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课程思考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问的“巧妙有度”,才能思悟深入 ——心理活动课活动分享环节问题的设置与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心理课的突出特点是活动、感悟、分享,其中分享是心理课的核心,是师生、生生心灵交流的平台,是学生打开自己内心的时刻,是老师真正了解孩子的窗口,怎样才能让更多的孩子愿意分享,能够分享,知道从哪些方面分享,除了课堂氛围的营造,课程内容的精心选择,我想重要的一点可能是分享问题的设置,借助问题这个桥梁让孩子能有感而发,有感悟、有思考、有表达、有碰撞、有行动。

曲葳、叶华文等人也提到在分享环节,分享问题的设置恰当很重要但设置什么样的分享问题才是恰当的呢?如何提出分享的问题,在什么节点提出问题,问题的设置是否能引发学生的感悟与思考,从而达到预期的课堂目标,问题的设置能否引起全体学生的参与呢?对此他们并没有展开谈论。

教育心理学中明确指出问题的特征是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的因素,个体解决有关问题时,常常受到问题的类型、呈现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呈现问题的方式将影响个体对问题的理解。

换句话说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是巨大的,通常情况下,我们带领学生体验完一个活动之后,下面紧跟着的便是要分享的问题,最常用的问题是你体验或参与完这个活动后有什么感受?如果仅仅是这样的一个问题,能激发所有同学的思考吗?那些没有参与活动体验的同学又如何去表达感受呢?这样的问题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启发学生的思考方向,聚焦学生的注意力,达成课程主要目标,对于理解层次不同的中小学生,同样的问题设置是否有些过于单调和缺乏变通性?带着这样的一些疑问、思考和以往心理课堂的经验,笔者对此开展了一些探究,笔者觉得一个有效的,贴着教学目标的、能够拓展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感悟、适应学生认知水平、深入思考的问题应该是要均衡八度。即提出的问题要有广度、梯度、精度、效度、深度、灵度、生度、温度。

二、问题的解析

广度:所谓广度有两层含义一是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够让孩子的思维进行发散,根据自己觉察到的当下的真实的第一感受做一个描述和表达,常见的问题设置是做完这个活动后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让孩子学会觉察自己的感受,进而才能去体验自己的感受。二是针对不同的孩子,提出不同的分享问题,引发全体同学的思考与参与课堂活动。如在给高二学生进行小高考后的心理辅导中课堂热身环节用的是小鸡变凤凰的活动,活动完成后就随机采访了同学们做完活动后的感受,同时针对在活动中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请一直是鸡蛋状态的同学分享感受、只差一步就变成凤凰的同学、顺利变成凤凰的同学、退回几次后变成凤凰的同学谈自己的感受),这样的问题设置既照顾了全体,同时也兼顾到了个别。通过问题的引领,推动同学们去觉察自己的身体及情绪体验,启发同学们更多的感悟。思维更加发散。

梯度:作为心理老师在引导孩子分享感受的时候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提出的分享问题要有梯度,要遵循孩子的认知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等)要让孩子的感受在问题的引领下有一个过程去消化和深入,梯度展现的先是表层的、直观的活动感受,之后结合生活实际,结合课堂目标,引发深层思考,学会在实际中运用所思、所感。同样是上面的小鸡变凤凰活动,第一个分享的问题就是直观的做完活动后的身心感受,结合活动体验深入的问题可能就是生活中面对挫折或不如意,我们会怎么去面对等等

精度:所谓的精度就是此问题的提出能触发孩子的思考方向与内容,思考的方向要能贴近本节课的目标,让孩子的思考围绕着核心目标这个方向去探索,毕竟一节课的好坏要看目标达成情况。同样还是上面的活动,在高二小高考后的团体心理辅导中,其中有一个核心目标就是学会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与不如意。

深度:所谓深度,就是提出的分享问题能引发孩子尤其是初高中的孩子进行深入的思考,由点到面,由感性升华到理性,让孩子的思考与感悟不仅仅局限于此时此刻,活动本身,而是能够类推与拓展。例如在给高一学生上生涯意识唤醒这一主题课程的时候其中有一个活动体验画中有划这一活动的目的是通过活动体验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有明确目标及规划的重要性,其中设置了四个分享的问题,最后一个问题是如果把这张纸看成是我们的一生,你打算如何去规划?你打算在这张纸上绘出什么样的精彩图案呢?这一问题,由活动本身的体验,延伸到一生的规划,引发同学们更长远与深入的思考。

效度:效度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本文中的效度就是所提的问题能够达成你想要从孩子那里获得的孩子感悟后的真实答案,而这样的答案也是本节课所要达成的目标。

生度:接近学生生活实际、能够促使学生在问题的思考启发下,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到学生的感受、有些问题的设置要借用隐喻或投射的方式,让孩子可以大胆或毫无顾忌的去表达,满足学生的需求,问题的提出比较生动,有活力,当然如果能启发学生根据活动感悟,让学生自己去提出与课程目标相似的问题,更加有意义,也更能触动学生的情感共鸣。

灵度:面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群体,同样的思考方向,但问题在表达上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同时要兼顾活动的目的,根据不同的活动目的,分享的问题也要有所改变,分享问题要根据课堂生成灵活变动,实施追问。例如同样做完一个活动,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如果你问做完活动后有什么感受?孩子可能根本听不懂,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感受,这时候你可能就要换成孩子们熟悉的想法或看法,因为想法或看法比较直白,更多的是直观的外在的说辞,而感受更加注重内在,更加抽象,所以很难理解。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对问题的提出变换方式,灵活处理了。再比如大风吹游戏很多人都体验过,从小学、初中、高中、甚至是老师也可能都体验过,但面对不同的群体,不同的活动目标,分享问题的提出也需要不断调整,要体验分享问题本身的灵性。通常情况下,大风吹活动的目标是活跃气氛,在一个新团体刚建立的时候通常会使用该活动,让大家通过不断的换位置来接触更多的人,这样的活动分享问题的提出可能就是整个游戏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被吹到的时候,有什么感觉?担任主持人有什么感受?与之前刚来的时候感受有什么不同吗?(梯度),问题由外而内,由浅入深,外在的环境及身体感受到内在的情绪情感体验。

如果这个活动是在小学生中且是用来当做热身活动的,那么前面分享的问题设置就可以了,当然如果这个活动不仅仅是热身,活跃气氛,引导同学们觉察自己当下的身心状态,更是引导同学们深入感悟且成功导入主题的一个活动,或者是主要活动,那么我们分享问题的设置就要更深入一些,更贴近主题一点了,如果是引导同学们如何看待竞争,那就要设置这样的分享问题你觉得怎样才能快速找到座位?如果把这个活动跟生活或学习中的竞争联系起来,对你有什么启发或感触,第一个问题从活动当下最真实的感受开始觉察,之后慢慢沉淀、最后再思考解决实际问题,从活动本身通过问题引导到现实生活,这样的问题设置,不仅让人与活动联结,与自己联结,也与未来的生活有了联结,快速找到座位与生活中快速适应、快速投入等等都有一些关联,不同的角色,不同的体验,似乎也会引发参与者更多的去感悟这方面的一些感受,去体味不同角色、不同身份,在内心埋下一点换位思考的种子,当然不同的人群在分享的时候,也会结合自己当下的状态及工作或学习环境或经历去做出自己有感而发的分享,而这正是我们问题设置的终极目标,不随波逐流,随心而发,随境而感,不同的问题设置,引领不同的思考方向,不同的问题形式与难度,触动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心随问动,(心随着问题而不断调整)情随问达(情感随着问题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表达)。

温度:课堂提问的设置要多元启发,要多能触发孩子的积极情感体验,在相互启发下,增强积极感受。例如在在勇敢面对挫折这节课上,如果仅仅让同学们分享面对挫折时的感受,可能会让孩子们感受到的更多的是消极感受,有一个环节是积极应对挫折,这里面就有一个分享的问题,让同学们分享自己成功面对挫折的经验和方法,这个问题是通过同学们重新回顾自己应对挫折的经验,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面对挫折的能力,增强面对挫折的信心,以及面对挫折时的积极心态和有效的方法,同时要学会适时追问。

下面我就两个具体的活动片段来分享我看到的及自身体验到的在活动中呈现出的分享问题及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

三、活动实录(课堂实录对比主要是问题设置不同带来的不同课堂效果)

笔者曾经听过一节在初中一年级以《懂得尊重生命》为主题的心理课,该节课中有一个环节情景剧:(触动我心)课堂简录如下:

教师:请3位同学上台表演一个小游戏,愿意的举手。

游戏规则:三人中1位扮演盲人,1 位扮演哑巴,1位扮演健康的人。教师避开其他学生小声地对扮演哑巴的学生交代任务,由他将领到的任务用眼神或手势比划给扮演健康人的学生,然后接受任务的健康学生搀扶扮演瞎子的学生去完成任务。

分享的问题:请扮演者谈谈扮演残障人士或与残障人士合作时的感受,并说说你们对生命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活动体验带给你的对于生命的认知有何启发或触动?

课堂实况:此环节分享的问题只有2个,参与活动体验的人数也仅仅是6人,参与分享的学生仅仅是3个,参与体验的学生比较投入,但没有参与体验的同学有的在聊天,有的观望、有的在做自己的事。

课堂实效解析:分享问题存在的缺陷是只关注了个别同学,而没有照顾到全体,

(广度);对生命的新认识是建立在原有认识基础上的,那孩子原来对生命的认识又是怎样的呢?课堂中并没有如此问题的提出与分享。分享的问题只关注到了体验活动的个别同学,没有体验活动的绝大多数同学没有投入活动,也没有更多的思考方向与体验,可见仅仅是这样的一个分享问题的设置是不够的,如果在活动前就设置好没有参与体验活动的同学带着问题去观察、去体验作为观察者看到的、感受到的,可能会促进同学们投入的参与整个活动,而不是游离在外,活动体验与感触也许更深刻,(如可以提出诸如作为健康人与残障人带给你的不同感受是什么;如果自己参与体验不同角色,自己会怎么做?在未来的生活中,你会如何看待生命,)在这样的一系列问题的引导下,同学们的思维会得到发散,关于生命,关于尊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与感触,问题的思考与分享也是引发同学们面对同样的活动,内化与投射的过程,带着这样的理解与感触,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也许会做出努力和改变,更加的尊重生命,更加的热爱生活,更加的珍爱自己,这也正是本节课的核心目标。

笔者也曾经做过一个活动,一次在给初二年级全体同学做《与自己相遇——青春期心理讲座中》设置了一个盲人与拐杖游戏体验环节,目的是通过活动体验让孩子感受到与父母之间的相处应该彼此信任、相互合作。对于这样的一个活动在课堂中受空间环境的限制,不是所有同学都能参与活动体验,但是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的活动原则,全面性原则,为了更好的促进每个孩子都能投入活动,在分享问题的设计上就要考虑不同的学生,(体验活动的学生,观察其他同学体验的学生),借助不同的分享问题引发他们不同的体验与感悟。

活动规则:

1盲人蒙上眼睛,原地转3圈,使之暂时失去方向感。

2盲人拐杖的搀扶下,沿着老师选定的路线,带领盲人在室内活动。

3)期间不能讲话,拐杖只能用动作等肢体语言帮助盲人体验各种感觉。

4)一组结束后互换角色,重来一遍,使每个人都体验两种感觉。 

(说规则)期间请没有被选到的同学认真观察,思考下面的问题,下面我请两位同学来扮演盲人与拐杖。

分享问题:

1、如果你是拐杖你期待帮什么样的盲人?(梯度)

2、如果你是盲人,你期待拥有一个什么样的拐杖?

3、作为旁观者,在观察这两位同学的表演之后,你关注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4、同学们觉得在这段盲人与拐杖的旅行中,他们需要怎么做才会使这段旅程更加安全与美好?

5、扮演盲人与扮演拐杖你的感受有何不同(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广度)

6、这个游戏对你与父母亲之间的相处有什么启发或触动?(精度,聚焦课堂目标,由广度逐步向精度和深度过度。)

课堂实况:本次活动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无论是参与体验活动的同学,还是作为观察者,很多学生积极举手分享感受,感受分享真诚而有启发性,记得在现场有一个患有抑郁症的孩子也是积极举手发言,当时他们学校的心理老师很是担忧,害怕孩子会说出一些消极的想法和感受,带来消极的影响,结果孩子分享的很积极,很有自己的真情实感,感叹团体所激发出孩子内在积极力量的同时,也不禁引发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团体的氛围、心理场很重要,但引导的方向及问题的设置也不容忽视,如何提出符合当下心理场的问题,如何根据孩子的回答有效的进行追问,如何灵活变换问题,这些都是进一步值得深思和探究的问题。

课堂实效解析:在活动开始前,先提出了三个问题(1-3),引发同学们对参与活动的一些思考方向及自己的期待,因为有了这样的思考方向和期待,想要参与活动的孩子在头脑中就已经有了盘算,在参与活动的时候更投入,会按照自己心中期待的样子去体验活动,没有参与活动的同学同样在心理也有了关于活动的一些想法,尤其是没有参与活动的同学在问题及任务的引领下并不是游离在外,他们需要仔细观察,需要全程关注活动过程,从而也是积极参与其中。带着问题去体验活动,带着活动感受去回顾问题,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让答案更具有切身感受和灵动性。

活动结束后再次呈现问题,大家有了前面的观察、思考、体验就会有更多的感触和思考,分享的也会更加深入,最后的问题这个游戏对你与父母亲之间的相处有什么启发或触动?把这个活动的体验与感悟聚焦在核心目标上,让孩子有机会深入感悟,真正把活动体验与活动目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效联结。(深度、生度)这样的分享问题设置既照顾了全体,(广度,参与活动体验、没有参与活动体验)、也聚焦了活动目标(精度),问题呈现有梯度(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有温度,(关注孩子的积极情绪感受)当然,有时候一个活动分享问题可能并不能涵盖所有的问题情况,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活动目标,结合现场的生成灵活加以组合。

通过上面两个活动问题设置及课堂实效的对比,我们会发现,很多心理课堂有时活动设计本身挺好,但实效性并不高,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问题的设置存在缺陷,比如很多老师提出的分享问题要么过于简单,要么照顾不到全体同学,要么只是表浅的直观感受,没有深度,要么是问题不能直击核心目标,要么引起了学生的防御,要么追问的问题不贴切,不及时,这样的问题设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阻止了真心话的表达,阻碍了思悟的深入。

四、结语

没有方向的思考是不深入的,没有契合心境的问题是不能触动真心,有感而发的,没有温度的启发是不能激发内在潜能和力量的,没有灵性的追问是不能联结内心的。

在心理课堂中分享问题的设置与提出,就像是茫茫大海中的一盏灯塔,给同学们的思考指明了方向,问题的设置与提出即要与活动目标相契合,又要根据活动对象的不同,而灵活变动,要权衡好问题提出的八度,只有问的巧妙,才能思悟深刻。

带着问题,带着思考进入课堂进行实践,常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设计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提出这样的问题,同一个活动为什么在这个年龄段提出的问题是这样的,而在另一个年龄段提出的问题却是那样的,有没有更好的问题?怎样追问?让我们带着探究的心态,带着研究的精神,带着实践的冲,在探究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中,不断的提高心理课堂的专业性和实效性。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