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中小学教育这个征途,就不可避免要与学生“斗智斗勇”。漫漫征途中,也许会有鸟语花香相伴,也许会有荆棘遍布;也许会有舒畅温暖之感,也许会有失落生气之时。但无论如何,教育好祖国未来的希望,管理好课堂,保证课堂质量是我们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教育界都比较认可这样一种观点“教育是科学更是艺术。”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在《人是教育的对象》中提出:“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能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者。”可见,教育机智对于一位教师成功开展教学活动是多么地重要。
要想拥有教育机智,了解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是基础,囊括能够起到教育效果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巧是重点。有学者[4]认为,青春期的中学生,思维敏捷、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开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积极探索、怀疑、争论,但由于社会经验尚浅,认识事物对待事情难免片面、偏激;情感强烈易激动、自控力较差,讲究自由、平等和尊重。认识到学生的心理特征后,老师们就要“对症下药”,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和心理需求,给予不同的教育方法,以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良好心理素质。本文侧重从心理学视角去探讨课堂管理中一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办法。
一、团体康乐活动技术[2]在课堂管理中的实践应用
(一)定好课堂约定,保证课堂纪律
团体康乐活动(简称团康)通常将参加活动的几十或几百人召集在一起,在预定的时间和地点以营的形式进行活动,参与对象被称为营员。在开营之初,为保证参与活动的营员们有纪律意识、有规则地参与活动,一般主持整个活动的大导师都会出示一份营规,要求每位营员遵守,给他们几分钟时间阅读并思考留或去,经过慎重考虑后,如果确定要留下来,每位营员都要进行契约宣誓,宣誓结束后,这个营规将全程对全体营员产生监督约束作用,一旦违规,立即惩罚。
参照团康活动的定契约宣誓环节,本人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采用了这一技术,在每学期第一节课上,就用课件向全班同学呈现我们的课堂约定,逐条细看解读,如有异议,提出一条更人性化的约定来代替;确定约定,对全班同学起到监督约束作用,以后的心理课上,一旦违反,立即按照约定处罚。经过实践,发现学生们基本遵守,即使有同学没做到时,本人对他们惩罚,均能欣然接受、毫无异议。这让我想起了一位大学老师的教诲 “心理学从来就不反对惩罚,但惩罚一定要避免让学生觉得老师的处罚是人为产生的,务必让他们觉得这是自然而然产生的,那么他们将心甘情愿接受。”
现跟大家分享我的“课堂约定”。
1、预备铃响快速就座诵读心理美文,手势“焦点”,即安静;2、积极参与,踊跃回答,上交作业,无论对错获一盖章,遵守课堂纪律自画一笑脸,5个笑脸换一盖章,一节课一人最多获三个盖章;3、人说我倾听,我说我举手;4、友善真诚;5、保密原则;6、课堂上随意讲话罚站10分钟,并扣一盖章; 7、课堂挪桌椅和走动需轻柔。
(二)小组合作、组间竞争激发学生活动热情
我们正处在竞争十分激又讲究广泛合作烈的时代。该怎样培养中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成为摆在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团康活动很多时候都是采用小组合作、组间竞争的方式进行体验活动。这一活动形式是相当有气场和能量的,而且能保证热情与纪律并存。我相当认同这一活动模式,于是尝试将这一模式应用于我的心理课堂中。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一生每个阶段都有重要他人,中学生的重要他人是朋友,看重朋友对自己的评价与认可。因此,要想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和有效管理课堂纪律,不妨尝试团康中小组合作、组间竞争的方式。笔者通过一学期的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模式是可行有效的。
2013学年第二学期,我教学的重点内容是:鼓励同学们根据自身经历或他人故事进行校园心理剧本的创编活动。讲授完校园心理剧相关知识后,确定创编小组,比赛是以小组作品为单位。三周时间讨论交流和共同撰写剧本,第四周各小组代言人上台汇报本组校园心理剧的主题和大致内容、遇到的困惑,其他小组和老师提供帮助,又经过一周的修改完善,待到创编活动后的第七周统一上交到学校校园心理剧评比委员会同学手中。经过心理老师和评比委员会同学的公平、公正审阅、比较、筛选后,确定了学校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名单。当时同学们参与的热情空间高涨,每个小组都憋足了劲,希望可以超越其他小组,令人惊喜的,他们的成绩相当喜人,同学们的创造力令人惊叹。考虑到现在的孩子们物质都很丰富,不缺少什么,荣誉对他们来说反而更珍贵,因此我选定了颁发获奖小组的每一位成员一张奖状作为奖励和留念,并且将这些奖状发放到班主任手中,由班主任统一在全班面前颁发,更能增加学生们的自豪感和成就感,这样也就更利于以后的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大大改善了课堂管理的效果,他们更加懂得尊重同学、倾听他人心声、为小组荣誉争光等等,整个课堂显得有秩序多了。
二、改良行为疗法中的代币疗法[3],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
行为疗法注重,通过一些强化方法塑造人的一些行为,最终形成稳定模式。代币法是其中一种较为有效、值得推广的方法。代币法[5]是一种利用强化原理促进更多适应性行为出现的方法,是使用有形的可以得到实物奖励的正强化的方式之一。代币的种类多样,但要注意方便携带、管理,并且是学生不可以轻易从他处获得的。
给当事人某种强化时,还需考虑这种强化物对对方的影响[6]。众所周知,学生是相当重视成绩的,虽然心理课不参与期末考试,但一样可以给他们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做个成绩评定以调动他们课堂积极性。因而我选用了这个方法来评定同学们的心理课表现成绩。
我到文具用品店购买了一个外形独特、刻制特别字体的小盖章作为代币,在每一节的心理课堂中,只要同学踊跃回答问题,不管好坏对错,都会获得一个盖章,不过由于有些学生回答问题就只是冲着盖章而来,后来做了调整,一节心理课上只可获得3个盖章。自评遵守课堂纪律不错则画一笑脸作为表演;当同学们上交了心理作业,也会获得一个盖章的奖励。奖罚相当,当同学违反了我们的课堂约定,就会当场被扣掉相应盖章数。同学们一学期获得的盖章数将是期末评定的指标之一。期末时,每位同学上交专为心理课堂准备的心理健康记录本到心理委员手中,由心理委员统计全班每一个同学在该学期获得的盖章数目,15个以上为优秀,10——14个为良好,3——9为合格,3个以下评定为不合格。
运用代币疗法后,同学们的课堂表现有了显著改变,很多同学都比较大胆积极地发言,而且也比较能够遵守我们学期初的约定,课堂秩序显得井然了。因为他们知道,哪些行为是老师欣赏和支持的,哪些行为则是老师不太认可的,他们自然就能往约定方向靠近,同时这又不是强迫他们,毕竟那个约定是我们共同制定的,而且遵守好了还有奖励,为自己的期末成绩做努力,满足了他们需要尊重和被肯定的心理需求。
三、利用行为疗法中的行为契约处理课堂突发事件
学校教育不仅教授学生一些科学文化知识,还得致力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学期我们学校课堂上吃零食风气很盛,经常都要为批评吃零食的同学耽搁一些课堂时间。在我任教的8个班中有一个班吃零食现象特别严重。一次在我的心理课上看见有4位同学吃零食,我强调“在课堂上吃零食既是对自己形象的不尊重,也是对老师和同学的不尊重,再说,在顶着担心、害怕情绪下吃东西会消化不良,对身体健康也是无益的。老师不太喜欢学生在课堂上吃零食。现在正在吃东西的同学赶紧停下,如果谁还想吃零食,可以,但是得拿出47份来(班上46人加老师),大家一起吃,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大家听清楚了,从我说完这话开始生效。”待我说完,全班学生都集中精力听课,没有同学再吃东西。但是,不到20分钟,就有同学报告,一男生A在吃东西,我立即叫A站起来,问清楚他吃什么,然后让他拿出47份来,可惜他拿不出,有其他同学开始计数,算出了价格总共是23.5元,他有些不情愿地伸手到书包掏钱,但掏来掏去只掏出了3元,然后重重地放在我的手心,说“我就这些钱”,可是数额不够,我问他怎么办,他很凶很生气地说:“我哪知道怎么办啊!”当时,我脸面有些挂不住,但立即调整了自己的情绪,保持在平和状态,细声耐心跟他说“那你总得给我们大家一个交代啊,刚刚大家都听到老师的要求了喔。”他就反复说明真没钱了,也真不知怎么办,这时气势弱了很多。我把钱放在他桌面,但没离开,继续站在那。接着他就小声嘀咕“还有另一个同学吃东西呢”他指出了那位同学,刚好是心理委员B,B很有担当地站了起来,承认了刚刚在吃即食面。
与A一样,也让B拿出47份,他坦言没有,同学就说给钱,70.5元,然而身上没钱,我问他如何解决。他倒爽快地说,公开道歉并写保证书。询问班上同学,允许,但要求道歉有诚意,他走上讲台,大声地说了事情经过并真诚请求同学们原谅,表明改正的决心。道完歉他立即回座位写保证书,阐述事情经过、明确以后行动方向以及再犯时的惩罚措施,最后署名和日期,不过我加了三点,心理老师作为与你订立契约的约定人,也要签名;另外,找班主任签名监督;此外,还得找6个班上监督人(不可以是自己好朋友)。听完老师的建议后,他主动将他的保证书拿到讲台让我签名,并且逐个逐个走到同学面前请求签名监督,至于班主任的签名,他保证下课后就去找班主任,一签好名字,就交到心理室。
接下来轮到A,他看到B都大胆坦诚了自己的过错,他也走上了讲台,可是这是个比较调皮的孩子,道歉音量小又不清晰,同学们都认为他诚意不够,要求他再道歉一次,他也听从同学要求照做,可惜同学还是不满意,这时候他火了。我及时出面化解了这个冲突,首先跟同学们说明他小声的心理原因:意识到自己错了,不太好意思所以声音才变小的;接着从老师的角度告诉他真的音量小了点,老师站这么近都听不太清楚,可否试试再大声一点,让全班同学都感受到你的诚意?他同意了,这次我提议同学们用掌声表扬他敢于承担,没再像老师在下面批评他时的那种蛮横冲劲。回座位后他赶紧写保证书,与B一样,也请求我签名和找了同学签名监督,并答应下课后找老师签名。最后我明确了监督人的责任和权力。
虽然这节心理课大半时间处理这起突发事件,以致没顺利完成教学内容,但我认为这是必要的也是值得的,与我们心理课教学意图不冲突。这次处理我是运用了行为矫正中的定契约方法,自己对自己和他人作出一个公开承诺,并且非常正式地找监督人签名,这样一来让犯规的同学感觉到此事非同小可、仪式庄重,那么以后会比较注意自己行为,增强执行力,二来也是为其他同学做个示范,知道吃零食是不好的行为,是要受罚,是学校所不允许的,打消那些蠢蠢欲动分子的念头,三来可以令这次的事情有个延续性,而不是这节课后就算了,四来让全班同学感觉阻止吃零食这一行为人人有责。
这节课后的第二次心理课前,有同学跟我报告A又在课堂上吃东西了。而A早已在我办公室门口等候我,主动跟我讲述事情经过和道歉,我跟A说明,重点是要班上同学原谅你。待上心理课,首先让A上讲台解释,他刚张口解释,台下同学就众多不满、反对意见,同学坚持要他履行承诺,向班上交235元作为班会,而A就非常难过地请求可不可以不罚钱,自己做100个起蹲,双方僵持中,我做了一番协调和澄清,同时跟全班同学分享了一个宽容的故事,这时班上有同学提议那就做100个起蹲吧。当即,我让A对同学们道谢,讲台上立刻开始100个起蹲,随着数字的上升,同学帮A加起了油,一起鼓励他坚持。最后终于A做了100个,同学们鼓起了掌。我给回他之前写的承诺书,要他重新再做修改,并修改日期,并叮嘱他一诺千金,这次他非常坚决地跟我说:“老师,以后我就是再饿也决不在课堂上吃东西了。我会早点起床、保证吃完早餐再回学校。”我表扬了他,鼓励他说话算话,老师会时时关注你的。
非常欣喜地是,现在已过去大半个学期,再没同学跟我报告他在课堂上吃东西了,而我在课上也没发现他这一恶习。B呢则从作出第一次保证后就再没在课堂上吃零食。虽然我耗费了两节心理课时间来处理这次零食事件,但我见到学生有所成长和改变,真的是很开心、很有成就感。尤其是经过这次事件后,我发现同学们上我的课特别专注和认真,而且每次交心理作业都几乎是全齐的,走廊上、办公室他们班跟我打招呼问好的同学也特别多。
课堂管理需要老师的智慧,更需要老师的爱心、耐心和理解宽容,只有老师将学生当作合作伙伴,将学生视为一种宝贵资源,遵守学生成长的心理规律,我们才可能将让人头疼的课堂纪律和教学管理好,双方更加投入于知识文化的探索中。
【参考文献】
[1] 朱智贤.儿童心理的发展.吉林教育出版社.1981年4月第1版
[2] 戴育红,梁岚,汤礼深.营地心理辅导手册.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3] Raymond G..Miltenberger.行为矫正原理与方法(第三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369-394
[4] 孙永明.试论初中生的心理特点.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第2期
[5] 雷雳.中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干预.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2版,30-42
[6] 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修订版).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第1版,256-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