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课程思考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心育课程实践研究

一、积极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赛里格曼等积极心理学家自20世纪末起就发起了积极心理学运动:关注如何发挥人类的优势和能力,帮助人们扩大和建立积极情绪,促进人们收获幸福体验[1]。因此积极心理学着重研究人的积极情绪、积极个人优势和积极组织。

积极心理品质属于积极个人优势,在马丁.赛里格曼等积极心理学家提出的PERMA理论中,积极心理品质是决定个体主观幸福感的源泉,其共包括24个类别,是一种世界上所有文化都支持和认可的一组积极人格特质。与天赋相比,积极心理品质更多源自后天的养成,且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由于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也是一种有道德意味的人格特质,所以24类积极心理品质上位概念是美德。24类积极心理品质可被归属于6大类美德,包括智慧、勇气、人道、正义、节制、卓越。积极心理品质除了使个体拥有频率更高、层次更深的主观幸福体验以外,还可以给个人的自我增添力量,使得个体在面临逆境时能更具复原力[2],提升自身的自尊和自信[3],因此其对个人的终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认知—探索—运用”层级目标

《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重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中积极心理品质为该心理健康教育任务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切入点。在谈及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时,赛里格曼等积极心理学家所设计基于个人积极优势的“认识—探索—运用”心理干预模型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模型,其包括了个体的认知形成或重构、方法与技巧的掌握以及促进行为改变的过程。因此,基于此模型,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应该包含个体的知、情、意、行。

具体而言,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系列心理课程总体目标是以24类积极心理品质为载体,帮助学生挖掘其积极自我,学生在课程中将通过自我觉察、探索,建构与发掘自己的积极人格特质,从而进一步自主激发内在潜能与积极力量,进而提升个体的幸福感。

“认识”,主要体现在个体的“知”方面,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积极心理品质及识别自己现有的品质。“探索”,其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深入发掘自己首要的积极心理品质或潜在的积极心理品质,并由衷因其而产生积极情绪和体验,其重点体现在个体的“情”和“行”上;“运用”,是指帮助学生制定在生活中运用积极心理品质的目标和计划,并推动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去运用自己的品质[4]。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运用应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是个体自主的、有意识的去强化自己已有的积极品质,另一方面是能够对自己“想有”但却还“没有”的部分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其重点在于“意”和“行”。已有研究发现,如果个体能经常使用自己的优势,便能够极大地促进个体的参与感和意义感,进而激发他的行为[5]

三、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具体内容及实施

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系列课程以心理课为主要阵地,心理教师为实施主体,课程教学方法以心理剧演绎、雕塑技术、小组讨论及小组分享展示为主,辅以教师讲授。该课程立足于对积极心理品质的认识、探索和运用,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发现并运用自己的优势,培养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所以,基于“认识—探索—运用”心理干预模型共设计了三个主题内容,具体内容参见表1。

认识积极心理品质:该主题分为两次课,分别是初识积极心理品质及其作用、辨别积极心理品质及其运用。两次课程的设计以帮助学生认识并理解积极心理品质的内涵,使学生了解每一个人都拥有不同的积极心理品质,且积极心理品质会指引我们的认知、影响我们的情感体验,并让每个人内发的产生不同的行为,不仅如此,其更是个体收获幸福感的重要基石。

探索积极心理品质:该主题下有两次课,分别是自我探索积极心理品质、强化自我的积极认知,采用层层深入的形式而设计。探索系列课程的课堂氛围是轻松、愉快的,事中见“人”、行中修“品”的分享过程就是潜移默化助推学生积极自我认知和探索的过程。

运用积极心理品质:该主题下有两次课,分别是以“计划—行动—感受—计划(新)”的螺旋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模型进行的课程设计,第二次课采用构建场景的方式,使他们思考如何在固定的场景中运用自己的积极心理品质。

表1  积极心理品系列心理课程内容体系

单元主题

课程主题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认识

积极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品质,你知多少?

1. 通过游戏导入引出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初步认识六大美德24类积极心理品质。

3. 小组讨论等方式,由学生自主探索24类积极心理品质的含义及其作用。

教师讲授

小组讨论

勇气OR正义

1. 通过游戏问答形式,结合国内外名家名人的经历,教师分析其积极心理品质。

2. 以小组讨论形式,从学生熟知的电影人物入手,结合电影场景和同学们共同深入探讨人物内在的典型特征。

3. 以头脑风暴形式,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师生共同探讨了解积极心理品质的含义和作用。

教师讲授

小组讨论

头脑风暴

探索

积极心理品质

“东南西北”风

1. 通过视频导入引出主题,引导学生探讨不同人物角色的积极心理品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以折纸游戏“东南西北”为课堂活动载体,在游戏过程中,彼此分享证明自己某一积极心理品质的生活小事。

小组讨论

小组展示

积极放大镜

以上节课探索的生活小事为基础,采用心理剧的形式,学生演绎“生活的那些小事”,进一步探索积极心理品质的成因,巩固并明确自己具备的积极心理品质。

心理剧场

小组讨论

运用

积极心理品质

静观其变

1. 以视频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思考积极心理品质在遇到困难时的作用。

2.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分享如何培养某一积极心理品质的方式

课后作业:记录在执行的场景、遇到的困难及自己的积极感受,基于这一轮记录又产生新的计划。

小组讨论

我想对你说

1. 以上节课的课后作业为基础,重新思考与记录新的计划。

2. 建构学习生活场景,小组讨论在各场景下如何运用自己的积极心理品质,例“(积极心理品质)的我想对高三的你说:                。”

3. 采用雕塑技术,各小组进行成果展示。

实践运用

雕塑技术

小组讨论

四、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在课程实施效果的反馈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中心理健康课程不能通过考试分数、课程论文等进行评价,因此,我们参考相关文献后,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评价。

(一)他人观察法

在日常学习生活或学生工作中,教师或家长将通过对学生直接或间接的行为表现来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例如,有同学互评道:“Ta是一个很有节制的人,在寝室生活中,与室友相互监督,一起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Ta很有创造力,在家里,制作了多功能容物容纳箱,帮助宠物改善生活环境,节约了材料,还为环保做贡献。”,也有班主任参与其中,提及“Ta经常做有爱的事,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在上学期还前往了蜀锦博物馆作解说员,用自己的方式服务社会。”

(二)自我评定法

利用空余时间,教师通过题单挑战、谈话等形式,对学生的行为、态度及自我认识等方面进行评价。例如,心理题单中呈现了学生关于自我积极心理品质的理解:“我认为的自制是:对自己的行为正误有分辨,可以控制自己或即将找上自己的‘恶习’。”“我认为的勇敢是:首先承认自己的平凡,然后努力让自己变得不平凡。”在交谈中,发现学生在参与了该课程后对学习与生活也有了一些改观:“我要爱生活,感恩每件快乐的事;我要爱亲友,真诚交流;我更要爱自己,欣赏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我从不抱怨学不好,因为总是在学,才能发现哪里没有学好。” 

五、结语

心育课程是显性的直接影响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路径,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的心育工作不仅应重视学生的积极自我认知,更应激发学生去不断进行自我探索与发掘自我潜能的内在动力,并授予学生相应的探索方法,使学生在终身发展的过程中能一直幸福前行。

参考文献:

[1] 阳志平, 彭华军. 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9.

[2] 马丁. 塞利格曼. 真实的幸福[M].洪兰, . 辽宁:万卷出版公司, 2010.

[3] 李婷婷, 刘晓明. 关于高中生品格优势的调查与实验:基于优势潜能理论的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6(11):42-48.

[4] 曾盼盼, 积极心里学视野下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J]. 基础教育参考: 2021(01)

[5] Lyubomirsky S. Why Are Some People Happier Than Others: The Role of Cognitive and Motivational Processes in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1, 56(3).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