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生理迅速发展走向成熟,而心理成长的速度相对滞后,这导致了他们在应对现实问题时冲突不断。他们有梦想有追求,有远大的抱负,不甘落于人后,但他们心理的不成熟又导致他们考虑问题片面,往往对于理想变成现实必须经过艰难曲折的过程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
特别是孩子上高三后,有越来越强烈的升学愿望,思想上的压力和心理上的波动都会比较突出,紧张、焦虑、烦躁可能会成为困扰孩子情绪的主要问题。有些孩子为提高成绩往往急于求成,当付出努力却看不到成绩的起色,常常觉得付出与收获的不对等,以及排位的不满意,都容易促使其怀疑理想不能实现或难以实现,这让他们惊恐不安,情绪一落千丈,由希望转为失望,容易否定自己,丧失学习的积极性。
当孩子丰满的理想遭遇骨干的现实时,需要家长静下心来,给予孩子适时、合理的引导。
一、家长以积极态度看待孩子成绩的变化,保持良好心态感染孩子。
很多时候,孩子担心不能考出好成绩,不能升入好学校,不仅是担忧自己的前途,还害怕辜负了家长的期望。在多数孩子的眼中,家长对待成绩的态度代表了一切,只要能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他们的心态就会变得更加积极向上,面对考试时的紧张感也会减轻不少。家长要冷静看待孩子的成绩,当看到成绩不理想时,不宜有过激的表现。高三大考小考不断,家长要引导孩子明白,阶段性的考试是为了帮助孩子考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成绩和排名的不理想并不代表孩子的能力很差,不要因分数的得失和排名的波动而长时间沉浸在挫败感之中,而要及时调整心情,珍惜时间去主动总结反思、查漏补缺,使接下来的学习复习更具针对性。
二、家长协助孩子做好学习复习的管理,给予必要的指导与帮助。
进入高三,老师会给孩子定制两类复习辅导计划。第一类是重点复习巩固基础知识,第二类是突击重点、难点。通过这两类复习及数次模拟考试,让孩子做好各项扎实的备考准备。家长要引导孩子明白基础是根本,习题的千变万化都离不开课本上的知识,只有牢固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做到举一反三,大大提高解题能力,不至于考试时在一些简单的题目上白白丢分。家长要鼓励孩子通过模拟考试发现薄弱的地方,利用整理、归纳形成错题记录本的方法进行查漏补缺、巩固基础。家长要耐心引导鼓励孩子认真做好可行的学业规划,善于发现孩子的进步,多支持鼓励孩子,始终做孩子的坚强后盾,让孩子能够挺起胸膛,以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心态去迎接每一次考验。
三、家长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学业压力,让孩子学会适当放松缓解压力。
高三备考是场持久战,而不是疲劳战。不少孩子争分夺秒把所有精力和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占用了,结果吃不好睡不好,搞得自己筋疲力尽,学习效率低下,还影响了身心健康。家长要引导孩子在刻苦学习的同时要适当放松、注意休息,不搞疲劳战术。适当放松和休息不仅可以提升学习精力,还能缓解学习压力。首先保证有充足的睡眠,让孩子坚持早睡早起,假期也跟平时一样,形成良好的作息生物钟习惯;其次是鼓励孩子经常锻炼身体,保持身体健康能更集中精神学习,提高效率。
面对日常繁重的学业和紧张的考试,很多孩子在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感。高中孩子容易无意间放大了压力,进而变得难以承受。家长要引导孩子对学业考试压力有客观的认识,知道有压力很正常,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应对,积极主动减少对压力的恐惧感,并提醒孩子设定一个“跳一跳,够得着”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和计划,这样每天看得见进步,才能激烈自己勇往直前。家长除了给孩子鼓励外,可以和孩子做一些轻松愉快的活动调整身心,还可以让孩子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我能行”,“我准备好了”,“我相信自己能做到”等等。
四、家长多陪伴孩子,积极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状况。
家长尽力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发展维护健康的亲子关系,日常与孩子沟通时主动了解其人际交往情况,鼓励孩子主动交往,懂得体谅他人,正确处理人际矛盾及其引发的不良情绪。对青春期孩子的情感问题要耐心引导,切勿斥责打骂。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和行为变化,当孩子出现情绪烦躁、压抑、行为退缩等表现时,多倾听孩子的心声,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并加以疏导,可通过加强运动或让孩子做感兴趣的活动来缓解负面情绪。
请教导孩子在遇到任何困境都要积极面对,不做危及自身和他人安全的事情。请鼓励孩子及时主动寻求帮助,可以找学校心理老师,也可以到正规医院心理门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