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心理健康课多是确定主题、拼凑活动、追求热闹的,近几年随着教育的改革、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工作的推进,心理课堂向着更加专业、高效的方向发展,似乎心理健康课的2.0时代正在来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作为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不仅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更是教师不断丰富自己教学经验和提高文化水平、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面对更高要求的心理课堂,在常规的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等传统备课角度上,结合教学教研工作的经历,从备理论依据、备情绪体验、备教学情境三个小方面探讨心理健康课的备课新角度。
一、备理论依据
对于一节心理健康课的备课过程,大部分教师先是确定上课主题,接着就去寻找对应主题的教学活动、教学素材,再思考如何导入衔接过渡收尾。对于备出来的课对不对、好不好,主要是凭直觉去判断,而没有寻找具体的理论来支撑。在撰写教学设计时,对“设计理念”部分常常不求甚解,只是形式化的存在,甚至直接被省略。
而要备好专业、高效的心理课,必须要确保你传播的“信息”是正确的,你的传播方式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这就需要理论依据来支持我们的课堂。在近几年参加的心理学科教研观摩活动及学科比赛中,教学的理论依据也被提到一定的高度,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教材和课标,教学理论依据也成了判断心理健康课是否合理、科学、专业的评价标准之一。在备课时,如何确定理论依据呢?
(一)根据教学主题,明确理论依据
在确定授课主题时,首先界定主题的概念、内涵,明确堂课上的聚焦点是什么;主要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要传递给学生什么信息;学生的年龄特征能否接受等,根据这些要点去搜索、确定理论依据。这样一来,备出来的课就会更加严谨、合理,具有系统系和针对性。
在一节注意力主题课上,课堂通过《乌龟和乌鸦》的抓手指游戏导入,接着通过故事说明注意力的重要性,然后以四五个注意力游戏比赛作为课堂的主体部分,整堂课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热烈,听课教师也沉浸在活动之中。直到查阅了注意力的理论知识后,才发现这节课的不足之处:首先是教学目标模糊不清,注意力作为学习辅导专题的内容,学会提升注意力的方法并能付诸实践是教学重点,而非仅仅是体验提升注意力的方法;其次,在通过游戏比赛时引出的训练方法,缺少理论支持,缺乏展开与深入,多少有些拼凑活动之感。如在订立目标的方法上,仅通过游戏得出“有目标注意力效果会更好”,对于订立目标时目标应具体、可操作、适合自己的限定缺少深入引导,难以学以致用。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经过细致的理论分析,可以对教学主题有了更清晰、更科学、更系统的认识,在设计具体的课堂活动时才能有理有据,层层递进。
(二)根据心理专业理论,挖掘相应的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之外,教师通过阅读专业书刊资讯等,学习现代的理论知识,提高理论素养。在学习心理专业理论知识时,教师可以刻意积累、学以致用、积极挖掘,创设可用于课堂的教学内容,如绘画、卡牌、一人一剧场、正念冥想等。许多心理教师通过参加心理专题培训班和阅读心理专业书籍,把学到的心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术,通过改造和设计运用于心理课堂,而其中的理论依据自然天成。
二、备情绪体验
心理健康课与一般语数课堂不同,相比教授知识点,心理课更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与体验性,会让学生产生较多的情绪体验。情绪体验作为教学目标和教学结果的组成部分,如果课堂给学生带来的情绪体验是无动于心、甚至是消极的情绪体验,这算不上是一节好的心理课。一节好的的心理课需要给学生带来的积极情感体验,或愉悦、或平静、或兴奋、或沉思、或顿悟、或希望、或动力等,能促进个体的成长发展,而非裹足不前。教师在备课时,也把学生的情绪体验考虑在内。
(一)备情绪体验基调
一节课的情绪体验基调,犹如一幅美画的背景,虽不能夺人眼球,却贯彻一节课的始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熏陶,受影响。不同的教学主题会给学生带去不同的情绪体验,这些情绪体验恰好是你想要创设的吗?如果不是,如何创造课堂所需的情绪体验基调?比如,上《感恩父亲母亲》时,学生容易被沉思与感动的情绪体验所笼罩,这有利于学生容易进入对亲情的追忆深思, 容易打动学生的心灵。而在第一节课 《师生轻松见面会》上时, 则需要营造出让学生感受到亲近与轻松情绪体验, 以便可拉近师生距离, 为今后的课堂的敞开心扉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时可以通过温和的教师体态、大圆形的座位摆放、轻松愉快的音乐、布置的喜庆温馨的班级等方式,促成亲近、轻松的情绪体验的生成。教师自身的情绪状态的调节、课堂的氛围创建、课堂的教学环境设置、课堂的心理场域的建设等,这些都可以影响课堂情绪体验基调,可以通过这些引导所需情绪体验基调的生成。
(二)备情绪体验兴奋点
相信老师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在授课过程中,谈及某一个话题或是展示一个有趣的图片时,学生变得兴奋、多语、表情活泼,这就是学生情绪体验的兴奋点时刻。情绪体验的兴奋点有着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情绪体验、更容易被记忆的特点。如何在课堂中把创设情绪“兴奋点”以促进教学;或者如何避免不必要的“兴奋点”影响课堂呢?这也是备课时需要用心琢磨的地方。在给初一的学生上青春期主题的课程时,在展示生理发育时,很多男生会兴奋私下交谈,出现情绪的兴奋时刻,而生理发育方面并非是教学的主要目标,这时需要共情和课堂约定来降低学生的情绪兴奋度。在阐述“不同角度看问题会有不一样的结果”时,使用有趣的双歧图导入,更能引起学生的情绪兴奋。学生喜爱的话题、打破常规的情境、贴近生活经历的事件、有趣的事物,都容易成为学生情绪体验的兴奋点。
(三)备情绪体验预警点
负面案例是否会引负面情绪影响?引导出的“问题”能够妥善处理,还是带伤离开?课堂教学情境是否安全,是否会给学生带来创伤体验?特殊学生的负面情绪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在备一些需要情感卷入深的主题,或是以“处理问题”为导向的主题时会变得尤其重要。在心理班会课“我的父母”中,课堂大面积渲染父母的付出与爱,引导学生回顾父母的的温暖时刻,以我们也要爱父母结尾。对于低年级的留守学生,很容易引起思念父母的感受,并沉浸其中影响情绪。若是课堂增加“父母我想对你说”“给父母写几句话”的环节,或者布置课后作业“回家给父母打电话(表达想说的话)”可以降低思念情绪的影响。此外,心理课堂会有较多的自我暴露,有学生在心理课堂上自我暴露,曾经被叫绰号泥鳅很痛苦,但由于教师课堂上引导不够到位,课后泥鳅的绰号再次跟上该学生。备好课堂可能存在的情绪体验预警点,避开危险的雷区十分必要。
三、备情境创设
情境创设,是指教师运用某种教学手段,创设与学习材料相应的情境,或将学习材料以直观的形态呈现给学生,以激发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让学生如身临其境,产生与情境和学习材料所表现的情感共鸣。情境创设既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
(一)明确情境设计意图
先找活动情境,再用情境去附和教学主题,这种方式在备课中的确效率较高,但易出现牵强生硬的状态,教学质量也不一定得的到保障。如为了凸显心理味儿,创造形式化的情境,如课前都以小游戏导入,中间强行穿插情景剧,过程生硬不自然等。若先明确设计意图,根据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才能让情境更加有内涵,更能融入情感。如上《突破思维定》的主题课,将导入的设计意图定为“引发学生对“思维定时”的好奇,激发良好的学习心向。”此时根据意图,你的导入会选择“聋哑人和盲人买剪刀的”思维情境,而非选择“大风吹小风吹”的互动类游戏。常见的情境创设途径有问题情境、情境模拟、课堂活动、冥想再现、多媒体资料等,只有明确设计意图,才能选择合适的方式创设情境,避免形式化的情境、假问题的情境、缺乏真情的情境的产生。
(二)甄选、处理素材
在创设情境时,主要是借助活动、故事、画面、视频、音乐、游戏、心理剧等方式来模拟情境。这些方式的素材直接影响情境的创设,好的情境素材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能够唤起学生的真实体验,服务于教学目标,引发学生的学习心向、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在备课时,应用心选择与处理。在注意力课上,为了强调注意力的重要性,可选择的视频素材有《小猫钓鱼》和《弈秋教棋》,之所以选择《弈秋教棋》的素材是因为棋类是学校的特色,被纳入校本教材,学生们对下棋很熟悉,也避免了《小猫钓鱼》的熟悉度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信息时代,视频成为教学的常见素材,视频素材有广告、视频过长、清晰度低等会影响情境创设的连贯性与体验感,应尽量通过剪辑、处理,精简素材。如“大小西瓜”“大风吹小风吹”“卖伞与卖鞋”等使用度非常高的素材,可以改选用新颖有趣的,或进行改造创新,也可以去学生群体聚集的网站寻找新素材,如哔哩哔哩视频网。在文本素材中,多角度解读素材,更接近生活与体验,促进情境的创设。
(三)营造环境
环境,是教师上课的载体和平台,也是情境开展的载体和平台。依据格式塔理论,不同的教学环境是不同的“场”,对情境创设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营造环境包括营造硬环境和营造软环境。营造硬环境包含的教学设备使用、教室的布置、桌椅的摆放、学生的分组、教具等。如在体验“感动”的情境时,可以通过视听媒体呈现,若无需交流可一人一桌,将光线调暗,让学生更容易沉浸,必要时备好纸巾;在体验“竞争与合作”情境时,可以通过紧张的音效、抢答器、六人异质性小组、奖惩道具等,增强体验感。营造软环境主要是情境气氛的营造、调解与控制。情境气氛是指该情境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在情境的创设中,对于情境气氛的预判也是不可少的,符合情境需求的氛围能增强情境的体验,不符合情境的气氛易给情境带来消极影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传统的备课角度外,也能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精心备课,做到有“备”而来,用心琢磨,一节教学过程动心、教学结果入心、专业而又高效的的心理课就和我们近在咫尺。
参考文献:
[1]魏超波.有“三备”而无患——谈心理辅导课的备课艺术[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6):16-18
[2]施平蓉.用心设计,有备无患——例谈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备课经验[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13):21-23
[3]袁崇福.备课也要备情绪[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14):54
[4]李迎娣.心理健康教育课情境创设的原则、途径及误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20):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