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课程思考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高中生生涯发展教育的特色课程创建与实施 ——表达性艺术心理辅

 高中生生涯发展教育的特色课程创建与实施

——表达性艺术心理辅导在高中生生涯发展教育中的应用

                                   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沈闻佳  朱丽  徐嘉文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明确提出要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生涯指导。高中生处于生涯发展的需求、探索和选择阶段,如何确定人生发展目标和发展道路,把自我健康成长、能力发展、大学专业选择与未来的职业规划进行有效整合,从而科学地规划人生,来实现自身的最大发展,是一个重要且必要的问题。

 一. 高中生生涯辅导的现状

1.       目标定位:局限在职业规划上

多数高中把生涯辅导定位在帮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做出更好的选择,通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对职业生涯有感情的体验,很多工作流于表面形式,并没有弄清楚生涯辅导的定位,对学校生涯辅导的目标也比较模糊,有些直接定位在较高的高考考分上,这使得生涯辅导的实质性工作推进不明显。

2.       学生情况:认知模糊、规划被动、选择盲目

通过一些调查和前人研究发现,目前高中生在对自己生涯的思考中存在认识模糊、规划被动、选择盲目的问题。

首先,学生对生涯的理解是模糊的。大部分学生把生涯定位在职业规划上,认为职业距离他们还很遥远,因此对类似的问题思考较少,也不关心。生涯虽然凸显事业,区别生活,注重发展性,强调职业的变化,但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生涯不仅仅强调职业生涯过程,还主张将职业生活与其他生活如休闲、退休等统一起来。因此,生涯是一个人职业、社会、生活与人际关系的总和,是一个人终身学习与发展的历程。生涯辅导的核心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实现人的终身成就。职业规划是生涯辅导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不是全部。

其次,学生对自己生涯发展的规划是被动的。他们对自己喜欢什么、将来想学什么专业、自己的学习与将来职业选择之间的联系的思考非常少,甚至没有。很多时候他们在应对巨大的学业压力,缺乏主动积极探索兴趣的动力。

最后,学生对生涯发展的选择是盲目的。学生对将来的生活设想和职业设想一般基于父母的思考,聚焦在收入高、物质条件好、工作稳定的基础上,他们很少思考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因此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发现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需要通过转专业等途径来解决问题。有些学生也面临转不了专业,在大学四年痛苦地学习自己不喜欢的专业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       现有尝试:缺乏广度和深度

日前,生涯辅导是热点,很多学校已有非常棒的尝试,但存在缺乏广度和深度的问题。

就上海来说,需要高中开设了生涯辅导课,但是课程内容受到思路局限,虽然聚焦在认知自我、认知职业的维度上,但方式方法单一,获得的资源也有限,缺乏广度。很多学校也有生涯导师制、生涯助力师、生涯咨询、职业生涯体验等尝试,但也由于种种原因,多数存在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的问题,学生并没有非常深入的体验。

 

二. 依托课程建设,构建我校生涯发展教育的顶层设计

1.       我校高中生生涯发展教育的目标定位

在其他学校的现状和局限的基础上,我校对生涯发展教育的定位也有思考。特别是面对当今社会,发展速度飞快,变化不断发生的局面,有统计显示,目前比较热门的工作,在15年后就不存在了,学生也反映小时候的梦想是当一名公交车的售票员,可是他还没有读到大学,公交车售票员这个职业已经几乎消失了,面对这些现状,我校提出了我们对高中生生涯发展教育的目标定位:

(1)       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认知未来、认知自己与未来的链接

(2)       培养学生拥有能够选择的能力

(3)       帮助学生树立将变化看作规划的一部分的意识及应对的能力

2.       基于课程建设的高中生生涯发展教育的学校顶层设计

在我校生涯发展教育的目标定位的基础上,我们对学校课程进行调整和创设,构建了基于课程建设的生涯发展教育顶层设计:

课程类型

具体课程

目标定位与能力培养

基础型课程

各门学科

培养学生拥有能够选择的能力;认知自己、认知未来、认知自己与未来的链接

拓展型课程

非限定性拓展课

各种拓展课

社团课程

限定性拓展课

心理辅导课

认知自己、认知未来、认知自己与未来的链接、深入体验职业、树立将变化看作规划的一部分的意识及应对的能力

修身班会课

社会实践

TEDxYouth

3. 各种分层设计满足学生生涯探索和体验的个性化需求

1)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基础型课程、修身课、心理辅导课以及社会实践,满足学生生涯发展所需的基本能力。

2)面向学生开设供自主选择的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a,通过兴趣分层,让学生自主报名社团,在社团活动中深入体验和发展兴趣。b,通过能力分层,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团体课程,如学生领导力课程、TEDxYouth等,让不同学生在自己的能力程度上更上一层楼。c,通过优势分层,让学生选择符合他们优势的拓展课,如机器人、思维训练、头脑奥林匹克等,通过深入体验和学习,让优势得到更好的发展。

这些不同的分层设计,满足了学生对自己生涯探索的个性化需求。

三.依托特色心理课程的创建与实施,实现高中生生涯发展教育的创新与突破

1. 从学生自我建构的心理过程角度出发,实现我校生涯教育目标定位的创新

从我校对学生生涯辅导的顶层设计中就可以看出,我们的生涯发展教育不是局限在职业规划上,而是聚焦在对学生应对未来的能力的培养上,关注学生生涯发展的整体过程。因此,我们创设了以心理辅导活动课为核心的关注学生自我建构过程的特色课程,自我建构的核心理念是: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未来的路不是找到的,而是走出来的;走出这些道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出这条道路的人,又改变着目的地。正是基于这个理念,我校提出了“(1)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认知未来、认知自己与未来的链接;(2)培养学生拥有能够选择的能力;(3)帮助学生树立将变化看作规划的一部分的意识及应对的能力。”的生涯教育目标定位,同时,我们运用表达性艺术心理辅导的方式来探索如何将这些理念和能力传递给学生,这是我校在高中生生涯辅导中创新于其他学校的做法,并突破于现状的尝试。

2. 从符合我校目标定位的角度设计,实现心理辅导课生涯主题单元设计的创新

生涯教育是一个全校教师共同参与的教育,每一个学科都实现我校生涯教育目标中的某个部分,心理辅导课主要实现帮助学生“认知自己、认知自己与未来的链接以及树立将变化看作规划的一部分的意识”的目标,并帮助学生去发现、创造和维系能够帮助他们应对变化的优势和资源。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了心理辅导课生涯主题的单元内容。

单元主题

课时主题

课时名称

目标

课时数

生涯辅导

自我认知

MBTI

快乐冒险岛

价值拍卖

了解自我的性格、气质、兴趣、优势、价值观等,形成自我概念。

3

未来与自我链接

理想职业

职业家族

认识到学习与未来之间的关系。

认识自己受教育程度对未来人生和社会的影响。

2

选择与规划

我会怎样选择

穿越15

我的生涯资源

学会做选择。

学会结合自身情况制定成长计划。

树立将变化看成规划的一部分的意识,并善于发现资源。

3

3. 从表达性艺术心理辅导的角度思考,实现生涯主题心理课教学方式的创新

1)表达性艺术心理辅导的定义

表达性艺术心理辅导是通过表达性艺术形式,运用在心理辅导中的工具或媒介;允许学生通过口语表达、非口语表达诸如行动肢体及艺术创作的表达,去协助个人进行探索与自我成长。透过绘画、音乐冥想、艺术涂鸦与创作、身体雕塑、演剧、重新创作等过程来经验自己的生命故事,体验成长经历,思考生涯过程,是一个从抽象概念转化到生活具象的过程,从艺术创作中,可以达到沟通、心理宣泄、自我探索、发现成长的效果。

2)绘画生涯树,贯穿自我生涯的探索

生涯辅导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也是高中生完成自我建构的过程,即要了解到我是怎样的一个人以及我想成为怎样的人,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我们通过绘画生涯树的方式,希望通过树的成长帮助学生去体验个人的成长,用绘画的方式激发成长的感性理解。

整棵树的绘画从树根开始到树叶,分别对应了个人生涯成长中“我想成为怎样的人”、“我的优势和资源”、“选择与决策”、“计划与行动”、“目标与愿景”,如图所示:

 

\"\"

在每一个课时中讨论一个话题,比如在“MBTI”的课时中讨论天赋和优势,通过MBTI的测试了解到自己的天赋和优势,并且去讨论除了这些与生俱来的优势之外,身边还有什么可支配、可运用的资源,也是自己的优势。讨论之后完成对树根的绘画的填写。再比如,在“职业家族”的课时中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去设计调查问卷、访谈提纲,调查和访谈不同职业,老师在过程中指导访谈提纲的内容,比如侧重在被访谈者学习生涯、发展变化以及生涯调整上,了解一个个体能成为现在的一个职业人的整个过程以及这个职业中非常具体细致的问题。调查后做成海报交流展示,之后总结讨论出自己的选择与决策、计划与行动等,继续绘画自己的生涯树。

每一个课时的推进既是对生涯历程了解的推进,也是从树根开始对这棵树绘画的推进,完成了树的绘画,自我生涯的探索也就完成,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非常感性地体验到树的成长与自我成长的链接,更容易激发学生对生涯发展的探索、思考和表达。

3)音乐引导想象未来15年,体验、接纳和应对生涯中的变化

帮助学生去理解和接纳在未来生活中变化是一直存在的,并且能寻找、创设并维系应对变化的资源,这是我校进行学生生涯发展教育的一个突破点,也是难点,但是非常重要。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他们大部分人经历的生涯中一定会有变化,也有可能他们将来需要从事的职业现在都还没有出现,学生需要意识到将来的生涯是充满变化和不确定的,我们希望通过音乐引导想象以及团体绘画的方式,帮助学生去体验变化的存在,让学生们可以在不确定或者变化出现时不那么慌张,并对变化和不确定有积极的认知,以及有一定的应对策略。因此,我们设计了一堂音乐想象与绘画结合的心理辅导课,通过创作达到学生理解、体验和成长的效果。

这是一堂名为“穿越15年”的课。

环节一:听音乐协作绘画,体验变化的一直存在与带来的情绪

首先,我们请学生对自己未来的15年有一个设想,再用音乐引导的方式把15年后的场景画出来,画的过程也有特别之处。我们邀请学生在听到音乐的时候进行绘画创作,音乐停止后起身,围绕桌子行走,音乐再次响起时,他停在谁的画作前就帮助这个同学继续创作,直到音乐停止后继续起身行走,音乐再响,停在哪里就帮谁画,一直进行下去,直到老师宣布创作结束。学生回到自己的画作前,表达看到自己画作的感受。这个过程启发学生体验变化和意料之外是一直存在的,当看到变化时会出现恐惧、惊讶、好奇、兴奋等等情绪。

环节二:讨论绘画的理解,接纳变化及看到接纳背后的原因

其次,我们会询问学生对这张画中接纳的部分,谈谈接纳的原因。这个过程是帮助学生了解到即使有变化出现,有情绪出现,仍然会有接纳的部分,而之所以接纳是因为满足了我们的喜好或者最想要的内容。

环节三:调整绘画的内容,总结调整方法及调整背后的资源

再次,我们会邀请不接纳的学生继续修改或者索性重新创作自己的绘画,结束后询问学生他们是怎样作调整的。这个过程是帮助学生去理解变化出现后也一定有你不能接受的部分以及你想修改的部分,那就用一些方法去调整,可能是寻求帮助,听听别人对你的绘画有什么修改意见;也可以依靠现有基础,在原来的画作上作修改;甚至可以重新创作。这三种方法对应了三种他们自身的资源,分别是人际支持、优势能力和性格风格。

环节四;讨论自身再创台词,总结对整堂课的理解

最后,我们邀请学生结合自身情况,说说他们曾经遇到过的变化以及应对方式,并邀请他们对《阿甘正传》的台词进行补充:“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补充台词的方式总结对这堂课的理解。

 

 

结语

 

生涯发展教育是一个重要话题,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看到在高中阶段孩子们最需要的生涯教育是什么,并努力去创造并为孩子提供一些资源;作为一名心理教师,我们需要看到在学校构建生涯发展教育的过程中,心理老师可以做些什么。心理老师的强项一定不是介绍各种职业,带领孩子们去进行职业体验,而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去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未来的关系,并更有能量地去理解、接纳和应对那个一直存在着的变化,帮助学生去完成自我建构的过程,这是一个心理老师在高中生涯发展教育中能做的事。我们心理的特色课程也将重心放在这个部分里,去帮助学生接纳“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未来的路不是找到的,而是走出来的;走出这些道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出这条道路的人,又改变着目的地。”培养学生“随心而动、适当求助、顺势而生”的能力;并通过表达性艺术心理辅导的方式去达成这些目标。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