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课程思考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一节“网红”心理课的反思与重构

         随着疫情稳定,复学复课如期而至,学生们也由网课学习回归到现实课堂中来。为了应对学生返校后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各地心理老师们纷纷提供妙招,其中一节在徐静逸老师公众号发布的《探索我的能量球——中(高)学生疫情后返校心理辅导活动》的教学设计,顿时引起了心理老师微信交流群热烈地讨论。徐老师的《探索我的能量球》是一节设计得非常不错的心理课,设计的理念非常地不错,徐老师根据学生在疫情返校后常见问题的判断,借助表达性艺术为载体,以国际心理韧性课题所提出的“3I”(即I have、I am、I can)模型为理论核心,引导学生学会在遇到困难时,懂得借用外部资源(I have),内在信念(I am)和解决问题能力(I can)来赋予自我一定的能量,提高自身的心理韧性。

在得到徐老师的分享后,我怀着无限的期待,按照原来的教学设计给了第一个班的学生上了这节课。原以为这么棒的一节课,正适合给刚返现的高一同学们上,效果一定会非常的好。但万万没想到当我上完这节课后,内心却非常的郁闷,课堂的真实效果和我的预期大打折扣。正是出现了如此巨大的反差,引起我对这节课的反思和重构的兴趣。

一、当“网红”心理课遇上“水土不服”

课后,我对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发现有以下这几个问题:

1. 直接的“拿来主义”容易忽略学生群体的差异性。徐老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虽然得到了很多心理老师的认可,但是如果直接拿来上的话,就容易忽视学生群体的差异性。因为徐老师的这节课最初的设计是给初三毕业班的学生上的,初三毕业班的学生群体所面临的心理困惑与高一学生所面的有所不同,因此在课堂上的某些环节设定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太简单了,导致学生的触动不深,触动不深自然也会导致后面的绘制能量球时流于形式。

2. 课堂思考的问题设问不太符合本校学生的能力水平。两地的生源存在的一定的差异性(包括文化、生活、学习上),对设问的问题理解不一样,导致对于思考的深度与广度也不一样,或许徐老师面对的学生对于原本设计的问题很快就能领会到老师的意图,而我的学生则更多停留在对于问题表面上的领悟,这就影响了后续分享环节,分享也就变得流于形式,难以深入到核心层面,虽然看似热热闹闹,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3. 课程各环节时间紧凑,共情不深。这一节课的一个核心环节是,是让学生在绘画能量圈。在绘画能量圈之前,需要结合之前的思考,再通过颜色、符号和图案来呈现出自己内在的“3I”能量。原来的教学设计是一个课时的安排,可是在实际课堂上发现如果各个环节到落实到位的话,一个课时的时间实在是太紧了,“暖身-转换-工作-结束”的各个阶段给我感觉都好像有种蜻蜓点水、隔靴搔痒的感觉,导致学生的共情不深,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绘画,画出来的能量球也就草草了事,实在是浪费了这么好的一节活动课。

后在网上阅读了罗吾民老师对这节“网红”课的分析后,让我对这节课的重构有了很大的启发。其中有罗老师分析说到:如果学生这节课没有“get”到老师的意图,思考知识泛泛而谈,感受不够聚焦的话,能量就会变得过于的分散,在绘画环节就会不理解绘画时内心的情绪、意象为何意。最后学生的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根本没有领会活动的意图。鉴于第一次上完这节课后发现的几个问题,我尝试开始对徐老师的这节课进行重构,对原本的课程设计作出了一些修改,使之更符合学生的能力特点,让学生对这节课的各环节有更加充裕的思考与分享。

二、让“网红”心理课变得更接“地气”

经过一次自认为“失败”的教学后,我尝试根据以上发现的几个问题,对原来的教学设计进行重构。让学生在充分共情的情况下,再开始去探索自己的能量球。因此我对原来的教学设计进行以下三点的重构。

1.讨论问题设置更加细,更有目的性。

在导入环节中,我借用了罗吾民老师课件的中一个视频《稳住生活的你,不会被生活问住》,让学生观看视频,留意视频中四位人物在疫情影响下的遭遇从而展开讨论。原来的教学设计,设置的问题是“是什么帮助视频中的四位人物通过考试,克服生活中的困难,继续前进?”结果这样的设问看似合理,实际课堂上学生回答零散,有的也已经脱离原来的预设。因此我把这个设问,改为了三个小的问题,而这三个小问题是为下一个环节介绍“3I”理论而服务。重构后,三个小问题分别如下:

问题设置

对应的“3I”理论

(1)视频中,四位人物在面对各自的难题时,前后的态度是怎样的?

“I am”——对待问题的态度与信念

(2)四位人物为解决当前的难题作出了哪些改变?

“I can”——解决问题能力

(3)四位人物为解决问题,动用自身以外哪些资源?

“I have”——能够利用的外部资源

通过以上这样的设计,在第二次上课时候,学生的讨论就更加具有目的性,同时在分享的环节,也基本上能够达到课前的预设,分享的效果更加“聚焦”,不再像之前那样的零散。

2.注重迁移,由表及里

    俗话说:打铁要趁热。有了上一环节的分享后,学生已经成功地被我带入了课堂的“节奏”,但是上一环节的讨论还只是停留在表层,此时学生的共情并不深刻,因此在上一个讨论环节的基础上我设置这样一个既具有小结性,又具有过度性的一个小讨论:结合你过往的一些经历,视频中的四位人物解决问题的方式给了同学们怎么样的启示?

这样一个小讨论在原来的教学设计上是没有的,看似平平无奇,实际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去思考自己过去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到,是否有关注到自己对挫折的态度,为克服挫折自己作出过哪些改变和动用过哪些外部资源,把上一个环节的生成迁移到学生内心上,使学生产生更深的体验。同时也为下一个环节进行“3I”心能量的讲解和绘制“我的3I能量球”埋下了伏笔。

经过这样一个重构,在课程实际操作中,与第一次上课对比,学生的分享更加有深度,课堂的流畅性提高了,学生对 “3I”心能量理论的理解也不再那么的抽象,在绘画能量球的环节中也因为有了之前的讨论,学生也不再草草了事,绘制过程更能聚焦自己内心真实想法。

3.放慢节奏,留足时间好好上

原本一个课时的教学设计,我改为了用两个课时来上。因为考虑到这一节的核心环节是绘制能量球,而要真正发挥出这个核心环节的作用,必须要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去画。有前面环节的铺垫,学生对抽象的“3I心能量理论”得到充分的理解,在第二节课开始前,我先引导学生对上一节的讨论和分享进行回顾,在这基础上再动笔去绘制,无论是绘制的时间或是思考的时间都较之前要充裕,学生画出来能量球的效果比第一次上的班所画要好,最后还剩10到15分钟后,让部分学生给全班分享他们所画的能量球。

虽然这节课节奏放慢了,但从学生反馈中得知他们收获蛮大的。因此,我想如果把课堂的节奏适当放慢下来,学生的课堂体验的效果就变得更加的深刻。

三、教学后的反思

1.心理课的问题设问不能忽略学生的能力水平。

    每一个心理课的教学设计都要从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出发,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关注学生的能力水平。现在网上有很多优秀的心理健康教学设计案例资源,而这些教学设计里面的问题设计多数也是根据所教学生的思维特点来进行设计的。如果只是纯粹的“拿来主义”,就很容易在实际课堂上出现冷场的局面,课堂效果也大打折扣。

    高中的心理课堂以学生的思辨为主,问题设计要符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思维能力与思维特点,由于学生存在着地域、文化、生活习惯等差异,也造就了在对问题的理解与看法的差异,同样的教学设计对于A学生群体来说,因为他们思辩能力相对较高,对于问题的理解和分析到位,自然分享也会有一定的深度。而相反如果把同样的教学设计让思辨能力较弱的B学生群体进行思考,对问题的思考则可能只停留在表面,难以达到想要的效果。因此借鉴优秀教学设计时,要着重分析设计中的问题设问是否符合所教学生的思辨能力水平,用什么的方式提问可以让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例如上述的重构,我就把原来问得比较抽象的问题变成几个更加具体,能够为核心环节服务的小问题,这样便更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达到了老师问得有效,学生答得主动的效果。

2.在借鉴的基础,作出符合自己教学能力的修改

    网络的发达给予了我们心理老师提供了很多优秀的教学资源,但我们也要合理地利用这些优秀的资源。不管原创老师的教学设计如何地优秀,上课的效果如何地好,我们要清晰地提醒自己,这都是该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的课程,这节课如果换了另外一个老师面对另外一批学生上的话,上出来的效果也会不一样。

    长沙市周南梅湖溪中学的何园竹老师在她发表的《如何成功“抄袭”一节心理课》中说到“如果一堂课自己上下来觉得别扭、难受、尴尬,即使别人把这堂课上得再精彩,也不属于自己。”因此,在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除了会借鉴他人优秀的东西之外,还要根据每一次上课学生反馈回来的情况进行修改。每一次的修改都意味着对原来的教学设计进行思考,好课是需要不断地打磨,最后成为符合你的教学风格,符合你所教的学生群体的一节好课

“网红”心理课之所以能够成为“网红”,自然有它“红”起来的原因,但是如果直接拿来用,就很容易让“网红”课出现“水土不服”。让“网红”课上起来不那么的别扭、难受,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实际的课堂效果进行反思和对原本的教学设计进行重构。在不断的重构与修改的过程中,你会发现“网红”心理课会越来越“接地气”。

参考文献:

[1]何园竹. 如何成功“抄袭”一节心理课 公众号:心理老师成长联盟,2020.7.27

[2]陈晓新. 心育课程设计需要反思的几个问题[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32):22-25.

[3]邱月玲. 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有效设问[J]. 亚太教育,2015,(22):42-43.

[4]吴存明. 一节课引发的思考[J]. 教学月刊(小学版),2008,(10):40-41.

[5]林志明. 当提问遭遇冷场”[J]. 教学月刊(小学版),2006,(09):35-37.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