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课程思考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人文教育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高中生处于身心逐渐成熟的时期,对未来生活充满幻想,对未来职业已有向往。在这个时期,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实施生涯规划教育,将社会需求与学生自我发展相结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劳动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科学合理地进行生涯规划,使学生做出有利的选择,达到人尽其才,关注学生个人的未来发展,以发挥教育的实用性。

笔者学校潍坊中学秉承人文教育理念,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促进学业发展,最终落实到生涯规划中来,促进学生自我了解、自我定位、自我发展及自我实现,引导学生在做好高中阶段性规划的同时,尝试性地选择并规划适合自己的职业和与其相适应的各种生活角色,以完成自我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对接。

一、人文教育背景

笔者学校潍坊中学历经130余年文化传承,本着“自由、民主、平等”的原则,积淀了丰厚的人文底蕴。近年来,学校积极贯彻上级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新课程改革,确立了人文教育核心价值观,坚持“人文,惟真,为发展而教育”的办学理念,“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培养目标,致力于“建人文特色学校,办人民满意教育”。构建了人文管理、人文德育、人文课程、人文课堂等较为完善的人文教育体系,形成了分层分类教学、全员导师制、家校合作、学情教情会商、民族教育等较为完备的人文保障机制。

人文教育关注对个体生命和价值的尊重,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教育探索的不懈追求是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作为一名心理教师,我对学校人文教育的理解和感受是,人文教育是基于人性本身的需要实施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高层次的三个需要即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学校人文教育,正是满足了学生这三种需要,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能使学生找到自己的情感投入和兴趣归属的领域,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的价值,将个人能力发挥到最大程度,更容易更幸福地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

生涯规划教育作为我校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对高中生自主发展有很大的积极意义。生涯规划课程作为人文课程体系的一个模块,成为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宗旨是引导学生进行生涯认知、生涯探索、生涯定向、生涯准备和生涯熟练等,以培养学生形成自我认识、自我定位、自我引导、自我完善的生涯能力,帮助学生按照社会要求和自身发展需要自主规划人生。

二、生涯规划课程开发

我校从2009年开始着手探索生涯规划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2009级为试点,成立了研究团队,确立了领导小组,以班主任为指导教师,以班会时间为主要时间,每月组织一次主题活动。活动以“励志—规划—选择—落实”为主线,先后组织了“三年畅想”、“三年规划”、“文理分科指导”、“特长培养指导”、“填报志愿指导”、“优秀毕业生报告会”、“理想职业调查”等活动。在此基础上我校组织了《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一研究成果,并在2012年荣获了潍坊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4年初,我校依托“人文教育”理念,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终身生涯发展为目的,创建了生涯规划室,涵盖了学业指导、高考教育、职业规划、心路导航等功能,为学生生涯发展测评主题课和生涯规划社团活动等的开展提供了保障场所。以心理教师为核心力量的生涯规划教师团队在实践的基础上自主开发了校本教材《迈向人生巅峰的阶梯——高中生生涯规划指导》,定期给学生上好生涯规划课和做好社团活动。我校引入《高中生涯发展教育系统》,该系统汇集认识自我、认识外部世界和有效的决策行动,以完整、科学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自主做出适合自己的生涯规划。每位学生可以随时登录系统进行测评,进行自我认识、专业、学校和职业等的综合详细的查询,以及参考决策和行动评估报告,这为学生高中生涯自主发展创建了良好的平台。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我校确立了以“认识—决策—行动—再认知”为主线、以“生涯规划课堂—主题班会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生涯规划社团活动—生涯规划教育拓展渠道”为方式的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的实施成为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载体,保证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

(一)课程目标

1.自我发展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兴趣、性格、能力、需要、价值观和态度,培养社会责任感,塑造生涯发展所需的积极品质。

2.生涯探索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对多种类型职业的认识能力,对专业和大学概况的判断能力,以及对社会需求的理解能力。

3.生涯管理目标,旨在辅导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做出高中阶段的关键选择,并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做出科学的生涯规划决策。

()课程内容

生涯规划课程内容可以用这样的三个问题来概括:“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如何到达?”与其对应的是下面这三个回答:(1)认识自我和认识外部世界,包括认识自己的兴趣、价值观、性格、能力、资源等,认识职业、专业、大学、社会需求等;(2)阶段决策:文理分科、小科类选择、志愿填报,以及与每个选择对应的生活角色的定位和决策;(3)行动与调整:掌握与决策目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达成目标执行计划等的优秀品质塑造,包括如何制定目标及实现目标,合理管理时间、掌握学习策略、处理人际关系、调控情绪、增强责任感等。生涯规划课程具体内容见下表。

 

迈向人生巅峰的阶梯

_

高中生生涯规划指导

模块

学时

课程主题

5

40

20

一、激励篇

2

规划成就精彩人生

二、认识篇

12

1.认识自我:兴趣和能力

2.认识自我:性格和气质

3.认识自我:人生价值观

4.认识社会:学业与职业对接

5.认识社会:了解大学教育

6.认识社会:凝视社会导向标

三、决策篇

12

1.我的意愿职业

2.我的适合职业

3.我的理想大学

4.我的高中学习

5.我的阶段选择

6.我的生涯规划

四、行动篇

12

1.学习品质的提升

2.学做情绪的舵手

3.驾驭时间的艺术

4.释放信念的力量

5.最为宝贵的责任心

6.合作成功的喜悦

五、勉励篇

2

炫出最美的生涯彩虹

 

三、生涯规划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方式

依据各年级学生发展特点与需求,以班级为单位,面向全校学生开设课程。依据课程内容模块的设置,高一年级主要内容:自我认知和生涯觉察;高二年级主要内容:职业探索、进路指导;高三年级主要内容:生涯规划、生涯辅导。高一和高二年级以生涯规划课程、主题班会渗透生涯规划教育模式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为主,高三年级针对学生需求主要做专业、学校选择、考前专题辅导和个体辅导等。

(二)课程实施评价

评价内容:自我成长报告、实践课题小结、阶段性生涯规划书;评价方式:自评、互评、项目评价、生涯发展规划评价、教师综合评价;评价结果:结合以上五种评价方式结果,做出优秀、良好、及格的等级评价,凡全程参与课程学习、并在生涯认知、知识、能力、品德修养等方面有所提高的学生,都应给予及格成绩,评价结果纳入学生学分和学年考核。

(三)课程实施反思

人文教育背景下生涯规划课程实施理念不仅仅是引导学生最终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而是引导他们选择并规划适合自己的职业和与其相适应的各种生活角色,即将个人的自我实现与社会价值对接,使学生在自己感兴趣、适合自己的领域里,在为社会带来价值的同时,成就自我实现,收获幸福人生。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在认识自我部分,给我们最大的感受是兴趣和价值观导向对阶段性规划和未来规划影响力最大,兴趣是最强的内源性动力,使学生找到自己所爱,爱自己所爱,成就自己所爱,才会真正满足学生情感与归属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高中三年中,才能快乐幸福地有目标、有规划、有动力地学习和生活。2016级一名学生入学以来一直对班级没有归属感,没有学习的动力,自暴自弃,第一次模块考试在班里下降了20多名。在班主任、任课老师和心理教师的帮助下,通过我校引入开通的《高中生涯发展教育系统》和个体规划辅导,首先帮助他找到了自己的理想职业——化学研究员,然后回到现实的学科学习上,自然他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十足,又通过化学老师的鼓励性谈话,生涯规划主题活动《合作成功的喜悦》中共同“解手链”的体会,最终使他找到了情感投入和身心归属的方向,期中考试化学成绩满分,班级名次升到了第11名。这使他重获信心,体验到了自身价值的实现和团队的力量,他的学习和生活的积极品质得到了良性发展。

生涯规划课程重在突出学生的活动体验性和观念内化性,所以在课堂设计上既不能被单调的说教绑架,也不能因多样的活动而游离。在给学生创设尊重、自由、平等的充满“爱”的课堂氛围下,还要确立一定的“规矩”。学生积极品质的塑造有一定的规范性,但不是要求学生强行遵守,而是赋予他爱与肯定的感染和正向的引导。在《我的人生价值观》这一主题活动中,有的学生追求金钱和权力,有一个个性张扬的学生一句经典的理由是:“我有钱有权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会有名车豪宅,美女相伴。”他此刻的表情和眼神有些轻视和高傲。这时,需要老师进行部分肯定,再加以一个“规矩”来正向引导。老师说:“嗯,不错,人人都有追求美好事物的天性,每个人对美的形式的追求也不一样。那这样,你觉得会收获什么?”他说:“很潇洒,别人也看得起我。”老师说:“那你想对你关心的人或者社会做哪些有价值的事情呢?”他思考了一会儿,略带沉稳神色地说:“我要给爸爸妈妈请个私人运动教练,希望他们身体健康,会给班里同学创造聚会的资源和其它帮助,想投资一个游戏开发的公司,给爱好游戏、电脑程序的人提供发展平台。”老师又问:“那这样,你觉得又会收获什么?”他收敛地说:“可能是别人的感激和感谢吧,也会有对自己的肯定。”老师欣慰地点点头:“等你有钱有权了,可能做到的不仅这些,还会有更多有意义的事情,也希望你能一步一步地实现。”其他同学由开始的哄堂大笑变为一致的鼓掌赞许。我想,在座的孩子们都会有一次价值观的升华。

通过这一很小的主题活动案例,我感受到: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真正的爱是带有规矩的爱,孩子需要爱,更需要规矩,规矩和爱的统一才能成就孩子的未来。人文教育背景下生涯规划课程的实施便是在规矩和爱的统一中将教育理念和教育目的升华。

(四)课程实施展望

新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的出台和实施需要我们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和招考制度下大多数高考生和家长认为的在进入大学后再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观念。从2017级高中学生开始,全部面临选课程、选考试、选专业、选高校等较原先更多样且更复杂的选择。面对新改革比较合乎逻辑的认识或许应该是:要读大学的哪个专业取决于以后想从事的职业,知道自己学的专业,才可能知道“七选三”到底选考哪些课程。

面对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的评价模式,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以及主题班会、各学科、社会实践渗透生涯规划课程模块将成为高中生涯规划课程实施的趋势,我校也在这些拓展渠道中努力探索。我校生涯规划教师团队在学校的指导下已申领多个项目管理,主要有:主题班会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操作;为每一位学生装上适合自己的发动机——职业目标的探索与确立;生涯规划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整合;人文教育背景下生涯规划课程实施新模式探究等。 

相信,学生通过系统的生涯规划课程实施,对自身和社会有充分的认识,从入学新生对生涯规划的困惑,到小科目的选择,再到高考志愿的填报,以及各阶段各角色的学习和生活的目标和行动都会有比较明确的选择和规划。也相信,人文教育背景下的生涯规划教育更能彰显学生未来自主发展的积极意义。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