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课程思考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校园心理剧在心理课堂中的运用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现状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教育手段。如何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让学生在教育课中领悟学校教育理念,达成学校德育教学目标,让德育教育走到学生的心里去,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心智潜能开发,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然而,在目前的心理健康课中,由于受到相关条件的限制,教学主要以   训话批斗、空洞说教、教师一言堂等方式展开。在这种以说理或知识讲授为主的灌输式主教育下,大多课千篇一律,学生仅仅扮演旁观者角色,没有参与到课堂中来,只是被动听课,甚至有的同学内心对大道理式说教比较反感,或者对相关教学情景无体验或体验不真切,认识不深刻,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校园心理剧在心理健康课中的作用

心理剧是由雅各·李维·莫雷诺(Jacob Levy Moreno)20世纪30年代首创,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探索心理和社会问题的方法。校园心理剧是在心理剧应用于学校教育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团体辅导方式,它可以应用于心理辅导活动或者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校园心理剧的剧本主要由学生根据自己在学习或者生活中遇到问题或者心理困惑而创作,由自编、自导、然后表演、讨论、反思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课中,运用校园心理剧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和手段,较之传统教师讲座方式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课,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心理体验和情绪情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比单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要有效得多。而较之以游戏方式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它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有利于学生的心理体验和领悟升华,形成学生的知识经验,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学生实际问题。有的主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甚至像体育课一样,重在让学生参加活动本身,而没有让学生领悟升华,达到学生心理成长之目的,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等同于游戏课或者活动课,而非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德育课。综上,我研究对校园心理剧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有效教学模式进行探索、试图将体验教学和合作学习融入进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校园心理剧在心理课堂中的运用教学实施方法

那么如何将校园心理剧有效地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中呢?通过多次进行将校园心理剧运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探索和实践之后(包括初来咋到、为谁而学习、我与老师、告别小拖拉、有输有赢才是人生、父母与我等等心理健康教育课),笔者总结了校园心理剧在心理课中的运用的教学实施之方法和环节,具体环节包括课前创作、指导编排;课堂环节包括如下环节:(一)热身活动,激发兴趣;(二)校园心理剧表演,创设体验情景;(三)校园心理剧续编表演,探索问题解决方法;(四)问题讨论分享,领悟升华辅导内容;(五)教师寄语、总结提升达成教育目标。现以课《父母与我》教学为例进行探讨。

(一)热身活动,激发兴趣

在正式进行心理课之前,先进行热身活动。该活动要具有趣味性和简单易操作性。让学生稍微活动下,活跃课堂氛围,放松学生的身体,降低学生的心理防御,将注意力集中到课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热身活动需和教学主题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以便顺利引入到课程中。在《父母与我》课中,热身辅导活动如下:

辅导教师说“一”,全体同学双手抱头;

辅导教师说“二”,全体同学双手胸前交叉摸肩;

辅导教师说“三”,全体同学双手叉腰。辅导教师说其他数字不予反应。

教师根据学生的活动情况把握口令的快慢,速度随着学生的熟练程度提高而逐渐提高。全体学生能熟练操作时,预期的目的已经达到,顺势停止活动,引入到活动课中。

(二)校园心理剧表演,创设体验情景

学生表演校园心理剧主剧部分。该校园心理剧剧本是课前根据学生的心理问题或者心理困惑编写而成的。该剧本有效反应以某个主题为核心的学生心理困惑或心理问题,剧本中具有相应的心理冲突,引出相关的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或者生活实际问题。由于心理剧本表演趣味较强,学生参与积极,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亲身体验了相关问题情境。学生努力将问题情境表演得真实形象,观看剧本的同学也比较认真,贴近他们生活的题材,身边的人的动作表情都对他们产生较大的吸引力。课程实践证明,整个过程充满趣味性,学生在体验心理情境的同时思考相关问题。如《父母与我》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剧中李响家庭关系出现怎样的问题,具体表现是什么?主剧剧本(略)。

(三)校园心理剧续编表演,探索问题解决方法

将观众分为AB剧团,在主剧本表演的基础上,续编表演校园心理剧。在剧中提出解决主人公心理问题的方法,并将剧本进行即兴表演。其他学生欣赏剧本时,思考剧中是如何解决李响和父母之间家庭冲突的?你更赞赏哪个剧团创编的心理剧?为什么?通过该教学环节,学生表演和观看校园心理剧,体验亲子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进而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领悟解决问题的办法。

心理剧本续编和表演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参与性,使课堂增加了不确定性,促进学生知识多元化生成。同时,也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精彩纷呈,真正焕发出心理辅导课的生命力和活力。正如叶澜教授所说:“课堂应该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1]确实,让学生去思考和探索,发挥创造性来解决心理问题,远比我们告诉他怎么解决要好得多。

(四)问题讨论分享,领悟升华辅导内容

这里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那么什么是合作学习呢,合作学习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斯莱文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2]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们让学生分小组的形式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和学习,学生通过相互合作和讨论,最大程度地促进了他们自己的学习和他人的学习。像头脑风暴法一样,激发出他们很多好的想法。在该案例教学中,学生分小组探索以下几个问题。

1、你认为剧中李响父母的做法哪些地方欠妥,为什么?

2、你认为李响离家出走的做法是否妥当?为什么?

3、剧中李响的家庭关系给他的学习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你理想中具有良好学习氛围的家庭环境是怎样的?

4、联系自我实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谈谈如何化解家庭矛盾,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家庭学习环境?

实际教学过程中,各小组纷纷展示了自己的精彩成果,小组成员那种冥思苦想后顿悟的兴奋和成就感,让我们为之高兴。学生的答案更是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值得一提的是,第四个问题的发言同学在发言的过程确实联系的到了自己的实际问题。他发言说:“与其说是李响的问题,不如说是我自己的问题,我家里有一个妹妹……”。以这样的方式来开始自己发言,我确实感到惊讶,我感受到学生已经将剧中的心理辅导问题和实际问题融入了生活,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师在点评学生小组分享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反思和自评自家亲子关系。

(四)问题讨论分享,领悟升华辅导内容

最后教师根据各小组发言情况,进行教师寄语、总结提升,教师在学生讨论分享的基础上加以引导和总结,让学生将收获带到生活中去,结束课程。班主任寄语不一定要多,但一定要对学生讨论分享的内容给予适当的引导、肯定和鼓励,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感悟记录下来,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四、校园心理剧在心理课中的运用的思考

该课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大量的参与和投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指导者、而不是主导者。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须做一些相关的鼓励工作和采用相应的奖励措施。最好构建有效评价系统,对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进行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奖励表现优秀的同学,同时兼顾奖励进步显著的同学。活动中,让学生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互相评价,让学生发掘别人的闪光点;教师多元评价,发挥对学生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及时关注学生表现,对优秀的同学进行肯定,对表现不足的同学进行鼓励和引导;教师还需进行阶段性评价,及时给予优秀的学生肯定和强化。总之,评价和鼓励必须伴随着活动的进行而随时进行,从而建立其多元的课堂评价体系。要做到课堂指引清晰,跟踪到位,反馈及时,肯定优异学生,帮扶较差学生,达到共同成长和进步之目的。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具有相当的积极性,并了解自我表现情况,争做更好,通过活动促进学生心理成长、技能提高和知识生成。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心理剧的主剧本表演、剧本续编和观看,直接或者间接体验了剧本中反应的心理冲突或心理困惑,积极自主地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达到对如何解决问题的探索和思考,进而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获得心灵的成长。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活动,增加学生心理体验;以体验促进学生情感共鸣,以讨论促进学生知识生成;以分享交流促进学生思想升华,以教师点评,将学生的思想加以引导;以教师寄语的方式促进学生将课堂上情感和态度运用到学生日常生活中去,从而达到帮助学生心理成长效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情感体验始终贯穿于课堂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知识的生成因学生主体而异,达到因材施教目的。

校园心理剧运用到心理课中,课前需进行大量的相关准备工作,投入时间和精力比较多等困难,这在今后教学中推广需要重点考虑。此外,尤其剧本的编写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取材于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育才能有针对性的展开。课程中涉及到学生的剧本创作、剧本表演、相关问题讨论和分享等众多环节,部分环节需要课前准备和铺垫,比如剧本创作、主剧本创作需要课前完成,演员学生预演熟悉,续写剧本需要学生较强的文字功底和相关的文学素养,即兴表演也难度相对较大。所以我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摆正心态,校园心理剧运用在心理课中,并非是为了欣赏,不一定要高质量的表演和剧本,但必须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否则,该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总之,通过校园心理剧在心理课中的运用探索,该课模式有效地将体验教学和合作学习等教育理念融入到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校园心理剧本表演,让学生体验心理困惑和认知冲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遇到的问题和探索解决的办法,学生通过对活动的体验感悟,讨论分享达到领悟升华的教学目的。在达成德育教学目标的同时,让心理课更具有心理味,更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更容易让教育走到学生的心里去。

参考文献

[1] 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力 [M]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10

[2] Slavin. R.E.Cooperative learning[J].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80 505):315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