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助力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发展的典型模式探析
(武汉市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 唐群英)
摘 要:心理工作室是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常见的心理助人活动有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结合“事例经验”、“类经验”、“个人经验体系”与“教育实践智慧”,梳理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成长的经验体系,对工作室助力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发展的特色模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心理健康 心理工作室 成长路径 自主生长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学校师生和家长的关注。许多学校开始配备专职心理教师,投资建立专门心理咨询室,为师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尽管没有升学考试压力,但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成长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如专职师资力量不足、专业技能提升有限、外部成长环境不完善等。本文从教师自我经验发展的角度,尝试构建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对不同心理工作室助力心理教师发展的特色模式进行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通过自主学习、在职培训、研究提炼、实践反思等途径,使个人专业素养、专业能力等不断发展的过程。聚集到心理健康教师,其专业发展也遵循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也有心理学科的特点。
1.工作职责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往往有专、兼职之分,服务对象包括学生、各科教师,还有数量庞大的家长群体,在能力上需要有更高的专业性。除了承担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任务,专职心理健康教师还承担着其他职能:(1)为学校提供参谋、指导与决策服务;(2)面向学生进行心理预防、测评和干预等;(3)面向家长和教师开展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培训服务等。相比其他学科老师,工作内容丰富,工作任务繁多。[1]
2.心理助人活动的不同区段与从业特质。从心理助人的活动范围来看,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近的概念有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并各自以一个连续体的不同区段作为自己的工作重心。这四种助人活动在连续体的分布上存在部分重叠与交叉。[2] 美国咨询心理学家科米尔(W.H,Cormier)认为,优秀的心理辅导人员应具备六项品质:智力、精力、适应力、支持和鼓励,友善,自我意识。因此,从事这些工作时,还应需具备本学科所需的一些个人特质。
除了上述因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还面临着不少实际困难。比如,大部分中小学校只有少量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孤军奋战”,由于工作职能重叠导致“归属感差”,由于专业水平与工作能力参差不齐等因素导致心理健康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低”,学校在资金和场地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有限、没有明确的工作效能标准和职称评定等问题导致心理健康教师“成就感低”。为了更加清晰把握实际需求,首先需要梳理了解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能力与经验体系。
二、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成长的经验体系分析
潘海燕教授提出,教师“自我经验”是教师对自己的关键性教育体验进行反思后获得的感悟。他认为:教师自我经验一般发展过程,是由“事例经验”出发,历经“类经验”、“个人经验体系”到“教育实践智慧”的嬗变过程。[3]这个规律同样适用于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发展。
1.基于案例“反思”的事例经验
事例经验即对某一关键教育事例进行反思后所获得的感悟。聚焦到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就是心理健康教师通过对某一堂课、某一个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案例,获得的成败体验并通过反思而获得的感悟。提炼事例经验的主要形式有:撰写心理课程教学日记,记录心理辅导、咨询工作日志、心理工作感悟等。在教学实践中,很多碎片化的体会都是属于原发、偶发形态,需要不断积累,进一步提炼。
2.基于“互动”研讨的类经验
类经验即对某一类教育事例经验进行反思后获得的认识,是教师发挥思维的归纳作用,将不同主题的事例经验归纳整理并形成经验形态,表现为一种灵活、多路径解决某类问题的能力。整合“类经验”办法是开展“教师互动”与“深度交流”。比如,围绕心理助人活动中的典型问题,通过学科理论的引领、新型活动的互动,将体验内化为个人实践性知识,找到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
3.基于成果“提炼”的个人经验体系
个人经验体系即教师将自身的和“专业发展共同体”中的大量“类经验”进行凝练,在彼此隔离的教育类经验之间建立联系,形成的纵横交错、层次分明的认知体系与具有强大功能的经验库。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例,通过建立“类经验”的联系,能够形成一篇篇高质量的研究论文。
4.基于学生“实践智慧”形成的教育实践
教育实践智慧即教师在面对教学事件时,能根据个人经验洞悉教育本质,迅速做出教育决策的素养。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持续关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实践智慧”,即如何获得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具有恰当的学习动机等。它可以体现为教师挖掘心理健康教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的能力,更可以体现为教师对学生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心理品质进行培养,使学生的心理潜能得以开发,实现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与素质的全面提高。
不过,上述经验的获取途径相对分散,难以形成系统、集中的提升效果。为了更好展示成长维度,下面,结合心理助人活动技能的层次与“自我经验”成长体系,从纵横坐标的角度构建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成长体系,如图 1所示。
图 1 基于“自我经验”与技能发展的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成长体系
在整个成长体系中,根据心理助人活动的不同区段,心理健康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反思”、“互动”、“提炼”、“实践”等方法,通过工作室效能来促进不同活动区段的知识与经验内化。
三、助力模式:让心理工作室成为心理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
心理工作室是引领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成长的能量“加油站”。在类型上,有以名师为引领、侧重教学研究的心理工作室,有以心理辅导、咨询功能为主的心理咨询工作室,也有兼具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和咨询的工作室。不过,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室建设参差不齐。而且,在机制体制上还有许多需要理顺的地方。下面,以武汉市黄陂区心理工作室建设为例,结合心理健康教师成长的主要模式,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模式进行探索分析。
1.以“课例反思+服务学校”为特色的校级心理工作室
根据本区域师资调查,当前,除大规模学校外,很多学校师资不足,缺乏专兼职心理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入校后,缺乏参照学习样板,“孤军奋战”的情况非常常见。校级心理工作室立足学校,服务课堂,服务师生,为心理健康教师的成长提供了重要支撑。
(1)撰写基于“反思”的课例经验。心理课堂是教师成长的基本阵地,其形式有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辩论讨论、拓展训练、心理探源、策略指导等。除此之外,可以通过听课或听讲座,向其他优秀教师学习;通过参与评课、参与诊断预防的技能学习,实现教学课堂的创新性重构。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通过及时记录日常教学的点滴感想和思考,完成“反思-互动-提炼”的过程,能够更好地总结和梳理自己的事例经验。
(2)基于工作室“互动”的心理辅导、咨询事例经验。这里的“互动”有多个层面。首先,可以为有心理困惑或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个体心理辅导或咨询服务,这也是学校心理教育中一项重要工作。其次,可以邀请各科教师、班主任、德育教师等加入工作室学习共同体,通过交流“互动”形成专业合力。在辅导、咨询及交流过程中,及时分析记录求助者的主要问题及症状表现、沟通辅导策略、咨询效果及后续跟踪辅导策略,可以促进经验积累,逐步形成自己独有的辅导、咨询风格。
(3)借助工作室,完善学校心理健康管理工作。在建设过程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要得到学校领导的理解和支持。心理健康教师有义务向学校领导宣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引导他们看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从而争取更好的工作舞台和发展机会。[4]以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小学90后邬亚丹老师为例。通过主动担任心理辅导员,成立校级心理工作室,吸引校内各科老师、管理干部参与,多层次互动,邬老师在学校内初步构建心理健康学习共同体。通过专门课程、学科渗透、活动设计、心理环境优化、网络教育、心理咨询等途径,充分发挥每一位成员的潜力。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邬亚丹老师还关注到学校学生、教师团队的心理状态,通过各种活动帮助老师们解压,认真撰写咨询日记,让自己成为一粒“快乐的种子”,其个人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升。
2.以“类经验+课题”为特色的家校心理工作室
将服务范围扩展到家校后,工作室面临的各类问题更加复杂。如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习惯养成、人际交往问题、学业压力及受挫力疏导、心理陪伴支持、青春期孩子的逆反、性教育及早恋、网络依赖,网课中学习自主性差……逐渐找出这一类问题解决的模式、程序和策略。这个时候,在更高层面进行成果梳理。
(1)基于类经验的提炼。随着事例经验的积累,各个类别的规律变得可供探寻,单独经验之间的零散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开始产生关联。以黄陂区心理工作室成员朱元珍老师的心理课《青春浮动》为例,通过将家校焦点问题转化为“类经验”主题,在名师、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在项目研究中探寻解决的可能,在教学实践中体验成长的收获。通过不断实践、提炼,2014年,朱元珍老师参加说课大赛,心理课《青春浮动》先后荣获武汉市、湖北省一等奖,国家级二等奖,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成长案例。
(2)基于个人经验体系的教育论文。随着类经验的积累,可以以工作室为平台,推动成员将类经验变成一篇篇论文。例如,笔者撰写了《美丽心情》、《教师自我效能感团体心理辅导实施策略研究》、《心理调适方法ABC》、《价值观与生涯价值》等多篇论文,先后荣获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会、湖北省教育学会、武汉市教科院等多个单位的优秀成果奖。这些论文经验成果源自实践又服务实践,对个人的教学效能感有很好的提升作用。
(3)依托工作室打造家校服务的阵地。有了家校心理工作室,职能更加明确。这时,可以积极争取学校支持,设置心理检测区、个体咨询区、心理沙盘室、心理阅览室等功能区,让心理工作有专业环境,让每一位到访的学生和家长,心情放松,感受到温馨的人文氛围;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有利于准确把握学生群体心理、个体心理与行为状况,为后续研究打下坚实基础。此外,还可以定期邀请专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专题讲座,定期开展团体心理训练活动,提升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乃至心理干预的专业性。
3.以“跨界培训+实践智慧+成果提炼”为特色的区域工作室
以黄陂区为例,由于与中心城区配套存在一定差距,存在着兼职老师多、流动性大、农村教师相对较多、跨学科专业性有待加强等问题。通过心理工作室营造成长氛围,对本区域教师成长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1)跨界整合力量,提升专业技能。整合心理学界、教育学界和医学界的专业力量,通过区级交流、培训研讨、优质课大赛等平台,搭建区域内教师的交流平台。例如,在面向工作室实验学校遴选优质“种子”教师的基础上,黄陂区教师进修学校每年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结合下校服务、暑期校本培训等活动进一步强化培训效果。在实践课程中,注重跨界整合力量,支持心理老师系统学习前沿的心理技术,如NLP简快心理疗法、绘画心理治疗、心灵图卡、音乐心理治疗、萨提亚家庭心理治疗、非暴力沟通、团体心理辅导、基于医学的心理治疗等,促进教师实践智慧的转化。
(2)注重心理健康实践智慧的课题成果提炼。在区级范围内,以名师工作室为成果组织单元,逐步吸引一批在学校心理教育领域有所作为的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共同开展课题研究。通过省市级课题研究、优质课比赛,以及心理助人活动实践,将个体零散经验的结构化实现,最终以重点课题、专著等成果提炼出来,带领本区心理健康教师迅速成长。2017年3月,笔者申报的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促进中小学教师心理弹性发展策略研究》(2013A035)顺利完成结题;2018年,由区心理健康工作室申报的课题《教师心理工作坊在教室继续教育培训中的运用》,荣获湖北省教育学会一等奖。这些成果既是工作室集体实践智慧的结晶,又能对工作室成员形成良好激励,切实提高团队成员成长过程中的“成就感”。
综上所述,心理工作室对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多个层次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心理健康教师成长的经验体系进行梳理,建立面向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多样化工作室,有助于减少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孤立感”,增强其“归属感”、“效能感”、“成就感”,为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加油助力,真正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武汉市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 唐群英)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唐群英,女,中学高级教师,武汉市黄陂区教师心理工作室负责人,区心理学科带头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0H卡分析师,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企业内训师,15年来,致力于师生心理品质提升,引领个人心理成长,在家庭教育、团队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通讯地址:武汉市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
联系方式:18986083045
邮 箱:cndes@qq.com
邮 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