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高考改革的试行和深化,生涯教育在各高中也越来越受重视,新生入学时学校就往往通过讲座、专门课程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思考未来人生。笔者发现,相当部分高中生的生涯愿景就是考个好分数、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过上自由随性、安康幸福的生活。
倒也不能说这种个人化色彩浓厚的目标规划一定就不好,但总觉得人生的格局可以更高大些,这于他个人、社会、国家乃至整个人类都更有意义。想想毛主席和周总理,他们年轻时的志向可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格局不同、目标不同、人生轨迹和价值也大不同。从某种角度而言,当下颇受关注的青少年“娘气”太重、阳刚不足、太过自我等现象也是人生格局“低”“矮”“小”的一种折射
那么,学生该如何壮大人生格局,学校教育又能提供何种支持助力,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提升思想境界。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的生命过程既有个体性也有社会性。个体要自觉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要在历史长河和全球视野中去寻找自己的人生座标,从而赋予人生以重大意义。当前,我们迈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正在勠力同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每一位青少年都应把自己的前途和国家、人类的命运联系起来,胸怀祖国,放眼天下,寻找发展机会,实现人生价值。学校教育则要更加注重师生家国情怀的培育。
二是要拓展生活世界。学生人生格局的“低矮”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生活世界的狭小,或者被家长、老师、朋友的传统经验、过分管束和消极暗示所限制束缚,他能想到的或许真的就是他精神世界中的最高目标了。为此,他一方面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去加强对这个世界、这个社会的认知把握,努力做到“广、高、远、深”,另一方面,他需要多尝试、多实践,少自我设限、少随波逐流,不甘平庸、不拘泥于日常琐碎。对学校来说,应不断提升教育的开放度和创新活力,创造更多张扬个性、彰显才华的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研究、实践、探索的机会,为学生打开领略广阔美好世界的更多窗户。
三是要涵育精神气象。一个人的精气神也会影响他的人生格局,大气磅礴的豪放派作品与缠绵悱恻的婉约派作品对于性情、气质的涵养可能是大相径庭的。学生们应该多读多看名人传记、人物专访、纪录片等格局大、气象阔、能量正的优秀作品,譬如《焦裕禄》《特蕾莎修女》以及“新闻联播”“超级工程”等电视节目,以此多多涵养自己的正气、豪气、大气、勇气,祛除小家子气、娘气、狭气等。学校要做的就是加以引导,并给予时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