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起源
2015年,北京市教委启动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为了探索适合贯通培养基础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标准,从2017年至今,北京城市学院的心理教师们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课题研究。通过查阅并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书籍,了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的现状与成果,并通过目前学校针对贯通培养基础阶段高二年级首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际情况,尝试并制定适合贯通培养基础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1.贯通培养基础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的研究现状
经文献查阅,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作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进行检索,共有730条文献记录,但是没有针对“贯通培养基础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的研究。显然,关于贯通培养基础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没有统一规定的课程标准。目前,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标准研究、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研究、贯彻新课程标准、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由此可见,探索适合贯通培养基础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是当前亟待完成的任务,同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贯通培养”是在七年时间要求学生完成中学、中高职和应用型本科教育,它区别于普通的升学教育,其培养目标定位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结合社会需求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匹配的技术人才。贯通培养基础阶段的学生是高中生,和普通高中生不同的是:他们从高一入学就确定了专业方向(例如,北京城市学院贯通培养目前开设了两个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在贯通培养基础阶段,除了接受普通高中教育课程之外,还接受相关专业课程,例如:专业与认知、师德与素养、音乐、美术、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这些课程与专科或本科课程进行有效衔接,提前为升入专科或本科做准备。贯通培养期间正是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完成素质教育的重要时期[1]。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要想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全面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2]。
2.贯通培养基础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贯通培养基础阶段的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向学生传播心理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对于维护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激发个体潜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探索适合贯通培养基础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是当前亟待完成的任务,虽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其意义重大。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制定,是实现贯通培养模式下的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有效实施素质教育;与此同时,规范基础教育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结构,也是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自我认知能力等得到全面提高,同时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积极思维、创新思维,掌握合理的时间管理方法,学会高效学习,更好的适应社会和工作的客观需求。第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使教学目标有了更明确地指向,不以单纯掌握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为标准,而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切身体验,这种独特的体验方式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最佳选择。
二、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建议
1.明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性质
与传统的知识学习式的课程不同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活动式课程。所谓“活动课”,指的是教师在每节课安排一些特别设计、与课程主题相关的活动——包括游戏、分享和讨论等——然后引导学生们领悟到相关的理念、知识和方法[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和体验,在活动中接受训练和启示,在活动中得到领悟和发展[4]。由此可见,体验性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特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取决于以学生为主题的角色,产生何种心理体验以及体验的程度。另外,根据贯通培养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贯通培养基础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要针对高中生本身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还要针对他们之后的职业方向和相关的专业课程进行衔接。
2.课程目标方面的建议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特点有所变化,密切关注学生当前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例如,贯通培养基础阶段高一新生是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时期,需要融入新的班集体,可能大多数学生会出现对贯通培养模式的担心、焦虑等情绪状态,这时应首先关注学生对目前学习、生活的适应问题,为今后的学业生活打下基础。经讨论,我们初步确定在高一年级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有:适应、人际交往、青春期常见困惑、挫折教育等。进入高二的学生开始逐渐参与到学校的社团活动中去,情绪调节的需求开始逐渐显现,以及面临着繁忙的学习任务,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为高三做准备,所以这一时期,应该关注学生态度的转变以及情感心理的变化,这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经讨论,我们初步确定在高二年级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有:情绪的识别、表达与管理;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完善自我;学习方法、学习动机;生涯规划等。课程应致力于发掘学生自身的优势,激发学生的自我探索热情,力求让学生最大限度开发自身的心理潜能,塑造健全、健康的人格。每个专题应该设置由浅入深、层层递减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具体可行,操作性强。
3.教学模式方面的建议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是知识传授型的课程,建议采用体验模式注重情境创设和学生参与后的感受。体验模式主要是从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出发,以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存在的较普遍的问题为主线组成教育内容,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完善自我,开发心理潜能。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强调“活动”和“体验”。教学中以活动为基础,强调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强调通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分享,从而实现心理的转变和改善,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5]。心理体验活动的形式可用心理游戏、角色扮演、热点调查等,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在轻松、愉快、和谐、活跃的氛围中感受心理的变化,自由表露自己的情绪,投射自己的内心世界,体验与反思自己的行为,分享同伴的经验与感悟[5]。 如,我们在开设“人际交往”这一专题时,通过“折纸游戏”让学生体会到人际交往从来都不是一厢情愿的,它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要有意识地增加双方的信息交流和感情沟通,不断反馈、调节沟通方式,才能达到沟通的最佳效果,实现人际交往愉快,人际关系融洽。
4.教学方法方面的建议
结合该课程的性质,应改变传统课堂的讲授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活动为主要的组织方法,促进学生敢于分享内心,使其积极主动的和老师沟通交流,针对其自身心理问题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教师起到启发引导的作用,从而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的和意义落到实处。借鉴英国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采用开放式教学:有学生讨论、角色扮演、自测自评等多种形式[6]。谢春艳(2013)提出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应多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促进师生互动与合作,有利于实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7]。还可以利用观看视频的方式来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情绪。视频的选择范围比较广泛,可以是心理法制节目的短片,纪录片,也可以是和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电影[6]。
例如,我们在开设“认识基本情绪”这一课时,通过观看视频——科幻大片解读《揭秘人类的情绪》,有助于学生很好的理解基本情绪的分类,简单了解情绪的脑机制、情绪和记忆的关系等,以及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课后观看此视频中介绍的电影《头脑特工队》,和课堂的内容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课程设计方面的建议
对贯通培养基础阶段高二年级约55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有如下期望。首先,他们希望课堂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自己积极参与课堂的各项活动,注重课堂上的体验,以此满足自己心理成长的需求;其次,他们希望通过一些小测试,来更好的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并且希望有机会了解一些有趣的心理学现象及有意义的心理学电影,激发对心理学的兴趣;最后,他们希望在课程设计的后期能了解一些相关的心理学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心理学理论素养。
如,我们在开设“合理宣泄情绪”这一课时,通过让学生画自己的“感觉气球”,重在体验、分享情绪宣泄的方法以及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解决情绪问题。在开设“我是谁”这一课时,通过让学生做问卷——“你了解自己吗”来测试对自己的了解程度,对比客观的测验结果和主观的自我认识,激发学生了解自我的欲望。应学生要求,在课程设计后期,建议增加“生活中的心理学”这一专题,注重心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如生活中的心理学效应、错觉等。通过教师教授和学生活动,让学生了解心理学所研究的基本内容,消除学生对心理学的神秘感和认识误区,并能在生活中合理运用心理学效应,调节和指导自己的生活[5]。
6.课程评价标准方面的建议
一节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首先应该主题明确,内容简单,符合学生当前的认知发展水平,顺应学生心理成长规律,活动设计应充分考虑到每位学生,使每位学生都有任务并积极参与、获得体验。其次,心理教师应尊重学生,引导学生说出内心的想法并认真聆听,保持价值中立,不直接评判学生的想法,而是抛出问题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学会思考是学生心理成长的标志。第三,一节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能激发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立即采取行动,对课上的内容能学以致用,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真正起到帮助学生心理成长的作用。例如,我们引导学生在课上探讨“如何增加生活中的积极情绪”时,有同学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 “每天记录让自己高兴的事情”可以使心情美好,教师进一步肯定并提供研究实例来说明这一做法的有效应,这就使其他同学在实际生活中会去尝试这种做法,帮助他们调节情绪。第四,好的心理健康课程考核标准应注重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意志方面的体验与收获,区别于知识学习式的课程,应注重学生的过程体验,可以采取个人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可以让学生写感悟、赏析心理学电影等方式来进行期末考核,还可以以更为灵活的方式进行,例如学生向心理老师说“心里话”。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1.在课程目标设置上,很容易出现大而全的情况,显得很空洞
我们查阅了很多相关课程的目标设置状况,发现这一问题普遍存在。比如“人际交往”这一主题,常见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在短短的几节课程上,要想完成几个活动或游戏是可行的,但上述目标的可实现性有待商榷。而这样的目标设置,又会导致课程内容不够深入、无法深入学生内心世界。
对策:在课程目标设置上,要做到具体化。
在课程目标中,要做到精选重要目标,做到小而实,各子目标层层递进。比如上文中“人际交往”,可以将大目标分解为不同的子目标——朋友交往、亲子交往、沟通技巧等,设置一系列的课程进行由浅入深,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辅导。
2.易出现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形式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交流单向,缺乏平等、尊重、宽松的氛围,学生相对比较被动。这样的授课形式容易使学生排斥、反感,缺乏兴趣,体验较浅。
对策: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课程要以活动式和体验式为主。
在课程设计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活动性和体验性为主。在活动的选择和设置上,应充分考虑到心理健康课程的氛围应是平等的、尊重的、接纳的、宽松的,其交流形式应是多向的,交流的内容应是多元的。力争使学生在这样的气氛中积极地参与,自由地感受,获得一种在其他学科中无法得到的全新体验与感悟。
3.学生出现误用心理测验的现象
学生对心理测验比较感兴趣,也会自主地寻找一些冠名为“心理测验”,但事实上缺乏常模、缺乏科学解释的测试题,来给自己和别人乱贴标签,以此以为是在学习科学的心理知识。
对策:尽可能的使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
有些趣味心理测试仅供自我了解用,如果希望更精准地了解自己,还需要进行专业的心理测试。要使用标准化量表进行测验,尽可能选用那些经典的,有中国该年龄段常模的测验。通过测验和评价,促进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扬长避短,发展自我。与此同时,我们也能够形成学生的心理状况资料,并为其辅导提供参考意见。
4.教师容易忽略少数学生的一些特殊问题
课程标准能够考虑到该年龄段、该学段和我校贯通学生的特点,注意到了共性的问题。但难以兼顾少数学生的一些特殊问题。例如,有少数学生心里的困惑不愿意在课堂上疏导,如果长期下去的话,必定会导致其心理问题加重。
对策:对个别学生,教师应同时进行个体心理辅导。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多的起到了“预防”的作用,但是一旦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就应该通过心理咨询(或心理辅导)的作用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个体心理辅导应同时进行,力争兼顾到一般问题和特殊问题,目的都是帮助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崔文达. “七年制贯通培养” 的德育教学路径探析[J].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2016 (4): 42-45.
[2]蒋奖.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 (10): 1.
[3]杨治良, 叶斌. 心理(高中版) [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4]吴增强, 蒋薇美.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 7.
[5]杨敏毅, 鞠瑞利. 对拓展型心理课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 2008 (8): 81-85.
[6]黄薇. 石河子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D]. 石河子大学, 2015: 47-54.
[7]谢春艳. 关于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运用案例教学的思考[J]. 教育探索, 2013 (6): 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