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课程思考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课堂总结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探讨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学校为保障学生心理健康,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和锻炼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国家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同时,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展应该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基础教育阶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那么想要达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目标,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体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点,立足于课堂教学是最基础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课堂总结环节的作用和目的

对于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来说,主要分为课程导入、主题的开展、课堂总结这三个基本环节。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很多心理课上我们可以看到,课堂导入环节非常精彩,教师能够很好的调动起学生的情绪和精神准备状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导入也与主题有一个非常好的衔接作用。其次是主题开展,这是一堂心理课的重中之重。因此在这一环节,也能够看到教师精心设计的活动,学生参与度高,分享积极,讨论充分,课堂氛围活跃。诚然前两个环节在一堂课中非常重要,占据了大部分时间,而最后的课堂总结环节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大家对于课堂总结这一环节并没有很好地重视,一些教师的课堂总结仅是简单的提问,如: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或者是不进行相关总结,直接以“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2]这句话结束课堂教学。虽然这样的总结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对于一堂心理课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一个设计良好的课堂总结,能够帮助学生最大程度地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开拓自己的思路,对课堂中的情感体验有一个升华作用。因此如何有效的设计课堂总结环节,是目前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般来说,教师希望通过课堂总结达到以下几个目的:一是回顾本节课所上的内容,让学生有机会重温本节课的情感体验;二是对学生的激励,激发起学生自身的力量应对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三是引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自身的成长。而这些内容的实现与课堂总结活动的设计有密切关联。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堂总结,也是一节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课堂总结环节的应用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二、课堂总结环节常见的问题

(一)教师对课堂总结的形式研究不深

作为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来说,课堂总结的丰富性以及形式的多样化,能够极大程度上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在课堂最后的几分钟时间里有反思和总结的机会,将心理课上的体会更多地延伸至生活中去。比如在小学心理课《生命的四季》中,授课教师是这么总结本节课的:春去秋来,花开花落,每个生命都会老去,逐渐衰亡,但生命却以另一种形式延续下去,生生不息。枯黄的叶子落到土地里,成为来年新生幼芽的养分,我们人类老去的生命,会在谁的身上得到延续?虽然死亡是必定的旅程,生命却从未远离。一年有四季,四季如人生,今天我们探讨了“生命的四季”这个话题,愿我们生命的每一季,都能绚烂美丽。课堂总结语言优美,引起学生的关注,还能够在最后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概括,给学生带去祝愿。

但是有些教师的语言的表述能力不强,日常积累的素材不足,并且受到其他学科教师的影响,在课堂总结环节往往流于形式,随意应付。例如“经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你们有哪些收获呢?”或者是“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很多内容,有没有同学愿意来总结一下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这样的课堂总结虽然贴合教学主题,对教学内容也进行了适当的总结与回顾,但是这样的表述学生已经司空见惯了,并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也就没有很好的动力去反思和总结。

(二)教师对课堂总结的时间分配不足

一堂课的时间小学为35分钟,初高中为40——45分钟,每一分钟都非常宝贵。学科教学每节课都有相应的知识点,要求每位同学掌握上课所讲知识。因而各个学科的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会尽量把握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新课前的复习、新课的导入、新课的教授以及对于课程的总结,虽然所占的比例不尽相同,但都会预留出相应的时间。而课堂的总结地设计也是力求最大程度上将知识点讲清楚,弄明白。

而心理课所需解决的问题不是心理学科知识的传授,而是解决学生自身发展问题,它是以学生的情感活动为主要内容,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我体验,包括情感体验、价值观体验、行为体验等等。一段设计良好的课堂总结不仅能够串联起整节课的相关内容,还能够让学生从体验和感悟获得更多有意义的东西。因此课堂总结环节在心理课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课程的导入以及主题的开展两个方面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学生分享的时间过长,导致预留给课堂总结的时间寥寥无几,有时候甚至学生还在分享相关话题,铃声已经响起,根本没有时间进行课堂总结。

(三)教师对课堂总结的重视程度不够

对于部分心理教师而言,在心理课的教学过程中,认为课堂的导入环节和主题活动的开展是一堂心理课的重中之重,这两个环节的好坏会明显地影响一节课的效果,因此大家都会在这两个环节苦下功夫,将这两个环节打磨得很漂亮。而作为课堂总结环节往往因此受到冷落,将其作为可有可无的存在,有时间就进行总结,没时间可以一笔带过。抱着这样的心态,自然不会投入过多的精力去设计相关的内容,导致课堂总结成为鸡肋一般的存在。

其他学科教学的知识点是连续的,可拆分的,在下节课中还可以继续衔接。但是作为一周只有一节,甚至是两周才有一节的心理课,学生经过这一节课所产生的情感并不一定能够迁移到下一节心理课上,因此当堂的总结与反馈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学生的情感体验没有得到教师的及时总结和反馈,那么课堂的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

三、课堂总结环节的类型与应用

课堂总结环节是心理课整个框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成分,在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够将它孤立起来考虑,而是要着眼于整堂课的内容,设计合适的总结内容串联起整个活动过程。笔者翻阅了数十篇优秀心理课教案,发现在一堂优秀的心理课上,总是有一段让人印象深刻的总结段落。而其中教师的总结形式也有很多类型,包括以下几种。

(一)回顾课堂,巩固学生课堂体验

心理课虽然不需要像其他学科一样去回顾一堂课的知识点,但是对于整个课堂内容的梳理也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帮助学生梳理在这30多分钟内进行的讨论和活动,重点提出在课堂上学生分享最多的内容,并且可以在黑板上进行板书的补充和修订,让学生对整节课的内容了然于心。这样的回顾与梳理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度,还能巩固其在课堂上的情感体验。

比如在初中心理课《我眼中的你》这一课中,在学生分享自己偶像的优点和自己与偶像的相似之处后,教师顺着学生的分享进行梳理:感谢同学们对自己偶像的介绍和分享。我们的偶像,他们或许拥有很好的外表条件,也可能拥有非常优秀的性格品质,当然还会具备一些让人羡慕的才能。有时候,我们会不经意地和他们进行对比,发现我与他身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当然更也会发现他们身上那些我们所不具备的,需要向他们看齐的地方。或许偶像的容貌,我们学不了;才华,我们学不了;运气,我们更学不了。但是类似于努力、礼貌这些事,我想我们也可以做得到。我们会感谢偶像们的存在,谢谢他们给了我们目标、方向、前进的动力。我们会告诉他,因为你的存在,我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二)接纳鼓励,深化学生自我理解

心理课地开展给了学生更多表露自己内心最真实想法的途径和机会,展现出自己内心不为人知的一面。这时候,来自教师的鼓励和学生之间的接纳,会给参与课堂的学生带去心灵上的支持与慰藉。而课堂的总结能够很好的将这些情绪、情感融合在一起。

在《这就是我》一课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了一次自我探索后,教师总结道:茫茫人海,万千世界,你独一无二,无可替代。没有谁能和你一模一样,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独特的存在。每个人身上有许多优点,也会有一些不足,但这不影响你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爱自己,就是爱自己本来的样子。

这样真诚的话语,能鼓励学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深化对自我的理解,让学生更加坚定对自己的认可与肯定。

(三)启发思考,加强学生课后感悟

一堂课的时间只有短短的35——45分钟,想要在一堂课的时间内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情感体验难度是非常大的。因此在一些课程的课堂总结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对自己进行探索和体会,加强学生的课后感悟。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深入理解,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日常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也能体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发展性原则”。

比如在《特别的黑点》一课中,教师在学生分享了自己的“黑点”故事后,拿出自己课前处理过的黑点,并且总结道:最后我也想和大家分享我的黑点以及我写给它的话。我长大了,你依旧在那里,只是越来越微小纤细。我平静安宁地看着你,心中涌起对你无尽的谢意,感谢你陪我认清自己,感谢你教会我领悟珍惜。我的人生越来越丰富绚丽,而你一直在那里,安静地伫立。请每位同学把自己那张代表人生的白纸带回去,希望这堂课能够留有余味,给你以后的人生带去更多的思考和领悟。

(四)延伸拓展,激发学生课后探索

心理课的教学内容不像其他学科一样,在每一节课后很少会涉及到作业布置的环节,但这并不意味着心理课就没有“作业”,适当的课后延伸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比如说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同学,去哪儿》一课中,学生经过一节课的职业方向初探后,教师总结道:由于这节课只是初步探索外面的职业方向,如果同学们想继续探索,可以参加职业体验日活动,也可以参加暑期的职业小大人活动,还可以去其他非盈利性的教育机构参加志愿者活动,或者做个职业访谈。职业探索之路就是自我成长之路。随着你对自己探索的越多,对外部的职业世界也就更加了解,也许你会更清楚你要去哪儿,做哪些准备可以帮助我们去那儿,也许你会调整自己的职业方向,找到更适合自己的道路。

在这节课的总结中,老师向学生推荐了几种职业体验的途径,让学生在课后能够继续探索课堂教学内容。

再比如《与未来有约》一课中,学生也是进行了职业选择探索以及探索过程的心态变化体验,教师在总结中提到:让我们继续规划我们的人生,课后在网上完成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将测试结果推荐的职业和自己的理想职业对照来看,探讨两个或者一个职业的岗位名称、所属行业、工作内容与职责以及岗位要求等。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前程似锦。有人说成功属于聪明的人,有人说成功属于勤奋的人,我要说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让我们接下来的心理辅导课和日常学习生活中,更全面地了解自己、更多地了解社会职业,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携手实现我们美好的未来!

在类似于职业生涯规划这类课程中,课堂上的时间是不足以满足课程的要求。因此也需要教师在课堂总结的环节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去进行课后学习、充电,让学生亲身接触需要实践操作的内容。这样可以更好的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激发学生课后探索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五)寄予希望,引领学生展望未来

教师在一节课结束后,可以引导学生对未来的学习生活进行展望,激发其改变的动力和实践的积极性,这样做有助于促进学生对学习的个人意义的发现,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选择有关的学习活动内容,这也符合心理课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基本目标之一。[3]

比如在《遇见自己,从心出发》一课中,教师总结为:(本节课以一部影片作为线索)你们想知道结局吗?在这里我卖个关子,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去寻找答案。在这里,我可以告诉大家影片最后出现了一位神秘人物,至于他是谁,我就不透露了。有一天,当我们垂垂老矣,回望过去,会发现原来人生的每个历程都有意义,生命的精彩,值得我们每个人和罗斯一样,于过去获得省思,于未来获得希望,于现在尽情努力。当我们越来越了解自己,越来越能与自己在一起,从心出发,我们想要的未来就在不经意间到来了。

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一堂成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离不开一个有趣的导入,一场精彩的主题活动,更离不开一段发人深省的总结话语。作为心理教师,我们只有不断去摸索适合主题的课堂总结,提升自己的语言功底与重视程度,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作用,给学生带去心灵上的支持与鼓励。

 

参考文献

[1]王娟娟.心理影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11):33-36.

[2]丁红燕.心理课暖身活动应用常见误区及改进策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10):21-23.

[3]郭新美.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业布置的实效性[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34):31-33.

[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01):4-6.

[5] 李铭.好课是怎样生成的?——观摩浙江省心理教师技能大赛有感[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07):36-38.

[6]蒋薇美.怎样上好心理课[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上海,2016.

[7]冯凯.数学课堂总结“三忌”[J].中国教育学刊,2018(02):107.

[8]杨宁.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的结束语设计[J].学周刊,2018(35):104-105.

[9]顾静芳.小学数学课堂总结方法创新探索[J].名师在线,2019(02):29-30.

[10]张存山.课堂总结的几种形式[J].小学教学参考,2011(32):1.

[11]樊佳佳.注重课堂总结 提高教学效果[J].基础教育论坛,2018(28):26-27.

[12]沈玉美.关注细节 精彩生成[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08(12):92-92.



[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01):4-6.

[2] 沈玉美. 关注细节 精彩生成[J].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 2008(12):92-92.

[3] 蒋薇美.怎样上好心理课[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上海,2016.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