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课程思考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生涯教育融入高中语文作文课的教学探索

 一、问题提出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发布,其中提出了关于“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的精神,“要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学校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指导,” [ 1]中小学的生涯教育在心理课程中得到关注。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开启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其中“落实学生的选择权”,代表着生涯教育需要前移,也需要生涯教育的开发和发展。[ 2]随着国家政策、新高考制度的出台,要求中学阶段为学生高中选课与高考选专业提供个性化的课程服务,这为生涯教育在中学阶段开展提供了条件,生涯教育也同时满足了学生自身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
       当前高中生在面对新高考选课、填报志愿等“人生抉择”时,往往依赖父母、师长的建议,或秉着从众心理,人云亦云,这种现象屡见不鲜,原因可能是师长或同学作为“人生的旁观者”并不能对学生的情况完全知情,因而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还没有具备决策的知识和技能,但却要做决策。就未来发展情况而言,这对社会需求与个人发展都是不利的。同时也说明生涯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在我国还未全面开展生涯教育的时期,将生涯教育融入到其他课程中是较好的选择。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的学科,以叙事为主要形式的语文课程与以人格特质作为主要影响因素的生涯教育,叙事又可以阐述人们构建的生活和自我是意义建构的成果[3 ],因此将语文课程中融入生涯教育的内容值得我们深度探究。生涯教育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称为“新课标”)[4 ]中“注重时代性,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在新课标中,多次提到了语文课程应深度挖掘生涯指导的任务,为学生个人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这就要求不仅学校要配备相应的生涯规划指导教师,各个学科还要做到学科内有意识无意识地渗透生涯规划指导内容,使学生的生涯规划指导做到常态化。
       本文所分析案例来自Y市Y中学的汉语语文教师Z老师。该教师深刻感受到我国生涯教育的欠缺,同时也体会到高中阶段开设生涯教育课程对学生个人专业性发展及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因此,该教师将生涯教育内容融入语文课程,本文就作文课进行分析,并进行反思。
二、生涯教育融入作文课的实践
(一)学科价值,指点迷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涯教育,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识,体现语文的学科价值,也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对社会的理解、对生活的关注、对文化的认知,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语文学科的社会文化价值。语文课中的“作文课及课外作文讲解”是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作文课作为研究案例,作文课的主题是“话题作文讲评——以‘理想’为话题”,讲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融入到课程设计中,帮助学生在课程中正确认识自我、树立适合自己的理想。具体教学过程包括两个部分:一方面结合评分标准,通过合作与交流进行自评互助,做到取长补短;另一方面通过探究,进一步正确认识自我,并写出符合标准的话题作文。一篇作文中提到:“虽然喜欢文学,可我却破天荒地选择了理科,只因它缜密的逻辑思维会对我今后的翻译工作助一臂之力。”这就体现了语文课在未来生涯中的功用。从课程设计上来看,充分发挥了语文课作为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并存的学科独有的使用价值。
(二)深挖素材,独居匠心
       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多种形式的语文教学素材,营造开放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拓展思维,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本研究中的教学素材包括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学生畅谈理想、小组内作文、各小组推荐的最佳作文等,并依据霍兰德职业兴趣类型将全班进行分组。每组推选的作文都成为课上的现实素材,既可以让学生完成作文写作课程的基本内容,又可以通过理想的主题探讨,进一步认识自我。例如,企业型的学生在作文中写道:“现在社会环境问题已成为焦点,那么我就会带领我的团队研制出‘汽车尾气排放控制器’,‘太阳能房屋配套设备’、‘道路充电系统’等产品,相信它肯定会有市场。”在文中所提到的内容,都可作为课外补充,丰富学生对于该领域的认识,可以让作文分享人进行介绍,这样会促进学生的探索精神,也会增强学生的兴趣和信心。不同的语文教学素材,可以进行互相补充和佐证,通过不同形式呈现给学生,可以形成多维情景的创设,增加记忆点,促进学生内在心理能力的发展,提高对社会和文化的认识。课堂上还可以增加其他形式的素材,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增加学生的体验感,例如VR眼镜。
(三)生涯规划,特色鲜明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生涯教育将有助于学生从学校中获取职业规划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对比自身与社会职业需求的差距与匹配性,从而树立真正适合自己的生涯观,为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明确人生目标和发展方向指引道路,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作文分享内容进行探讨,通过对“我与职业”、“人生价值”、“努力方向”三个方面的探究,让学生理解 “理想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一理想”、“如何去做”。教师表示在探讨“如何去做”的过程中,学生的反应如出一辙。分析原因是因为学生们没有具体的可操作的计划,对生涯规划还处于懵懂状态。语文课程需要结合生涯规划课程的内容,在作文讨论中增加生涯理论,并结合“六个W(what,why,when,where,who,how)”进行探讨,明确在什么阶段需要做什么,在哪里可以获得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什么人可以提供帮助等等。例如学生作文中提到:“我的父亲能为我提供一些帮助。而我本身也是一个同情心极强,喜欢帮助别人的人。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前期的铺垫——专业化知识技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会努力学习,打好理科基础,并且克服胆小的致命弱点,锻炼胆量,提高心理素质。”在作文中,涉及了“who”、“what”、“why”、“how”,但是还没有清晰的计划,关于怎么做也写的过于笼统,可以在本次作文课后再增加一节辅导学生做计划的课程,可以利用“梦想卡”、“平衡轮”等技术,这样能够帮助学生行动起来。
(四)结合理论,分析点睛
       在教学实践中,该教师会运用心理学理论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分析,例如选择某一职业的原因,可以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进行分析。作文中谈到:“我想用我自己的双手去治好每一位病人,让他们的生活向以前一样开心无忧。”这就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次——自我实现。还可以利用人格理论分析学生的人格倾向,并结合人格倾向进行职业的选择,有学生提到:“从小我就是一个典型女孩子的性格,不爱张扬,更不爱斗嘴,喜欢一个人过着安静的生活。对于这样的我,当医生是个再好不过的选择,即安稳,又符合我细心,耐心的特点。”通过人格特征建构自我,并匹配适合自己的职业。另外,上文提到,教师在课前,会根据霍兰德兴趣类型对学生进行分组,把有相似性格类型的学生分为一个小组,在上课过程中进行互动时能够更加深入地对自己进行认知。在分组方面,也可以根据作文主题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同质组或异质组的分类,实践分组与教学的灵活化。
(五)因材施教,尊重个性
       Z教师认为:“互评、互改”是作文课提升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重要途径。在传统的教学观点中,“师生”是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这种观点否定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语文课程,尤其是舒展个性和自由的作文课,学生主体性的认同,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使用霍兰德的类型理论对学生进行分组,将性格相近的学生分在同一组内,不仅可以在生涯教育时对职业的可行性及未来发展规划进行交流和研究,同时,通过仔细阅读小组成员的作文,从组员处汲取经验,取长补短。一方面,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多视角的交流,触发思想碰撞和融入;另一方面,从学生未来就业形势来看,无论何种职业都离不开人与人的互动和交流,这种小组合作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思维。
三、在作文教学中融入生涯教育的策略研究
(一)教学内容:生涯教育内容纳入教材
       教材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为教学编选的材料,教材是传承文化的载体,也是知识体系的载体。在语文教材中设置生涯教育的内容,能够将生涯规划与课程相结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意识到生涯教育的重要性,并能够学以致用。生涯教育的内容可以包括生涯发展理论、生涯建构系统、生涯决定理论等。[5 ]学校可以开设校本教材,结合学校的校园文化特色、当地的社会文化特色进行编写,并应用于教学中。我国在校本教材开发的实践道路上也有值得参考的案例,例如青岛某高中的一名教师主编的一本教材,名为《风筝》,就将已毕业的学生发展情况汇编到一起,以本校毕业生亲身经历作为教学内容,引导在校学生合理规划学习和生活,树立榜样。同时也可参考借鉴国外生涯教育优秀案例,北欧、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均开发了相应的生涯教育课程。结合到语文课中,教育者更应该利用课程培养学生的生涯能力。尤其是当前我国提倡“核心素养”的热浪不断涌起,在生涯教育的内容设施上,结合当前所提倡的核心素养观,进行具体的学科内容设置,可谓是“两全其美”。 
(二)教学目标:以树立生涯意识为目标
       普通高中生涯教育旨在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基础上,了解自我、了解所做的选择、了解所做的决定、反思自我决策,从而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并为未来人生打下知识基础和社会经验积累。从教育目的看,生涯教育旨在为学生梳理人生目标。通过语文课堂与生涯教育相融合的方式为人生“扣上第一颗纽扣”,不仅为语文课程本身增添色彩,也为生涯教育授予人文关怀的光辉。教学过程是帮助学生塑造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最佳方式,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意识、行为的发展都有助益。尤其在高中阶段,是青少年建立角色同一性的关键时期,结合学生在这一阶段的特点和个体之间的差异渗透生涯意识,从小事做起,以“点”带“面”。通过分析学生作品中不完善的部分及错误理解,引导并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理想,然后根据高考的评分标准进行写作。同时,在教学中渗透生涯意识具有时效性,避免学生存在困惑而不知如何解答,也可在学校中设立生涯规划指导办公室,在课余仍可针对不同学生的疑惑进行指导。
(三)教学实施:角色扮演法与“读写结合”教学
       “读写结合”教学法近年来受到语文教师的追捧,“读写结合”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阅读素材和写作素材将二者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教材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6 ]布鲁纳认为,认同就是叙事里的自我,布鲁纳叙事理论是通过解决和克服过程中的问题达到学生自我的提升[7 ],而自我是生涯教育十分关注的,“读写结合”的教学形式能够很好地应用叙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建构自我和规划未来。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进行叙事,通过与别人的对话和倾听对方的故事达成对其他人的认同。教师可首先让学生自行组队,以理想为主题创作剧本,并增加叙述故事的曲折程度,让学生能够在角色中体验到不同职业所面临的困难,并且能够经过努力而解决问题,把生涯的理念贯穿到表演当中。这样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对社会角色的认识、人际交往额能力、抗击逆境的能力以及学生的生涯认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以外,还可以融入阅读、演讲、表演等方法,可以“阅读名人传记”、“创业史”作为课前准备作业,通过阅读为写作打下坚实的文学底蕴和基础。
(四)多元评价模式:利用课外活动整合学习内容
       将生涯能力作为语文学习结果评价的能力之一,是促进学生进一步完善自我的手段。当今的学生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但应试过程对学生的影响依然较大,因此,借助评价手段强调生涯教育内容是可行的方法之一。另外,还要增加评价手段,结合课前、课上、课后的多元评价模式,使学生拓展课程以外的活动,针对自己的理想进行探索,并形成系列行动,了解自己的能力和理想,对日后选课及报考志愿提供依据。在写作、阅读能力评价时,不能以单一的课本知识作为评价手段。拓宽高中生的阅读渠道,例如结合人物传记阅读的阅读考查内容、结合生涯计划书的写作能力训练,都能在减弱甄选性的基础上增添课程评价的趣味性。核心素养的培养,提示语文教师重视语文评价应注重语文能力的提升与社会的关系,应重视语文为学生未来踏入社会的适应力。融入生涯教育的语文评价模式,更应重视语文课程中学生的社会胜任力,包括交际能力、表达能力、文化接受能力等。例如,在测试中加入“写一封求职书”、“向领导毛遂自荐”等试题,不仅增强评价的趣味性,也满足了核心素养的要求。
四、结语
生涯教育已经成为学生、家长、教师、学校乃至社会的共同需求。虽然,我国还未正式将此列入教学系统中,但其可以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应用叙事理论,高中语文课程可以在阅读、阐释、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更好地挖掘自我潜在价值。在未来的普通高中课程开发研究中,可以尝试探索教学研究与课程开发,并尝试进行纵向研究,探讨生涯教育的作用,发现生涯教育内容渗透到各个学科的可能性等等。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0.

[2]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OL].国务院.2014.

[3] 何一萍.苏州中学:生涯教育语文学科渗透初探[J].中小学德育,2017(11):11-1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017年版) ,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5] 金树人.生涯咨询与辅导[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6] 朱建军. 中学语文课程“读写结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P35

[7] []杰罗姆·布鲁纳著,孙玫璐译. 故事的形成——法律、文学、生活[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