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维护孩子心理健康
一位六年级女孩的妈妈主动联系我,说自己的女儿用小刀故意去割伤自己的手臂,孩子与妈妈提出想寻求专业心理老师的帮助。
作为学校专职心理教师,与孩子第一次心理辅导中,她一直流眼泪,对我说当自己偷偷的在楼下听着爸爸妈妈大声的吵架、摔东西的声音内心多么难过,多么的害怕。她接着说,爸爸平时的脾气很暴躁,经常和妈妈发火,也经常和自己发火,在家里经常感到内心很紧张。我问孩子:“是不是自己独自承受了太多,没有情绪发泄的出口?”,她说:“是的,割完手臂后心理感觉就不会那么难过了”,我说:“看到你的手臂这个样子,我很心疼”。
一位二年级的男孩的妈妈想让孩子申请休学。孩子妈妈说:“他总是觉得自己哪里都不好、回家经常情绪崩溃、说自己想死、想换个身体、想换个脑袋……”,妈妈带孩子去医院检查,诊断结果为抑郁症。孩子妈妈说在孩子小时候,夫妻之间当着孩子的面经常吵架,孩子早期有很大的心理创伤,目前在接受沙盘治疗。
一个五年级女孩的班主任老师反馈孩子课上最近表现经常注意力不集中,成绩明显下降,也不爱讲话,失去了很多活力。和孩子沟通了解到孩子在家经常情绪紧张,因为父母之间经常吵架,她在自己的房间里听的一清二楚,感到很害怕。有几次晚上父母吵架时孩子用手机偷偷的给我发微信求助。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成绩下降感到着急,觉得是孩子的问题;很多孩子与父母说自己失眠,情绪状态不好,父母会说孩子想太多,结果孩子的情绪和行为状况越来越严重。其实很多孩子抑郁的情绪,下降的成绩,失控的行为根本原因是父母糟糕的夫妻关系、父母暴躁的情绪。
《共情养育》书中提到夫妻间的争吵与家庭暴力对孩子的大脑发展有着极大的不良影响。如果孩子长期在父母吵架的情绪紧张环境当中,他们的大脑将变得难以对5-羟色胺(其功能在于调节情绪,使人心情稳定愉快)这种递质进行反应,因此失去控制情绪、感受幸福的功能。即使是比较轻度的家庭问题,如长期让人消沉压抑的家庭气氛,也会对孩子的大脑发育速度和发育程度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孩子未来出现精神健康风险。这并不是说父母需要无时无刻不小心翼翼地呵护孩子的心情,让其永远处于愉快和放松状态。实际上,短时间、可预料的轻度紧张事件并不会导致孩子的脑发育风险。
如何构建一个有利于孩子心理健康的和谐家庭氛围呢?首先:要创造愉悦的家庭环境,避免长期的紧张压抑氛围。家人之间多创造一些愉快的对话和活动,父母要多关心孩子快不快乐,多鼓励、支持孩子,避免批评和指责;其次,花些时间经营夫妻关系。父母不应当着孩子的面直接争吵,如果真的要争吵是要在孩子面前和平地把冲突问题解决好,也不要搞冷战;再次,要帮助孩子获得心理安全感。有的孩子父母即使不在一起生活了,但要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都不会减少对他的爱。最后,父母要注意自己的情绪发泄方式,不要把工作中的消极情绪带回家中,要与家人采用温和沟通方式,因为情绪是会“感染”的。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深圳实验学校小学部,深圳,518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