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教师成长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从心理教师专业能力大赛看教师成长

        我有幸参加了2018年中山市第五届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能力大赛、两届省赛的市级备赛训练,并在2022年代表中山市参加了广东省第四届心理教师专业能力大赛中职组决赛。比赛得到市教研室和学校高度重视,组建市校两级专业备赛团队,进行心理知识考核、模拟心理辅导、教学片段展示等环节的反复训练,教学打磨,听取专家和同行的指导意见,反思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改进,赛前实战演练,现场比赛实践,最终,我在比赛中取得比较优异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不仅是我个人的心理专业知识储备、教学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心理辅导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整个备赛团队在这个过程中也凝练出心育成果,大家的专业水平都有了提高。结合参赛经历,我想谈谈心理老师专业能力成长过程中和备赛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和思考。
        一、专业知识储备是慧心的“奠基石”
        我认为,心理老师的专业性不仅仅体现在给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更是在日常心育工作中运用专业知识做好师生心理健康发展、心理问题预防、鉴别与辅导等工作。如果不是备赛,我相信不少心理老师在毕业工作后,就很少再对求学期间学习的专业知识温故知新,除非是要考专业技能证要逼着去复习刷题。对于本次比赛的“心理知识考核”环节,在没有提供任何考核重点的前提下,选手只能靠自身的专业知识积累,以及坚持每天抽时间练题。在赛前一个学期,市教研员就提醒种子选手们要抽时间复习做题,加强理论功底。因此,几个月下来,我做完了心理咨询师二级、三级考题的练习,还重点加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政策文件、各类团体辅导和个体辅导方案、学校心育工作方案甚至是防疫方案,以及学校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青少年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重点理论应用等方面的内容。虽然在比赛时没有押对题目,但这个复习过程肯定对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有很大帮助。这次考的基本是基础心理学、统计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内容,与教育心理学相关的题目很少,但这也是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唯“实用主义”。当我们拥有更全面、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基础时,在教育教学、统筹学校心育工作等方面才能信手拈来、一脉相承。
        二、心理咨询技能是安心的“看门药”
       之前市赛省赛的心理咨询技能展示环节,只有模拟咨询,在不超过10分钟内还原心理咨询的某个过程片段,因此以前的赛制可能会更注重“炫技”,在短时间内让评委看到咨询产生效果,甚至运用一些“花俏”的咨询工具让选手在众多谈话咨询中让人眼前一亮。但是本次比赛,考的不仅仅是模拟咨询,还有个案概念化、咨询思路阐述以及提问答辩。这考验的就是选手心理咨询的综合水平,看的就是我们平时有没有扎扎实实做好咨询工作,每一步是否都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此外,因为是线上视频咨询,也给咨询工具的使用增加了难度。
        (一)了解学情,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在现场咨询展示部分,是提前15分钟进入备考室抽题并准备,然后直接进入模拟咨询。我们遇到的个案可能是首次咨询或第N次咨询,可能是主动来访或被动来访,可能是学习、人际、自我认识等方面的问题,而这些场景其实就是心理老师工作的日常。在日常心理咨询工作中,基本没有“考试重点”,因为学生不会按照“考试重点”在“规定时间”里去“生心理病”,他们往往是突然来访,而且这些心理困惑都是比较个性化的。当然,不同学段的学生会有其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如中职阶段学生处于自我意识的整合形成期,对同伴交往、亲子相处、自我认同、学习心理等方面出现较多困惑,且部分中职生会有一定程度的自卑感、自我效能感低等心理现象。因此,在心理咨询中应了解学情,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尤其是疫情三年后出现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突出、青少年焦虑抑郁比例上升等社会现象,心理老师还应具备鉴别和处理心理疾病个案的能力,把握好心理老师咨询工作的范畴。
        (二)积累经验,强化心理咨询基本功
        心理咨询技能固然重要,但规范是前提。比如在初次咨询开始时,是否都有做到了解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识、是否第一次来咨询室,向学生介绍心理咨询基本流程和保密原则等。在比赛和实际工作中,可能有不少老师会因为急于解决学生问题而忽略这些基本程序,但这也是在咨询中对学生表示尊重与关怀的必要步骤。同时,咨询技能不应为展示而展示,脱离个案本身,比如很多选手展示了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的“评量询问”“奇迹问句”等技术,但生搬硬套,老师问老师的,个案说个案的,忽略了咨询关系中的情绪行为反映,导致咨询效果不佳。因此,老师要在日常咨询工作中强化心理咨询的基本功,不断提升对心理咨询技术的运用水平,既找到个人擅长运用的技术和流派,也要积累经验,学会灵活“对症下药”。本次比赛创新使用线上形式,也刷新了我对心理咨询形式的认识,尤其在疫情期间或不便面对面咨询时,线上视频咨询也不失为一种可行有效的方式。
       (三)概念导航,提升心理咨询的系统完整性
        在模拟咨询后,马上进入思路阐述和提问答辩环节,考核的就是心理老师能不能对个案问题形成准确判断和良好假设。首先要做的就是个案概念化。个案概念化,就是对个案提供的大量信息,进行抽象、概括、提炼,形成一个能准确表述个案问题性质和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1]它是我们理解来访者问题线索的一个关键能力。第二步就是阐述咨询思路,相当于平日咨询后撰写个案心理咨询方案,要按照规范的框架去梳理来访者的信息,完成找症状、下诊断、究原因等几个步骤。平时工作中,我们往往会因为个案量大、学生来访时间紧急、工作多等原因,忽略对个案进行整理和反思,尤其是规范性、系统性的梳理个案信息和制定咨询策略,常常是做完咨询后简单记录就算了,甚至在咨询中只凭感觉走,只解决学生当下问题,但对后续咨询计划并没有过多思考,导致个案脱落,也让学生失去了对心理老师的信任和信心。而本次比赛首次融入该项内容,正说明了个案概念化对我们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心理味的课堂是育心的“主阵地”
       教学展示是传统环节,占比赛分值40%,其中教学设计和课件占20%,现场10分钟教学片段展示占20%。比赛要求选手在赛前提交5个不同主题的教学设计和课件,在正式比赛时现场抽签并马上开始展示,没有提前预备的过程。这是我们每个选手投入最多精力和时间的环节。因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在于发展和预防,具有心理味的课堂是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阵地。在主阵地中如何坚守护航,又与时俱进,是心理老师们要一直常思常新的。
       (一)选好片段,设计巧妙显亮点
       通过比赛磨课选题,我才发现,自己10年教学经历,怎么说也每年有一次公开课,但要拿出5个能让人眼前一亮的教学片段竟然如此之难。首先,选题就是一道难关。心理课的特别之处是“走心”,我们没有固定教材,上课内容会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生需求、特定事件背景等灵活设计和调整。因此,在选题时我们要思考,为什么要讲这个内容?是否贴合学生实际?所用理论是否新颖和符合主题?等等。然后,选片段又是第二道难关。与第一届省赛不同,不是只设计10分钟的内容,其他课堂环节就不用管了;本次比赛不仅要展示10分钟课堂片段,同时要提交完整的教学设计和课件,还要看每个环节之间是否连贯、是否有逻辑性,并要注明展示的片段是选取哪10分钟。片段展示看的就是课堂原原本本的复制,不能跳过提问、讨论等环节。因此,选取的片段就需要非常有技巧,既要有亮点,也要完整的,能承前启后。
       (二)心中有生,形式丰富引入胜
        片段展示是没有学生的,只有老师对着2个机位的摄像头,以及电脑屏幕后的评委们。无学生展示的课堂,如何突出亮点呢?首先,要注意不能把课堂还原变成说课。虽然课堂无学生,但要心中有学生。讲课时的语言要流畅简洁,注意停顿和节奏,变化音量和音色。可以适当预设学生的反应,自然的作出回应和互动。同时,要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一是板书与多媒体结合:板书的时间、篇幅、内容都要设计好,它不是课件的重复,而是现场互动的生成、重点内容的强调等。二是讲授与活动结合:中职生的心理课堂,要结合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的特点,融入不同形式去承载课程主题内容,引出心理现象,展开课题。我在比赛中,就运用了游戏活动、魔术表演、绘画教学互动、音乐体验、心理实验等方式作为载体,吸引学生兴趣并引导他们思考。
        比赛落幕已有一段时间,在荣誉和喜悦过后,沉淀下来的更多是关于心育的思考和感悟。在今后心育工作中,要用好心理老师的三个法宝——专业知识储备、心理咨询技能和心理味的课堂,担起重重的责任,坚守心育本分,与所有心育人、德育人一起共同守护学生心理健康,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积极向阳的品质和获得幸福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钟志农. 从来访者的“信息轰炸”中走向“个案概念化”——解析《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辅导个案[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24):49-53.

 

获奖情况:

本人获2018年中山市第五届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能力大赛中职组(第1名)一等奖;

2022年广东省第四届心理教师专业能力大赛中职组(第5名)二等奖。
 

通讯地址:广东省中山市五桂山石鼓丹桂路9号,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
联系人电话:13823911323
邮箱:569234964@qq.com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