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卷首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教育,不妨多一点等待

教育,不妨多一点等待

郭妍妍(濮阳市教育局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教研室,濮阳457000)

 

女儿两三岁时,很喜欢吃糖。为了预防蛀牙,我会严格控制她吃糖的数量,平时还会把糖放在她看不见的地方。有一天,我随手将糖罐放在了餐桌上,女儿看见后便兴奋地要吃糖。眼看着她吃了一颗,又拿到一颗。我已经忍不住伸手阻止,吃甜食过多的危害正要脱口而出,听到女儿说:“妈妈,我吃两颗,那么多,我就不吃了。”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自己太心急了。

 

作为家长和教育者,在孩子的教育上,我们不妨多一点等待。

 

首先,等待意味着信任。作为家长,我们都非常爱孩子,但这份爱有时候会夹杂着一种难以察觉的情绪——担心。这份担心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演变成一种不信任。就像曾经的我,迫不及待地阻止看似是为女儿好,其实恰恰反映了我对她自我控制能力的不信任——不相信她靠自己能抵挡糖果的诱惑,所以才会选择通过限制和隐藏的方式“帮助”她减少吃糖。相反,如果我们信任孩子,相信孩子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思考解决问题。那么,当孩子面临困难或挑战时,我们就不会立刻插手,而是会选择等待在一旁默默观察,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和尝试,当孩子需要时,再给予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其次,等待意味着耐心。家长时常希望孩子听话,却鲜少有耐心听孩子的心声。我曾接待过一名深受人际压力困扰的中学生。随着咨询逐渐深入,我问他“当你感到父母对你有误解时,你会如何向他们解释?”他回答:“不解释,解释没用。他们只会说‘行了、我还不知道你’、‘好了,你不用解释了’”。他还讲述了儿时的一次经历——那一天,妈妈发现桃子即将腐烂,舍不得扔,便精心挑了两个相对完好的桃子,打算削去腐烂部分,与他分享。妈妈削好后,把桃子放在桌子上,转身出去了。他拿起一个桃子咬了一口,接着,又拿起另一个轻咬一口,希望选出更好吃的那个留给妈妈。就在这时,妈妈回来了,看到他手里拿着两个被咬过的桃子。妈妈很生气地说:“一有好吃的东西,就只知道想着自己,一点都不考虑别人,你这就叫自私。你这么自私,你看以后谁还跟你玩儿。”妈妈的话刺痛了他,想解释的话也如鲠在喉。后来,妈妈的这句话像是一句魔咒,使得他在与其他人交往时也变得小心翼翼。即使是面对别不合理的要求,即使自己再委屈,他也不敢拒绝,因为他害怕别人会觉得他自私,从而远离他。如果当时他的妈妈没有着急下结论,而是能耐心地多问上一句:“能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吗?”这个孩子就有机会说出内心的想法:“因为我想把好吃的那个留给妈妈”,妈妈也能在那一刻感受到作为母亲的幸福和孩子的爱意。遗憾的是,由于缺乏耐心,原本温馨的亲子时光变成了孩子被误解和伤害的记忆。

 

最后,等待意味着接纳。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是农业,而非工业。”农业之道,在于其缓慢而坚定的成长轨迹。没有农民会要求一株棉花在春天结出玉米。因为他们深知,每种作物都有其独特的生长规律,播撒种子后,他们会用心地浇水、施肥,然后心怀希望地静静等待每一株作物按照自己的方式生长、开花、结果。同样地,如果将孩子视作一颗种子,在耕耘教育的这片土地上,同样需要时间的沉淀、耐心的等待和宽广的接纳。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拥有不同的性格、兴趣、能力和潜力;他们的发展速度与成长轨迹也各不相同,有的如春花早发,有的似秋实晚成。正如农民不会期待棉花会在春天结出玉米,我们也不应该期待每个孩子都按照统一的模式发展,也不应该强求他们在同样的时间达到相同的成就。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独特性,接纳他成长的速度和节奏,允许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成长、进步。在耐心的等待中,我们只需欣赏他的每一次勇敢的尝试和不懈的努力。相信在时间的沉淀下,每一颗种子都会破土而出,茁壮成长,最终收获属于自己的人生果实。

 

教育不妨多一点等待。等待是一种信任,它相信孩子有能力从错误中成长和学习;等待是一种耐心,它给了孩子试错和表达的空间和机会;等待是一种接纳,它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尊重和支持。作为家长和教育者,耐心等待,见证孩子的成长,这本身也是一种幸福。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