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教师成长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双减”背景下教师时间管理网络课程开发初探:困境、探索与思考

一、教师时间管理的困境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从政策解读、学校管理到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如火如荼地开展。中小学贯彻“双减”政策过程中,一线教师是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落实的重要力量。无论是“加强作业完成指导”,还是“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对于教师在工作时间、强度、难度、质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早在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明确要求要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为教师安心、静心、舒心从教创造更加良好环境。几年来,这一政策的落实效果很有限,甚至在“双减”政策实施以后,教师减负的情境变得更加复杂。
笔者在福州市属、七区六县对2201名小学、初中教师开展了《“双减”背景下教师时间管理现状调查问卷》,调研发现教师平均每天工作较“双减”之前延长(76.92%的教师每天工作9小时以上,65.24%的教师平均推迟0.5-1.5小时下班,60.51%的教师双休日工作3小时以上)、教师工作量较“双减”之前增加(44.11%的老师每周超过16节课,58.43%的教师每周承担2次以上的课后服务)、教师们普遍希望减少“非教学任务”(54.38%的教师认为“非教学任务”挤占教学任务时间,66.02%的教师“产生厌倦心理和应付思想”,表示“无力进行教育教研活动”)、教师时间管理能力尚待提高(《教师时间管理量表》数据分析中,平均每日工作8小时以下的教师在“目标监控”、“目标执行”、“时间管理总分”上均明显优于工作9-12小时的老师,工作13小时以上的群体时间管理能力最低)。
     针对上述现状,各地都在积极呼吁实行弹性工作制缩短工作时长、拓展课后新渠道减少工作量、适当减少教师的“非教学任务”。在大环境、上级政策、学校制度等客观条件逐步完善的同时,教师进行自我审视、增强时间管理意识,积极作为、主动提升时间管理能力,从“时间的被动消磨者”转变为“时间的主动规划者”,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大有裨益[1] 。
      目前,专门针对教师时间管理课程建设的研究存在空白,笔者在原有“班主任时间管理”市级课题的基础上拓展延伸[2],尝试开展“教师时间管理”省级课题研究,探索“双减”背景下有效的教师时间管理网络课程。     

         

二、教师时间管理网络课程的实践探索
     1.课程设计与思考
       教师时间管理网络课程以加强教师时间管理意识、提高教师时间管理技能,进而提升时间管理效能感和主观可支配感为目标,引导教师在实践中探索契合“双减”背景、学校要求、工作实际的时间管理方法。笔者选择福州地区两所初中和两所小学作为实验校,分别招募兴趣时间管理、有意向改变的教师组成实验组,建立学习共同体,跟随网络课程学习,获得实时反馈。同时每校配备至少一位心理专职教师作为负责人,调度线上线下的衔接反馈。
       笔者选择微信平台创建公众号——“夏的时间实验室”作为交互平台,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收集到的一线教师时间管理共性问题和对课程的需求,创新开辟“时间认知”、“时间心法”、“时间技法”、“时间行动”、“正念时间”、“读书DO书”、“时间漫画”等7个合集,内容以5-10分钟的小视频为主、配合图文说明,重点突出,方便忙碌的教师及时关注、回听、分享课程。
       课程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1)依托时间管理理论。时间管理的理论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任务备忘的备忘时代,强调利用便签和备忘录调配忙碌中的时间和精力,避免混乱;时间节点的计划时代,强调通过工作计划表和日程表来安排时间,注重未来时间的规划;优先顺序的效率时代,强调对事情轻重缓急的判断和取舍,科学分配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个人管理的价值时代,强调个人的自主管理和个人价值的实现,突出“人”的因素。四代的时间管理理论各有利弊,笔者在课程设计时同时涵盖:如契合备忘时代的“便利贴运用”系列,契合计划时代的“时间轴周表”和“如何做计划”内容,契合效率时代的“从四象限法则到4D工作法”,契合价值时代的“时间管理实验的万能卡”系列等。
     (2)创新突出心理特色。课程设置侧重第四代时间管理理论,聚焦时间背后“人”的因素,关注教师在“双减”背景下的情绪、压力、心理,侧重点燃教师进行时间管理的渴望,唤起探索时间管理方法的动力。如探讨行为背后心理机制的“时间心法”合集、专门开辟心理热门理论“正念”主题合集、“读书DO书”合集中侧重推荐心理类书籍等。此外,课程营造“非任务式”、“可选择”、“鼓励尝试”的心理氛围,减少教师的实践压力,增加作为“人”的主动性,提倡从5%的微小改变开始。
    (3)短小精悍系列细化。考虑到“双减”之后教师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等特点,课程内容多以5-10分钟的小视频配合配合图文为主,既方便提取重点,又能在需要时学习视频内容。课程的短小精悍要求内容分割细化形成系列,如“拖延心理系列”、“便利贴运用”系列、“读书”系列等,学习起来自成体系,既聚焦又轻松。
    (4)合集之间相互呼应。课程设置的七大合集并非独立存在,而是彼此呼应。如“读书DO书”合集《断舍离》读书后,在“时间漫画”合集搭配断舍离的漫画,在“时间行动”合集有一节实验校老师的实践心得《断舍离的感悟》;如“时间心法”合集里的“选择与改变”系列呼应“读书DO书”合集中的《了不起的我》;“时间行动”合集中的大部分内容与 “时间技法”对应,呈现一线的实验校教师在学习课程后的实践心得,如“便利贴系列”与《便利贴女孩儿》、《用便利贴清单管理和复盘》呼应。

      2.课程实践与探索
      从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一年多的时间里,公众号共更新7个合集约42篇文章。
       1.“时间认知”合集,刷新对时间的新认知
此合集旨在澄清对时间管理的固有认知——因为事务多时间少引发时间管理问题,引入新理念——时间管理的核心是“人”,强调个体在时间管理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由此增加对时间管理的把控感,提升时间管理的效率。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时间认知”合集内容

时间内容说明
2022.10.5关于时间实验室介绍公众号的目标
2022.10.18

时间管理实验

的万能卡

01“人”卡将时间管理的几个重要理念以图卡的方式呈现并加以阐述,一方面提升大家对时间管理的新认知,另一方面方便后续课程使用。
2022.10.27

02“觉察”卡、

“先知先觉”卡

2022.11.203“实践卡”、“挑战卡”、“个性化卡”
2023.1.31时间黑洞邀请教师觉察无意间流失的时间
2023.8.30​时间管理方法背后的脑科学引用链接文章,了解时间管理背后的脑科学。

       2.“时间心法”合集,剖析时间管理背后的心理
       此合集旨在剖析时间管理背后“人”的心理过程,增加对自己、对时间管理的理解,点燃时间管理的渴望,促进改变的发生。具体内容见表2。

                                                               表2   “时间心法”合集内容                                                                   

时间内容说明
2023.1.3情绪与时间探讨情绪引发的时间问题、时间压力引发的负性情绪等情绪与时间的微妙关系。
2023.5.16下班不营业引用链接文章,探讨工作时间之外的时间管理。
2023.5.30

选择与

改变

01无法改变?

我们真的没有选择吗?

“改变”系列课程:结合书籍《了不起的我》探讨关于选择和改变的话题,剖析改变的心理过程,促进主观能动的行为。
2023.6.602难以改变背后的心理因素
2023.6.1303我改变?还是别人改变?
2023.6.28熟悉又陌生的拖延01拖延不是时间管理问题“拖延”系列课程:探讨普遍存在的拖延现象,提升对拖延的认识,降低拖延引发的负面情绪,从而促进积极行动的发生。
2023.7.502拖延者的大脑
2023.8.903拖延时钟

       3.“时间技法”合集,分享时间管理的方法与技巧
       此合集旨在分享常见、实用的时间管理方法,以具体、可操作的内容邀请教师们在工作中实践运用。具体内容见表3。

                                                                 表3 “时间技法”合集内容

时间内容说明
2023.8.16便利贴的妙用“便利贴”系列课程:将常用的便利贴进行升级改造,结合工作推荐实用的具体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2023.8.23便利贴细节升级
2023.9.13用便利贴做计划
2023.10.11从便利贴到小卡片的妙用
2023.12.6从四象限到4D工作法介绍常用时间管理方法
2023.12.13甘特图管理项目

      4.“时间行动”合集,交流时间管理的实践
      此合集旨在分享时间管理的具体实践过程中的心得、感悟、收获等,邀请实验校的学习小组教师进行授课,具有落地、实操的特点。具体内容见表4。

                                                                  表4  “时间行动”合集内容                   

时间内容说明
2023.1.24断舍离的感悟与《断舍离》读书呼应
2023.2.7时间记录与“时间黑洞”呼应
2023.2.21手机控的时间管理神器——滴答清单与“时间轴周表”记录呼应
2023.3.1日程本合集
2023.8.2便利贴女孩与“便利贴系列”呼应
2023.9.26用便利贴清单管理和复盘
2023.10.25改变理念,培养习惯对时间管理学习的阶段性复盘
2023.12.27甘特图实际应用与“甘特图”内容呼应

      5.“正念时间”合集,用正念来提升时间管理
      此合集旨在通过当下心理学界热门、科学的正念,帮助教师们专注当下、减压放松,提升工作效率和休闲品质,具有浓厚的心理学味道,通俗易操作,附带练习音频。具体内容见表5。
                                                                表5   “正念时间”合集内容                                                                              

时间内容说明
2022.11.13身心俱疲?可能是我们忘记了身体联结“正念时间”栏目的导言
2023.1.10正念缓解疼痛针对全国首阳的身心不适,在介绍“正念”的同时,突出正念在缓解疼痛方面的作用。
2023.1.17正念是什么
2023.7.12正念与放松利用暑假期间,介绍教师们可以练习的放松减压类内容。
2023.7.19正念减压

       6.“读书DO书”合集,时间管理书籍的阅读与实践
       此合集包含读书和DO书两个部分。读书,即阅读时间管理的相关书籍,不仅涵盖时间管理具体操作的方法论书籍,更揽括时间管理中“人”的心理的调适类书籍。DO书,即将书中内容输出实践,边读边做(DO),将所学转化为自己的一部分,融入生活。具体内容见表6。

                                                               表6 “读书DO书”合集内容                       

时间内容说明
2022.11.15读书DO书栏目栏目简介
2022.11.23《断舍离》读书通过剖析物品和人的关系,提倡通过“断舍离”做时间的减法,精神的加法。
2022.11.29《断舍离》DO书
2022.12.13《了不起的我》1心理学科普书籍,谈及“自我”和“改变”的话题
2022.12.20《了不起的我》2
2023.3.15《人间值得》01工作是为了什么一本关于看待工作,看待生活的书,契合“双减”背景下教师们的内心需求。
2023.3.2202心存感激
2023.3.2903人际关系
2023.4.1204让心归于平静(上)
2023.4.1905让心归于平静(下)
2023.4.2606生活和工作的平衡之道
2023.5.1007简单生活每一天
2023.11.8《象与骑象人》1心理学经典书籍,剖析人为何“知道却无法做到”的心理机制和幸福的十个假设。
2023.11.22《象与骑象人》2

       7.“时间漫画”合集,分享和时间管理有关的漫画作品或文章
       此合集主要在一年中的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配合相应的漫画或文章,呈现时间和人的关系,突出心理调适的部分。具体内容见表7。

                                                                    表7    “时间漫画”合集内容                                                       

时间内容说明
2022.12.6人事物的断舍离配合《断舍离》读书
2022.12.22冬至照顾好自己冬至
2022.12.27给身体一点时间年末、全国疫情首阳潮
2023.2.14性别的时间差异情人节
2023.3.8在时光里做女神三八节
2023.4.5走出了时间清明节
2023.5.2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五一劳动节
2023.5.25给自己一个爱自己的的机会5.25心理日
2023.6.21夏至,端午端午节
2023.7.25仲夏暂停,去自然里更新自己年中

三、教师时间管理网络课程的成效与思考
         笔者借鉴张效的《小学教师时间分配和时间管理现状调查问卷》[3],根据本地情况对问卷进行有效删减,形成《教师时间管理量表》,以了解实验校老师们的时间管理水平变化。一年时间公众号的跟进学习,排除部分人员流失,最后对33名全程参与的教师进行前后测。结果显示前测时教师时间管理总分的平均数为81.00,在进行时间管理干预后,分数为84.48。进一步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中发现,后测教师的时间管理分数显著高于前测分数(t=-2.939,p<0.05),具体详见表8。             

                                                           表8.  教师时间管理水平的前后比较                                                                    

N=33前测(M±SD)后测(M±SD)tp
教师时间管理总分81.00±7.1784.48±7.82-2.9390.006

             

       此外,抽选各实验校部分教师进行访谈跟踪。大家表示,同样面对“双减”下延长的工作时间,学会将事情“碎片化”灵活填充进“碎片化的时间”里;面对增加的教学工作量,学会以价值为目标,在行动之前按下暂停键进行轻重缓急的排序;面对非教学任务,学会通过“授权”分解细化,学会适当拒绝责任之外的事务;教师时间管理能力总体提升,大家积极在工作、生活中实践:通过对办公环境、电脑文档的“断舍离”提升视觉和情绪的舒适度;通过《时间轴周表》的记录加深自我觉察;通过便利贴的移动分类提升把控感;通过甘特图的规划定期检视目标进度;通过正念练习学会专注当下、减压放松。
       “夏的时间实验室”公众号自建立以来,从最初四所实验校成员关注,到教师们的推广分享,用户数逐渐增加过百。网络平台打破时间空间的局限,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自由,方便中途加入的教师回看前期内容及时跟进。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一些困难和问题,如缺少即时反馈交流、缺乏团体支持互动、零成本学习热情容易减退等。此外,对于庞大的时间管理理论体系来说,目前的课程架构略显单薄,与“双减”背景的结合需要更多实践,有条件可以适当开展线下沙龙,促进成果生成。正如公众号名称中提到的“时间实验室”,教师时间管理课程开发本身就是一个有趣的“实验”,未来公众号的7个合集内容将不断更新,持续探索。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如何保证教师自由支配的时间,它对于不断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像空气对于人的健康一样必不可少。教师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这对于学校是真正的威胁[4]。教师时间管理课程的探索,无论是填补研究空白还是实际推广都具有重要意义。让教师群体从 “重压” 中 “站起来”, 从“盲忙芒的时间”中“跳出来”,才能让他们更好地为教育事业“负重前行”,让“双减”工作持续深入推进。

                  

 

【参考文献】
[1]程瑛,裴小娟. “双减”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自由时间:困境与突破[J].肇庆学院学报,2023(5):34-39
[2]黄晓夏.中学班主任时间管理线上课程开发初探[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12):19-22
[3]张效. 小学教师时间管理问题研究——以郑州市小学为例[D].郑州:郑州大学,2021:5
[4]苏霍姆林斯基.赵玮,等.和青年校长的谈话[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80.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双减”背景下教师时间管理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FJJKZX22-236)

 

福州教育研究院  心理学科教研员  黄晓夏
联系方式:13959197758
邮箱:87930696@qq.com
邮寄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光禄坊103号福州教育研究院   350000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