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认为,人类个体对自己故事进行叙说是在觉察、反省、修悟自己的生命历程,构建自己的生命意义和价值,而对自己故事的叙说是受自己生命意义探索的欲望驱使的【1】叙述自己故事的过程包括对不同事件的选择,让人们学会对自我进行反省和沉思,并对自己的生活负一份责任。而心理辅导课是以全班学生为对象,运用适当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的策略和方法,借助团体互动,协助学生重新评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调整认知和增进应变能力,从而提高学生预防和解决问题的潜能的课程【2】
受一个咨询事件的启发,我开始在心理辅导课堂中尝试运用叙事疗法。当时面对一个高二的来访学生,她遇到了学习上的困扰和障碍,作为咨询老师,回忆并说出了她当时在高一心理课堂的发言,关于她自己未来的打算——想要考师范当老师,工作之余写歌,她的眼睛瞬间闪亮很多,又再次更加详细的和心理老师分享她的未来打算,仿佛找到了很多向上的力量和勇气。这个咨询过程提醒我,孩子感知到重要他人对她自我叙事的关注和反馈后,会通过再次整合修复自我的表达来激发自己的生命力量来应对解决自己的心理困扰。
一、自我叙事与分享可以成为心理辅导课热身环节的一项重要技术
心理辅导课要想取得比较好的辅导效果,需要建立温暖安全的班级人际氛围,促使同学们慢慢开放自己的内心世界。而自我的叙事与分享正是孩子们互相开放自己内心世界的温柔途径。当自我的叙事与分享环节持续进行拉长到一个学期的时间,整个班级的心理辅导课氛围会变得非常不同,仿佛每个人都已经做好准备向全班同学开放自己的内心的某个角落。轮到自我分享的同学,他们的内心自然而然地就流淌和开放给大家,坐在下面的同学都真诚的期待着同学们分享的故事。同时,学生们在自我叙事与分享环节叙述的故事又常常是通往他内心世界的钥匙。通过听他的故事,心理老师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其性格特点、他的注意关注偏向以及他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他对生活中事件的态度、看法及感受。当然如果能够就学生的自我叙事和分享给以恰当的反馈和后续的跟进个体咨询,可能帮他很好地实现自我觉察和超越。
二、自我叙事与分享在心理辅导课上的实践应用
2017学年的心理辅导课,尝试添加自我叙事和分享环节。具体设计如下:每次心理辅导课课前六分钟,分给两位同学,按照学号依次上台,做自我分享,对内容没有任何要求,但必须是关于自我的真实和真诚分享,一个学期时间,班上的每个同学都做到一次自我的叙事和分享。一学年下来,听到了很多很多有趣、感人甚至让人心疼的学生故事。当然一些同学的分享提醒我需要多多去关注到他,也有一些同学因为自我叙述和分享而走进咨询室接受心理咨询。
(一)学生自我暴露创伤经历,心理老师及时帮他做一定的修复
〖案例1〗幼儿园被关在午睡室一下午
一个小小的可爱乖巧的女生,头发黑黑的,眼睛大大的,圆圆的脸。在叙事和分享中说,小时候三四岁的样子,在幼儿园午睡起来被落在的午睡的房间,老师没有注意到她,把她锁在了那个房间里,当时自己特别害怕,一直在大哭大哭,可是还是没有人救她,直到她自己哭的筋疲力尽,放学了,妈妈来接她,才发现。
她和大家分享的过程中,眼睛里还是涌出泪花,说自己当时小也没有很多的办法,就会一直一直哭。作为心理老师和一个妈妈,马上就体验到了小孩子当时的恐慌与害怕,表达如下:对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这真是太可怕了,幼儿园阿姨怎么这么粗心把你锁在了午睡的房间呢?这个女生用力的点头,委屈的眼泪更加不受控制的流下来。我不由自主的已经站在她的身边,把手放在她的后背给她支撑和保护。班级里的同学们也唏嘘,说幼儿园老师怎么这样啊。等她慢慢平静下来,她微笑着说,也不能全怪幼儿园老师,我当时也小,睡觉很容易睡得很深,完全不知道也没有听到幼儿园阿姨叫醒大家的声音,如果现在我肯定不会那么恐慌的一直大哭大哭了。多好的孩子啊,一点都不怨恨别人,还从自己的角度找自己的原因。我继续问她,这个事情对你现在还有什么影响吗?她说现在还好的,只是有时候出门过马路什么的有一点点害怕和紧张,不知道是不是和小时候这个经历有关系。
(二)学生表现出积极的成长力量,心理老师放大其积极影响感染班级里的其他同学
〖案例2〗旁边同学说以后要给我打工
一个左边脸完全畸形的男孩子,性格比较内向,无论课上还是课堂经常低着头不太讲话。他做自我叙述和分享时,特别特别简短,声音也很小。他讲话时,我走到离他一米半左右的距离,面向他,肯定鼓励的目光注视着他,希望给他一些支持的力量。但是他嗫嚅的声音,即使在他身边的我,也完全听不见。我非常真诚的看着他说,请声音响亮一点好吗?我们听不清,直到我请求他声音响亮的话说到第三遍,他才大声点说出,开学的时候旁边的一个同学问他,学习为什么这么努力,是不是以后要当老板,问他以后当老板了可以不可以给你打工。他说,每当他每天学习很累很累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想起这位同学说的话,就又咬牙坚持下去。
当时的我,真的好感动,班里的同学也很震惊受到了很大的感染。我说,奥,你从对方的话中找了很大的激发自己努力的力量。他说,是的,虽然那个同学可能只是开个玩笑而已。我问他是否愿意告诉我们是哪位同学?他说,他不想说出那位同学的名字,但心里会一直很感激这个同学。这时班级里就响起来不约而同的掌声。我总结说,我们大家互相交流聊天的时候要注意,多多给别人鼓励和支持,也许自己不经意的一句话,会个别人带来很大的影响,是吗?同学们都说,是的。整个班级氛围变得更加温暖和支持。
(三)心理老师帮学生超越自我局限,全班同学感受到超越自我的快乐
〖案例3〗三次才完成自我叙事和分享的小胖子
一个胖乎乎的男同学,再次磨蹭抵抗,坐在座位上,就是不上讲台完成他的自我叙事和分享。上一节就是这个样子,于是我和全班同学商量一下给了他一个“甜蜜惩罚”——30个深蹲,让他这一节课继续完成他的自我分享。可是他依然如故,显然课下没做准备,我有点生气。于是我问他做自我分享的困难和阻碍有哪些,让他说出来大家一起为他想办法,他依然坐在那里不讲话,我感觉自己的小暴脾气要爆发了,突然之间内心里一个声音跳出来提醒我“不要加太多主观判断,你需要花一些时间了解这个孩子”,于是我的语气和缓下来,让他总结在纸上,把他的困难和阻碍写下来给我。下课时,他就追了出来,交给我他总结的纸,有些不好意思,上面写着“没办法在许多人面前表达自己;对自己没有充分的认识;越是逼迫越容易不作为;性格内向,只愿意在最熟悉的人面前表现;不愿意去做内心排斥的事”
当我看到第一条就心软心疼得不行,习惯了把孩子们做不好的原因归结于主观努力不够,比如,我想当然认为他课下没有做充足的准备,所以第二次没有任何进步。但事实可能是存在一些客观因素,他们靠自己可能很难克服。于是我马上表达了我的共情和理解“我理解你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有困难,其实很多人都觉得不那么容易,我也是,所以才安排这个环节让大家有机会得到锻炼和提高,我们的自我分享很简单,不需要像演讲一样,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兴趣爱好什么的”“你有什么爱好和特长吗?”他说不出。我又问“你很爱看书吧,我有几次课间看到你都在拿着书看”,这时他很肯定的说,恩,我很喜欢历史。我说“奥,你看了哪些历史方面的书吗”他说,二十四史。我说“哇,你好厉害”,我是真的很崇拜,他小小年纪竟然看完了二十四史。他的眼睛有点亮起来,说,还有世界通史。我说“那下一节你可以和大家分享一段你特别喜欢的历史吗”他说,可以。那么下一节课,你就做一个关于你喜欢历史的自我叙事和分享,可以吗?他说,可以。
第三次课,一上课,他就主动的走上了讲台,说,和大家分享一段美国历史,是他非常喜欢的,说的过程中有一点卡壳,问我可以去座位上拿书看一下吗?我说当然可以。他看看,给大家讲讲,后来还洪亮的给大家读了一段世界通史上的一段文字,并表达了自己的独特看法,科技的发达还必须配合人文精神发展才能让世界更好的进步。他讲完,我提议全班同学给他掌声,并和全班同学说,有些很难的事情,通过努力逼一下自己也是可以做到的。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对。通过这次讲台上的叙事和分享,他整个人自信了很多。
三、自我叙事与分享在心里辅导课实践中的注意事项
心理辅导课上的自我叙事与分享毕竟是在全班四五十个同学面前的自我表露,有些同学可能不太容易做到,这就需要心理老师对班级的安全人际氛围进行足够的塑造和铺垫。开学始的第一节心理课,就要和同学们讨论约定好明确的课堂规则,并把自我叙事和分享的要求表达清楚,鼓励每个同学的勇敢自我分享和尊重每一个人的真诚自我表达,避免出现一些嬉皮笑脸的反应,同时把同学们做自我分享顺序公布给大家,方便大家提前做准备。
对于不愿意做自我叙事与分享的同学,尊重他们的感受,并给以恰当引导。比如:一个男生说我不知道要分享什么,觉得没什么要分享的,不知道和这么多人面前说什么,好像也很不习惯。于是,我说,关于你自己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可以,只要是真实的,哪怕是你的一个兴趣爱好的点都可以,不用一定要做深层次的自我表露,而且时间也很短暂只要两三分钟。于是下一节课的分享中,他做了精美的课件材料,和大家分享了他喜欢的一个篮球明星,这位篮球明星先天条件不是特别好,但是非常努力,于是也有了很不错的成绩,这个是他为什么喜欢这个球星的原因。
对于一些个性内向的非常不善于自我表露的同学,需要给以相当的支持和鼓励,如果实在抗拒,可以让他先回去再做准备,下次课再做分享。
笔者发现,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自我叙事与分享在心理辅导课的尝试取得很不错的效果,不但使得心理辅导课更加深入的积极影响到学生,而且心理辅导课和个体学生辅导来访仿佛形成了一个良性互动的有机体,心理辅导课成了个体咨询来访的铺垫,个体心理咨询来访自觉成为对学生课堂分享的延伸,甚至个体咨询来访的一些训练也可以通过心理辅导课的互动和真实情境练习得到进行和巩固。
参考文献
【1】高燕.叙事辅导法理论与实践研究【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3(06):46-50。
【2】郑渝萍。团体心理辅导在初中生心理课上的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