力,看不到目标与希望,进而恶性循环。因此,很多老师在上第一课的时候,往往介绍了很多生涯的知识,生涯是什么,生涯规划是怎么回事,生涯探索期是什么、整个生涯规划课程我们都要上哪些内容等。有时候就会陷入理论过多,学生不爱听,或者老师自己都说不好的困境。那么,学生是不是需要了解什么是生涯?有哪些生涯理论?什么是生涯规划?是不是需要了解这个课要上什么?在笔者看来,活动内容是为目标服务的,如果要介绍理论,也必然是因为这个理论能达到活动目标。知道生涯、生涯规划这些词的定义,与促进孩子们去实际规划有多大的相关呢?应基于老师教学的实际。比如通过一些活动,澄清学生对生涯规划的一些误解(比如生涯规划就是选科,或者生涯就是寻找最优解等),或者通过了解生涯规划的发展途径,降低自主规划的焦虑,更有动力去行动。无论如何,笔者更倾向通过活动的体验,让学生产生实践知识,在不是必须需要学习理论的情况下,减少学生的认知负担。因此,在认知目标上,可以适当让学生初步了解生涯的特点与生涯探索的一些途径,情感目标上感受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意志、行为目标上对自身的生涯发展能产生一定的思考,最重要的是,学生能对未来产生积极的预期。

三、关于生涯唤醒课的常用活动设计思考

生涯唤醒课最常用的一个经典活动是生涯彩虹图,这个是根据舒伯的生涯理论所提出来的,在这个生涯彩虹图中,舒伯将人的一生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成长、探索、建立、维持、退出)和角色(子女、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持家者),每个阶段所承载的角色的数量与比例是不一样的,生涯彩虹图能够帮助我们很好的去理解人的生涯变化发展,但是在实际上课的过程中,规则的说明和理论的解释这块很考验教师的功底,一不小心,规则没说清楚,没有良好示范,学生对几种社会角色的理解不够,直接就影响学生是否能好好体验这个活动。此外,这个活动的用时很长,适合作为工作阶段的主体活动,如果课时充裕,有好几节的生涯唤醒课,选择其中一节进行生涯彩虹图的体验未尝不可,如果课时有限,仅能安排一课时作为生涯唤醒,那么生涯彩虹图的这个活动设计在我看来是要谨慎使用的。

常用的主题活动,还有一个是“生涯幻游”活动,让学生通过冥想去思考自己的未来,在这个活动中非常需要教师的专业能力,活动前需要教师先说明幻游的目的和具体方法,在幻游前需要让学生的身心都先放松下来,幻游过程中需要通过指导语让学生有充分的体验空间,幻游结束后还需要引导回现实世界,并在之后充分交流分享。整个活动操作需要精细化,尤其是在课堂,学生固定在座位的情况下,对于学生的思考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尤其每个人的思考速度,对未来的清晰度都不一样,教师对于指导语的运用很难对每个人都适用。就笔者尝试的实际效果而言,这个活动需要的用时太长,说的太慢有些想象力丰富的同学就经常脱队自己放飞,说得太快又容易打破放松的氛围,中间有人脱节了就不容易再进入状态。此外,大学生幻游场景的具象化可能比较现实,高一年学生去想象自己十年后工作的样子跨度还是有点大,有些学生想象不了的,或者就是会借用看过的小说、电视剧等特别脱离现实的想象,这种幻游他自己也知道不靠谱,对于唤醒奋斗的动力效果有限。如果是做个体的还能比较有针对性地引导,在班级里差异性太大,操作上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因此如果想要尝试让学生通过想象未来来唤醒他们的生涯规划意识,那么可以把这种把控想象空间的权利还给学生。比如让他们去设计未来的名片,那么在同样的时间内,每个学生的思考的自主性更高。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同样需要教师用清晰的规则,合适的引导来帮助学生探索。

在生涯唤醒课上还有老师可能会采用一些比如悟空求职之类的活动,让学生理解自我探索的几个方向(兴趣、能力、性格、价值观),这类活动在设计的时候需注意引导语,不要让学生对生涯规划的认知窄化,把生涯发展规划与职业相对应,认为生涯发展的途径就是求职,或者生涯探索就只是自我探索。

如果课时充裕,在生涯唤醒的总结阶段,可以设计一个“生涯起航宣誓”活动。一般有诵读、签字、见证人签字等步骤,宣言可以根据本课的设计组织不同的语言和呈现形式,比如有的老师设计的是爱心宣言,有的是扬帆启程的羊皮纸宣言,通过这样一个有仪式感的活动来加强学生的唤醒意识。

其实在生涯唤醒的活动中,我们可以开展多样化形式的活动,比如通过设计参加社团或者学生会选举等模拟学生实际的校园生活情境,通过体验式的活动了解生涯的特点,或者生涯规划的途径。可以结合大热的电影游戏设计,也可以用一些心理学的技术,比如oH卡投射来分享学生的故事,最重要的是活动必须紧贴着我们的教育目标服务,通过体验式的学习,让学生对生涯规划有兴趣,愿意自主思考,并付出行动。在笔者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一节课采用两个体验活动时间往往就不够用,特别是分享部分,所以在活动设计时,尽量不要设计太多环节,多给学生体验与交流分享思考感悟的时间。

四、关于生涯唤醒的教育形式思考

生涯发展意识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教育目标,生涯发展课也不是一个独立的课程,对于学生的生涯唤醒,其实也跟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有关,跟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关。因此对于学生的生涯唤醒,并不一定就只能通过一节心理健康课或者一节生涯教育课去完成,事实上很多学校目前都没有办法给予充分的生涯规划课课时,因此面对时间不充裕的实际,我们也可以通过讲座、团体辅导、个体辅导、宣传栏、报纸、电台、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去帮助学生了解生涯规划对个人的意义,或者通过其他学科的课堂渗透、班会课或者日常的一些活动去进行唤醒。不同的活动开展方式就可以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案,比如在课堂上不好操作的“生涯环游”或者“生涯彩虹图”,在小组团体辅导或者个人生涯辅导中就可以发挥更好的效果。当我们的课时有限时,可以以一节生涯唤醒课为主,辅以其他活动形式,或者开展一场“生涯唤醒”主题的讲座,之后再按班级进行自我探索的课程设计。总之,活动的形式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

【参考文献】

1、高中生涯规划[M].陈宛玉、叶一舵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19

本文为2021年漳州市第六期中小学德育研究专项课题《基于新高考选科的生涯规划校本课程开发》(课题编号:zdy20103)的成果之一。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