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保持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丁夏睿(江苏省南通市紫琅湖实验学校,南通226010,18251316619)
近期热播的亲子综艺《爸爸当家》中,马立奥凭借其帅气的外表和一股子聪明机灵劲儿吸引了广大网友的眼球。谈到马立奥一家,最让人大跌眼镜的就是爷爷。爷爷对马立奥是能抱着就不放下,“你是爷爷的命根子”“爷爷稀罕得很”等话时常挂在嘴边。面对孙子的“无理取闹”,爷爷更是有求必应,导致马立奥“孙仗爷势”,在爷爷和爸爸面前表现出两幅面孔。
家庭教育中出现“不一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父亲和母亲可能出现不一致,父母和祖辈可能出现不一致,祖辈之间也可能出现不一致。这种不一致通常反映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方面。作为学校的心理老师,经常能从来访学生的自述中看到许多家庭里的“虎妈猫爸”或者“虎爸虎妈遇到了溺爱孩子的爷爷奶奶”等现象。来自这些家庭的来访学生有的任性狂妄、是非不辨,有的内心脆弱敏感,做事谨小慎微。
总的来说,家庭教育的不一致,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不同家庭成员的时代背景、成长背景不同。有些爷爷奶奶简单粗暴地用自己当年教育子女的一套来教育孙子,他们认为既然靠这套方法已经培养出了优秀的子女,那么再把这套方法复制粘贴一下,也依然可以培养好下一代。殊不知,一个时代造就一代人,教育孩子绝不是照本宣科那么简单。二是各个家庭成员与孩子的情感关系不同。有的家长因为工作原因和孩子聚少离多,所以只要一回家就对孩子有求必应,这样的做法不仅不能有效弥补孩子缺失的爱,而且很容易让孩子在蜜罐中“溺亡”。三是家庭成员间教育水平的差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家长只有与时俱进地学习,才能跟得上孩子成长的步伐。
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未来,如果任由家庭教育的不一致存在,会对孩子造成许多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纵容孩子的坏习惯、不合理欲望。好的习惯受益终生,孩子各方面的习惯更要从小抓起,如果家长认为“孩子现在还小,等他长大了就会改的”,那就大错特错了。二是促使孩子变成“两面派”。当孩子察觉到不同养育者的教育观念有分歧时,他们会投机取巧、钻空子,利用家长之间的矛盾达到自己的目的。三是破坏亲子关系。当孩子犯了错误,作为教育不一致的双方,一个严厉管教,一个偏袒、维护,容易造成孩子亲近袒护的一方,疏远严管的一方。四是削弱教育效果。教育上的不一致会使不同养育者之间的教育力量抵消,降低家长威信,导致1+1<2的结果。
因此,为了达到家庭教育的一致性,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而健康的家庭环境,养育者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理性看待观点差异。父母和祖辈经历了不同的时代,父亲和母亲也来自不同的家庭,都有着各自的成长经历,教育理念存在差异是很正常的,不必因为教育观点不一致就相互指责。
其次,共同学习教育知识。家长教育知识的缺乏往往是造成教育不一致的主要原因。作为父母,要及时学习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结合孩子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同时,也要向长辈普及教育知识,形成教育合力。
再次,达成共识,坚持原则。教育孩子,父母必须统一战线,坚持一个原则,并一以贯之。例如,承诺的事情必须要做到,做错了事情必须向对方道歉等。父母温柔的坚持,会让孩子的习惯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持久。
最后,如遇分歧,静心沟通。当父母双方在教育问题上持不同观点时,最好私下沟通好,避免在孩子面前出现争执和争吵。面对教育分歧,要冷静地分析原因,相互理解、支持,找出解决对策。
教育孩子,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两个人乃至全家人的共同使命。请保持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愿我们的陪伴助力孩子拔节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