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勿使用激将法激励孩子成长
曾经看到一则令人心痛的新闻:在上海市,一位六年级的男生因为没有做完作业,被母亲批评,就和母亲赌气,说:“我还不如死了呢!”母亲非但没有安慰儿子,反而反唇相讥:那你死就死了,活着也是浪费粮食!只是母亲没曾想到,儿子真从楼上跳了下去,令人扼腕痛惜!
很多父母,总是喜欢使用激将法激励孩子。他们惯于使用一些令孩子听着有压力的措辞或一些难听的反话,以为这样可以刺激孩子,从而期待能够激发孩子的斗志,例如:算了,你以后怎么可能有出息?再如:你是猪吗?这么笨,小事都做不好;诸如此类,等等。在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家长。我曾接到不少孩子抑郁的个案,这类孩子敏感、自卑。回溯其成长的家庭环境,父母经常使用激将法激励他们成长,孩子得到的是否定、讥讽。慢慢地,孩子将父母对他们的否定内化成了自我否定,情绪也开始变得抑郁。我们不得不反思:这些父母明明比谁都爱自己的孩子,但为什么总是用打击和否定的方式,给孩子造成一次次伤害呢?
一方面,很多父母事业毫无起色,生活过得也不如意,所以“理直气壮”地寄希望于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一旦孩子没有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轻则贬斥、重则打骂孩子,仿佛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可以任意处置。另一方面,这些父母受到以前自己的家庭教育环境和成长经历的影响,沿袭他们父辈使用的激将法,不加反思地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让激将法在代际之间传承。除此之外,很多父母颇为认同“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这句“至理名言”,因而很少鼓励和表扬孩子,反而认为激将法可以激励孩子,殊不知这种方法对孩子而言,是有百害而难有一利!
那么,激将法有哪些坏处呢?一是破坏和谐的亲子关系:父母对孩子使用激将法,孩子得到的是否定和讥讽,难以感受到父母的爱,因而对父母产生厌恶与恐惧心理,也就降低了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正面影响。更有甚者,不良的亲子关系会将孩子推向父母的对立面,让孩子越来越叛逆,索性不学好,自暴自弃!二是不利于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父母对孩子使用激将法,孩子得到的是否定和讥讽,并且进一步内化为自我否定,从而变得自卑、胆小和抑郁,更有甚者,某些孩子感受到的羞辱,足以变成一根刺,深深地扎根于孩子的内心,变成难以愈合的永久伤痕。
因此,为人父母,请勿使用激将法激励孩子。那么,激励孩子又该怎么做呢?傅园慧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体育明星,她成长于一个自由友爱的家庭里。记者采访她时,她感叹于父母的伟大,并向记者提到其父母永远只会对她说三句话:你是最棒的;你是最好的;你是个天才!因此,每当傅园慧遇到困难或挫折时,这三句话就成了她最重要的力量源泉。我们不禁赞叹傅园慧父母在亲子教育方面的智慧!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也曾说过:只要有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性味的心理环境,所有人固有的优秀潜能都能够自动得以实现。因此,激励孩子成长,必须要建立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以及孩子的自尊得以实现的基础上。
正因为如此,父母请勿使用激将法激励孩子成长。在激励孩子方面,父母可以做好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成为孩子的榜样。也许为人父母,在事业或生活方面可能不尽如人意,但这并不妨碍自己积极进取和拥有良好的品质,进而身先示范,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榜样,激励孩子向父母看齐。二是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为此,父母需要尊重孩子,给予孩子积极关注和无条件的爱。在激励孩子时,多使用正向表扬和鼓励的语言,肯定孩子的可取之处,让孩子体会到自尊和爱,让爱的种子在孩子的内心生根发芽。唯有如此,当孩子今后遇到困难或挫折时,父母种在孩子内心的爱的种子一定可以成长为替孩子阻挡风雨的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