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教师成长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脑瘫学生更需要“支持性心理帮助”

迎着清晨的阳光,我走进校园,值班学生洪亮的问好声涤荡心灵,学生三三两两结伴而行,有朝气蓬勃的笑脸,有稳健轻盈的步伐,也有蹒跚坚毅的背影,美好的一天拉开了帷幕。漫步在校园,我用心感受着校园的一草一木,用心观察着身边走过的每一位学生,甚至我会刻意与一些不善交际的学生问好互动,以给予他们更多地关注与锻炼的机会,我觉得他们需要与他人互动,才能掌握更多融入社会的技能。

这时,一个孤单的身影映入我的眼帘,他背上一个硕大的红色书包更是引起了我的好奇,我仔细观察,发现他走路时,身体摇摆的厉害,右侧上下肢僵硬,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右侧瘫的脑瘫儿童,我有意放慢脚步,静静地跟在他后面,他努力保持身体的平衡,艰难地向前挪动,书包的肩带还时不时地滑落,他还要用手不停地向肩上拉一拉,走着,走着应该是累了,他就倚在走廊旁边的柱子上歇一歇,这时他无意间扭头向后看了一眼,正好迎上我的目光,他羞涩地朝我笑了笑,这是一位我没有教过的高年级学生,我不知道怎么称呼他,于是面带微笑地说:“同学你好,有需要我帮助的吗?”,他焦急的说:“不用,我自己行的!谢谢老师!”听到他的话,我也不意思再多停留了。

我径直向办公室走去,可是,我没走几步,突然,一声“哎呦”传入耳中,我循声望去,那位背着红书包的学生半躺在地上,他应该是刚才起身时,不小心摔倒了,左手艰难地支撑着身体,右侧微屈的手臂和下肢也吃力的摆动着,看到这样的情境,我快速地走到他身边,不由分说:“我扶你起来。”这时有几位学生恰巧经过,她们七嘴八舌的说:“老师怎么了?”“同学你怎么了?”“为什么躺在地上?”我无暇回答学生的问题,只是在想着尽快把他扶起来,可是我却看到他眉头紧蹙,嘴里还不停的唠叨:“不用的,我自己可以起来的!”甚至,他还很排斥地躲避我伸出的手,我却一意孤行,双手紧抓身体两侧,用尽全力把他拖起来,由于他身体比较僵硬,站起的一刻,身体还有些晃动,也差点把我带倒,而几位围观的学生却都只是站着观看,并没有学生主动上前帮助,我有些气愤地责备他们:“你们也不知道过来帮帮忙!” 围观的学生迅速走开了,而红背包少年幽怨地瞥了我一眼,什么也没有说,倔强地离开了。

解开谜团

红背包少年幽怨地一瞥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我明明是给予了他一定帮助,他没有感谢我,反而还有点责怪的意味,这是为什么?他是一个没礼貌的孩子?不,在最初交谈时,他明明对我说了“谢谢老师!”怀揣多个问题疑云,我尽快找到了他的一些基本信息,知道他的名字叫“晨晨”,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属于脑瘫儿童,这些还远远不够,因此,我一有空就想法设法靠近他,观察他,希望获得更多解答我困惑的资料。直到有一天,课间,我从教室窗外向里观看,发现晨晨正在专心地串珠子,他面前的桌子上放了一小筐五颜六色的珠子,我就静静的观察了一会,突然,晨晨在拉绳子时,不小心碰到了小筐,珠子散落一地,而且不少珠子还滚出去很远,我看他手足无措的样子,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径直冲过去,直接蹲下去帮他捡起珠子来,这是有两位同学也参与进来,晨晨虽然蹲下去很吃力,但他还是一手撑地,艰难地坐在珠子最多的地方,和我们一起捡珠子,建的过程大家还时不时聊几句,开心的笑容挂在他们的脸上,没过多久我们就全捡完了,晨晨看着失而复得的珠子,忙不迭对我说:“老师谢谢您!”他脸上挂在开心的笑容。

我就更不解了,两次情境类似,都是“帮助”,也都是有同学在场,可是,我的“回报”却天壤之别,这是为什么呢?我按捺不住,迫切想知道问题的答案,于是,紧接着的几天时间,我分别对这几位涉事的学生进行了访谈,困惑逐一被解开,他们的解释也引发了我诸多反思。

1.被挑战的自尊

晨晨属于脑瘫儿童,轻度智力障碍,有接近正常人的思维能力,由于单侧瘫,有明显的运动障碍,但是,在对他一段时间的观察与几次访谈后,发现他自尊心强,性格坚韧,善言谈。关于我扶起他反而惹他不高兴这件事,他说:“老师,那次我摔倒,其实我可以自己站起来,不用你帮助的。”而且,他还反复强调:“我以前摔倒都是自己站起来的,要是您不相信,我可以去那个地方做给您看的。”甚至他执意要带我去那个曾经摔倒的地方,要演示给我看,考虑到安全问题,我并没有允许,他显得心有不甘,他还提到:“老师,当时您帮助我站起来时,其实我心里是很难过的,我觉得自己太无能,很丢人,会被周围的同学看不起,当时围观的学生可能会在心里嘲笑我。”关于之后我帮他捡珠子时得到的“感谢”,他向我解释:“一是我自己会捡珠子,我们班级同学都知道的,他们不会嘲笑我;二是他们是我的好朋友,我也帮助过他们,他们帮我捡珠子也很正常;三是马上就要上课了,我自己捡要花很长时间,会耽误学新知识的。”在与晨晨沟通的过程中,他的表现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假想观众:十几岁的孩子通常会认为周围的人,特别是同伴一直在关注自己、评价自己并且对于自己的想法和行为都很感兴趣。这样的认知导致了对自我意识的强调,对他人想法的过度关注,对于现实和想象情境中他人反应的预期。心理学家戴维•艾尔金德(David. Elkind)称之为青少年的“假想观众”。假想观众使得青少年必须时刻保持警觉,以避免做出任何可能导致尴尬、嘲笑或拒绝的行为。晨晨正处于青少年阶段,他也具有这些特征,他害怕在同学面前暴露自己的缺点,因此,他努力使自己独立任务,是想得到同伴更多的关注、认可或赞赏,以维持自己的高自尊。我的“帮助”,特别是在一些陌生同学面前,给予他的帮助,使他很难堪,他甚至认为:“如果我不去帮助他,可能也就不会引起几位学生的围观,以及七嘴八舌的议论。”这是引起他不悦的原因之一。

关系自我价值:到青春前期,个体对自我价值的判断集中在人际关系方面。罗纳德·英格尔哈特(Ronald F.Inglehart)等人提出了“关系自我价值”这一概念,他们发现,在不同的关系条件下(如,同父母、同老师、同学),青少年开始意识到存在着不同的自我价值。而关系自我价值的所有方面都会对总体自尊有影响。由于晨晨在自己班级属于比较聪明的孩子,他的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等都比其他同学强,因此,在日常班级活动中,自己曾经给予过其他同学更多的帮助,从而获得不少同学的喜爱与推崇,同时,当自己遇到一些小麻烦(如珠子散落)时,同伴帮助自己也比较容易从心理接受,更何况这些小事自己是会做的,和大家一起完成任务只能是“相互帮助”,并不会有同学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质疑,这些不会对自己的自尊产生影响。而面对陌生的老师和学生,他无法确定自己在与这些人关系互动中的价值,他会认为:“你们帮助了我,我又不知道能为你们做点什么,这些会显得自己很‘无能’,”特别是对这类有肢体残疾的儿童来说,极易出现紧张、焦虑甚至恐惧的心理,为避免自己在“大庭广众”之下出丑,往往会出现强烈地排斥行为,以保护自己的自尊。

社会比较:通过与他人比较获得自我定义和评价的过程。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适当的背景因素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只有当有关的背景因素相当时,比较出来的结果才有意义。然而,人们出于自尊往往会选择背景不同的人作比较,以得出合乎己意而有偏差的结论。晨晨在与陌生学生的比较中,他没有必胜的把握,甚至看到其他学生都能正常的行走,正常的对话交流,而自己的障碍显而易见,这对自尊有极大的挑战,致使他身处这样的境地更加地“谨小慎微”,更强地自我保护意识,以及构建更牢固地自我密闭空间。可是面对班级中熟悉的同学就完全不同,他的“聪明才智”是完胜其他障碍类型学生的,明显的优势,也使自己在比较中形成了高自尊,在这样的情境中,自己身心是愉悦的。

2.被泛化的支持

在对晨晨教育帮助时,教师的角色认知和教学策略运用也存在一些问题。教师认同角色:是教师对所从事专业的行为的认识与接受。心理学家高尔顿·奥尔波特(Gordon W. Allport)将其分为相互关联的四个层面:角色期待、角色构想、角色接受与角色践行。作为一名新教师,当时,我对教师这一角色的构想是:给这些可怜的孩子妈妈般的爱。而且我确实像照顾自己的孩子那样精细地呵护他们,甚至事无巨细地进行干涉,经历过“晨晨事件”之后,我反思自己与学生相处的件件往事,我更像是一位缺乏理智的、溺爱孩子的“无知妈妈”,对一些智力障碍比较严重的孩子来说,在享受着我细心照料的同时,也被剥夺了一些发展的机会,我帮他们做了,他们自己更不想做了,也更不会做了。而对另外一些比较“聪明”的学生缺乏“同理心”,不能很好的做到心理换位、将心比心。亦即缺少设身处地地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的认知性的觉知、把握与理解。只是单纯地认为:我给予学生的就是最好的,我对他们的帮助就是他们需要的。我却忽视了他们是有自己思想的个体,也有被认同、被尊重、被欣赏的需求。在看到晨晨被摔倒后,我其实不应该急于去直接帮助他,而是尽量尽快转移视线或者躲在暗处悄悄观察,留给学生更多自己努力解决问题的时间与空间,可能这时的晨晨更希望的是自己当前的窘态不被他人看到,实在不行再出手帮助。

学习支架支持:支架是指教师在指导学生时,根据学生在学习情境中的行为表现做出恰当的指导的过程,使学生能够从这种支持中受益,并促进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在工作之初,学习支架并没有引起我的重视,我更多采用的是知识灌输式的讲授,我滔滔不绝的讲,或者直言不讳地与学生交谈,这也使得部分学生出现排斥心理,比如晨晨的解决、厌烦都是这种排斥心理的表象,事后,我多次反思,如果当时我不是“直接”把晨晨扶起来,而是告诉他怎样用力,怎样借助周边的物体,甚至把“围观”的学生及时疏导离开,引导晨晨通过自己的努力站起来了,他应该非常开心,也会产生对自己的好感,因为,他会认为:“老师能够感知自己的潜能,老师把自己当做一个有能力的学生看待,老师和自己一起在努力解决一个难题,老师和我是并肩作战的‘同志’,这样的‘胜利’是最让人欢呼的!”其实,也就是我应该想办法为晨晨提供巧妙的“学习支架”,使他享受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即做到:“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于鱼”。

3.被羁绊的围观

“晨晨事件”另一个让我困惑的地方是:当时围观的几名学生为什么没有一位主动帮忙的?针对这个问题,我逐一地访谈了当事的几位学生,她们告诉我的内容竟然大致相似,即首先老师没有提醒自己过去帮忙,要听老师的话;还有摔倒的学生自己不认识,不是自己的同学,妈妈说了不要和陌生人来往;另外,结伴行走的同伴都没有帮助,如果自己热心帮助,可能会被同伴嘲弄,或者不和自己一起玩。通过这些访谈不难发现:一方面由于这些学生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智力障碍,她们对社交技能的掌握比较固化,缺乏变通的能力,不能根据实际的生活情境灵活运用;另一方面也体现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即旁观者效应,指在紧急情况是由于有他人在场而没有对受害者提供帮助的情况。在紧急事件中由于有他人在场而产生的对救助行为的抑制作用。旁观者人数越多,抑制程度越高。围观的几位学生,可能会有学生产生想去帮助的想法,但是左右看看,其他同学都没有行动,自己也就“胆怯了”,觉得还是和其他人一样最安全。

教育思考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一线特殊教育工作的教师,我不仅要能胜任常规的课堂教学,也还要具备班级管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技能,“晨晨事件”也促使自己对这些工作板块有了更多反思,并获得一些自我成长经验。

特殊儿童教育要在平等商讨的基础上进行。不能因为这些孩子存在某一方面的障碍,就简单地认为他们无法完成某些事情,盲目定论他们迫切需要周围人的帮助,而是应该多与她们交流,听听他们的心声,尊重他们的想法。要避免出现“抉瑕掩瑜”的现象,不要因为过度的“帮助”而剥夺他们成长的机会,做到帮助要“有度”。

特殊儿童教育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如晨晨这样正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学生追求独立行事,有比较强的摆脱成人干预意愿;做事积极,富有热情,情绪稳定性差;成就动机强,凡事不肯轻易服输,比较在意他人的看法等。教师在与学生互动时,要“知己知彼”,避免激怒学生,引发抵触心理。而是要做到“顺势而为”、“有的放矢”,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特殊儿童教育要巧搭“学习支架”。学生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适时“支架”会起到“如虎添翼”的效果,也是教师帮助学生的有力举措。学习支架搭建要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也能体验“来之不易的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学习支架可用于吸引、维持学生的兴趣,还可用于分解学习内容,缩减知识点间的跨度等。

特殊儿童教育要重视“学以致用”。特殊儿童具有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理解、识记、保持和再认困难,习得的知识和技能在生活中应用更是难上加难,这就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通过创设学习环境,丰富教学辅具,增加教学实践等,以达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作者:宋克霞

                   工作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致立学校

      通讯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镇东门路85号

邮编:201399

          电话:13482323861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