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心理健康教育课慢慢以地方课程或者学校课程的形式步入常规课的行列,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日渐壮大,课程资源逐步丰富和完善,线上、线下学习分享、交流展示的平台和渠道越来越多,一节被公认的所谓“好”的心理课的模样也变得愈加清晰起来。当前心理老师普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如何根据选定的课题“出”一节课,而在于如何通过精心打磨、反复推敲上“好”一节心理课,让心理课的实效落地,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真正有所收获和成长。心理课堂有非固定化、非模式化的特点,但并不意味着其没有章法和迹象可循,那些有趣有味、触动人心的心理课是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但是细细观摩品鉴,大多都有动静结合、疏密得当、虚实相生、情理交融、点睛之笔、适度留白的模样在其中,彰显出心理课独有的特色。
一、一堂好的心理课应该“动静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课要以活动为载体,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随着心理课堂研究探讨和实践创新的增多,对各种心理辅导技术的引入和改造应用,心理课的活动越来越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层出不穷,表达性艺术绘画、音乐治疗、戏剧治疗、家庭治疗、卡牌、沙盘游戏、正念放松、焦点问题解决、叙事疗法等各种技术也通过“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变幻出各种形式在心理课堂中呈现,丰富了课堂的活动元素,增强了活动效果。
当活动选项足够充足的时候,应该如何合理选用就成了心理老师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整体设计构思一节心理课的时候,选择的活动要充分切合课堂主题,紧扣活动目标,在此基础之上,兼顾活动体验效果和课堂氛围营造。因此,如果需要学生“动”起来的活动过多,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确实容易被调动,但是整个课堂就会显得过于浮躁,学生的沉浸体验不足,影响个人思考和感悟的生成沉淀,使得活动效果大打折扣。而如果整节课一直围绕着独自单一的“写”、“画”或“想”展开,缺少多种感官的激活,学生注意力很难维持,枯燥、乏味、阻滞之感就会使学生游离出课堂。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缺乏交流互动和碰撞,获得新体验和新经验的机会不足,成长的空间也会被大大缩限。因此,一节课既要安排“动”的活动,又要穿插“静”的活动,动静结合,才能平衡内外资源和能量,让课堂持续焕发生机活力。
二、一堂好的心理课应该“疏密得当”
以活动为载体,这是直观评价一节心理课有没有“心理味儿”的重要原则,然而为了突出心理课的这一特点,有的心理老师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往往会过度追求活动的数量,把一节课变成了活动的堆砌,花样繁多的活动如同走马灯一般贯穿课堂,看似充实、丰富的表象之下,实际折射出的是心理老师对驾驭活动的信心不足,隐藏的是对活动意义深入挖掘的欠缺。活动太多,节奏太快,会使一节课显得过于满、紧,学生没有充分体验、思考和感悟的时间和机会,这样容易致使活动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妨碍活动目标有效达成。同样,课堂活动不足的问题也显而易见,一来不利于达成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学目标,对教师把控课堂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来课堂容易变得松弛单调,缺少丰富性和层次性。好的心理课应该有一条主题线贯穿,上面连缀着大大小小的活动“珠子”,活动排布错落有致,疏密得当,这样会让整个课堂富有节奏,行进得更加自然流畅,展开得更加灵活从容。
三、一堂好的心理课应该“情理交融”
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是心理课活动的目标导向,心理课活动设计的一个惯常逻辑是通过活动体验触发情绪,进而借由感悟和思考将其上升到理性层面,引起认识层面的觉知,最终引发行动上的改变。在实际活动过程中,认知和情感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有些心理活动能够直接引发认知矛盾,进而触动强烈的情感体验,最终影响行为改变。不管是认知冲突,还是情感触动,最终的落脚点都是实际行为的改变。如果课堂活动仅仅引发理性层面的认识和思考,没有贴合学生实际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和触动的话,那么活动的最终效果很难深入学生内心,形成深刻体验和感悟,造成持久的影响。反之,如果活动生成的情感触动没有及时被捕获,通过学生的理性思考和教师的积极引导加以凝结的话,也会很快消散,不留痕迹。因此心理课设计的活动和环节,要能从影响和触发学生认知和情感两个层面入手,在反复的情理交融中,深化体验和感悟,最终指导行动和实践。
四、一堂好的心理课应该“虚实相生”
心理活动课的核心品质在于活动设计背后依据的心理学理论、理念和研究成果,从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理论流派、到积极心理学理念,再到近代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从基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到认知心理学、沟通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生涯心理学等等,各大心理学理论流派和分支学科给心理课提供了丰富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指导。一堂好课的设计离不开扎实的专业理论做支撑,这些看不见的课程理念,是心理健康课朝着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的保障。对于心理课而言,刻板的理论会导致学科化、抽象化的倾向,背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和目标。这就是需要心理教师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基础上,将抽象的“虚”的理论和原理外化到具体的“实”的活动中,让学生在生动、具体、鲜活的活动和游戏中亲身参与体验,将获得的思考和启发真正内化于心,从而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除了背后的理论外,学生的心理特点、原有经验、内在需要和现实状况,这些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却是影响一节课活动设计和目标达成的关键要素,只有提前充分了解和把握,将它们融入课程设计中,才把生成的感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活动效果落到实处。
另外,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悟是个人化的、内隐的,鼓励他们将这些体验、感悟、变化以语言等形式外化,通过一个个关键词和一句句的收获感悟呈现出来,或者通过活动前后量评分值的改变呈现出来,都是对一堂心理课活动效果达成的显性反映。
五、一堂好的心理课要有“点睛之笔”
心理课虽然也有一些框架和约束,但是相较于其他学科,它又是自由而开放的,心理老师就像一个设计师,可以在广阔的空间内,挥洒自己的创意和智慧。很多让人拍案称赞的心理课往往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它们或者聚焦了他人鲜有涉猎、意义非凡的小众课题,或者有构思巧妙、别出心裁的活动创新,或者有恰到好处、与主题相得益彰的新颖素材,这些创新和变化可能来自日常生活细致的体察,可能来自一次偶然的阅读,可能来自一次平常的对话,某个苦思冥想之后的豁然顿悟……当心理老师用整个身心备课构思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不经意的启发,这些启发会变成课程的创新之处,打破某一主题下的“套路”,成为一节课的亮点。这样亮点如果被分享出去,也会成为心理课程资源库中的智慧火花,被其他老师借鉴和改造,照亮更多触动人心的心理课堂。
六、一堂好的心理课要能“适度留白”
就像心理咨询中的“助人自助”原则一样,心理课的最终目标是唤醒学生自我成长的意识和潜能。心理课本身受教师专业素养、学生心理成熟度,课程时长、内容容量等限制,无法在课堂上带领学做充分的探索,这些不尽意不完美的地方就像一幅画的留白,看似没有填充什么内容,其实是课程、教师和学生能够自由成长的地方。留白是对某部分课程内容的合理删减和舍弃,是对学生反应的无预设,是问题提出之后的等待和沉默,是对某个没有讨论出标准答案的问题的搁置,是对课堂突发的无法当即解决的状况的转换、是留给学生课堂之外的思考等等。留白是种允许,允许才能营造包容和开放的氛围,留白是种坦诚,坦诚才能带来亲切和信任。留白是给继续成长留有一片余地,是课程可以继续优化改进的余地,是教师精进授课经验和专业技能的余地,是学生自我探索和成长的余地。有留白有“缺陷”的课堂才是真实的心理课堂,真实的心理课堂才能带给学生真实的改变。
以上主要从活动的理念和构思,活动的内容和数量、活动目标、活动开展等角度深入分析了一节好的心理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些因素直接或者间接影响课堂的氛围和动力、老师的引导和反馈、以及学生的参与和体验等,最终影响一节课的课堂效果和目标达成。一节心理课,需要心理教师运用专业化的思维和艺术般的想象,在反复实践中精心打磨,才能成为一堂精品课,引人入胜,触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