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学习都是发生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的。心理学家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指出人的行为是个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由此可以推出,学生的学习、行为改变是个体和课堂情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恰当的课堂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学习效率。心理健康课为了实现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三维教学目标,尤其需要创设精巧的课堂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产生深刻真实的体验,内心受到触动,有所感悟,进而产生行为上的改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一、情境创设
依据现有文献的定义,情境创设指的是“教师运用某种教学手段,创设与学习材料相应的情境,或将学习材料以直观的形态呈现给学生,以激发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让学生如身临其境,产生与情境和学习材料所表现的情感共鸣”[1]。也可以说,情境创设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教师使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和素材,设计紧扣主题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
教学情境有多种分类方法,根据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特点和功能,王党飞将情境分为直观情境、知识情境、问题情境、实践情境[2];沈贵鹏根据心理教育活动的流程将情境创设分为暖身情境、问题情境、留白情境、模拟情境,并认为经过设计的情境更容易契合学生的心理,使心理品质在互动的情境中产生积极的变化[3]。
二、心理健康课情境创设的原则
心理健康课程目标的特点决定了心理健康课情境创设的特点。课堂情境创设要让学生放下心理防御、敞开心扉,产生情感体验,进而发生行为上的改变。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心理健康课情境创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即时性
创设情境的素材最好是当堂生成的,即时发生的,在此种情境下,学生的体验发生在当下的课堂,体验鲜明、深刻。例如讲《情绪》主题时,为了让学生体验到惊讶的情绪,一位老师在讲课过程中毫无预兆地突然将喝水的陶瓷杯摔向墙壁,随着一声脆响,杯子碎了一地。学生正在听讲和记笔记,突然听到响声、看到这一幕都很惊讶。随后老师询问学生的情绪反应,然后讲惊讶情绪。学生对这节课印象深刻,教学效果良好。
同样讲情绪,一位教师提前一周调查引起各种情绪体验的生活事件,第二周上课时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不同事件可以引发不同的情绪,学生反响平平。情境素材的获取与使用存在一周的时间差,当时引起强烈情绪体验的事件,一周后引起的情绪体验会弱很多。如果能在课堂上即时创设情境,就不要使用时效性不强的情境素材。
(二)现实合理性
在塑造情境时,要注意素材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使用虚假的、不贴近生活的素材难以激发学生真实的体验。在讲《父爱母爱亲情进行时》一课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呈现汶川地震中父母用身体搭建生存空间,牺牲自己保护孩子的照片;舟曲泥石流中,父母高高托举孩子尽力让孩子生还;以及小鸟为保护幼鸟,故意吸引接近鸟巢的猫来抓自己,最终命葬猫嘴的视频。这些照片和视频都是真实场景的记录,学生看到这些场景,联想到父母为了自己也付出了很多,深受感动。理解了父爱母爱的深沉和厚重,对父母的抱怨减轻了很多。
同样是这一课,一位教师创设了学生感恩父母之爱的环节,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给父母发一条短信:“爸妈,我爱您!您辛苦了!”学生照做之后,有些父母立即打电话过来,担心孩子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怎么突然这么“肉麻”。如果教师能将此环节改为用平时与父母沟通的方式表达感恩,更贴近学生实际,就不会引起父母的担心,教学效果会更好。
(三)典型性
创设情境时要提前做好调查,选择比较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情境,反映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而非个例问题,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体验和感悟。比如讲《挫折》主题时,对中职生来说,中考失败是每个中职生遇到的一个较大的挫折,中考失败令家人失望、在亲戚朋友跟前丢面子,在同学面前感觉自卑。这是中职生遇到的共性问题,教师可以就此创设情境,展开讨论,共同面对中考失败的挫折。
同样讲《挫折》,有位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做搭纸牌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挫败感。活动结束,有的小组和同学搭的非常好,不仅没有体验到挫败感,反而产生了较强的自豪感。该活动情境的创设就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如果教师能增加活动难度,或者给学生提出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求,大部分学生就会体验到挫败,活动目标才可能实现。
三、心理健康课情境创设的途径
(一)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各个学科均可使用的一种情境,教师可以将与主题相关的,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抛给学生,引发学生思考如何应对。心理健康课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问题呈现出来,提问学生,如果事情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么做?如果对方向你求助,你会怎么做等。带着问题进行此后的学习,会增加学生的目标意识和参与度,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也会激发他们思考。
(二)情景模拟
受条件限制,无法亲临现场的体验,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产生相似的体验。比如《体验职业》一课,学生在课堂上模拟做导游介绍自己的校园,模拟售货员出售课桌上的物品。讲《沟通》时,让学生模拟不同的语气、表情与人交谈时,对方和自己各有何感受,沟通效果如何。情景模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时空的限制,又能让学生产生相对真实的体验。
(三)课堂活动
心理健康课的特色之一是丰富的体验活动,活动过程中激发的感受往往最真实和深刻。如果教师能设计出紧扣主题的活动对实现教学目标非常有益。比如讲《助人》主题时,设计盲行活动,让学生两两一组,一人佩戴眼罩扮演盲人,一人扮演助人者,两人一起走一段设计好的“崎岖”之路,然后互换角色,再反方向走一遍“崎岖”之路。活动之后,每个学生都有很深的感触,先扮演盲人的同学,真正体会到眼睛看不到时的无助感、小心翼翼感、对帮助自己的同学完全信任或半信半疑等;扮演助人者时,会想的更加周全,保护对方。先扮演助人者的同学,起初不太能理解盲人的犹豫、步履缓慢,认为对方不信任自己;当自己扮演盲人时,才切实体会到盲人的不易,反思自己在助人时的表现有何不当。
(四)冥想再现
冥想作为一种心理技术,可以用在课堂中,让学生通过想象再现或幻想一定的场景,这样的场景无法通过模拟等其它方式呈现。比如讲《父爱母爱亲情进行时》一课时,播放舒缓的音乐,教师引导学生回想父母为自己做过的令自己感动的一件事,每位学生闭上眼睛,跟随教师的引导语安静地冥想。个别学生在冥想的过程中眼角湿润,可见冥想过程中逼真的画面触动了内心深处的感受。冥想可以照顾到每个学生的特异性,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冥想,针对性更强。
(五)多媒体资料
在创设情境时,音乐、图片等多媒体资料可以起到非常好的辅助作用,且其本身也可以作为一种情境。冥想时播放舒缓的轻音乐作为背景,可以帮助学生放松。讲《情绪体验》时一位教师播放音乐片段让学生听,然后询问学生的情绪感受。播放十面埋伏的音乐片段时,学生听了倍感紧张。播放高山流水时学生感觉放松。图片、视频等素材形象直观,在展示一些场景或故事时,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用来辅助创设情境。
没有切身体验就难以产生深刻的感受,创设的情境越逼真,越贴近学生实际,学生的体验就越深刻,越容易有所感悟和改变。
四、情境创设误区
(一)过度暴露
创设情境时避免学生过度暴露,课堂教学不是个体咨询,如果学生暴露太多,教师无法及时做处理,会对学生造成潜在的心理创伤。如果学生的情绪被触发,教师可以先简单做处理,课后再及时进行个体咨询。比如讲《阳光总在风雨后》一课时,一位老师在课堂上挖掘学生曾受过的心理创伤,重新体验一遍,课堂上几个女生忍不住哭了起来,教师无法在课堂上对她们进行一一安抚和针对性的咨询。此后的课堂时间,她们一直沉浸在悲伤情绪中。
(二)没有营造安全的氛围
心理课需要学生进行自我暴露时,班级安全接纳的氛围非常重要,如果氛围不够安全,学生就不会敞开心扉,情境创设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比如讲自信主题时,一个环节是学生逐个站到讲台上大声说出自己的优点,比如有同学说:“我很自信,因为我学习好,做事又认真!”此时,有同学在台下起哄,发出嘘声,这对台上的同学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后面的同学要么推脱不敢上台,要么在台上很拘束,担心不被认可。课堂氛围没有营造好时,教师不要急着让学生分享。氛围也是情境的一个部分,教师要注重营造安全的氛围,避免学生调侃和起哄。
(三)为了形式而创设情境
情境创设要服务于教学目标,紧扣主题,不能为了让课堂热闹或形式多样而创设情境。有些老师拘泥于形式,为了课程看起来充满“心理味”,创设情境,使用各种心理技术,如咨询中的空椅子技术、家庭系统排列等。这样的形式主义未必有利于教学,心理课堂也不一定非要拘泥于某种固定程式,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即可。比如有的老师通过在心理课上读绘本、分析绘本来引发学生心理体验,促进学生改变;有老师通过电影片段来进行心理课教学等,这都是较好的尝试。
五、小结
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体验,促进学生思考,拓展课堂教育环境,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创设恰当的情境需要教师课前对学生充分了解,对情境可能引发的学生反应有充分的预设。创设情境是为了更好达成教学目标,一旦发生预设外的情形,教师要能及时灵活处理,不偏离主题。
参考文献
[1] 王晓庆.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情景创设初探[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中). 2015 (3): P72-73
[2] 王党飞. 情境创设在教学中的作用[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9,11(3):105-106
[3] 沈贵鹏. 心理教育活动情境及其创设[J]. 江苏教育. 2016(64):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