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极端行为,要立足溯源治本
谭发礼 13668437369 404700
重庆市巫山县南峰小学
用“跳楼、跳水”等方式结束生命,属于极端行为。制造这种极端者,确实可能存在不知道祸福利害的。如果知道后果还不顾一切纵身一跳,就只能归属于万念俱非了。为什么会万念俱非?大多是因为遭遇挫折而不能面对挫折,并因此形成自己解不开的心结,导致出现极端行为。怎样预防或化解这种极端行为的出现?
一、用好四个方法。第一,冷处理法,在孩子遇到挫折时,不要急着处理,要在快速摸清来龙去脉的基础上,沉着冷静地思考可行的应对办法,甚至可以先进行“兵棋推演”,然后付诸实施,否则,会欲速则不达,甚至适得其反。第二,直观感受法,可以搜集网上关于跳楼等相关极端行为的报道视频或图片,组织孩子观看,然后畅所欲言谈观后感,让其明白生命的宝贵,从而学会正确面对挫折、主动拒绝极端行为。第三,案例分析法,组织孩子剖析极端行为引发事故的案例,让孩子学会从案例中发现问题线索、分析问题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剖析吃瓜群众的各种心态,进而做到将心比心,激活珍爱生命的动机。第四,榜样激励法,组织孩子学习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并以先进人物为榜样,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找到精彩人生的活法。
二、抓好四个环节。众所周知,单纯的说教是很难让孩子内化于心的。因此,仅让孩子达成珍爱生命的知识目标还远远不够,家长和老师还必须在“望、闻、问、切”四个环节上下功夫。望,即观察,要善于通过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捕捉异常的点滴,把孩子的不良想法和不良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闻,就是听,倾听遭遇挫折孩子的诉说、倾听有异常言行孩子的辩辞、倾听家长或其他孩子的看法,兼听则明,这样才助于为“问题”把脉,也才助于解决问题。问,这个环节至少包含三个层面,其一,主动问寒问暖,把关心、关爱及时送给“问题者”,让其从心灵深处回暖,从而放弃极端行为;其二,智慧地切入问题并提出化解问题的办法,让其感受到自己并不孤单,遇到的问题并非是进入了死胡同,从而对解决问题充满信心;其三,集思广益,问计于同行、家长、学生等不同群体中有见地者,让解决问题的办法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即“把脉”,要在以“望、闻、问”这三个环节为基础的前提下,放低姿态与孩子真心交朋友,循序渐进,从平等对话逐步过渡为推心置腹地心与心交流,只有心理通达了,心结才会解除,极端行为也才会化解。
三、达成四个目标。要有效预防和化解极端行为,必须进行正面引导,适时进行生命教育。这项教育,至少要达成四个目标,即四个明白:要让孩子明白“珍爱生命,远离伤害”的意义和方法;要让孩子明白,伤害并非全部来自外界,有时也来自自身(心理障碍、一时冲动等);要让孩子明白,避免伤害不仅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智慧(正确认识和面对挫折、化解心结);更要让孩子明白,诸如以跳楼等危险方式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不是勇敢,而是懦夫的极端行为。
面对可能出现的“跳”的极端行为和带来的风险,我们必须做到抓早、抓小;做到“对症下药、辨证施治”;做到育心、育爱;更需立足溯源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