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教育部基础司明确规定将心理健康教育正式纳入中小学健康教育体系,心理健康课开始走进中学生的课堂。十几年中,一大批专兼职教师开始探索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方式,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不难发现十年以来心理健康课并未形成成熟的教学体系,仍处在一种较为幼稚的时期,如没有系统性的教材、如何才能使课堂教学有效地达到辅导目的等等。作为一名中学的专职心理辅导老师,笔者结合自身在实践和理论学习中的体会谈谈自己对心理课堂教学的一些浅薄理解和反思。
一、理念为先:应对而非解决,成长而非治愈
所谓辅导理念,即辅导教师对学生心理发展处于何种阶段、在该阶段有哪些
心理需求、发展任务的一种定位、辨析,并在此基础之上确立辅导的主题和目标。理论指导实践,辅导理念应是贯穿于一节心育课堂始终的,体现在教学内容、活动形式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之中。一堂上的再好的心理辅导课,如果偏离了辅导理念,即使团体氛围、师生活动非常热烈,却不能促进学生在心理上的成长和领悟,也只能沦为一堂徒有其表、缺乏内涵的活动课。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辅导理念的偏差也会使教师的预定期望落空,产生心理落差,从而怀疑自身的辅导能力。
笔者认为心育课堂的一个根本辅导理念应在于帮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成长,更有效灵活地应对自身所处的心理困境,而非治愈或者解决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或者发展危机。一堂45分钟的心育课对于解决学生所面对的心理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如一堂主题为亲子沟通的心育课并不能完全解决青春期孩子与父母的沟通存在的困境,又如一堂入学适应主题的心育课也不能让学生够消除对新环境的适应问题。但我们能做的是引导学生在应对自身的问题中获得成长,在团体的氛围中习得新的经验,在重新审视问题的过程中发生领悟,最终能够更富有弹性地应对问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有部分教师,亦包括笔者在内,总希望于学生在学习了某个主题的心理辅导课后,便能顺利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心理问题,但我们却仍然发现学生的问题依然存在,而且看起来似乎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甚至出现反复。此时,我们的心情是沮丧的,甚至对自己的心育辅导能力产生了种种怀疑。究其根源,是源于我们潜意识中是以“问题——解决”的模式去看待结果,而不是以“问题——成长”的模式去注重过程。
二、内容为重:科学方能严谨、通俗方能生动
在定位了学生的辅导需要、确立了辅导目标之后,内容的选择便尤为重要。
目前,心理健康课仍处于一个探索阶段,并未像语数外等传统科目在内容和形式上形成一个完整封闭的体系;与此同时,更多的是由非专业老师在执教心理辅导课,二者共同导致了心育教学内容上的鱼龙混杂,给心育课堂的科学性和严谨性都打上了一个问号。
心理健康课的科学背景主要是心理学,心理学有学院心理学,也有通俗心理学。学院心理学包括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等,通俗心理学包含的内容则更为的宽泛,可以是对某种现象的解释,也可是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在市场上风靡的成功学、励志学等等。很多概念在通俗心理学中会有很多的阐述,而在学院心理学中却知之甚少,如潜能、希望、宽容等等。学院心理学的内容能使我们的心育课堂严谨科学,通俗心理学的内容能使我们的心育课堂更加生动,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但如果只依据学院心理学,我们能选择的内容就会非常狭窄甚至枯燥;但只依据通俗心理学,我们所选择内容或概念的科学性就会受到质疑。如我们会在课堂中采用通俗心理学中的趣味心理测验,在学院心理学看来,这些信度和效度未知的测验并不能得出相对客观的结果。通俗心理学中的潜能、希望、宽容这些概念,虽然学院心理学至今没有一个科学的研究和解释,但是却又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需要我们的学生相信潜能的存在,对生活怀有希望,能够宽容他人。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心理学界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这亦对丰富我们的心育课堂内容提供更多的科学指引。
笔者窃以为心育内容的选择要在科学和通俗之间取得平衡,内容的科学性是心理健康课的立身之本,内容的通俗性是心理健康课的必要延伸。唯有科学,我们的心育课堂才能严谨,才能不给人留下一个任何教师都能上的错觉;唯有通俗,我们的心育课堂才能生动,才能更贴近学生们的日常生活。
三、互动为体:关系即为辅导、过程即为成长
互动是心理健康课的一个显著特征:不仅是师生间的互动,更多的是学生之间的互动。互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的现实情境。
如何使互动更为有效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关系。良好的咨访关系是心理咨询取得有效成果的要素,这几乎是所有咨询流派的一个共识。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呢?罗杰斯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途径:尊重、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同理心。如何做到这些不在此一一赘述。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是一个心育教师的必备素质,这不仅因为关系本身就是一种辅导,更因为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使我们的辅导更富有成效。当心育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和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学生便能够运用这种关系促进自己的成长,同时也会产生个人的变化和发展。
除此之外,心育课堂也是一种团体性质的辅导,学生之间的关系,或者说团体动力亦至关重要。所谓团体动力,是团体一旦开始运作后,所产生并持续改变的一种影响力量。团体动力可说是一种魔法,一旦团体形成了一种凝聚力,让学生产生团体归属感,学生就更能够自由、真诚地进行自我探索,每位学生都会在这样的团体动力之中获益,在团体活动的过程中得到成长。团体动力主要的操控者是心育教师,而我们的学生皆具备不同的背景、生活环境、人格特质、价值观,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一个心理安全的团体氛围是心育教师的首要任务。然而很多心育教师会误解团体动力形成的过程主要在团体活动开始时的暖身活动,而忽略了随着课堂的深入觉察团体动力强弱的变化。我们的团体动力主要是依靠活动实现的,此时选择怎样的活动就尤为重要,选择好的而且是正确适合的活动,对团体全体成员而言是莫大的幸福,所以心育教师应慎选或设计适合的活动方式。
四、完形为要:经验需要整合,感悟需要共享
一篇好文章往往有起承转合,在心理健康辅导课中,“起”为团体暖身,“承”为团体转换,“转”为团体工作,“合”为团体结束。在现实的心育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了前三个阶段,忽视了最后“合”的重要性。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完形心理学,完形心理学认为,人总是倾向于整体的感知事物,不同事物也唯有以其组成之整体(或完形)方能被人类了解。语文课、数学课等学科的教师通常都会在最后十分钟进行本节课知识点的总结和梳理,心理健康课也需要在团体结束阶段进行总结,使得学生将课堂中习得的经验片段最后整合成为一个完形。
先哲有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一下仍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一下就有两种思想。”团体正是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同辈群体的影响总是不可忽视的,通过学生之间的感悟共享,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团体中得到认同,同时也为他们自己提供了不同的视角,有助于学生更富有弹性地应对问题。
廖夏俊 ,浙江省余姚市舜水中学,余姚市长元路28号,315400;电话15258365708;lxj5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