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成为热搜的“中关村二小”事件,把校园霸凌现象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仔细回忆一下类似的事件可谓层出不穷。不禁让人反思,为什么类似的校园霸凌行为屡屡被曝光,霸凌现象不但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日益严重起来呢?
众所周知,校园霸凌的危害是深重的。很多被霸凌的人多年以后仍活在阴影中,人生为之停顿。相关研究显示,受到霸凌的孩子常常会在霸凌结束三年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社交恐惧和躯体障碍。某位心理学家的追踪研究显示,被霸凌者和同龄人相比,普遍都显示了低自尊和抑郁症状。
不得不承认,日益见诸报端的霸凌事件,让每一个家长都提心吊胆。作为家长,没有办法时时刻刻待在孩子身边,无法让孩子活在真空的环境里,又可以做些什么来应对这个问题呢?
首先,作为家长要有这样一个意识:不要吃惊,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有这个可能。看过相关新闻报道的家长应该注意到,很多家长当得知自己的孩子竟然霸凌同学后,完全不能相信:“我的孩子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这其中,原因当然是复杂的、多元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有霸凌行为的孩子也是受害者,他只不过把在别的地方收到的伤害转嫁到别人身上。人性是善与恶的集合体。孩子也一样。糟糕的生活环境、童年创伤经历等会激发出孩子身上的恶。 这种“恶”不断生长,逐年积累,产生霸凌行为也就不足为奇。
其次,跟孩子保持开放的沟通,让孩子有倒苦水的渠道。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让孩子指导无论他说什么,父母都会无条件倾听与关注。有的父母听到好的高兴,听到不好的就是批评与责备,这样孩子就会得出结论:不好的事情不能跟父母说。那么孩子遭到校园霸凌,也只能选择压抑在心里,不敢告诉父母,极有可能导致再次被霸凌。
最后,教会孩子一些有用的应对方式。告诉孩子,如果在学校里被人当众打或骂的话,先不要激怒对方,也不要急于还手,如果实在力量悬殊,要试图找机会逃跑,实在无法逃离现场,要保护好自己,尤其是头部,以免受伤。试着跟霸凌者目光对视,清晰明白告知对方停止欺凌。告知无效的情况下,拿出手机拍摄视频作为证据,或观察下围观者的特征,事后方便寻找其在有需要时出面作证。不得已诉诸法庭的时候,这都将是重要的证据。事后,告诉孩子要上报给老师和家长知晓。不要怕被报复不敢跟老师和父母说,这样只会纵容霸凌者,助长其嚣张的气焰。双方家长在老师和学校相关人员的调解下进行必要沟通,霸凌者要道歉,并根据情况给予一定赔偿,最重要的是还要保证今后不会再犯。此外,家长要灌输孩子一些理念,如要成为一个自信的人、一个勇敢的人;要让孩子知道无论什么时候父母都是他的坚强后盾;要告诉孩子在学校可以多结交一些朋友,不要总是独来独往,要知道霸凌者很少对一群人施暴。
不得不说,校园霸凌是世界性的难题,除了家长,学校、老师、乃至全社会都要有所作为,重视起来,各尽职责,避免校园霸凌行为野蛮生长。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恩赐的礼物,我们要好好爱护他们,让我们一起对校园霸凌说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