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是目前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2012 年修订)》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但我国学校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研究的范式尚处于雏形阶段,各抒己见,没有形成系统和规范的教学模式[1]。在教学实践中,同样一种教学模式并不能同时适用于不同主题的教学。因此,根据不同主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新探索。
本文阐述以行为学习为主题的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方法,行为学习指的是某种技能或某种方法的学习和掌握,例如学会换位思考、学会赞美他人、学会沟通等等。和其他主题的心理健康课一样,行为学习主题的心理健康课也需要各个环节一个扣一个的进行。为了阐述方便,本文将行为学习类的心理健康课的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分别是准备阶段、学习阶段、练习阶段、总结阶段,其中学习阶段和练习阶段是本文要重点阐述的部分。
一、准备阶段的操作
准备阶段并不是指单一的一个环节,它是指在进入学习阶段之前的一系列热身、导入、情境创设等环节。在准备阶段需要实现一些教学目标才有助于学习阶段的进行,这些目标包含但不限于如下几个:1. 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2. 学生意识到在这个行为表现上的不足产生改变的意愿,3. 探寻不愿意改变的原因,4.化解心中的困扰等等。如果一种行为是学生原本不具备的,只要
在教学内容及形式上,具体得根据教学需要、学生情况和执教者教学习惯来设计。常见的有如下操作:通过热身活动活跃气氛;通过故事启发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简单介绍该行为的表现、意义等;通过情境创设或小实验或相关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发现自身表现的不足,从而意识到学习的必要性;通过调查或自由讨论发现学生不愿意学习这个行为的原因;通过心理咨询式的启发或逻辑辩证矫正学生不愿意学习该行为的错误认知。
二、学习阶段的操作
学习阶段的操作重点在
换位思考是指能站在他人的角度体会他人的情感、需要,更进一步的是做出有利于他人的行为或体谅他人的行为。如果想让学生有这一行为,最先需要的就是学生有“如果我是他”的念头,而这个念头不是靠学,而是靠老师不断强化,这个念头其实就是行为的第一步,当这个念头产生,第二步要体会他人的感受、需要只需老师一点拨就水到渠成。在课堂中,老师通过例子逐步引导学生学习。例子如下:李华发现自己的椅子有些松动,就趁做值日的时候换了一张没有松动的椅子,恰好你从门口走进来看见了,而且那张椅子是你的。问题如下:你的直接感受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可以让学生发现自身表现的不足。因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表达了自己的生气,而这也恰恰证明了学生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还没有换位思考。接下来老师启发学生想想“如果我是他”,这样一想,就站在他人的角度了,接着去体会对方的感受——换张椅子坐比较舒服,可见之前的椅子让他不舒服了,他的需要就是能够坐得安稳一些,这个需要是不是大家都一样的,那我们就能理解他的行为,而不是指责他,第三步就是集中精力解决椅子晃的问题,而不是为这件事争吵。通过这个例子的解析就把换位思考这个行为的组成要素说清楚了,即换位思考=“如果我是他”+他的感受和需求+如何实现。
在学会赞美他人这一课的备课过程中,发现赞美有很多种方法,如果每种方法都教,必然只是蜻蜓点水的效果,于是经过思考,把赞美这一行为最核心的要素提炼出来,即赞美=发现优点+表达感受,这也许不能涵盖所有的不同类型的赞美,但足以保证这样的说法会让听的人明白,而且学生也比较容易掌握。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他人的优点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寻找,学生自主思考出的内容最容易成为今后赞美他人的素材。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当看到他人的优点或表现好的地方会有什么积极感受,例如佩服、羡慕、欣赏、感激等等。同时告诉学生,当自己因他人感到欣喜、开心时也是赞美他人的好时机。这个时候,赞美的要素学生已经理清楚了,还要再讲解赞美的一些细节,如目光要注视、面部表情有微笑等。
三、练习阶段的操作
行为方式的养成需要重复练习[3],课堂上的练习能起到趁热打铁的作用,练习应该有反馈,对做得好的给予表扬,做得不到位的给予纠正,这个过程也是强化学习,之后还要再练习,看有没有做得更好,同时也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练习阶段应该包含初步练习、反馈、强化练习三个过程。
在学会赞美他人一课,初步练习阶段让学生回忆跟小组同学相处的点点滴滴,然后赞美他,每个同学都在纸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把纸传给其他人,拿到谁的纸,就写上赞美他的话,这样一来,到最后可以看到组内其他人对自己的赞美。反馈阶段就是让同学们谈谈看到赞美的感受,哪些赞美看着很舒服,哪些赞美看着不舒服,由此再分析赞美应该注意什么,这相当于第二轮学习。强化练习阶段就是通过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现场赞美他人,并通过学生打分的方式给予反馈。初步练习和强化练习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让学生有新鲜感,从而更投入。
在换位思考一课,练习阶段举了一个例子(附上图片让学生更直观),一个盲人走到一个仙人掌(带刺)做的沙发前正准备坐下,问学生你会怎么做,为什么?这个练习不是直接叫学生换位思考,而是间接式的,学生的回答反映了他换位思考了没有。分析学生的各种回答,有体现换位思考的和没有体现换位思考的。这样就进入了反馈阶段,哪些同学懂得应用了,哪些同学还没应用,由此再提醒同学要时刻想想“如果我是他”,这相当于第二轮学习。在强化阶段,通过一个例子展现一个情景,让学生接着表演,通过学生的表演看他们换位思考了没有。例子如下:学校举行校运会,班级为参赛的同学准备了饮料。小康拿了一瓶还没喝完,又拿了两瓶放在自己的书包里。你会用什么词来形容小康的行为呢?每个小组设计接下来的剧情,并表演。根据各组的表现,再次给予反馈。这就实现了多次练习。
四、总结阶段的操作
总结阶段可以根据学生在练习阶段的表现进行点评,或由学生对本节课所学所感进行发言,及时给予鼓励强化,最后再次强调本课所学行为的关键操作要素或流程,对孩子们在生活中运用所学技能寄以希望。
五、实施“四阶段”教学方法的注意事项
每个阶段的教学不是截然分开的,当课堂教学容量比较大时,或者学习阶段的教学方式是互动启发式时,学习阶段也可以当作练习阶段的初步练习及反馈,因为练习也是学习的一种形式,互动启发的过程就包含了反馈。
本文重点展示的是各个阶段的操作,作为一堂有效的课而言,仅有这四个阶段的形式是不够的,还要在内容、引导、预设、活动等方面综合考虑。
学习阶段的操作关键是提炼出要学习的行为的操作要素,尽可能言简意赅,容易记忆,并且展示在黑板上,这样既有视觉记忆又能作为后面练习的参照。
练习阶段的操作关键是反复练习,一般包含前后练习及反馈。每一步练习都需要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反馈,避免毫无目的的学习和不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有反馈比没有反馈,学习效果好得多[4]。
参考文献:
[1]严秀英,崔美玉.中小学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5,(第5期).
[2]袁会英.接纳才可以改变[J].河北教育(德育版),2014,(第C1期).
[3]黎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J].师道(教研),2013,(第4期).
[4]魏金兴.巧用心理效应,提高课堂效益[J].新课程(中学版),2010,(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