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优秀心理课的形成,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定主题,主题要符合学生心理成长需求,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构框架,框架要顺应心理课教学逻辑,能够顺水行舟达成教学目标。备内容,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能够增强学生内心体验。除此之外,还要心理老师对教学内容的反复推敲试讲,心理教研团队对活动课目标设定和达成的深挖细想,学生对心理教学内容的全情投入。众多要素相辅相成,方能推出一堂“上得厅堂,入得厨房”的心理课。
一堂课,从无到有,费尽心力。但如果一位心理老师花费无数精力,打磨了几节优质心理课后,偶有一日翻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也许会瞬间发现此间相似之处。本文结合笔者运用心理课教材的一次深刻经历来谈谈如何提升心理课教材使用的有效性。
一、一个“情非得已”的开始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防止学科化的倾向,避免将其作为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和心理学理论的教育,要注重引导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教育防止学科化倾向,并非意味着不要用学科教材书。只是,很多心理老师,包括笔者在内,都无一例外地忽略了心理课教材。
一本心理教材到学生手里是件不容易的事。如果学校不开设心理课,学生是不会有心理教材的。开设心理课程后,也会有部分学校不知道该定哪种教材而搁置此事。相对应学生,心理教材到授课老师手里就显得容易得多,但市场上教材种类繁多,很多老师只是把教材作为参考,很少会依照教材来上课,上课主题和内容也多是依靠自己“奇思妙想”来实行。
一节课可以奇思妙想,但如果是一个系列课程,就靠心理老师东一榔头西一榔头肯定是不行的。此外,不同年级段学生需要的课程教育也不同,需要一个课程教材对教学内容高屋建瓴的把握。在笔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中,有些心理课内容是自己翻阅参考书籍觉得有共鸣收入的,有的心理课内容是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发现他们有所需求而制定的,也有的是观摩了一些优秀的心理公开课而模仿学习的。但当学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全部开设心理课后,笔者发现自己多年累积的心理课只是集中在人际关系、自我认识、考试心理等几个方面,其他像学习心理、生命教育等都有所欠缺。开展心理课教学,不仅仅需要一个个生动的课,还需要一个有科学的整体的课程规划。就是在这样的紧急情况下,笔者重新捧起心理教材,把自己准备的课和教材框架一一对接,也不断寻找整个体系下自己的遗漏之处。
二、二个“心悦诚服”的收获
使用心理教材的过程,其实就是心理老师吸取教材精华并推陈出新的过程。
现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心理健康》教材中高中一年级上册第六课《提升你的媒体素养》为例,分享运用心理教材进行教学工作的收获经验。
(一)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活动主题
在数次心理咨询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群体中存在一些不容乐观的现象,比如长时间手机刷屏同一类重复资料,对网络信息的深信不疑,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情绪状态和价值观。准备一节心理课,帮助学生提升媒体素养,成了困扰笔者的难题。而当笔者查阅资料时却发现该主题可供参考的教学材料几乎为零,正当无计可施,偶然间翻阅 《心理健康》这本教材,发现该主题在这本教材目录上稳稳当当地放着。欣喜之余,不由得感慨编者的智慧。
在第六课《提升你的媒体素养》教学前言中,编者阐明了主题背景和思考: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依赖于媒体。但媒体呈现出来的信息是不全面的,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可能导致个人对社会的看法出现偏差,信念难以坚守。从主题背景说明中,可以看到在信息迅猛发展的现在,如果学生不能用理性、客观的立场来看待媒体信息,他们很有可能会出现消极情绪和负面想法。为此,提升高中生媒体素养迫在眉睫。
主题设定的一拍即合,让笔者深深感受到自己这么多年备课中存在的问题,对教材的不重视,选题背景思考时的不深刻等等,这也让笔者迫切地回归到教材,汲取教材的能量。
(二)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逻辑框架
在备课时笔者发现自己始终在导入环节徘徊,花了大量时间将导入环节进行美化,但是一涉及到整体课堂架构时就没有思路。在长时间的资料搜索中,关于媒体素养提升方面的教案一无所获,手里可用的材料也非常有限。笔者就重新回到教材,反复地看,一字一句地看,也正是因为这样,笔者抓住了两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媒体素养的含义还有提升媒体素养的方法。这两点看上去简单但真的很重要。整堂课的架构就是围绕着媒体素养是什么,怎么提升来展开的,而光是媒体素养是什么就可以有很多的内容。当笔者用教材把课堂的逻辑一点点明朗化的时候,我是真的非常敬佩编者,真的很了不起。
三、三个“真心实意”的教材使用经验
(一)让心灵故事更贴近心灵
在《提升你的媒体素养》教材中,开篇有一个心灵故事《他眼中的社会怎么了》。故事讲的是原本有理想、有追求的高中生赵恒因为受网络、报纸等负面信息的影响开始怀疑人生价值和信念,并不断搜集各种负面新闻,一遍遍印证自己的片面想法。笔者引用了这个心灵故事,希望能够通过故事激发学生的共鸣,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这个故事却是抱着旁观者的态度来讨论。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尝试了以下做法:
1.第三人称转变为第一人称。笔者将心灵故事中“他”表述进行改变,用赵恒的自述口吻“我”来讲述他的烦恼,并请学生阅读两篇心灵故事看看是否有变化,这个改变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2.心灵故事后的提问设置改变。一开始引入心灵故事后,师问学生,面对这样的情况,赵恒该怎么办。在这样的提问设置下,发现学生讨论也是说赵恒应该怎么办,没有个人情感卷入。针对这个情况,在提问设置上我将问题改为:如果你是赵恒,你会怎么办?经过这样的修改后,发现学生在回答时也是都用“我会......”来回答,有了一定的设身处地的考量。
3.听听学生的心灵故事。经过上述两个改变,笔者发现学生在心灵故事环节有了一定的活跃度,但是始终还是缺了一点发自内心的认可。为此,笔者在课后随机请几位学生来座谈,说说对这个心灵故事有没有共鸣,发现赵恒的这个故事只是极少数的个例,大多数同学都没有类似的情况。发现了这个问题,笔者迅速做出了调整,收集学生的普遍事例,整理出简洁明了的框架,请学生讨论,收获了很多感受和方法。贴近学生,挖掘他们的心灵故事,才能让课堂变成学生的课堂,也能更好地让学生投入其中。
(二)让方法真正变成学生的方法
如何提升中学生的网络媒体素养?教材给出了答案:1.提高对网络信息的获取、认知和分析能力;2.对自己的言行负责;3.提高在网络环境中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方法概括又科学,但如果就这样直接给到学生,学生反而会觉得难以接受。如何让方法真正变成学生能用的方法,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1.课前问卷调查。在课前问卷调查中了解学生目前媒体接触习惯和网络使用困惑,并在问卷最后设置一个问题:使用网络时,你最大的困惑是什么?在这个问题的回答内容整理中,发现学生问题主要集中在媒体批判意识和媒体使用能力上面。建立在资料分析上,笔者将方法主要集中在这两方面能力提升上,变得更加有针对性。
2.学生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在提升学生的网络媒体素养的方法上,教师对大方向的把握很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头脑中的想法和认同。为此,在教学环节中,笔者设置一个坦诚交流会。因为教师预设的情境并不能代表全部,要想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媒体素养,需要开动全体同学的脑筋并调动集体的力量。在这个环节笔者让每一个同学写下: 1)自己在面对媒体信息时所感受到的困惑2)下一次遇到这个困惑时你的解决方法。写完后放在一起,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从中抽出一个,谈论困惑的其他解决方法。然后请分享的同学对有困惑的同学说一句话。学生在分享的时候会感受到原来自己的问题别人也在面临,而同学的祝福鼓励话语也给了彼此深深的感动。在这个环节中,我和学生一起收获了很多方法,更收获了满满的心意。
(三)让教学重点真正符合学生的需求
制定教学重点,是一个逐渐了解学生、了解课堂、了解教学内容的过程。在本堂课中,根据教材内容,一开始教学重点定位为掌握提升媒体素养的方法。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课堂反应告诉自己,教学重点制定的偏失。如何调整偏失,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1.问问学生这堂课你最想知道什么。在与学生的沟通过程中,笔者发现如何提升媒体素养这个环节并不是激发学生最大兴趣的点,学生知道每个人情况不同,应对方法不同,老师总结概括的方法也不见得人人适用。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是媒体素养,媒体素养在自己身上会有哪些体现。教学环节中笔者有设置认识媒体素养一环节,在该环节中通过一些小问题的回答让学生思考自己身上媒体素养水平并发现自身在该方面的问题,在该环节中学生全神贯注、鸦雀无声,用实际行动给老师以反馈。而这也让笔者开始反省自己是不是定错了教学重点。
2.问问老师这堂课你最想给学生什么。这节课,在反复教学、反复修改的过程中,笔者不断地问自己到底想带给学生什么。掌握提升媒体素养能力的方法固然重要,但真正激发学生去行动改变的应该是他们的主观意识,他们知道自己目前存在的问题,知道需要改变的方向,这才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通过反思,笔者将教学的重点改为:学生初步评估自己的媒体选择能力、媒体使用能力和媒体批判意识,了解媒体素养能力的内容。在教学重点改变后,笔者也适当增加一些环节来落实重点,发现比之前的重点落实环节更加吸引学生,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也更加地得心应手。
心理课是一门很奇妙的课,它灵动有趣,又接地气、接人气。一堂课的背后,除了奇思妙想、积极互动,还需要有课堂架构和理论支撑。而这些,心理教材都能够带给我们一些思考和灵感。用好手边的心理教材,认认真真地和它有个心灵沟通,也许能带给授课老师不一样的成长体验!
参考文献
[1]郭雪萍.结合心理课堂浅谈如何做教材的主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15:23-24.
[2]仇于平.对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的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23:36-37.
[3]俞国良.心理健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