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值周”,所有的人都会觉得那只有上课表现极好,成绩优异的学生的一种特权。理由也很简单,拥有红袖章、值周牌的“值周生”可是掌握了所有班级的“生杀大权”,扣分加分都在他们的“一念之间”,如何拿捏扣分的“尺度”,不被其他班级班主任和同学投诉,这可是需要一定的“知名度”和“信任度”,所以只有特别优秀的学生才会被值周老师选中,有时候管理就是需要榜样的力量,这样做大家才会心服口服。
很久以前,我也是如此的想法,仿佛“值周”就是优等生们的特权,并且这项权利也只能交给他们。但自己从班主任、语文老师的岗位退下来,摇身一变成了心理老师,对每个学生的看法渐渐发生了改变,其实每个特殊学生的背后,都一段令人心疼的故事。刚出生的孩子就是一张白纸,由于成长中的一些错误引导,会让他失去原本的美丽色彩,每天都会看到别人异样的眼光,这样的学生会特别渴望得到老师与同学们的关注,如果连我们都不能给予他理解与接纳,帮助他“蜕变”,那么他将痛苦一生。因此,在本次值周之际,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让班里所谓的“问题”学生来当值周生!
当被我选中,告诉这些孩子要担任值周生的时候,他们的小眼睛里充满了不可思议的光芒。“是真的吗?”一个孩子大胆地问道。“是真的!你们好跟着金老师好好干哦!”我微笑着说。所有的学生都使劲地点头:“我们会做好的,金老师。”接下来的一周,所有的值周生都充满了干劲,他们每天都很早来到学校,认真细致地检查整个年级的各个角落,包括卫生、纪律,对自己所在的班级也严格要求,甚至主动说出自己班级做的不够好的地方,自己做的不够好的地方,并且马上改正。从班主任们那里了解到,这周所有值周生也比平时表现好了许多,能够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自己自觉完成作业,与同学们的关系也缓和了不少,许多同学也都为他们真诚地改变点赞。我又联合班主任狠狠地把他们夸了一番。
可以说这一周的值周工作,在这八个小助手的共同监督与管理下,进行地特别顺利,每个班级的卫生保持渐渐有了起色,眼保健操也都专心了很多,中午吃饭追逐打闹的人也消失不见了,因为原来的“打闹者”“破坏者”已经变成了“管理者”“服务者”。相信他们在不值周的日子里,看到值周生就能够想起以此的经历,时刻保持一颗拥有集体荣誉感的真心、能够做好自我管理的信心、时刻为大家服务的诚心。当然,作为老师我们也应该对他们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
没想到,一次偶然的值周生“大换血”计划,竟然给了那些孩子创造了一个发现自我、改变自我、展现自我的平台,很庆幸孩子们抓住了这次机会,实现了完美地“逆袭”。不禁让我思考:原来,这些所谓的“特殊学生”,他们真的很需要这样的机遇,我们作为教育者真的需要因材施教,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一个适合于他们的一片天地。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励,谁说值周是“优等生”的权利,我想就是心理学中“皮格马利翁”效应的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