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辅导到团体辅导的演变
〔摘要〕由个案辅导到团体辅导演变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很有必要,设计贴合学生实际的团辅活动,可以高效率、有针对性缓解学生心理困惑。本文结合高中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从行为矫正、情感支持、方法指导三个维度提出如何设计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活动,实现更大范围缓解学生困惑,真正满足学生需求,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和体验,有所收获,从而实现成长。
〔关键词〕行为矫正;情感支持;方法指导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 提出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必须坚持的一条原则是: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教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注重教育方式方法,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个别学生心理问题得到缓解,需要在全体学生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全面提高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纲要指出,高中年级心理健康课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促进人际间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正确对待和异性同伴的交往,知道友谊和爱情的界限;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承受失败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纲要还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其中团体辅导就是一种有效的形式。
笔者结合纲要精神和学校工作实践,更高效率让学生有所感悟,有所成长,由个案辅导设计如下团体辅导。
一、筛选个案
作为一名教师,在和学生长期接触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个案问题都具有一定普遍性,比如人际交往困惑、恋爱困惑,如何利用团体辅导,集中高效缓解学生面临的困惑,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但是有的个案是不适合进行团体辅导,结合学生实际,筛选以下三个个案展开团体辅导。
案例一:一位女生前来告诉我,她被同学们口口相传的不符事实深深困扰着。咨询结束后,我走进学生中,发现部分学生曾经或者现在正在经历语言暴力,让他们苦不堪言,甚至产生厌学心理。结合网上经常出现的大家信以为真的无中生有事件,经过精心准备,设计了《我听他说的》团体辅导课。
案例二:从初中进入高中,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适应不良,短时间内找不到志同道合的好朋友,让他们感到手足无措,加上父母的不理解,学习压力大,部分学生感到非常孤单,内心非常空虚,前来诉说,为了让他们更好的度过适应期,设计了《孤独》团体辅导课。
案例三:生理上的相对成熟,恋爱问题成了高中生尤其感兴趣的话题,他们对爱情充满向往,跃跃欲试,我们已无法阻止学生恋爱。可是恋爱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问题,我们很难保护他们免受恋爱伤害,心智相对不成熟的他们,处理问题时往往缺乏深入思考,部分学生表述,他们正经历爱情困扰。树立正确的高中恋爱观,理性的处理恋爱问题,他们需要我们的指导,基于以上考虑,设计了《恋爱边界》团体辅导课。
二、设计团辅
心理困惑是每一位学生都会面临的问题,但是大部分学生选择自己长时间消化,在消化和理解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焦虑、厌学等负面情绪。作为教师要深入学生中,在和学生日常交流中发现学生困惑并及时予以帮助,对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借助合适时机,进行团体辅导,尽可能帮助学生尽快走出困惑。结合教学经验,团辅活动可以基于以下三个维度展开设计。
第一:行为矫正
个体辅导和团体辅导存在很大差别,辅导的重点,以及采用的方法和活动大不相同。《我听他说的》个案辅导时,首先关注的是被辅导者负面情绪,基于人本主义心理辅导理论,给予情感支持和无条件积极关注,建立良好关系,帮助学生尽快走出低落情绪。团体辅导时,关注的是如何呈现问题产生的过程,让学生参与其中,最后通过反思获得感悟。
1.语句传递
原话是:今天早上张玲娜同学没有来上课,***妈打电话告诉老师说,她感冒了,已经去医院看了医生并吃了药,有所好转了。
大家按顺序将这句话传递到最后一位同学。
2.原因反思
为什么最后的语句和原始句子差异这么大?
3.案例陈述
将咨询中遇到的个案适当修改,进行展示。
4.课堂感悟
学生感悟“三人成虎”对他人的伤害。
5.故事分享
学生分享生活中,遇到的类似或者他人遇到的类似事件。
通过此次团体辅导,学生们明白我们不假思索的言语,因为与事实相距甚远,对他人造成严重伤害,是极其不理智的行为,我们应当及时终止伤害他人的行为。
第二:情感支持
孤独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话题和境遇,基本上每个人或多或少,时不时都会感到孤独,青春期的学生更是如此,他们渴望被理解,被关注,但是有时候他们的愿望很难实现,他们感到非常孤单,这种孤单的感觉让他们很难受,甚至影响学习和生活。个体辅导时,帮助他融入集体,寻找更多充实内心的方法,缓解孤独,是必须要做的。但是给予学生情感支持,让学生正视孤独,与孤独同行是我接下来要做的。
1.学生分享孤独的感受和采取缓解的方法。
2.名人故事分享
教师进行自我暴露,并将康德、艾米莉•怀特等名人故事案例分享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孤独不是他的专属,世界上有很多和他同样感到孤独的人,孤独是一种正常的情感反应。
3.再认孤独
再次认识到孤独不仅仅只是负面情绪,孤独不是阻碍你进步和前进的绊脚石,我们要认识到孤独的积极作用,利用孤独实现更好的自我成长。
4.升华
加强班级假设,凝聚班级力量,发挥班集体作用,让大家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给予彼此情感支持。
通过此次团体辅导,学生明白自己孤独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我们可以利用孤独获得成长,同时让同学们感受到他不是孤独的个体,他是团体的一员,如果感到孤独难耐时,可以积极寻求帮助,大家都会努力帮助他。
第三:方法指导
高中生的好感是不是早恋,是否应该禁止高中生谈恋爱已经成为大家争论的话题,越是不让学生谈恋爱,越是激发学生好奇心,恋爱的比例有增无减,家长和老师们听到恋爱消息总是恼怒不已。我们无法阻止学生相互表达好感,我们要做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好感和恋爱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1.导入(感受边界)
通过绘画,学生感受边界。
2.故事分享(探索边界保护作用)
通过西游记故事,学生探索边界的保护作用。
3.案例解析(合理运用边界保护作用)
分析学生恋爱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合理运用恋爱边界保护作用。
4.实践指导(守护自己边界,尊重他人边界)
指导学生恋爱成功时,恋爱失败时,应该如何做到守护自己边界,同时尊重他人边界。
5.反思总结
进一步将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和生活实践相联系,以便更好的处理恋爱问题。
通过此次团体辅导,同学们感知到恋爱也是有边界的,我们要正确处理恋爱中的问题,做一个有边界的人,谈一场有边界的恋爱。
三、辅导反思
1.注重辅导的针对性
每个个案背后有一个故事,有的故事不适合在公众场合展示,只能进行个别辅导,有的个案呈现的问题具有普遍性,才能经过精心设计,进行团体辅导。设计的团辅活动要与实际情况紧密相连,能真正突出重点问题,缓解学生困惑。同时在进行团体辅导时,不要暴露个案辅导同学的隐私,让大家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参与和体验活动。
2.体现学生主体性
团体辅导需要一定活动支撑,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基于学生需求和接受能力,活动内容要多样,形式要新颖,具有可操作性,甚至是可复制性,在活动过程中,要引发学生共鸣,获得情感体验,同时教师要注重过程中的提问和及时反馈,引发学生思考,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学生只有真正有所触动,才会获得成长。
3.发挥教师主导性
教师在团体辅导中要发挥组织、引导作用,要及时调整活动进程、控制活动局面。团辅课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教师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培养各方面能力。
参考文献
[1] 樊富珉,何瑾.团体心理辅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吴增强,蒋薇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M].上海: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3] 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3.
作者姓名:刘晓丹
联系方式:17521186929;948295959@qq.com
工作单位:上海市崇明区民本中学
单位地址:上海市崇明区堡镇向阳路216号
邮编:20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