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卷首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给孩子的成长“留白”

         

                      

                                                             

                                                    

                                                                                                                         

                                                                                                                                        

                                

                                                                                                                   

                                                                                                                                                     

                                                             

                                                                                                                                                                                                                                                                        

                                                                                                                                                                                                                                                                                  

                                                                                                                                                                                                                                                                                                                       

                                                                                                                                                                  

                                     给孩子的成长“留白”

漫长的暑假里,我和丈夫要上班,儿子一人在家,安全怎么样?学习主动吗?如何监管呢?我很是担忧,于是就买了一个摄像头安在家里。
我本想把摄像头安装在儿子的书房里,丈夫却低声对我说,孩子都这么大了,要给他一点隐私,他不建议安在卧室里。
我一听,丈夫说得有道理。于是,就把摄像头安在客厅里,让它24小时不眠不休瞪着明亮有神的大眼睛,对着整个客厅,儿子可能不会有意见。然而,儿子书房的门正对着客厅,恰好在摄像头的“监控”之下。也就是说儿子每一次进出他的书房,我远程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第二天上班,我看到手机上弹出来摄像头的几条提示信息,好奇地点开,结果什么也看不到,画面一片空白。我很纳闷,昨天明明调得好好的,才一天的时间,这摄像头就出故障了?下班回家后,我朝摄像头的位置看了一眼,就知道画面空白的原因了——此时镜头来了一个180°的转弯,正对着一面墙壁。
我明白了,长大了的儿子不愿意被家长无时无刻盯着,才故意做了手脚。
当我把这件事告诉画家朋友时,画家说:画不可以过满,否则就失去了灵动与飘逸;当我把这件事告诉书法家同事时,书法家说:写字不能过满,否则就失去了精气神;当我翻阅林语堂的书时,文学家林语堂写到秋天的云彩,醒悟道:“生命别太拥挤,得空点。”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其实,孩子的成长也需要适当留白。我们不能只关注孩子飞得高不高,还得关注飞得累不累。一张一弛,乃文武之道。关心孩子,自然是好的,但如果家长“用力过猛”,过度关心,反而会引发更多问题。过度关心,会削弱孩子的主动性;过度关心 ,会抑制孩子的生命力;过度关心 ,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一番思考后,我决定摘下客厅那个才用了三天的摄像头,移去那份不恰当的爱,还儿子更加充足的空间,给他足够的尊重,以及他想要的爱。
莫过度保护,给孩子适当的空间。希望孩子考试成绩好当然在情理之中,可是,将目标仅仅锁定这一个方面,即使考出好的成绩,好像赢在了当下,却有可能输在未来。孩子不是承载父母愿望和需求的容器。孩子天生就具有好奇心,需要通过自身的体验与感知来探索和了解世界,而家长的过度限制和保护剥夺了孩子探索世界的自由和兴趣,他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也会被渐渐磨灭。这也不准那也禁止,被过度保护的孩子容易变得畏首畏尾、自卑胆怯,失去探索世界的勇气与能力;被限制过多的孩子久而久之也容易形成固化思维,他们与生俱来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也会受到一定压制和影响。
      莫过度控制,给孩子自主的时间。父母过度控制,是孩子一生的灾难。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克服自己的控制欲是每个父母需要修炼的能力,把握好亲子之间的界限更是父母时刻需要拉起的警戒线。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双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适当的闲暇和自主时光恰恰是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育、激发他们生命力和内驱力的成长必需品。父母没有边界感,时时看护,处处监视,事事包办,看似出于爱,却把孩子的独立性通通毁掉。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自由玩耍,喜欢天马行空,喜欢和大自然亲密接触。
莫包办代替,给孩子独立的权利。蒙台梭利的独立性定律:儿童通过自立获得身体的独立;通过自由地使用其选择能力获得意志上的独立;通过没有干扰的独立工作获得思想上的独立。独立源于人类内在的需求,从儿童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了其独立的进程。只有当父母真正将孩子当作具有独立人格和思想的个体而不是自己的私有财产来对待,才能真正以平等的姿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需求,才能克制自己为孩子包办代替的冲动,真正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决定。以权威来压制孩子,只会适得其反,将孩子推得越来越远。在一些非原则问题上,父母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即便孩子做出的选择没那么好,他也能从中产生思考和收获;更重要的是,他能够发挥自己的自主权,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放慢匆匆的脚步,并非虚度光阴,反而收获了“无用”之用,可以“虚以待物”。人生比拼的不是眼前的得失,而是长久的决心和格局。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和自由,建立更加和谐美好的亲子关系。愿每个孩子都能获得自我的救赎与自由,愿每个父母都可以分清爱的边界,从容不迫地放手,让孩子在松弛有度的爱中,自由生长。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奚仲中学 李鑫 277000   13561166286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