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加深全体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同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开展多种形式,有针对性的教育,以维护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课程标准改变传统的心理健康服务机制,从注重个别干预转向倡导全民预防。其中,情绪管理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以《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为理论支撑,借鉴美国Kenneth Merrell博士的“强健儿童”系列课程在情绪教育中成功的实践经验,对情绪课程进行校本化建设,从实践层面出发打造适合本土儿童的校本情绪课程,引导儿童在真实生活情境中体验不同情境下的情绪,学习应对情绪问题和人际交往问题的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和策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切实提高儿童的情绪感知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儿童情绪能力的发展,降低情绪问题产生的可能性,起到“强健开端”的作用。“强健开端”情绪课程聚焦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几种关键性情绪,从课程目标定位、内容建构、方法创新、评价牵动等四方面,研究其动态实施路径。
一、捕捉“强健开端”变化点,定位课程目标
1.情绪感知目标牵动,增强情绪感知能力
理解和识别一个人的情绪并以一种适宜的方法做出反馈,可以使人一生中都保持积极的人际关系,理解和识别一个人的情绪是应对情绪的前提条件。儿童要学习识别一些基本的情绪,区分好的或不好的情绪感受;学习识别在哪些情境下可能产生这些特定的情绪。同时,儿童要学习通过辩识常见的一些身体表现来理解他人可能的情绪感受,理解不同的人在相同的情境下可能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最终将之推广到其他情境中,学会将这些技能应用于不同的情境、时间和地点。
2.情绪管理目标牵动,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强健开端课程重点对最常见的三种情绪——愤怒、快乐、焦虑的管理进行研究。儿童要在识别情绪的基础上,采取应对的行为,并甄别应对的行为是“有益”还是“有害”的,进而促使儿童学会应对的适宜方法。儿童学习控制和处理愤怒情绪的有效方法,发展安静、平和的情绪;学习体验快乐并能运用积极的思维方法,发展积极乐观的情绪;学习缓解焦虑、担心、害怕和恐惧等的方法,发展平稳的情绪。
3.人际交往目标牵动,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是儿童一种最基本的需要,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儿童要树立人际交往的意识,学会享受交往的快乐,学习一些基本的有助于结交朋友的人际交往的礼仪,学会主动与人交往,并在实际的情境下实践和运用这些礼仪。同时,能认识交往的困难,学习适宜和有效的策略应对和解决人际冲突,学习运用前面习得的应对愤怒、焦虑等策略来解决同伴间的冲突,从而提升积极人际交往能力。
本土化“强健开端”校本课程主题及具体目标
二、聚焦“强健开端”敏感点,建构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安排由易到难,由基础概念到实践操作,循序渐进地提升儿童情绪能力。每一课的组织架构基本相似,注重课程内容组织的反复性和连续性。每一课以“儿童经验为核心”,以“真实体验为主线”在儿童自身完整经验的引领下组织教学,选取儿童成长中遇到的或可能遇到的真实问题,依靠“真实生活”和“真实情绪”来支持课的推进,实现“真实学习”的发生。
“绘本导入”是情境体验学习的首要环节。学生在直观感性的体验中产生的第一层的感悟,是“情境体验教学”的初始阶段。绘本主题包罗万象,包括情绪、人际关系等,更重要的是它契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对于生活经验比较欠缺的儿童来说,它可以作为一种良好的心理辅导媒介。“分享感受”是情境体验学习的重要环节。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的机会,使他们通过亲身经历与感受,建立对人对事对环境的合理认识,并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它具体可以分别采取个人分享、小组分享、集体分享等方式。学生进行思考分享以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总结归纳体验的成果,让学生将感性的经验内化到认知系统当中去。“迁移应用”是情境体验学习的关键性的一环,是情境体验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能让儿童习得的应对情绪的方法升华为理性的经验,并将这些方法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发展自己的情绪能力。
1.利用情绪感知课程,增强情绪感知能力
儿童通过阅读情绪绘本识别基本的情绪,并在讨论中认同这些情绪,最终
2. 利用情绪管理课程,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愤怒、快乐、焦虑是三种最常见的情绪,强健开端课程重点对这三种情绪的应对进行研究。儿童通过阅读情绪绘本感知这些基本的情绪以及这些情绪时人的一些身体感受和表现;通过展示情绪图片进一步体验情绪图片中人物的情绪表现;最终聚焦生活案例研讨,识别生活中一些容易使儿童产生愤怒、焦虑、快乐等情绪的情境,帮助儿童理解情绪以及情境之间的关联,并甄别应对的行为是“有益”还是“有害”的,介绍处理情绪的方法,进而促使儿童学会应对的适宜方法,更好地管理自身的情绪。
3.利用人际交往课程,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三、把握“强健开端”共鸣点,创新教学方法
1.运用“共情理论”,增强儿童情绪感知能力
共情是指个体由于理解了真实的或想象中的他人的情绪而引发的与之一致或相似的情绪体验。即个体能够以他人为中心,识别和接纳他人的观点并能够亲身体验他人情绪的一种心理过程。以绘本为载体,引导儿童共情,可以增强其情绪感知能力。在绘本教育中,引导儿童借助对绘本中角色与情节的认同,与他的生活经验相比较,了解绘本中所要传达的情绪信息,引发与之一致或相似的情绪体验,进而领悟出新的概念、方法,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利用绘本提高共情能力、增强情绪感知能力是一项可行有效的方法。
2.运用“ABC理论”,提高儿童情绪管理能力
情绪ABC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情绪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他认为激发事件A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情绪ABC理论在应对情绪的教育中,引导儿童聚焦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进行研讨,找出“是什么引起他的这种情绪C(快乐、愤怒、焦虑等)”,让学生意识到并非事件本身A,而是自己的信念B,从而尝试改变这种信念B,来调整自己的情绪C。ABC理论对每一个儿童,树立健康积极的信念,提高自身情绪管理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3.运用“角色理论”,提升儿童人际交往能力
社会角色理论是美国学者米德教授所创立。角色理论认为,在现实生活舞台活动着的人也类似于角色;社会生活本身就是剧本;儿童面临的客观环境或具体情境就是场景;导演常常是家长、教师等。社会角色理论应用于儿童人际交往的教育中,引导儿童通过角色扮演,以问题“你曾经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赋予儿童一定的角色,以问题“是什么导致了这个问题?”将他们积极地纳入到剧本中来,以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唤醒儿童面临的客观环境或具体情境,并在场景中进行换位的思考和体验式的学习,从而提升积极人际交往能力。
四、助推“强健开端”发展点,牵动课程评价
强健开端课程以“评价促进儿童发展”为理念,将评价、教学、课程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加强课程、教学与评价的有机联系,教师促进作为学习者的儿童积极参与评价过程,提高他们的信心与效能感,引导他们进行自我评价,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教师既要在教学过程中评价儿童的学习,也要不时地评价儿童之前的学习,记录其进步与成绩,使评价成为一个动态的实施过程。
1.课堂即时评价,记录情绪学习的发展
教师经常性地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评价儿童的学习,比如,通过观察其执行任务、通过看他们写的东西及通过思考他们回答问题的方式等等。这样,教师就能够很好地掌握儿童的学习现状,记录他们的进步、优势和需要,通过收集目前的学习状况进行即时有效的评价。
2.阶段目标评价,追踪情绪状态的发展
教师要时常检查儿童在学习中的进步与所达到的水平。这对于追踪儿童的学习、及时发现他们学习中的问题十分重要。它可以鉴定某一学习是否达到了目标,如果没有达到,需要哪些额外的学习与支持性条件。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完成。在情绪感知类课程学完后进行第一次阶段性评价;在情感管理类课程完成后进行第二次阶段性评价;在人际交往类课程完成后进行第三次阶段性评价。评价以“情感日志”等方式进行。
3.课程终结评价,关注积极情绪的发展
在全部课程结束时,对儿童进行终结性评价。评价采用量表进行,该量表在“强健儿童”课程SEARS评价表的基础上改编。它所涉及的内容包括了问题解决、人际交往、建立和维持友谊、应对逆境以及乐观地面对逆境等多方面的能力,体现了社会情绪能力的四个方面——责任感、自我调整、社会能力和同情心。该量表是基于优势的评价,关注的是儿童积极情绪的获得,它通过致力于儿童的情绪和行为技能,包括个人的成就感、体验成功的人际关系、提高一个人处理困境和压力的能力等来提高儿童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即从以往的“我还缺少什么”转变为“我已经学会了什么”。评价不再以治疗的方式来减轻儿童心理的症状,更多的是要提升儿童的情绪能力,预防和减少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陈琴. 从个别干预到全民预防:美国“强健开端”课程及启示[J]. 学前教育研究,2016.
[3]方美红.“强健开端”课程及其对我国幼儿园情绪课程开发的启示 [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 .
[4]魏锦, 朱安安. 美国社会情绪学习课程选介——“强健儿童”系列课程[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2.
[5] Merrell,K.,Parisi,D. M.,Whitcomb,S. A.Strong Start grades K-2:A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curriculum[M].Baltimore,MD:Paul H Brookes Publishing,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