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孩子的内在力量
【作者1】张玉群(湖南省怀化市湖天中学,怀化418000)
【作者2】谢敏(湖南省湘潭县第一中学,湘潭411200)
【摘要】作者从一个平凡出租车司机培养出两个优秀孩子的讲述中,洞察家庭教育的智慧:相比急功近利的花式鸡娃,父母更应注重为孩子创造温暖有爱的成长环境,通过自身积极生活态度影响孩子,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和积极心理品质。在爱的滋养下,孩子内心充满力量,茁壮成长。
【关键词】家庭教育;心理健康
一个雨天的周五,我偶然搭乘了一辆出租车。周末下班高峰期遇上糟糕的天气,车流很慢,我忍不住吐槽拥堵的路况。然而,司机师傅的回应出乎我的意料,他问我:“今天确实很堵哟,不过你有没有觉得搭我的车还不错?很多乘客都这么说。”我有些摸不着头脑,在他的指引下,我发现车内非常干净,座椅上还细心地垫了坐垫,难怪刚坐上车时觉得很温暖。我很好奇他为什么会如此用心打理出租车,他回答道:“这辆车只会载你们一段路,但会载我一天、一年、很多年嘞。我打理好,大家舒服,我也开心啊。”
在接下来的闲谈中,我得知他有两个出色的孩子,一个在中南大学读研,另一个就读武汉大学,正在备考清华大学研究生,他们开朗乐观、明理有主见。我忍不住好奇,在这个教育资源并不发达的小城市,他究竟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两个如此优秀的孩子。“其实我们夫妻俩都没什么文化,就是普通讨生活的人,也不能指导他们的学习。如果说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大概就是他们高中每天放学时,我会给他们每人买一个大鸡腿在校门口等他们。”他语气平淡,但藏不住嘴角的笑意,“他们一边啃鸡腿,一边眉飞色舞地讲学校里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我也不打断他们,我们总是一路欢笑打闹着回家。他们总说我不像爸爸,像兄弟、像朋友。”
两个孩子都培养得很优秀,但这位父亲似乎并没有过度在意成绩,他的关注点和我遇到的很多家长截然不同。作为教师,时常能听到很多家长急切地询问:“如何让孩子变得优秀?”“怎么做能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家长们使劲浑身解数,花式“鸡娃”,但急于求成往往适得其反,常常换来孩子们“我是为了父母学习”“父母只喜欢优秀的我”“我只是父母为了达到目的的工具人”的口头禅,进而引发孩子们内驱力不足、紧张焦虑、亲子矛盾等问题。
这位父亲的故事让我陷入沉思,与其说他培养了优秀的孩子,不如说他激发了孩子们的内在力量。
他风雨无阻的在校门口等待,无论那一天考得好与不好,无论那一天成功出众与否,他都会和鸡腿同时出现。没有复杂高深的教育理论,只有温暖简单的陪伴。这种陪伴,胜过千言万语,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父亲无条件的爱,成为了孩子们心中最宝贵的财富。
我猜想孩子们获得的财富不止如此,他们肯定还从父亲对工作和生活的热忱中获得了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和模仿在行为习得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位父亲虽然没有文化,只是一名普通出租车司机,但是他精心打理车况,热心接待乘客,让每一个偶然遇见的乘客都能在他有限的空间里收获舒适与舒心。这份看似平凡的工作对他而言,不仅是维持生计的手段,也是收获快乐和成就感的源泉。这位父亲或许并未郑重其事地向孩子们讲述如何热爱生活,如何坚持过好每一天,但孩子们却在潜移默化中悄然领悟到这种生活态度:当面临困难时,会想起父亲在交通拥堵时总能引导乘客欣赏美好的事物;当处于低谷时,会想起父亲不因平凡而放弃对生活的热情……
在很多父母眼中,教育最大的成功是孩子能否考上好大学。但事实上,孩子内心的丰盈、身心的健康,以及不断进取、勇往直前的精神,才是构筑孩子幸福人生的坚固基石。因此,作为父母,我们要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充满温暖和爱的成长环境。多一个温暖的拥抱、多一份关怀的眼眸、多一句鼓励的话语,多以自身积极的生活态度影响孩子,熏陶他们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培养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如同在肥沃土壤中扎根的树苗,当父母源源不断地输送爱和自信的养分,孩子内心充满力量,定能茁壮成长。
【作者相关信息】
通讯地址: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刘塘路湖天中学(收件人:张玉群)
邮编:418000
电话:17775151559
邮箱:3173472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