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是孩子自我修复的前提
273522 山东省邹城市唐村中学 马军
一位母亲特别苦恼,因为儿子非常记恨邻居家的孩子。起因是邻居家的孩子,在同学面前说儿子坏话,儿子知道后,特别难过,决定再也不和邻居家的孩子打交道了。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一年多了。两家大人关系很好,但是由于孩子互不搭理,有时弄的场面很尴尬,所以向我咨询解决办法。
小男孩见到我,直截了当地说:“不要劝我与那个坏蛋和好,让我原谅他是不可能的。”孩子的抵触情绪很严重,我也没再和他聊与邻居家孩子修复关系的事,而是随便聊了点其他的话题。
我建议家长不要着急,时间会让孩子成长。但是家长必须要把修复关系的事放在心上,在引导时,不要暴露自己的真实意图,用一些生活实例,让孩子不断感悟。“悟”由一个“竖心”和一个“吾”字组成,字面意思就是我的心体会到了就“开悟”了。人一旦开悟,事情就好解决了。只有让孩子在生活中悟到破裂的关系需要修复,孩子才会主动的重建自己的人际关系。所有的强制和劝说都是徒劳无益的。
家长问我用哪些生活实例引导孩子进行自我修复?我的建议,比如修补破旧的衣服,补车胎以及修理家中的一些物品。让孩子亲自参与,不要说教,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感悟道理。
大约过了一个多月,两个孩子的关系终于破冰了,和原来一样,有说有笑,家长很开心,并对我表示了感谢。
我问家长具体怎么做的,家长就自豪地给我讲起了整个引导过程。
孩子的袜子破了个洞,想扔它,让妈妈买新的,妈妈说:“拿过来,补一补一样穿。”妈妈拿出针线,把洞补好了。儿子没再要求买新的。妈妈及时告诉儿子,有些衣服破了洞,没必要先丢掉,修补一下和新的一样穿,这样既经济又实惠。儿子又让妈妈给他补了一条裤子。通过这件事,儿子明白了破了的衣服,只要修补一下,一样穿着舒服。
故意扎破车胎,让儿子亲自去修。儿子回来说:“车胎扎了,修车的给打了个补丁。”妈妈故意说:“看样车胎修补一下,和新的一样用,不能因为扎了个洞,就抛弃它。”儿子接过妈妈的话题说道:“当然了,因为一个小洞,就换新车胎,太可惜了。”
家里的太阳能冲不进水了,爸爸领着儿子爬上楼顶,检查发现进水管接口处裂了一个缝。爸爸在修理的时候出现了一个问题,由于长时间的暴晒,大约有一米左右的管子糟烂了。爸爸和儿子商量怎么办?儿子说:“暴晒的质量不行了,没暴晒的还可以,要是全部换了就太可惜了。”于是爸爸带着孩子到五金建材店,看看有没有把进水管连接起来的管件。得知有后,就买了两米的管子和一个接头。就这样进水管修好了。儿子很开心,并告诉爸爸:“有些东西只要修一修就能用,没必要换新的。”
看到电视上播放中国将在9月3号将进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的新闻,儿子问:“我国为什么要阅兵,是要和日本打仗吗?”爸爸回答的恰到好处:“不是。是为了警告国人,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再卷入战争,中日人民要世代友好下去。”儿子反问:“日本侵略过我们,为什么还要和他们友好?”爸爸回答:“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犯下的错误,日本人民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之间不能因为一些历史错误,就老死不相往来。国家之间的关系和东西一样,破坏了需要修复。人与人之间也是这个道理,不能因为打过骂过就记恨一辈子。”
这次谈话没多久,这个小男孩就和邻居家的孩子和好了。
自我修复能力是当自己的心理受伤后,自我疗伤的一种能力。自我修复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也决定着一个人适应生活的能力。人的自我修复能力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短时间修炼出来的,需要用时间和生活不断培育。
在这个例子中,我很佩服家长的执行力和耐心,并借机执行的天衣无缝。通过补袜子、补车胎、修太阳能,还有抗战阅兵,这一系列的生活事件,让孩子领悟修复人际关系的道理,顺利化解了孩子对邻居家小孩的仇恨。可见领悟是孩子自我修复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