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天一中学 邓庆民
关键词:生涯辅导;故事中心;问题设计
课堂是讲故事的地方。台湾学者林曜圣认为,“故事是可以用来界定自我、了解自我生命、协助自我成长,以及帮助我们想象自己未来理想的有力工具。”[1]故事是有生命的东西,以“故事为中心”的生涯辅导教学,借助故事的隐喻性、生活性、叙事性,能够让学生“在课程中找到自己”,明确成长路径,学会经营自己的幸福人生。
一、“卷入”的难题:仅仅是参与旁观
“卷入”是人们对某个活动、事物以及物品等与自己关系的主观体验状态。在“故事中心”的生涯辅导教学中,故事提供了一种情境,“卷入度”就是学生与这一情境关联的程度。
学生对故事情境“卷入度”表现在强度、方向性以及久暂性三个方面:强度是学生对故事感兴趣的程度和理解的深度;方向性主要是学生的关注点和教师教学目标的一致性;久暂性表现为学生卷入状态延续时间的长短。
故事教学效果不佳往往体现在学生“卷入度”不够。以《人生的剧本》生涯辅导教学为例,教师选取《人生七年》的故事素材:英国BBC电视台1964年拍摄了记录片《7Up》,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此后每隔七年,导演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教师选取了其中三个孩子的7岁、14岁和21岁的人生片段,他们的生涯处于成长和探索阶段,意图引导学生思考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哪些因素是最重要的,其目的是“看不同的人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然而,课堂教学的效果出乎教师的预料。当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得到的成长启示,学生反应较为平淡,讨论问题的兴致不高,没有有效“卷入”其中。
为什么非常有借鉴价值的故事素材没有达到相应的效果?一是故事发生的时代较为久远,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且又是英国的文化背景,和学生生活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较大的距离;二是纪录片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只有平淡的人生,对学生发展的触动不大,难以引起共鸣;三是教师问题设计不能增强学生与故事情境关联的程度,学生只是参与旁观而已。
可见,学生对生涯故事的卷入程度受到教师故事选择、呈现方式以及问题设计的影响。其中问题设计更为重要,问题的水平决定了学生卷入的程度和思考的深度。
二、问题的设计:不只是旁观
在“故事中心”的生涯辅导教学中,“故事不是被概念、定义固定下来的,它是一个个充盈的丰满而又真实的情景再现,是‘事情本身’的显现,这恰恰是现象学教育学的表现方式,也是现象学教育学中的‘生活世界’和‘回到事情本身’的体现。”[2]故事是生活的缩影,是问题的情境,出现在课堂里的故事又是对学生生涯辅导的素材,需要通过问题设计引发学生参与,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美国学者Walsh和Sattes在《优质提问教学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一书中,根据认知水平设计了“回忆、应用和创造”三个层次的体系来阐释教师的提问,并举了“狐狸和葡萄”的例子:一只狐狸想要得到长在它头顶的葡萄。它够不着这些葡萄,于是它就想这些葡萄肯定很酸。
问题:1.当有人说“那些只是酸葡萄”的时候,这是什么意思?
2.你觉得为什么狐狸会认为葡萄是酸的?
3.写下你生活中和狐狸具有类似想法的一件事情。
4.预测一下,如果这只狐狸吃到了葡萄,会发生什么?
这四个问题,前面两个处于应用的层面,后面两个则处于创造的认知水平。学生对于不同层次问题的思考,锻炼了他们相应的能力。[2]
在故事教学的问题设计中也要考虑到问题的层次性,否则学生只是停留在浅层次的认知领悟,不能有效卷入故事情境,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锻炼。从学生参与故事情境的角色而言,提问可以分别从旁观者、参与者、指导者三个层面进行设计。
(一)旁观者清:“他怎么啦”
旁观有旁观的优势,“旁观者清”, 局外人由于冷静、客观,比当事人看得清楚和全面,可以避免过度卷入,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在讲述自己对某件事情的理解的时候,就是在不同层面上投射真实的自己。
借助影视作品、电视专题节目、新闻事件、校友故事、名人传记以及身边人的案例等资源,改编成结构化的故事,通过视频、文本、师生讲述等方式呈现,以此为话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可以直接引导学生谈论对事件的看法。
比如,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卢女士在驾车途中,连跨两车道变道,导致张某急踩刹车,险些追尾。随后,张某追逐至一立交桥下,逼停卢女士,并殴打致其受伤。教师可以直接询问对这一事件的看法,每个学生虽然是从自己的角度分析,但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看法,众多“旁观者”的观点会相互碰撞,学生从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
(二)角色带入:“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
角色代入就是“假设你在”“假设你是”,站在当事人的立场看问题,通过角色体验感受当事人的处境与情感,这是学生作为“参与者”的角度进入故事情境。
如,在《学会恰当表达》的教学中,教师使用了一个学生的故事:小兰最近数学成绩不太理想,妈妈想给她报个辅导班,她坚持要靠自己,二人发生了争执,争论中小兰蹦出一句:“我报个毛线!”妈妈认为小兰说脏话,小兰认为不是,各执一词,最后不欢而散。对于这个故事,教师的提问设计可以是“假设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劝解双方?”也可以是“假如你是小兰(或小兰的妈妈),你有什么样的感受?”等等,让学生成为故事的参与者。
(三)后事之师:“要是能重来,会怎么样”
课堂上让学生“卷入”故事,还要引导学生“跳出来”,站在更高的层面分析,这时学生更像一个“指导者”,理性分析当事人的得失,给出正确的指导。
针对故事,以萨提亚的“冰山理论”为支撑,引导学生分析当事人各种行为背后的应对方式、感受、观点、期待、渴望以及自我层次,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基础上,借助对故事当事人的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深化理解,同时“自助助人”,发挥同伴影响的积极作用。
三、教学举例:从旁观者到参与者
在生命教育的单元,教师引用了朱德庸的漫画《跳楼》作为故事情境:一个女孩从10楼楼顶跳下,她看见10楼恩爱夫妻正在互殴;看到了9楼平常坚强的Peter正在偷偷哭泣;看到8楼的阿妹发现未婚夫移情别恋;看到7楼的丹丹在吃抗忧郁症药;看到6楼失业的阿喜还是每天看报纸找工作……女孩最后感叹:在我跳下之前我以为我是世界上最倒霉的人,现在我才知道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困境,我看完他们之后深深觉得其实自己过得还不错……
借助漫画《跳楼》所创设的情境,层层深入提出三个问题“她为什么要这样”“你会对她说些什么”“如果她……悲剧就不会发生了”,分别涉及到“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在助人中自助”“学会求助”等方面,引导学生转变观念,珍惜生命。
(一)故事猜想:她为什么要选择轻生(猜猜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
学生经过讨论给出了自己的猜想,有学习的压力(如高考失败)、生活的挫折(如失业、亲人去世)、情感的问题(如失恋)、身体的病症(如抑郁症)等等,这其实就是学生自己内心的投射,是他们各自认为的生活严重事件。
教师提出引导性提问:生活中也有很多的人经历了挫折、遭受了失败,为什么他们没有选择轻生?ABC理论认为,事件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的间接原因,而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事件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也就是说,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所直接引起。
引导学生将思考的重心转移到个体的认识上来,明确导致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并不是事件而在于我们对于问题的认识。
(二)现场救援:假设你在现场,你会对她说些什么(请你劝劝她,给她一个活下去的理由)
采用“六六讨论法”,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给出最能打动人的一段话;讨论结束后选派一名代表到讲台前汇报结果。
本案例中的女孩的情况,在生命危机等级中,已经处于7级,是最高级别。在这种情况下,最应该做的事情是报警。但是,如果条件不允许,我们能做的是:多听少说,不判断对方;真诚实际的关怀态度,陪伴流泪也无妨;相信对方说的话,当他说要自杀时,应认真对待;让他相信他人的帮助能缓解面临的困境;鼓励其寻求专业的协助。
这个环节设计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告诉学生如何劝告他人,而是让学生为自己寻找生活的理由,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劝自己。同时,小组活动也是在相互倾听积极生活的理由。
(三)“事后诸葛亮”:如果她……,这场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学生完成句子就近和同学交流,教师请个别学生发表观点。学生一般会提到如果她找老师、朋友谈谈自己的苦恼,或是通过听音乐、运动等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教师结合学生发言,引导他们勇于、学会求助。
这个活动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有很多种求助的途径和渠道。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的时期,生理心理的变化使得这一时期的学生更容易走极端,做事情冲动不考虑后果。同时,这一代中学生更富于幻想、更加追求独立解决问题、不求助、不依赖,这种特点使他们问题应对能力较弱。教师要结合故事帮助学生建立生命和生活的联系,走出自我中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人的一生是由一连串的故事组成,人的生涯建构也是在不断整合故事,“故事中心”的生涯辅导教学,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卷入故事情境,从而不断的改变组建故事,然后建构出有意义的生涯。
参考文献:
[1] 林曜圣.“故事领导”在国民中小学行政情景之应用研究[D].国立台北教育大学教育政策与管理研究所,2007:36-37
[2] 刘洁.现象学教育学著作中的故事[J].教育研究,2005(5):62-67.
[3] Jackie Acree Walsh, Beth Dankert Sattes.优质提问教学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联系方式:
地址:无锡市锡山区二泉中路18号 江苏省天一中学
邮编:214101
电话:13812515369
邮箱:yi.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