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当前学校心理健康干预的最有效方式之一。[1] 因此,大力提高学校心理教育课程的实效,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同于学科课程,旨在促进全体学生心理健康,培养、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增强社会适应,它指向学生的个体经历与生活经验,并由此出发,让学生充分体验,分享感悟、提升内化,由此拓宽丰富学生的个人经验,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2] 本文从“引导式”教学,重“全员参与”的活动设计和教师的有效引导,引导与活动并行的要求,简要谈一谈对如何上好初一心理课的粗浅的认识。
一、“引导式”教学
针对初一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心理课强调从体验到认知的教学模式, “引导式”教学是较为理想的一种模式。所谓“引导”,它是在学生积极参与和教师有目的和方法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完成感受——感知——感悟的过程,来达成预期的课程目标。一方面,它要借鉴团体心理咨询的方法,通过团体成员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营造有利于课堂进行的“场”,利于课堂生成。从团体动力学角度看,团体绝不是各个互不相干的个体结合,而是有着联系的个体间的一组关系,团体内部建立一定的规范和价值强有力地把个体成员的动机、需求与团体目标结合在一起,使团体行为深入影响个体行为。[3] 这个以“团体动力学”为要点设计的教学思路符合不同学段的心理辅导课。另一方面,它侧重的是引导、启发,而不是说教和指导。教师要着力利用一系列方法、不同的情境创设来使学生的体验更加充分,同时本着激励、启发和引导的原则,营造一种真诚、尊重、开放自我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于,乐于敞开心扉去体验、感受,并且在这个重引导过程中,强调教师对于学生课堂反应的回馈要更加细腻、入情入理。
心理课重体验和分享,“引导式”教学则是要老师首先通过一系列的方法让学生个体充分“感受”和“体验”,在有充分体验的前提下,鼓励分享感受和感悟,让学生在自感、自悟中不断内化,提高心理品质。借鉴于“诱导式教学模式”[4] ,“引导式”教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创设情境——操作体验——问题感知——交流感悟。创设情境是很关键的,首先就要吸引住注意力和激发兴趣。情境的设置要符合初一学生的认知特征,尽量选择身边的事例,学生才会产生 “我想说 ”、“我要说 ”的冲动。其次,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要能调动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与学生的知识经验紧密相连。在一系列的课程中,情境的设置也要更富于变化。在操作体验中,重在体验,教师一方面要以温暖、尊重、理解和接纳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课堂反应,特别是尽量照顾到部分想“展示”又不敢“展示”的学生;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这个操作背后的个人当下的真实体验。在问题感知阶段,教师针对学生的体验,在认知层面上下功夫,通过一系列渐进的有逻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辨认自己的价值观念,揭示并解决自己的价值冲突,进而形成合理的观念和表现出心理健康的行为。在最后的交流感悟阶段中,教师引导同学作课堂分享,在前期的课堂积淀和良好课堂氛围的烘托下,鼓励分享,互相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作过多的讲述和讲解,只是在必要时加以有效引导。
“引导式”教学主要是活动与教师的引导相结合,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内心世界,在群体的互动中达到互助和自助。它不是讲授和活动的简单相加,特别是在“导”上,对于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要上好一节心理课,老师必须不断修炼内功。
二、要在“全员参与”的活动中发现和发展人的心理品质
活动型课程为现在心理课教学的导向,我这里所指的“活动”涵盖一些我们心理课堂上所可能会见到的“活动”。我们见到有时由于一些限制,“活动”可能局限在部分学生,大多数学生只是旁观者,因此要根据课程内容尽量创造“全员参与”的活动形式。
从硬件上看,为尽量保证全员参与性,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要提供 “游戏活动” 与 “讨论分享”灵活更替的场地。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需要开展较多的游戏活动,而且要尽可能保证全员参与的话,教室空间要大一些(至少比原用教室要大一倍),不摆放固定的桌子,椅子可以灵活搬动。有条件的学校应设心理辅导活动的专用教室。这种教室里不摆放固定的桌子,铺以木地板,学生或活动,或席地而坐,从而可以在一种轻松、自然、安全的状态中进行游戏和讨论。对于初一年学生来说,他们参与各式各样活动的积极性都高,因此如果能提供这种空间环境,相信会达到更好的课堂实效。
所谓的“全员参与”不只是指从硬件要求上保证全员参与,更多的是一种“软件”上的要求。我这里的“全员参与”更多的是指一种参与度更高的人际互动,并且是更多的生生互动。人际互动是团体心理治疗的引擎。[5] 从课堂来看,人际互动强的心理课才是更富有趣味和流动性的。我们可以见到,参与面广并带有人际互动性质的暖身活动通常都会产生更好的效果。相反,我们也见到部分不好的活动,只是邀请部分同学(比如10个),剩下的40个同学其实是没有参与人际互动的,可能只是上了一堂“假”心理课。我们要尽可能创设情境,引发班级生生间各自观点、情感体验的碰撞和交流意愿、频率的迸发,加大人际互动的力度。心理课没有考试要求,学生的学习欲望有时也不强,加之初一年学生相对活泼好动,注意力有时也不能集中,因此光靠老师点名提问,学生回答的弱人际互动是不够的(有时也需要)。我们要采用一些更富开放性、间接的方式来开展互动。比如当同学回答后,可以由他在全班范围内来邀请下一位同学/异性同学回答,增强生生互动,或者借用小组学习模式,针对某个要讨论的问题,预先分组,等待某些小组发言完毕后,再引导其他小组思考“你们赞同他们的观点吗?”,这样学生的参与感就更强。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人际互动要是正向,真诚开放,不作任何攻击的。为了提高活动参与的广度,根据主题和课程内容需要,心理老师需要设计更灵活的活动,同时辅以必要的引导,来使课堂人际参与更加生动,学生个性更加立体,感受更加丰富。
三、教师有效引导是心理课成功的关键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学生主体参与、深入体验、积极感悟内化的自我教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是教导者,而是引导者。教师有效引导是心理健康教育课成功的关键,对于初一年学生来说,教师的引导仍更是不可缺少的。
第一,准确把握主题思想是有效引导的关键。心理课的主题来源于学生的问题,教师的引导就是要促使学生获得对这一问题的正确观念、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对这一问题所持的态度、看法和主张就是主题思想,它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灵魂,决定着课堂引导的价值取向和课堂生成的深刻性。主题思想不明确,对学生的各种看法、见解,教师就难以进行具体有效的提升,甚至有可能出现前后矛盾,甚至偏离主题的现象。
第二,掌握相关问题的知识背景是有效引导的基础。主题思想的准确把握反映了教师对问题的理性思考,这是建立在教师对相关问题知识背景的了解与掌握的基础之上。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难以对问题形成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同时,心理课的生成性决定了学生多元、个性的经验表达。面对学生五花八门的生成,教师该问什么,说什么,该如何进一步地引领提升,更是以相关知识的储备作为基础。
第三,了解辅导对象是有效引导的前提。教师仅仅做好相关问题的知识准备是不够的,还要深入了解学生。从教学论的角度来讲,就是要备学生。要备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而明确其所思、所想和所感;学生会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会怎么处理;学生会有哪些不当的观念、片面的认识、处理方式;课堂上,学生会说什么,会怎么表达;等等。备学生,还要备不同班级学生的整体特点。尽管同年龄段学生有着共性的心理特点,但不同班级长期形成的班风、班貌、班级文化都会深深影响课堂的互动生成。针对不同班级的整体特点,教师如何问、如何导就有差别。如有的班级问题的开放性可以大一些,而有的班级问题要聚焦;有的班级不用多问,给学生空间,稍加点拨即可;而有的班级需要不断地启发,需要设问、追问、反问等等一步步层层引导。
第四,紧紧围绕活动目标,保证引导的方向与主线。教师引导必然要以活动目标为依据,否则引导极易偏离主线。各个目标通过一个个具体活动得以实现。教师要明确每一个活动的具体目标,清晰把握每一个活动的目的是什么,从而紧紧围绕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6] 如“优点轰炸”这一活动,用在自信心培养的主题课中,其目标是使学生肯定自己,那么教师应更多地引导被轰炸的学生分享被轰炸时的感受。用在学会赞美主题课中,其目标是使学生体会赞美别人的内心感受,教师就应该把重点放在引导轰炸者谈轰炸别人时的感受。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的引导极易被学生那些细枝末节甚至与主题无关的分享所牵制,重点内容、中心内容被无关内容所冲淡,其原因就在于教师没有围绕着活动目标进行引导。面对学生的多元生成,教师要以活动目标为导向,引领学生聚焦目标、突出重点、层层深入。
第五,恰当运用团体辅导技术,提升引导质量。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施过程实质上是团体辅导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团体辅导者,而不是教育者。教师应学习与运用团体辅导技术,催化班级团体动力,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 、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师,最基本的应该掌握并能够熟练运用提问、复述 、澄清、自我表露、摘要等辅导技术,以有效地提升课堂引导质量。[7]
要上好一堂心理课需要把握的因素很多,本文所谈的也只是粗浅的认识。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如何上好心理课可能没有固定的方法,但贵在得法,这里的得法,在我理解,更多应是指在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心理教师个人的特色、特长,更有意义地完成每一堂心理课。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重视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J].基础教育参考,2008,(8):1.
[2] 吴增强,蒋薇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5.
[3] 郑渝萍.团体心理辅导在初中生心理课上的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4):22-23.
[4] 王海英,成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教育广角,2010(20):56-58
[5] Irvin D.Yalom,Molyn Leszcz著.李鸣,李敏译.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际(第五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8.
[6] 周晓芳,叶晓敏,陈海德等.心理活动课辅导目标设计之初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9下):22-23.
[7] 杰拉尔德•柯瑞.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刘铎,张玲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