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课程思考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激发兴趣,让初中心理活动课“活”起来

  

激发兴趣,让初中心理活动课“活”起来

杨喜庆

【摘要】本文首先叙述了在初中心理活动课中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性,接着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从重视心理实验、营造课堂气氛、开展课外活动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激发学生对心理活动课的兴趣。

【关键词】心理活动课;兴趣;心理实验 

捷克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先导,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学生一旦对心理活动课感兴趣,就会愉快地、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在心理活动课教学中应根据学科的特点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情境,让学生获得兴趣,激发体验。初中生由于受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制约,动机、兴趣当然就会直接影响学习活动。而心理活动课不是考试学科,学生往往不重视,课堂上出现不认真听讲、捣乱课堂、瞎起哄,甚至有学生主观上认为心理老师就是讲大道理,这些道理以后长大了都会明白的错误认知。那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参与心理活动课的兴趣呢?

一、重视心理实验,激发学生参与心理活动课的兴趣

心理实验以其生动、直观、新奇、有趣等特点,对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它不仅能够开发学生智力,还能挖掘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一次上自我暗示的活动课,我在开场白时故意说:“老师今天很纠结,真的很纠结”学生大声问:“老师,你纠结什么啊?”“我纠结要不要给你们漏一手”我轻描淡写的回答。“漏”学生异口同声的说。“可是要是失败了,那可是很丢人啊,我一个心理老师,可丢不起这个人”我认真的说。学生起哄道:“老师没事的,都是自己人”我认真的说:“那你们先给我鼓鼓掌”学生激烈的鼓掌。因为他们已经被我牢牢吸引了。接下来我继续说:“我姐姐的儿子,我的小外甥,上小学,有一年的暑假,他到我家来,有一次做暑假作业他问了我一个简单的三个数相乘,我当时没太放在心上,口算就告诉了他答案。后来,他爸爸检查他作业时,告诉他这题做错了,他不信,还理直气壮地说这是我大舅告诉我的。他爸爸说:“不信你问你姥爷(我父亲是小学数学高级教师)。”后来他问我父亲,我父亲告诉他你大舅确实做错了,并演算给他看。从此,他从崇拜我,开始鄙视我,说什么还大学生,还在南京当老师,小学数学都做错。我让他说的很受伤(学生大笑,估计是看到老师出丑了),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小家伙对我刮目相看,重新在他心中树立榜样,建立威信。后来我想如果我能对他目前学的计算题,心算都能算出来,又能做到准确迅速,他一定会重新崇拜我。

从此我就开始学习心算的技巧,后来发现印度的心算技巧是最厉害的(瞎说的,通过说细节,让学生更加信以为真)而且通过刻苦训练确实成效显著,我试着给自己出题,训练速度和准确度,终于可以在十以内的五个数相乘做到1分钟搞定(学生大笑,老师研究了那么久,只能在十以内的PK)你们不要小看了这十以内的,我可是带小数的,最多保留四位小数。”学生一听就安静了,因为他们知道带小数很难。

有一次周末小家伙和姐姐、姐夫到我家来,我故意说:“畅达,还有没有计算题,上次大舅没在意说错了答案,现在你出题,我和你姥爷PK,他用笔算,我用心算,如果大舅不能做到比你姥爷算的快、准确,你想要什么玩具,大舅都买给你。”结果我是又快又准,他眼珠子瞪的像灯泡一样,从此以后他又跟在我屁股后面,对我那是一个崇拜啊。后来我继续研究心算并刻苦训练,然后找我们学校的数学老师进行PK,以下老师都被我PK掉了(PPT出示老师名单,我故意把初一数学老师名单都放进去),我故意说:“这些老师你们可能都不认识,但他们确实都被我PK掉了”,学生喊出教他们数学老师的名字,说:“认识,有乔德银老师”。(这样他们就更加确信我很厉害了)再后来我参加了江苏省第27届(瞎编的)心算研讨会,和当时的南师大、台湾辅仁大学的两位教授合影留念(其实照片是我参加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培训时和两位教授和的影)

通过我的心算展示,他们还给我颁发了证书(出示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结业证书,因为照片是远距离拍摄,学生看不到证书内容,只看到老师手里有证书),顿时学生爆发热烈掌声。通过前面一次次铺垫,我很认真的说:“今天老师向大家展示十以内的五个数相乘,最多保留四位小数,我只需要十秒钟,如果十秒钟之内老师答对了,请大家鼓掌一分钟,如果老师超过时间或者答错了,老师做一百个标准的俯卧撑。”现场气氛热烈,学生已经开始鼓掌了。我们班有没有哪位同学站起来挑战老师的,同学们面面相觑,没有人敢站起来,他们已经被我一次次的“胜利”吓得没了信心,我继续说:“这五个五位数如果老师自己写,你们可能会说,老师已经在家背好了答案,那就请我们班任意一位同学写三个,老师写两个,这样公平吧?”学生大喊“公平”,最后他们推选出一个男生写前面三个,他写了三个都是带四位小数的,我写了第四个:9.896,最后一个0,然后我大声喊:“等于0”,学生先是一愣,然后全班都笑了,有学生喊着:“老师你耍赖”“不带这样玩的”“我说十以内的五个数相乘,那0是不是十以内的,老师答案对不对?我是不是在十秒内说出答案的?”我分辨到。学生没什么可说了。然后我把实验前后设计给他们说了,后来问学生你们为什么不敢站起来和老师PK,学生开始分析,通过引导他们认识到我一次一次通过故事、照片、细节告诉他们我很厉害,其实就是给他们进行消极暗示,以至于他们不敢和我这个心理老师PK数学计算题,顺利导入本课,紧接着举学生到咨询室咨询的生活上和学习中的例子给他们进一步说明。生活上的例子:小学的时候,一节体育课,让我烦心,跳高。看着比我腰还高一大截的栏杆,心里顿时没了底。很紧张,一方面,怕的是跳不过去会被人笑话,又怕被老师说,腿也开始抖,总想着自己一定会跳不过去,心跳加速,随着老师一声令下,我直接把栏杆撞下。学习上的例子:有一次上数学课时,老师让我们做一道智力冲浪,我一听到是关于思考题的,顿时想:完了,这道题我肯定不会做,然后又一看,天哪!这道题这么长,我肯定做不出来。然后我一边以这样的心态想,一边做题。做了几遍,得出的都是错误答案。让学生对这两个例子进行分析,他们感触很深,再接下来讲如何在学习、生活中对自己进行积极自我暗示,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45分钟的课堂在欢声笑语中度过,学生收获满满,我也很有成就感。

再比如上《人际交往之第一印象》这节心理活动课,我又设计了一个心理实验:我找到一张大学同学的照片,让他们描述对照片中的人有什么感觉?提前教会他们如何描述对一个人的感觉。比如: 1、我感觉他很慈祥2、他站的姿势给人感觉没精神3、他的眼神透露着凶狠4、他笑的好假5、他整体给我感觉很舒服、容易亲近6、他的穿着打扮很得体、大方7、他的表情很有亲和力8、他的表情僵硬等等。我在两个班对照片配上不同的文字描述,一个班:疯狂杀人犯,4年内连杀23人。学生描述大多是:感觉他很凶狠、他表情僵硬、他的站姿很别扭,他穿得衣服不得体、、、、、、和文字描述的很符合;另一班:十九大最年轻代表,全国道德模范。学生描述大多是:他穿着很朴素、感觉他很容易亲近、表情自然、站的很随意、、、、、、和文字描述的也比较符合。当我出示和我大学同学合影的照片,学生大跌眼镜。最后学生总结出:别人的介绍会影响到我们对一个人第一印象的形成。我继续引导到我们在与人交往时,在对一个陌生人不熟悉时往往会受到其他人对他介绍的影响,本来打算和这个人交朋友,结果经另外一个人一说可能会误导我们,因为另一个人对他的评价带有主观意识,如果他俩有矛盾就更加偏离了真实,接着再举一些生活中例子进行说明,学生感同身受。我想这样的实验不仅受到学生喜欢,也能使学生印象深刻,他们也越来越对心理课感兴趣,我也提升了自己的职业成就感。虽然心理是副科,中考不考,但如果我们能够用心去上课,通过自己冥思苦想的一个个心理实验定能激发学生兴趣,并自觉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帮助自己成长,以更加自信、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人生中的一个又一个挑战。

 二、营造和谐、有趣的心理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参与心理活动课的兴趣

要想营造和谐有趣的心理课堂气氛,教师应灵活驾驭课堂,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形态,及时反馈信息于学生,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心理,给全体学生以爱心,关注每一位学生,创造其乐融融的课堂心理环境,以提高整体的活动效率。那么如何才能达到以上目标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两点入手!

(一)提高亲和力,融洽师生关系

据调查,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是“上课总带着微笑、对学生少批评多鼓励、下课后能主动留下来与学生聊天、知识渊博、性格开朗、很会开导人、具有幽默感的老师”;而“上课总绷着脸、没有一点笑容,表情僵硬的、只会讲大道理照本宣科的、经常指责学生不会学习的老师”是学生所讨厌的。说明多与学生沟通,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其爱好、兴趣所在是十分重要的。实践表明,教师高尚的人格,良好的行为习惯,热爱学生的态度,渊博的知识,出众的口才,大方的形象,最能感染和鼓舞学生。因此,能成为教学上成功的教师,必须真正发挥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应有作用,在课堂上是严师,在课堂下是朋友、是兄弟姐妹,真正做到像对待弟弟妹妹那样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和交往中的困难,以自己人格和情感的力量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上自己所授的科目和课堂教学,为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以,无论哪个层次的学生,我都尊重他们、信任他们,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尽自己的能力学好。“天生我材必有用”,对他们报有良好的期望,使学生在心理活动课上,感到有一种满足感、自信感。教学上多激励,多点拨,不指责。从不贬低学生的学习能力,无论哪一类学生,当他们做活动、分享感受时,都给予适当的表扬、及时的赞赏。及时发现和尽可能多地找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且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感到老师对其的认可,从而精神饱满、心情愉快,自然也就有学习兴趣,自觉性、刻苦性也就提高了。只要每个教师充分地发挥应用教学艺术,那么就能够把好、中、差三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信任你,愿把他们之间差距缩小,有一种不辜负老师期望的心理。

(二)注意课堂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

要想心理课堂生动有趣,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创新。陈旧的方式激发不起学生的热情,学生总喜欢新奇的事物,教师应不断创新、求变,才能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比如:每年都要给学生讲一节关于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课,这本身就是讲创新,老师不创新,怎么可能激发学生兴趣。创新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而学校教学大都是聚合思维。发散思维的三个关键因子是:新颖性、变通性、流畅性。对这三个因子每年我都会用学生感兴趣的材料训练他们,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今年我让学生给一段这样的材料命题,以此来训练学生新颖性:妈妈给小明买了一辆自行车,小明在院子里骑自行车,妈妈看着他。小明绕着院子骑第一圈时,对妈妈说“妈妈,你看,我不用手都可以骑!”骑第二圈时,对妈妈说:“妈妈,你看,我不用手和脚也可以骑!”骑第三圈时,对妈妈说:“妈妈,你看,我牙没了。”学生看完材料就开心的笑了,我给他们分组,按照3-4人一组,看看哪一组写得多(流畅性训练也做到了)而且有新意。6分钟后,学生们纷纷读出他们写的命题:《乐极生悲》、《速度与激情》、《自作自受》、《手、脚、牙》、《我牙呢》、《小明骑车记》、《满地找牙》、《三次露面》、《车技“高超”》、《奇葩的小明》、《三圈过后》、《炫耀的资本》、《妈妈的尴尬》等等。课堂被欢乐声包围着,就这样学生快乐着、收获着,每次心理活动课,他们都感觉时间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有时还有学生说:“老师延堂吧!”,听着这样的声音心里真是美滋滋的,更为自己终生选择这一职业而无悔的奋斗下去坚定了信心。

三、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参与心理活动的兴趣

利用课余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开展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如开讲座、心理测验、校园心理剧比赛、心理黑板报的制作、心理手抄报的评比、经典心理电影的赏析、心理社团的开展、趣味“心理运动会”的举行、心理百科知识的竞答等等。

实践表明,通过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趣味性的、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对心理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了学生参与心理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总之,作为育人又育心的心理健康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水平,从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能自觉、持久、主动地参与心理活动课。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