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理事之窗 > 精品阅读

精品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理事之窗 > 精品阅读

反刍·赋能:让心理教研充满生命力

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但由于学校心理教师人数少,在校内没有教研组,没有备课组,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几乎为零,因此探索县域心理教研策略,提升心理教研实效,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以县域心理教研员的视角,结合多年心理教研工作实践,围绕“反刍”“赋能”,以中小学心理教研合作联盟形式创新县域心理教研,提升县域心理教研实效,助推儿童青少年社会心理服务整体工作。

一、让心理教研“活力激发”的出发点

学校心理教师工作中遭遇的真实困境是县域心理教研的出发点。学校心理教师工作中遭遇的现实难题包括如下四方面。

(一)如何上好顺应学生真实内心需求的心理课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心是发展性辅导,而心理课是发展性辅导的主要且最重要的形式。现在心理健康教育有教材,但是每所学校所用教材版本不一,各校心理课开课年级、开课数量也都不一样。不同学段的学生,如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心理需求都不一样;同一学段不同层次学校的学生,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的学生,真实的内心需求也不尽相同。面对如此复杂的现状,学校心理教师如何精准把握学生心理,顺应学生真实的内心需求,上好每一节心理课?这是教师们参加心理教研的最大诉求。

(二)如何做好学生成长烦恼的个别心理辅导

如何做好针对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的辅导?专业性如何保证,有效性如何判断?特别是面对越来越多的有严重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的学生,如何把握心理辅导的界限?随着来访学生越来越多,来访学生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帮扶,心理教师的个人成长、专业提升需要得到支持。

(三)家长和其他科任教师如何协同配合

学生心理问题的多样性、复杂性,决定了学生心理健康的修复和维护不仅仅是心理教师一个人的事情,心理教师应学会构建心理教师、其他科任教师、家长协同工作的格局。

(四)如何拥有内心归属感和持续专业生长力

心理辅导工作因其助人的专业性,特别容易使人产生无力无助感、耗竭感。近年来,各级行政部门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重视有加,心理教师队伍也日益壮大,但具体到每所学校,心理教师最多也就是一至两人。在学校里孤身奋斗的心理教师,特别需要有一个专业归属和情感归属的地方,在需要专业支持的时候,这个地方是资源库;在需要慰藉的时候,这个地方能够提供情感支持。

二、充满“生命力”的心理教研切入点

所谓联盟,是一个组织、一群人,有共同的目标,在努力奋斗的路上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启发,携手合作,共同努力,共同进步,为同一个目标走到一起。心理教研合作联盟是校际间心理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互动思考、协调合作的团队,以协同、服务、共赢为宗旨,传达提高自我、帮助他人的精神,促进心理专兼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协同服务于学生和教师,打造心理共同体,构建心理家园,争取教育的共赢。

组建心理教研合作联盟,使之成为同伴互助、共同成长的加油站,成為心理教师们展示自我、蝶变提升的共同体。一群人在一起,用实际行动践行“我们是自己的问题的缔造者,也是解决者”,“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

组建心理教研合作联盟,开展心理教研活动,主要的切入点是“反刍”和“赋能”两大关键词。

(一)反刍:合力共进,激扬生命

反刍是一种认知活动,分为积极反刍思维和消极反刍思维。研究发现,消极反刍思维更容易引发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积极心理学认为,发展积极心理品质是防治心理问题、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最佳途径。因此,在心理教研活动中,应创造合适的场域,培养心理教师积极反刍的思维习惯。例如,养成“好事抽象化、坏事具体化”的思维习惯,即遇到“好事”时,思维提升到对自我与人生的积极肯定层面上来,如告诉自己“我有经验”“我有潜力”等;遇到坏事(挫折)时,思维落实到具体细节上去,如提醒自己“主题选择须精心”“咨询界限再把握”等。再如,好事主体化,坏事客体化;要想解决问题就要不回避问题,思考具体解决方法及操作步骤等。总之,在联盟内倡导积极反刍思维,有助于提升心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专业自信。

(二)赋能:提升境界,扬帆远航

赋能,顾名思义,即赋予能力或能量,它最早出现在积极心理学中,旨在通过言行、态度、环境的改变给予他人正能量,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才智和潜能。赋能是双向的,包括自我赋能和赋能于他人。

在构建心理教研合作联盟时,应挑选县域范围内工作时间长、专业能力强的心理教师担任联盟导师,赋予一定的权力,使其自由开展联盟心理教研活动。打破以往的教研员垂直管理体系,实现中小学心理教研合作联盟多中心扁平化运作。在具体操作中,包括以下两方面:

(1)赋能联盟导师。在活动策划和组织中,联盟导师的能力得到锻炼,潜能获得激发,自我价值感、自我效能感增强,逐渐实现自我颠覆、自我革新、自我成长。

(2)赋能联盟成员。在合作联盟活动中,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个案督导研磨,心理教师都有足够的展示、参与机会,改变了以往县级教研活动人数多机会少的现状,在县级层面的教研活动中营造心理团队成员间“竞”专业技能、“争”专业成长的良性互动氛围,让所有的心理教师在合作联盟内,既赋能于他人,也自我赋能,最终获得自我专业成长。

三、心理教研合作联盟助推“生长力”

教研员不同于教师,学生会毕业,教师原有的知识体系对新一届学生而言依然是新的;而教研员面对的是教师,在不断有新教师加入的情况下,原来的队伍还在,同样形式和内容的心理教研活动无法满足不同成长期心理教师的需求。因此,随着队伍的扩展,面对不同年龄、拥有不同经验的心理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以心理教研合作联盟创新心理教研形式,助推心理教研实效,便应运而生。

(一)组建合作联盟,构建教研新格局

县域原有心理教研格局是县心理教研员对学校心理教师纵向两极垂直管理格局,这种教研模式的好处是信息传达快、资源统筹方便。随着心理教师队伍的壮大,这样的教研模式易导致教研工作的盲目、忙碌、忙乱,心理教研活动的个性化、针对性不强,严重制约心理教研功能發挥。为此,有必要组建中小学心理教研合作联盟,实现中小学心理教研合作联盟多中心扁平化运作,建立“县级心理教研活动—心理教研合作联盟教研活动—学校心理教师心育实践”三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网络。

在实践中,我们将县域范围内的5所高中、13所初中和22所小学组建成八大心理教研合作联盟。确立几所心育水平较高的城镇学校为牵头单位,其他高中、乡镇中小学为成员单位,组建心理教研合作联盟。合作联盟以智慧共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协调发展为建设宗旨,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讨活动,以促进县域城乡及公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体化、均衡、优质发展。

(二)架构教研团队,提升教研新合力

心理教研合作联盟是校际间心理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互动思考、协调合作的团队,以协同、服务、共赢为宗旨,传达提高自我、帮助他人的精神,促进心理专兼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打造心理教研共同体。联盟内有兼职心理教师,也有专职心理教师;有年轻的、入职一两年的新教师,也有专业能力、专业水平较好的中青年骨干。我们通过建立联盟,着重推动同伴间的互助交流,发挥“后喻文化时代”的反哺功能,将年长者的经验与年轻人的创新意识有机融合,彼此支持,协同推进,成为彼此的支持系统。

为充分发挥合作联盟牵头学校的“领雁效应”,成员单位在牵头学校引领下,围绕学校心理工作同步开展研讨活动。具体工作内容包括:(1)同步制定学期工作方案。联盟内成员学校根据县心理教研工作总体要求,结合各校实际,共同商讨,同步制定工作方案。(2)同步进行学习研讨活动。联盟内定期组织教研活动,成员学校教师积极参与,如课堂教学展示研讨、疑难案例申报督导、团体辅导方案研磨设计等。(3)同步共享资源链接。联盟内各校打破校际壁垒,校际共享心理教育教学优质资源,以提升教研品质,促进学生心理素质提升和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从而均衡推进各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构建保障机制,激活合作新模式

心理教研合作联盟的正常、规范运作,离不开制度保障和方向引领。

(1)组织保障。组建联盟心育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学校校长任组长,成员包括联盟学校分管主任、心理专兼职教师和部分心育骨干教师,以加强联盟工作的组织协调。

(2)规划引领。在县心理教研总体目标引领下,联盟内统筹规划各年级服务目标,开发服务资源,如小学低年级以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建立新的师生关系,感受学习的乐趣为主;小学中高年级着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集体意识,形成健全人格;初中则以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生活、培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认识和悦纳自己、调控情绪、学会沟通、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为重点。

(3)建章立制。制定“中小学心理教研合作联盟工作规程”,明确联盟导师、联盟成员各自的工作职责,县级教研部门加强业务指导、过程督查和结果考核,实施“捆绑”式整体发展,以实现联盟教研联动的制度化、规范化。

四、心理教研合作联盟实践的“困惑点”

心理教研合作联盟从组建到如今已一年有余,八大联盟共计开展教研活动近百场。可以说,这一年多来,联盟导师活动组织策划积极主动,联盟成员开课研讨参与频频,区域心理教研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

但在联盟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困惑:联盟教研如何达到效益最大化?主题研讨延续或深化等关联设计如何推进?在联盟内成员数量不多且少数是兼职心理教师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带动成员,保证教研的专业、深化?联盟导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如何最大化?联盟教研方式应如何实现多样化探索?构建怎样的机制来保障联盟教研可持续发展?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

总之,我们将继续在心理教研层面加强探索,加强心理教师专业支持系统的建设,在促进心理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上,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更好地发展。

本文作者/卜连英、孙爱萍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教育研究中心(作者单位系本刊理事单位)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