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教师成长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巧用思维导图做“有为”心理教师

 前   言

“位”不是天生的,没有人生下来就功勋卓著位高权重受人景仰。人类数千年文明史中,大多数杰出人士都是在“无位”之时,努力“有为”,从而在历史的书页中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本论文所言之“有为”并非指“功勋卓著”,而是像前人一样,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展现职业价值。然而,作为心理教师面临的事实是:大多数时候孤军作战,甚至有时会被安排其他杂务,以致一学期结束,似乎总是忙忙碌碌却“无为”。另一方面,强调学生体验式课堂的心理课,也因缺乏系统性和延续性,导致即使心理教师疲于精心备好每一课,也让学生觉得“心理课仅供娱乐”而让心理教师感到“无为”。更感可惜的是,一些心理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某些细节处理上,已经积累了一些独特的技巧或智慧,但却疏于记录而遗忘,导致一学期下来似乎并无所得。甚至有些心理教师连自己都忽略了自身的一些难能可贵的经验或才能而让自己难以“有为”。

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在个人及镇教研组成员的实践基础上,提出《巧用思维导图做“有为”心理教师》的实践总结,以供同行交流,促进彼此成长。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它通常是以一个中心点为开始,以关键词或图像为一个子中心点,以放射线链接子中心点,以一种无穷分支的方式从中心向四周扩散的外在表现图[1]。思维导图形象生动、直观易懂通过构建这种具体化、可视化的思维模式,有助于专职心理教师缕清知识体系、提高课堂实效、提升心理咨询能力、深化教研内涵,促进专业成长,让努力付出的自己变得“有为”。具体实施如下:

一、巧用思维导图缕清知识体系

心理教师首先是一名教师,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是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清晰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并能有技巧地运用专业知识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理事陈虹也提及:优秀心理教师身上,应该具备过硬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和心理学专业素养[2]。然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不在于心理知识的传授,而在于内心的体验以及认知的内化和转变[3]如何在庞大的知识体系中,抽取合适的部分与学生分享?这就需要教师滤清知识体系。当具有清晰的知识框架时,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地把知识渗透到活动中去,让学生在活动中收获认知的成长,从而提高课堂实效。在此,借“自我认识”这一主题,以初中生教学为例,以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刘学兰老师主编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理论支持[4]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阅读理论:教师认真阅读教材中关于自我认识的理论知识,系统、全面了解相关概念及逻辑关系。

第二,构建导图:利用Xmind软件,制作由“自我认识”为核心的思维导图。

第三,分类标记:初步画完思维导图后,在上面做标记:(1)需要课堂渗透的知识打“(2)需要作为心理健康知识详细宣传的打“P”(3)心理咨询个案中,常见的主题打“

    第一、二、三步骤具体如图1所示:

 

 

 

第四,自我剖析:心理教师在所有最小子中心词汇后面,作自我剖析,写出自己的状况。例如在“自我认识的教育——内容——活动内容——生理我、心理我、社会我”的分支上,分别写出自己在三个维度上分别是怎样的,用词汇或词组标记除此外,还可以标记出:备课时哪些内容自己比较擅长,哪些内容还需要不断学习和加强了解;教学时哪些内容是重点和关键,哪些内容点到即止就行。

思维导图简明扼要、逻辑清晰,通过以上四个步骤,不但能促使心理教师自我认识的发展,真正起到“知己知彼”的效果,而且能加深教师对此课题的深入认识,更高效地开展课堂教学。

根据同样的原理,心理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构建初中学段整体知识体系,使日常教学的活动设计有章可循、有理可依、系统清晰、环环相扣又顺应学生心理的发展,使初一初二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一个系统,而不是顺手捏来的主题拼凑。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更能摸索出一套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思路。

同时,经常创建直观、重点突出、逻辑清晰的思维导图,也有助于锻炼思维。使心理教师保持良好的思维状态,有利于更好地跟与时俱进的学生保持步伐,为“有为”教师铺垫思想理论基础。

二、巧用思维导图提高课堂实效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许思安博士在一次心理学大会上指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向主要有全面化、专业化、信息化、特色化和整合化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强调的是心理体验,更强调体验的升华[3],而现存的心理课堂存在一些不足:要不过于活动化缺乏认知的提升,要不过于理论化缺乏趣味性。为此,引进思维导图,能更形象、具体地深化学生对于一些心理知识的了解,让学生在天马行空地创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收获心理的愉悦与认知的提升。以“我是谁”一课的教学[4]为例,在相关活动、感性体验过后,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而进一步从认知上了解自我。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步,搭建框架:学生以“我是谁”关键词为核心,用圆圈圈起来作为中心点,根据教师授课内容,发散性向四周画射线并标记子中心点:生理我、心理我、社会我,然后从三个子中心点出发线,继续向四周放射。构图时,建议用不同颜色画图,以更好地激活大脑[1]

    第二步,自我探索:构建基础思维导图框架后,根据括号内提示(教师课堂指引)在子中心点后填上具有自己特点的内容。如“心理我”后,引出两个次子中心点:优势、仍需完善的方面。优势可以是:乐观、坚强、自信等,仍需完善的方面可以是胆小、害羞、自卑等。又如“社会我”后引出至少三个次子中心点:角色1、角色2、角色3等,代入初一学生而言,此处可以是“中学生”“室友”“哥哥/弟弟”“同学”“儿子/女儿”“师弟师妹”等。见图2:

 

 

 

通过这两步,自主设计、色彩缤纷又充满创意的图像呈现在学生面前,在此基础上,还能有方向、有指引且有趣味地进行自我探索,避开了空洞乏味、泛泛而谈的理论讲解,既有趣又有收获,提高了课堂实效。

但思维导图的魅力远不止此。为提高课堂实效,还可以继续以下步骤。

第三步,脑力激荡:学生各自填完后,小组间相互交流哪些需要补充,哪些是疑惑的,哪些尚不清楚的,彼此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此过程,思维导图的设计者需要做好标记:哪些是理想自我(记做“♡”),哪些是现实自我(记做“△”)。标记完毕后,小组成员还可以思考对方尚待挖掘的方面,以帮助对方不断完善。若想深化学生对“自我”的了解,还可以让学生根据“周哈里窗”的四个元素,标记:公开我、盲目我、隐藏我、未知我。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第四个子中心词:认识自我的方法,并讨论出有哪些方法,记录下来,课后可以继续认识自我。由此具体化地延伸了课堂的实效。

第四步,课后汇总:教师回收思维导图,统计相关数据,并由此为依据,了解学生对自我认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现实依据,从而也提高了心理教师的工作实效。为打造“有为”心理教师积累庞大的数据支持。

三、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咨询水平

     巧用思维导图有助于提升咨询水平,原因在于两点:第一,有利于自我检查;第二,有利于自我反思。作为学校心理教师,一方面担当者育人者的功能,是一种知识分享的角色,另一方面又承担着心理咨询员的任务,是一个价值中立的角色[5];有些学校的心理教师甚至承担着班主任的工作,作为班主任,多少要带点威严。因此,作为心理教师在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前,必须先进行角色定位,缕清思路,才能更好地进入“咨询员”角色,开展合适的咨询过程,引领学生更好地自我探索及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事先在头脑中架构好咨询的相关内容,有助于马上进入角色。

而在心理咨询过程,有时会遇到一些问题,却不知该如何解决,有时甚至不知问题出现在哪里。但是如果建立了图3的思维导图模型,便可以对出现的问题有较清晰的分析,从而寻找问题所在,对症下药,此处引用《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5]为蓝本制作。

笔者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确定影响咨询效果的问题是什么。例如:问题是“对方多次来访都诉说同样的问题”,为什么呢?

其次,确定产生原因的角度:是来访者自身的原因、咨询师的原因,还是其他变量?或者三个原因都有?

最后确定具体的内容:根据具体角度来逐项反思内容。从而提高心理教师处理个案的能力,也由此加强心理教师处理个案的思路,避免一出现问题就自我绕圈而困扰,影响个案进程又影响自己的生活。

 

 

 

利用思维导图帮助自己自查和反思,不但能在实践中巩固专业技能,寻找根源,做好个案咨询,更能为塑造“有为”专职心理教师打造强有力的“专业武器”。

四、巧用思维导图深化教研内涵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公式。可见,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善于反思和总结的教师,才能在日积月累的工作中有所进步,促进自我成长。而心理教师的日常工作非常琐碎,因此有时希望“上完一堂课后要好好记录”也往往是力不从心。那么,如何在这些经历中提取促进自我进步的契机,挖掘教研的落脚点?思维导图的引入,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及时捕捉关键,从而提升教研内涵,将教研工作做细做深,为塑造“有为”教师夯实教研基础笔者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整体规划:按照图4的框架,初步搭建学期初的工作计划,并填上具体内容。

 

 

 

第二,及时记录:每完成一项内容,则在思维导图最小的子中心词后面写上心得体会、经验教训等。如果存在疑惑的地方,也可以写上去,以日后继续思考。如果希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还可以结合相关的心理理论简要分析遇到的困扰,以作日后教研。例如笔者在2013-2014学年下学期的总结性思维导图中,在“总体收获”后写上:“遇到困难,要先想办法(避免先埋怨)。”此时,笔者继续思考发现,这个感悟正好吻合了所学的NLP简快身心积极疗法中的12条前提假设之一:“凡事必有至少三个解决方法”。这个小小的觉察,调动了笔者的思维,并通过实践更好地理解理论,相得益彰。

第三,定期交流:利用区、镇教研机会,以及QQ群等途径,根据思维导图上的记录,与同行交流,互答疑惑通过这个环节,笔者及时了解了一些很细小的问题,例如,如果学生站起来确实哑口无言怎么处理更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心理课课前会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不敢举手,怎么办?

而笔者所在的教研组中,各自利用思维导图做总结后再分享。通过这样的交流,学习到的东西更多更细致。例如笔者以前一直以为某位心理教师上课仪态非常好,那是与生俱来,无法模拟的。后来通过她的思维导图的细节分析,才发现,原来可以通过“对着镜子练习”、“模仿绘本动画”、“教室里的个人剧场”等形式来提升教师的仪态。

第四,不断完善:根据实际情况,对于不足的方面(例如活动需要跟进和补充、需要增加主题宣传、课堂管理增加了新的问题、教学回馈需要改进等),进行及时完善并在思维导图上补充说明笔者在一次创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就发现,自己跟某个班的心理科代表的交流较少,而恰恰这个班的纪律比较散漫,当笔者意识到这点后,加强了与科代表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一些情况并作出调整后,该班上课的效果有所改善了。由此笔者又得出了一条新的感悟:要加强跟心理科代表的沟通。

第五,撰写论文每学期或学年,在思维导图所记录的内容中,选取特别有代表性的一点,进行详尽的整理、思考、搜索、探究,并撰写成教育教研论文。笔者及教研组成员每学年的教学论文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并取得不错的成绩。

五、巧用思维导图的效果及反思

    通过一个多学年思维导图的运用,笔者及教研组成员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收获,多篇论文刊登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及《心理技术与应用》杂志,撰写的论文、参加活动课比赛,都在南海区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除此以外,笔者认为利用思维导图之所以能促使努力付出的心理教师“有为”,原因还在于以下几点:

1、全面总结,让经历“有迹可循”。

2、推动行动,让思维“遍地开花”。

3、关注细节,让发现“无处不在”。

4、开拓思路,让困境“柳暗花明”。

5、操作简洁,让时间“不是问题”。

    然而,在看到思维导图对于心理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利之处时,也要客观看到思维导图的局限性。每个人的成功方式多种多样,而思维导图只是辅助的一种工具而已,只有当心理教师自身具有一定的职业使命感,并愿意付出行动去提升自我、实现职业价值时,思维导图才有意义,才能让心理教师忙忙碌碌过后,能体会到“有为”,并且能因“有为”而真正“有位”。

 

 

 

 

[1](英)博赞著.丁大刚 张斌译.《思维导图使用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6月。

[2] 陈虹.《我心目中的优秀心理教师》.《做一个优秀的心理学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8月。

[3]钟志农主编.《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宁波出版社.2010年3月。

[4]刘学兰主编.《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

[5]江光荣.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