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卷首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教育之前,请先擦亮“窗子”

 教育之前,请先擦亮“窗子” 

山东省海阳市第一中学  宋军丽  邮编:265100  邮箱:916361630@qq.com  电话:15866450856

课余闲暇时候,经常听到一些老师这样抱怨:“现在的学生真是太难管了,道理我是说尽了,能用的方法我也用完了,就是屡教不改,同样的错误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犯……”

每每听到这些抱怨,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之前读过的一篇短文:有个老太太多年来一直抱怨对面的妇人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明白,把衣服洗成那样她自己看着就不难受吗……”直到有一天,有个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妇人衣服洗的不干净,而是老太太的窗户脏了。于是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这个老太太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老太太哑口无言,原来是自己家的窗户脏了。

    读罢这则故事,笔者深受触动。故事中不是妇人洗不净衣服,而是老太太的窗户脏了,透过脏窗户看到的衣服自然也是脏的。由此笔者不禁想到了我们的教育,平时教育实践中,为什么我们总会碰到很多所谓的“刺头”学生,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这些学生真的很“坏”、难以管教,而是我们的“窗户”也脏了。工作中我们总是习惯自以为是、用有色的眼睛去看待学生,满眼看到的都是学生的种种“缺点”。如此,学生自然也就会像故事中妇人一样,被我们贴上各种“差生”标签;而学生被贴上“差生”标签的直接后果是丧失了信心、自暴自弃,朝着更为不好的方向发展。我们难道不应从以上的故事中警醒吗?教育学生之前,当先擦亮自己的“窗子”。

    首先,教师要擦亮自身的“认知窗”,学会理性看待孩子。平时工作中,教师普遍对学生心存偏见。只要发现学生行为出现问题或是没有达到要求,首先想到的就是学生思想有问题,于是一味粗暴地把责任全部推到学生身上,并对其进行所谓的思想教育甚至惩戒。然而事实上,学生行为错失往往是多方原因引起的,并且多为无心之错,甚至很多所谓的错误也往往不是真正的错误……结果呢?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总是事与愿违,学生不仅不会接受教育,而且还会产生强烈的逆反、故意与我们“对着干……”所以要想让我们的教育重拾其育人魅力,发挥其应有的效力,就必须要擦亮自身的“认知窗”。不再仅凭主观意识判断学生优良,而是要尝试从不同“窗口”,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去观察分析学生,切实找到其“问题”症结所在“对症下药”。只有如此,我们的教育才会为学生所认可、接受。

 其次,教师要擦亮自身的“观察窗”,重新对“错误”进行定义。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人生理应做点错事。做错事,就是长见识。”也就是说错误是伴随着人的成长出现的。学生成长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的过程。所以在平时教育实践中,面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错误,我们切不可谈错色变,更不能视错误为洪水猛兽,对学生横加指责、或是否定、放弃。而是要及时擦亮自身的“观察窗”,巧妙对学生出现的错误重新进行构建和定义,深挖错误背后所隐藏的教育资源,让其转变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新探究点。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产生一种“神奇的力量”,让学生获得新的启迪、获得更多更完美的知识和方法。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让学生“吃一堑,长一智”。

  再次,教师要擦亮自身“教育窗”,正确给予学生教育引导。“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的短处和长处没有绝对的界限,短处之中也蕴藏着长处。也就是说学生每一个行为的背后也都包含着正向的价值和意义,哪怕是平时我们眼中如何“糟糕”的行为,也是有其“闪光”的一面。只不过这些“闪光点”表现的很微弱、没有优点那么引人注目,以至于总是被我们所忽视。所以在平时教育实践中,我们教师必须要擦亮自身“教育窗”,善于“短中见长”及时发现学生行为背后所隐藏的各种闪光点,并通过恰当的方式和方法对其进行引导。如,有的学生课堂上喜欢搞怪,这说明学生活泼好动,我们不妨让其在每节课间给大家讲个幽默故事或是表演个幽默动作,帮助大家放松一下心情;有的学生喜欢乱写乱画,我们则可以引导其帮助办板报……如此引领,学生的缺点就会变为优点。班级每个学生也会乐意接受我们的规劝和帮助,积极、主动朝着我们所指引目标奋力前行、逐步走向优秀。

“一颗树,如果花不鲜艳,也许叶子会绿得青翠欲滴;如果花和叶子都不漂亮,也许枝干会长得错落有致。”在平时的育人实践中,学生确实可能会有很多这样子或是那样的不足,但如果在教育他们之前,我们肯于擦亮自己的窗子——转变自己的观念,蹲下来看学生你就会发现那些所谓的缺点完全不是缺点了。真心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深知并做好!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