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常态化后,网络教研成为保障教研活动定期开展的新形式,网络教研可以打破地域局限,突破人数限制,在教学过程的细节呈现和回访复盘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近期蚌埠、合肥两地教研室联合打造基于网络同课异构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交流研讨活动,此次同课异构的选题是“人际沟通”,两地教师分别执教《沟通这件小事》(蚌埠二中贾媛丽老师)、《会表达巧沟通》(合肥五中汤婧老师),笔者作为教研员,参与活动的组织策划、课程打磨和评课议课,深刻感受到这种基于网络同课异构视角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带来的冲击和反省。
一、同课解析
1.人际沟通的选题初衷
此次同课异构的主题选取的是“人际沟通”,“人际沟通”被纳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中,属于人际交往模块,是高中课程中比较受欢迎,也很有实际需求的教学内容。
高中阶段是青少年建立自我同一性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更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和集体中的情感地位,更渴望成为一个受欢迎的、独特的自我。而这个自我的建立是在与他人、与世界不断碰撞和互动中完成的。如果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交往心理和沟通技术,就可以促使他们不断增强自信,更稳步地提升自我同一感,从而顺利度过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社会心理发展理论中提到的“角色混乱”的心理危机。
2.网络教研的特征考虑
网络教研中的课程呈现可以是直播,也可以是录播。此次采取的是录播形式,后面的课程评议和研讨是实时在线。其实,只要时间充裕、技术过关,录播课的视频质量较直播会更有保证。课程录制中的画面呈现和声音效果很重要,既要考虑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整体效果和细节呈现,又要考虑观众的观看角度,如镜头的拉升和移动,重点画面的捕捉等都是前期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线下的观课,虽然也会受到观课者所在位置的限制,但整体现场的状态和氛围较容易被感受,观众个性化的视角不太受限制。而线上的视角就是镜头的视角,观众被动观看成分较高,因而拍摄和后期都要在周全考虑观众的感知度的情况下完成。
课程中需要学生观看的视频片段或重要的PPT画面,都可以在剪辑时以全屏的形式插播到课程视频中,让观众站在学生的视角看老师提供的素材信息。如果需要同时关注学生现场的反应,可以在插播过程里间或地插播一些学生反应的画面,这样观课者需要的信息就基本提供齐全了。
二、异构设计
1.整体教学思路小异大同
贾:观看学生采访视频《身边同学的沟通困扰》——联系自身进行人际关系情况小调查——人际沟通困扰各个击破——活学活用。
汤:热身活动《我说你画》——活动探究《言不由衷》——联系自身写出你的类似经历——头脑风暴《有效表达技巧分享》——拓展延伸。
评析:两节课的教学思路整体上相近,都是从高中生沟通困扰入手,通过呈现沟通问题,引发探讨,找到相应解决方案,继而掌握沟通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各环节的时间分配比重不同,贾老师对沟通困扰呈现、问题梳理、活学活用环节关注度较高,用时约占整堂课的三分之二;汤老师在有效表达的技巧分享方面用时最多,占据课程的大半篇幅。
2.主体内容布局各有特色
整个课程的主体教学内容包括沟通遇到的困扰、师生关于问题解决方式的探索两个部分。
贾:观看提前录制的学生采访视频《身边同学的沟通困扰》,让学生了解人际沟通是生活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课题;带领学生对生活中常见沟通困扰进行分类;学生采用投票形式,勾选出自己目前面临的主要沟通困扰。
汤:观看电视剧《小欢喜》片段,引出不恰当表达带来的沟通误会;学生结合自己的过往经历,填写表格;找出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场景和同学分享。
评析:在针对高中生常见沟通困扰的设计构思中,两位老师都能立足高中生实际生活体验,贴近学生当前的心理需求。贾老师巧妙借助街边采访的形式,收集学生沟通困扰的一手素材,并将收集到的问题进行提炼,总结出6条主要沟通困扰:不想和陌生人交流、说话容易被误解、不擅长倾听、不会安慰人、闹矛盾不知如何处理、生气时不知如何表达;汤老师采用观看视频,联系自身遇到的沟通困扰,进行有感而发。虽然两位老师的处理手法不同,但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学生的普遍共鸣,激发学生进一步参与活动的兴趣。单就课堂中呈现的沟通困扰和问题类型而言,贾老师更全面完整,汤老师更具体深入。
贾:按照沟通发生过程的实际顺序对后续课程进行逻辑布局,即带领学生对沟通开头难,沟通过程中的情绪态度、环节、方式、倾听等困扰进行逐一破解,最终实现高效沟通.
汤:按照沟通误会产生、沟通技巧两个维度进行课程布局,其中,在沟通技巧中重点关注清晰表达,倾听他人两块内容,并辅以典型案例,让学生参与体验。
评析:在针对如何应对或解决沟通困扰方面,两种处理方式反映出教师本人对人际沟通这个主题内容的不同理解和解读,都很合理实用。贾老师在引导学生破解沟通困扰时,设计的活动较多,落到每个活动上的时间较短,学生的参与和体验不够充分,各教学环节的衔接与过渡稍显仓促;汤老师用两个案例贯穿主体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别人的故事,回顾自己的经历,有效地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学生的体验感较充分,课堂实效性和目标达成度较高。
3.核心问题引导深度不同
贾:解决沟通开头难环节时,带领学生观看视频,提问:为何视频中会出现沟通不畅的情况?解决沟通过程中的困扰环节时,带领学生参与传声筒游戏,提问:台词的传递结果如何?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来使最后一位成员最大程度地说出更多台词?
汤:探究言不由衷产生的沟通误会环节中,带领学生观看视频,提问:你有什么感受?如果你是妈妈,你说这些话内心真实的想法是什么?在这些场景中,哪些表达不恰当,导致了矛盾冲突?你觉得怎么说更合适呢?请你试着用恰当的话表达。布置填写表格任务,进一步引导,你们是否有过因表达不当而和他人产生矛盾或误会的经历?找出其中令你印象最深刻的场景和同学分享。假如重新来过,你希望他当时该如何对你表达呢?
评析: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必定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参与、体验、分享获得内心的触动。师生互动的方式有很多,两堂课用到最多的都是讨论法,这也是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常态课中最常用的方法。讨论法在操作层面看似很简单,但要用好并不容易,这里的关键是问题的设置和教师的引导,它决定了讨论的深度和有效性。教师抛出的问题,包括设计的表格都是提问和引导的形式,它体现教师背后的专业功底和综合素养。
两位教师在师生互动中都能营造出适宜问题探讨和观点分享的良好氛围,对学生表达的观点既能给予尊重和共鸣,也能对给予恰当的梳理和引导。但是,在沟通的技能习得和经验获取方面,汤老师更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每个案例研讨后都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思考,并用纸笔记录,不断地与自身经验进行整合和重构。借助典型案例讨论分享时更是着重于聚焦问题所在,用提问的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同时借助小组讨论集思广益,收集学生生活中的零散经验和积极体验,最终借助团体的力量,整合出沟通的智慧,继而内化到每位学生的思维和行动中。
4.信息手段介入程度不同
贾:采用智慧课堂(超脑)授课,学生通过平板操作参与互动,包括参与现场投票,选出自己遇到的沟通困扰、抢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对他人分享的观点给予评价等。教师利用平板派发需要学生参与的问卷、即时性呈现问卷统计结果、选取抢答的学生、捕捉并突出呈现课堂上学生角色扮演的活动画面等。
汤:采用传统的师生互动模式,课堂上利用PPT呈现教学信息。
评析:两节课在教育信息化手段的介入程度上不同,汤老师采用PPT课件配合的传统授课模式;贾老师采用的是智慧课堂(超脑)模式,基本颠覆了传统的课堂师生互动模式,赋予师生互动以崭新的面貌。学生的现场参与情况(举手发言,参与现场调研等)借助数据统计和处理,变得更精准及时、客观高效。竞争性互动带来的纪律散乱、结果争议等负面影响大幅降低。但是,笔者在深刻感受教育信息化为教学带来的便捷和精准的同时,也直观性地察觉到一些与课堂状态和教学目标相背离的现象,比如,选取学生发言时仅仅按照举手快慢,而不考虑教师在现场对整个课堂和学生的感受和理解;体验和感受必须是新鲜的才能触动心理,多了一道平板的媒介,情绪情感会否有割裂感;教师的精力被信息工具的过度使用所牵扯,对现场学生的关注,尤其是课堂现场生成性内容的关注减少等,这些都多少有悖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理念。当然,这也是现在各学科参与教育信息化过程中面对的共性问题,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摸索去完善。
三、结语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同课异构,笔者认为在现阶段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心理健康教育课没有固定的选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里的选题,更像是一个领域或范畴。教师基本不直接将其作为一堂课的课题,需要对其进一步的分解,细化,再构思。从这个角度看,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异构,相较于其他学科更多元化,视野可以更广,内容和形式可以更丰富。
此次两节课的活动设计很用心,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也较高,但同课异构的“异构”程度不够大,对题目的解析比较保守,还是传统的沟通话题。其实,教师关于选题解读和课程设计的思维可以再发散一些,再贴近现实需求一些。比如网络时代线上的人际沟通如何应对,利用网络沟通工具(邮件,微信,微博,qq)等如何与同学师长互动;不同情境或关键时刻的沟通技巧,如发生矛盾后如何开诚布公的探讨问题,如何解决问题的同时又能增进彼此关系;特殊时期如疫情期间,人际关系微妙变化后,如何进行恰当地沟通等,都可以作为课程异构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