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课程思考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心辅课组织与推进中催化团体动力的思考

心辅课组织与推进中催化团体动力的思考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岷山中学315800 周璟 13958224312
摘 要:  心辅课的实质是一种结构性的、异质的、发展性的团体辅导,以团体动力学为理论支柱,运用团体动力产生团体效能,达到辅导目标。教师往往在组织与推进心理辅导活动时团体动力削弱。笔者认为教师通过创设团体安全的氛围;加强团体凝聚力;催化正向的团体动力,才能在活动现场成功地催化团体动力,使参与者和旁观者都感受到一种蓬勃的生机和活力,才能使班级团体辅导达到预设目标,产生辅导效能。
关键词:   催化团体动力;组织与推进;心理辅导课
 
随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蓬勃发展,其中心理辅导课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成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辅导课由于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并且以预防和发展为目标,因此这一途径受到欢迎和推崇。
一、团体动力是核心
心理辅导课以班级团体活动为载体、以班级全体学生为辅导对象、以发展和预防为主要功能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这种辅导形式以“团体动力学”为理论支柱,其实质是一种结构性的、异质的、发展性的团体辅导。团体的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利用团体动力营造和推动信任、接纳、理解、支持的团体氛围,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引导,解决团体成员共同的发展性问题或共有的心理不适应问题的一种辅导形式。团体辅导为了达到辅导目标并实现其辅导功能,必须运用团体动力以凝聚团体成员,催化团体气氛,激发团体成员产生建设性的行为和开放性的反应。团体动力是心理辅导课的核心。
二、团体动力削弱的思考
(一)事事包办代替
案例:《面对人生的转变》的暖身阶段:
教师出示卡通的表情图,一个一个的出示,指名一一回答。
师:看到表情,你想到了哪种心情,说说你的感受。    生:高兴。
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能说说吗?                  生:……
师,还有同学有不同的感受吗?                      ……
现场:教师出示十多个表情图,请了约15个学生回答,方式都是师生单项互动。课堂气氛沉闷,需要教师不停追问,才会有学生发言。
反思:以上形式教师完全可以直接呈现表情图,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后,再全班分享。心理辅导课中,教师总有很多环节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喜欢亲自带着学生一一去发现,去示范,属于事无巨细,包办代替。教师对团体成员和团体进行过程总放心不下,事事都要亲自过问,忙于应付,而忽略了冷静观察,细心体会,适当参与。事事包办代替不利于发挥团体其他成员的积极性,包办太多,影响团体动力的激活。
(二)权威自居
案例一:《感恩父母》工作阶段:
教师让学生大声说出对父母的爱。学生准备,用书面语言表达。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分别作出内容及情感反应。一名学生发言后,请全班为其鼓掌。
现场:发言学生零星几人,内容泛泛而谈,没有暴露内心真实的想法。其他学生沉闷倾听,并按照教师要求为发言后的学生鼓掌,课堂充斥着拍手的掌声。
反思:教师在活动中权威自居,一再要求学生为发言的人鼓掌,打断思维或体验。在倾听后作出反应时说教过多。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不是长官,处处按自己的意愿干预团体活动。不需要解释、评价的地方尽量不解释、不评价,多听听团体成员的看法,意见,发扬民主作风,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启发。说教过多会影响团体成员参与的积极性。
(三)过度自我开放
案例二:《感恩父母》工作阶段,教师出示《疯娘》的故事。
学生阅读并思考这个故事的感人之处。读完后,师生交流。
现场:《疯娘》故事字数1200多字。学生发言谈感受不多,寥寥数语,零星几人,教师为了引发学生的自我开放,自己讲述对故事的感受,结合自己的情况谈父母,这一阶段教师的讲述颇多。
思考:适度的开放自我,可以启动团体动力,但是过度自我开放,角色混淆。心理辅导课中教师为了表现真诚、坦率,营造安全的团体氛围,为成员做示范,有时需要适当的自我暴露,但是过分投入,角色混淆,文末倒置,过多地自我暴露,结果是活动团体成员成了听众,占用了活动的时间,团体动力的激活受限。
这些心理辅导课就教学目标而言设定准确,能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及心理需求来确定,主题确定且有深化的设计,预设达成应该会有效有收获。但是这些课的推进与组织过程中没有激活或催化团体动力,在实际现场中没有发挥应有的效能。课堂沉闷,只有零星学生和教师在进行单项的交互,不回答的学生可能存在真实的不懂,回答的学生窥见教师所需要的,为契合教师而作表面上的回答,没有暴露开放自我。
三、团体动力的催化
一节成功的班级团体辅导活动,现场一般是“氛围和谐、参与率高”,这是因为教师成功地催化团体动力,参与者和旁观者都感受到一种蓬勃的生机和活力,是班级团体辅导达到预设目标的重要前提。
(一)创设团体安全的氛围
暖身阶段学生最重要的心理需求是获得安全感,教师充分展现“尊重、接纳、关爱”的态度,用语言、表情、动作等迅速建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安全和信任关系。因为心理辅导课的团体属于结构式团体,团体安全的氛围是可以刻意制造的。如开始时运用热身活动来培养团体氛围,酝酿学习情绪。为避免不安全和威胁的氛围,通常由容易活较浅的主题进行到较难或较深的主题,以帮助成员在安全的氛围中针对学习主题获得最有效的成长。
(二)加强团体凝聚力
1.创设团体情景,唤起团体的共识,增强团体凝聚力
以形象具体的方式创设一种很有感染力的具体情景,团体动力就很快被催化出来。如《花开的声音》连续应用“萌动的青春情”情境,学生往往就从这种真切而熟悉的生活情景中体察、联想、分析、反思,并产生深刻的心理体验,生成十分活跃的参与氛围。
2.选用契合团体共性心理的形式,吸引团体目光,增强团体凝聚力
如使用微博呈现案例的形式,吸引学生共同的目光,有新奇感,减少心理距离。
3.尽量采用小组互动的方式,鼓励学生对其他成员的意见作出反馈
不宜采用全班发言的形式,这样会减少学生参与的量。小组认真互动,全班分享有启发性,发言有真情实感。班级团体动力的基础在于小组内的生生互动,只要小组团体“热”起来了,整个班级大团体必然活跃。小组的互动应该是实质性的,教师设置的话题集中而又有较大的探讨空间,而在此基础上的全班分享才会具有启发性,才会引发学生发自内心自我开放。
(三)催化正向的团体动力
团体动力的正常运作应该是有序的,应该是在团体规范的阈限内充分互动的,辅导现场不会出现“无中心”或“多中心”等失控现象。
团体成员因各自的背景不同、特征不同、习惯不同、观点不一致在交流中产生对立和冲突是在所难免的。此时教师协助学生消除误解,打破僵局,催化团体动力的正能量。例如小李和小王因为意见不同争得面红耳赤然后两人不再发言。教师:“小李和小王提出各自不同的主张,大家也充分发表了各自的意见,不知现在感觉如何,可以说说吗?”站在了中立客观的立场运用仲裁的技巧,创造了有效的沟通环境,对于意见冲突的部分技巧性地“求同存异”不偏袒任何一方,给每人平等发言的机会。同时还运用开放式的提问,引导成员对自己的行为内涵及其成因做自我探索。
催化团体动力,气氛和谐活跃,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团体动力的启动,催化直至高潮是有其内在规律的。一节成功的班级团体辅导活动,教师必定非常注重热身活动的使用,情境的创设以及团体氛围的营造,团体凝聚力的增强,以便有步骤地激活团体动力,并一步步推动其发展,最终产生辅导效能。
参考文献:
[1]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7
[2]《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3]徐西森.《团体动力与团体辅导》[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